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二单元金秋时节本单元的内容无论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有描写秋景的,有描写秋天的声音的,有描写秋雨的,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都表达了对秋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既是对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的回顾,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2、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并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是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且在仿写练习时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发。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古诗三首本文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通过古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秋天的不同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2课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文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展现了一幅秋天落叶美景图。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水泥道
3、的美。2课时秋天的雨本文用优美的语言,将秋天众多的景物通过秋雨巧妙地串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抒发了喜秋、赞秋的情感。弄清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本文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启发学生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充分感受秋天的生机和活力。从朗读中展开想象,感受美好的秋声与浓浓的秋情;读写结合,尝试写几句小诗。1课时习作写日记以一篇日记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写日记的方法和好处,学写日记。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培养观察、思考并及时记录的习惯。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讨论、总
4、结并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积累描写秋天的好词;学会运用理解词语的不同方法;掌握钢笔书写的要领,提高书写能力。2课时词句段运用丰富积累词汇,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书写提示学写钢笔字,注意横竖笔画。日积月累积累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L认识“径、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重点)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描绘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预习单。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多媒体课件。山行1.认识“径、斜”2个生字,会写“寒、径、斜、霜”4个生字。2 .通过观察图片
5、,看注释,查字典,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等方法,推测、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进而完整地理解诗意。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 .出示秋天的图片,明确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形成单元整体印象,从单元整体学习目标过渡到课文学习。导语:同学们,说到秋天,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我们每个人对秋都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秋天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要踏上一个新的单元学习之旅,主题就是“金秋时节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
6、将吟诵秋天的诗歌,描绘秋天的画卷,感知秋天的气息,聆听秋天的声音,从而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学会一项新的语文阅读技能,那就是了解并运用多种方法去理解难懂的词语。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回古代,一起去看看古人眼里的秋天吧!2 .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三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3 .课件出示山行。齐读诗歌,理解诗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指名学生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诗文集樊川文集传世。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练、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
7、相提,称他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合称为“小李杜二4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课件出示阅读交流的要求。(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5 .检查交流情况,重点解决生字识记、书写。识字方法:注意读准翘舌音“霜,前鼻音“寒”,后鼻音“行、径。“行”是多音字,进行组词造句练习。“寒、径、霜”可以运用形近字辨析的方法进行识记。“斜”可以运用生字加减法进行记忆。6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尝试划分节奏,吟诵诗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出示诗文配图,引导探究。(1)仔细观察图画,在诗中可以找到
8、哪些景物?(2)你知道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是什么季节吗?画面和诗句中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季节呢?(3)这么多的景物中,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这种景物有什么特点?(4)美丽的枫林晚景使得诗人难以抑制自己的惊喜,哪个字直抒胸臆?诗人的什么动作表现出了这份惊喜?2 .看图想象,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说图画上的内容。示例:走进深秋的山林,远望,一条山路弯弯曲曲向山顶延伸,山腰上云雾袅绕,隐约还有几户山居人家;近处,夕阳晚照,枫林似火,动人心魄。这真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一)教师“扶”学“远上寒山石径斜”。1.理解“远上寒山”的意思。诗人为何称这山为“寒山”?(深秋时节,山上草木枯黄,给
9、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这石头小路有什么特点?(曲折不直。)它伸向哪儿?(山顶。)3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串讲句意。教师相机点拨总结Q示例:深秋时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方法拓展: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练,跟现代文的表达不同。我们在说诗句意思的时候,可以先想象诗句描述的画面,再结合诗句中重要字词的意思,把句意说完整、说清楚。如果运用直译法,也并非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还要调整表述顺序,使句意更加流畅才行。(二)半扶半放”学“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1 .引导学生想象描述画面。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所见:山高之处,云雾缭绕,炊烟袅袅。所闻:风吟,鸟啼,鸡鸣,犬吠。所感:
10、寂静的深山仍让人感到乡野生活的恬淡闲适,充满生气。2 .比较“生处”“深处”“升处”的差异,突破“生处”难点、易错点。3 .串讲前两句诗意。朗读回顾,读出画面感。(三)“放手”合作学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 .自由读第3、4句,想象画面。2 .结合图片,交流“坐”“晚”“霜叶”“红于”的意思。3 .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串讲诗意。4 .朗读回顾,读出喜爱之情。小结:火红的枫林,火红的枫叶,是那么生机勃勃,丝毫看不出要走进冬天、走向衰败的痕迹。这怎能不叫人心生赞叹啊!同学们,让我听听你们满怀热情的朗诵,听听你们内心和诗人一样的喜爱之情。五、朗读悟情,
11、背诵积累1.个性朗读比赛。学生朗读展示,教师评价,齐读。5 .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学生试背6 .课堂回顾,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7 .延伸拓展,作业设计。(1)画:画一幅秋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写:默写古诗山行,完成一幅书法作品。(3)找:另找一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试着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收集杜牧的故事和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赠刘景文夜书所见1 .认识“犹、傲、橘”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会写“赠、盖、送、挑”等8个生字。2 .借助图片和关键词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意境,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工3 .
1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抽查背诵山行,齐背。2 .再次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入新课。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山行的吗?(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今天,我们将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两首诗。先来看这首赠刘景文。二、学习赠刘景文,掌握方法(一)理解诗题赠刘景文,故事激趣。1.运用形声字构字法、编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赠”“刘3 .理解诗题,介绍作者和背景。背景故事: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诗人,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他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诗是苏轼赠给刘景文的。刘景文是北宋大将刘平之后,才华出众,深有
13、抱负。他是一个美髯公,长着一副漂亮的长胡子,这点和苏东坡很像。刘景文喜欢藏书,任职所得的薪俸基本上都用来买书,简直是个书痴,这点又与苏东坡趣味相投。最难得的是,刘景文是将门虎子,为人粗犷豪放,襟怀开阔,甚合苏东坡脾气,被苏东坡称为“慷慨奇士二两个人特别要好。但可惜的是,刘景文因为父亲刘平在对西夏的战争中曾经被俘,所以一直未被重用,心中难免郁闷惆怅。公元1090年,也就是苏轼任杭州知州的第二年,刘景文这时候也在杭州做两浙兵马都监。有一天,苏轼看到荷塘残败、菊花凋零而橙黄橘绿的秋末景象,想起刘景文已58岁,仍没有得到重用,而自己也经过数次起落,即将步入人生的深秋,感慨良多,便写下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
14、。(二)初读古诗,疏通朗读。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旋律。4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学生字。(盖、菊、残、君、橙。)5 .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三)图文结合,画中会意。1 .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1)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2)小组内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3)观察课文插图,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给了你怎样的印象?2.欣赏图片,理解诗句。(1)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出示夏季的荷花荷叶图,用
15、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荷塘。(生机勃勃。)出示秋季的荷叶干枯图,再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荷塘。(了无生机。)诗中哪个字直接点明荷花已经凋谢呢?(尽,凋谢之意。)“擎雨盖”是什么意思?(“雨盖”是雨伞的意思,擎雨盖就是撑起的雨伞,而句中指的是像撑起的一把伞的荷叶Q)对着满塘残荷,你有什么感觉?(衰败,凄凉,悲伤)(2)理解“菊残犹有傲霜枝”。出示菊花图,欣赏菊花的美,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争奇斗艳。)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二(迎风傲立。)秋风飒飒,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学生自由表达。)串讲前两句诗意。朗读回顾。(3)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二读这两句诗,想一
16、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深秋时节,金黄的橙子和黄绿色的橘子高高地挂在枝头。)讨论: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秋天还有哪些美丽的颜色。(学生交流。)出示秋天丰收图。出示课件,引导说话: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指名学生说诗意、悟诗情。质疑思考:诗人明明是写秋天的景物,为什么题目偏偏要用“赠刘景文”呢?明确:苏轼写下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赞美秋天的景色。在欣赏秋天的橙黄橘绿、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更通过对菊花的“傲霜”,揭示做人要有坚韧的品格,表达了对朋友刘景文的敬佩与勉励。3.课堂延伸,文化积累:古诗中特定事物的意蕴和象征。(四)朗读悟情,背诵积累。1.整首诗
17、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齐背。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夜书所见1 .过渡夜书所见。出示不同风格的“秋天之景”,引导学生谈感受。过渡:秋天是美丽的,秋天也是萧条的,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景象,心中总会有不同的思绪。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本课最后一首古诗夜书所见,看看诗人叶绍翁眼中的秋天又有什么不一样。2 .解诗题,明背景,介绍作者。(1)“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夜”,夜晚;“书”,写;“所见,所看到的。夜晚写下所看到的景象。)(2)谁“夜书所见”?(介绍作者叶绍翁。)(3)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离开家乡,独自在外。)3 .初读诗
18、歌,夯实基础。(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适时正音,教学生字。(2)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 .学生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一个“?,*o5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赏析古诗。(1)一边读前两句,一边观察插图,想象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2)理解“动客情”。“客”是谁?(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这份“客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孤苦、忧愁之情。)此时此刻,他最想念的就是一一(家。)这就叫一一(思乡之情。)(板书
19、:孤情)(3)读后两句诗,你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吗?(深夜。)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间的灯火,他真的能看见小孩子捉蟋蟀的情形吗?他怎么知道孩子们是在捉蟋蟀呢?(这是作者猜想出来的。引导学生分清想象之景和现实之景,理解“知”是料想的意思。)(4)想象:孩子们还会玩些什么?诗人为什么不做别的想象,就那么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挑促织”呢?(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蝴蝴。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板书:暖忆)6 .朗读背诵,感悟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四、对比阅读,整体回顾1.引导学生比较异同:对比这三首古诗,你发现了什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相
20、同:这三首古诗写的都是秋天(哪个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寒山,“霜叶”“菊残”橙黄橘绿”“萧萧梧叶”“秋风”(哪些景物)可以看出来。不同:诗人看到的景物不同,表达的感情不同。7 .拓展关于秋天的诗句,促进感悟。过渡:是啊!同学们,从古至今,这多姿多彩的秋天总能勾起诗人们无限的情思,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二你们还搜集到哪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学生汇报。)这些诗句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带着感情诵一诵,好吗?(学生自由朗诵描写秋的诗句。)8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三首古诗应该怎样教、教学如何分配,这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们始终要抓住教学目标任务,抓
21、住本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去设计课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本次课程内容的安排,一是把握了单元及课文整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增强对比阅读的意识,这有利于在日后不断增加的阅读中及时做出评价与选择;二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扶”后“放”,不管是对三首古诗整体学习方法的考量,还是在一首古诗的学习过程中自学与讲学的穿插,都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学习一一总结一一运用”的方法进行学习;三是注重了古诗的朗诵以及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积累,在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能培植学生的人文底蕴。值得注意的是,古诗的用词、呈现的意境,毕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意境,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善于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从而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另外,三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即便是在“放”手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