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6185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9月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9月份)一、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咬

2、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先后发言,就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2018年9月在沈阳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以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习近平指出,东北资

3、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相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习近平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

4、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产业园区,加强对口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依托东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生物、大数据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强化

5、战略支撑作用。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加大投入,率先把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步扩大黑土地保护实施范围,配套实施河湖连通、大型灌区续建改造工程,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践

6、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习近平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论证和建设油气管道、高铁网和铁路网、

7、新型电网和电力外送通道、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数据网,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促进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程度。习近平指出,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保持适度生育率和人口规模。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

8、、引进人才。加快边境地区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加强边境村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留住现有人口,同时鼓励发展边境贸易、边境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支持在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帮助县城和小城镇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实施更有力的护边补助等支持政策。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守、廉洁从政、干净做事。解放

9、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党员、干部既要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主动排忧解难,又要坚守廉洁底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要抓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快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强化金融监管机制,重塑健康金融环境。要加强东北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东南沿海地区干部任职挂职和双向交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素质。要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形成能者上、

10、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深化理论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加强检视整改,督促党员、干部正视和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以新风正气振奋人

11、民群众发展信心。习近平最后强调,入汛以来,东北一些地方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党中央已就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作出全面部署。希望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确保灾区学生有学上,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高度警惕秋汛,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准备,有备无患。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时代使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12、,以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激发内生发展活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干杰、何立峰、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二、习近平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习近平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东北大学全体师生:你们好!来信收悉。东北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积极贡献。值此东

13、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谨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东北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5日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东北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

14、强调,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东北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回信全文另发)东北大学创办于1923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东北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校百年办学实践,表示将抓住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的重要机遇,为建设国家、报效桑梓积极贡献力量。三、关注农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黑龙江之行心系“大国粮仓”黑土地、北大仓。全国每9碗饭,就

15、有1碗产自黑龙江。要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因暴雨洪涝灾害遭受损失。随着洪水退去,黑龙江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下“加速键”。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哈尔滨等地,深入林场、乡村、高校等进行调研,前往灾后恢复重建现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7日下午,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看田地、察民情、问灾情、谈振兴,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时时放心不下”。2023年9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这是7日上午,习近平在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水稻受灾情况。

16、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能保几成收成?”“保险理赔,政策能及时到位吧?“这次黑龙江考察,总书记惦记着到灾情严重的村子再去看一看,对民生关切念兹在兹。今年以来,从春耕到秋收、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总书记足迹从南到北、贯穿华夏大地,始终关切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一粒种、一株苗,折射的是让“中国饭碗”盛上更多优质“中国粮”这一关键问题。“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叮嘱,“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三大指标居全国首位,去年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

17、全国的IL3%。而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农业现代化是黑龙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考察中,总书记谈到“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重要性。围绕这四个方面,黑龙江坚持多点发力、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一幅现代农业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铺开。科技农业增强技术支撑。在种业创新上,南繁北育、航天育种,新技术不断涌现,黑龙江省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9个,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不断提升;在技术革新上,卫星导航、农情监测、数据管地,当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综合机械化率保持98%以上,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绿色农业护航生态保护。化肥农药减少、农田生态变好,随着绿色农

18、业不断推进,黑龙江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不断提升,使用节能高效绿色技术与装备,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质量农业完善体系标准。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发展质量农业,加强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研究制定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体系。品牌农业强化推广宣介。持续推进田野绿色转型,向品牌要市场。实施品牌农业培育计划,孵化“黑土优品”等省级优质农业品牌体系,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打造打响龙江食品品牌,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19、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总书记多次赴东北考察调研,就东北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坂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总书记语重心长。如今,随着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我国坚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向土地要潜力、向科技要效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566.7亿斤),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金秋时节,麦浪滚滚、稻穗飘香,希望的田野上是丰收的景象。大国良策守护大国粮仓,为“中国碗”装满“中国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