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7610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ppt(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自杀行为模型回顾与应用,模型是什么?,用于阐述科学原理、理论、假设或者概念的抽象结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实体、现象或者过程所组成的系统的逻辑化、概念化表述复杂现象的简捷表达,模型试图解决的问题,帮助理解理论和假设使疾病过程概念化 说明已知的事实和变量帮助理解复杂体系中的基本推动力解释已有的观测结果并预测未来的观测结果建立不同要素间的联系/连接/关系提出因果链假设提出干预意见,遗传因素,饮食摄入过量饱和脂肪、胆固醇、热量和盐,肥胖,人格和情绪压力,吸烟,冠状动脉分布,缺少运动,糖尿病或不耐受含糖食品,高血脂,高血压,儿茶酚胺升高,血栓形成倾向,因果关系网络:心脏病发作,Adapted from

2、Friedman,G.D.(1994).Primer of Epidemiology(5th Ed.).New York:McGraw-Hill,p.4.,因果关系网络:心脏病发作作者的注释,“尽管这个图表十分复杂,这仍然只是现实的简化,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还需再作更改。”(p.5).,在自杀行为模型中应考虑哪些因素?,自杀是一种行为.所有行为都有很多决定因素自杀风险.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随时间而变化,自杀行为的构成,意念 想法(认知)动机 原因(认知)意图 心愿;愿望(情感)计划 打算(认知)未遂(行为)死亡(行为),Linehans 人口交叉模型,自杀风险分类,心理-人格-应对,精神-抑郁-其

3、他(例如:物质滥用、酒依赖),医学-疾病-治疗,社会-丧失-生活改变,生理-年龄增长-外界环境,Adapted from Blumenthal SJ,Kupfer DJ.Ann NY Acad Sci 487:327-340,1986,自杀模型基本要素,必须考虑:人类行为(交互作用)发展过程(个人的)文化内容环境作用 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危险因素保护因素等,努力改变个人,计划的结果,自杀未遂,风险因素,预防因素,一般的自杀预防模型,个人变化,包括行为,自杀死亡,-抑郁症,物质滥用-绝望,自闭-强迫症-未治疗的创伤,丧失 受媒体正常化/美化自杀言论影响 接受医疗服务困难,-临床干预-有效治疗-限

4、制致命的自伤方法的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有力帮助支持-解决问题、冲突的能力-不鼓励自杀的社会规范,努力改变环境,各种努力,环境改变,自杀行为模型,公共卫生模型伤害控制模型精神病学/生物学/遗传学/医学模型社会心理学模型心理学模型近端/远端影响因素模型永续/倾向/加速模型发展/家庭动力模型社会/经济模型人际关系模型,自杀预防的公共卫生途径,公共卫生途径,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公共卫生问题被彻底解决 公共卫生策略(传染病):-寻找有害传染源并使其无害(根除)-防止传染源向宿主的传递-加强宿主对传染源的抵抗能力(接种),将公共卫生途径应用于自杀行为,有害传染源,绝望以接受帮助为耻接受帮助困难容易获得致命手段孤

5、独和自闭慢性疾病酗酒或吸毒情绪紊乱(抑郁)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焦虑骚扰和威吓儿童期虐待接受/容忍暴力/自杀,加强宿主抵抗能力,训练生存技巧 冲突解决管理并规避压力应对技巧获得卫生保健服务家庭/社会关系文化/宗教信仰宣扬健康生活方式教导适度饮酒,环境传播,家庭社会学校商务/工作地点初级医疗住院治疗媒体宗教信仰组织地区/省级组织全国性活动,公共卫生预防谱,伤害控制模型,识别除传染源、宿主和环境之外的其他因素提供心理上的和行为上的内容保留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策略,自杀预防的伤害控制途径,传染源 心理上的痛苦,抑郁,愤怒,自我贬低宿主 人类(受害者)环境 心理传递方式 人类的交互作用(或者缺乏)工具

6、 枪,毒气,毒药,毒品,伤害控制模型,举例:武器伤害原因:1.与他人的冲突/暴力(犯罪/司法系统)2.自杀行为(心理卫生系统)3.无意的枪支走火(意外/急救系统)成本效率最高的干预手段:防止枪支失控方法:识别,并在原因链的最薄弱环节将其打断(接近/远离疾病/伤害)(消极/积极对策),Haddon10个无意识伤害控制策略,打断伤害诱因链 初级干预(伤害前阶段)1.预防危险的形成 2.降低危险的程度 3.防止危险情况的发生,Haddon10个无意识伤害控制策略,打断伤害诱因链 中级干预(伤害阶段)4.从危险的源头控制发生的速度和发生的空间5.在时间或空间上隔离危险与被保护人群6.在危险与被保护人群

7、之间设立障碍7.改变接触面或者结构以减少伤害8.加强可能被危险所伤害人群的抵抗能力,Haddon10个无意识伤害控制策略,打断伤害诱因链 第三级干预(伤害后阶段)9.迅速行动以发现并限制损害的程度 10.即刻发起长期康复措施W.Haddon(1988),SHNEIDMAN心理痛苦的概念,Shneidman 自杀10个共性(1985),自杀共同的刺激物是无法忍受的心理痛苦(例如:挫败感).自杀共同的压力是心理需求未被满足.自杀共同的意图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杀共同的目标是终结个人意识.自杀共同的情绪是绝望-无助.自杀共同的内心态度是模棱两可.自杀共同的认知状态是狭窄.自杀共同的人际交流行为是意

8、图的交流.自杀共同的行为是回归(例如:逃避).自杀共同的一致性是终身性的应对模式.,心理需求,Shneidman:“从实际意图角度看,多数的自杀可被划分到如下五个心理需求领域。他们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痛苦。”(1996,p.25)五个领域:不被允许的爱 破裂的关系 自我形象受攻击 控制力瓦解 掌控欲受挫后的过度愤怒,未满足的心理需求举例,缺乏控制力,与成功、命令、理解相关的需求未被满足自我形象问题,归属感需求未被满足(爱;接受;归属)重要关系问题,与生活中的痛苦和丧失相关过度的愤怒、狂暴和敌对,Shneidman的自杀立方体模型,(Shneidman,1987),心理痛苦,压力,低,高,无法忍受,

9、低痛苦,动摇,1,3,4,5,2,2,1,3,4,5,因此,自杀不是问题所在,心理痛苦才是。自杀只是在精神状态已无力忍受下去时,对一个貌似不能解决的问题的解决手段。,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模型,严重自杀未遂或者自杀死亡,想要自杀的人,能够自杀的人,感受到的沉重负担,挫败的归属感,理论模型,实现致命性自我伤害需具备的能力,不断积累重复的且强度递增的与疼痛和刺激相关的经验,例如:以往的自杀行为,但不仅如此反复伤害(例如,儿童期身体虐待).反复目击痛苦,暴力或者伤害(比较:内科医师)其他任何反复的疼痛和刺激接触.,实现致命性自我伤害需具备的能力,在反复的接触中,人们适应了-自杀行为不再是禁忌和不被允许的

10、,对自我伤害所带来的痛苦的恐惧也逐渐消失。在反复接触过程中,抵触过程也有可能出现。,严重自杀未遂或者自杀死亡,想要自杀的人,能够自杀的人,感受到的沉重负担,挫败的归属感,自杀愿望的构成成分,感受到的沉重负但归属感受挫,感受到的沉重负担,感觉自我价值低到给别人带来负担是自杀渴望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归属感受挫,对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某一群体、或关系团体的归属感是人类情感中最有力、最基础和最常见的一种。但这一需要受阻时,会在健康、适应性和幸福感等方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归属感受挫,归属感十分有力,在被满足时,它甚至可以在人们感到不堪重负并且有能力完成自杀行为时阻止这一行为的发生。当归属感不被满足时,自杀

11、发生的风险增加。这一观点与Durkheim(1897)的经典之作相似,Durkheim 指出自杀部分上是由社会融合的失败造成的。,该模型的干预/治疗意义,该模型的逻辑提示防止“必需能力”或者“沉重负担”或者“归属感受挫”可以预防严重的自杀行为。归属感是最具弹性且最有力的手段。举例 PSA:“不忘老朋友并结识新朋友-这是最有效的处方.”认知行为治疗 专注于沉重负担和弱归属感,结合多个视角的模型,压力-素质 假设,自杀 一个模型,紊乱,情绪物质滥用攻击焦虑神经化学,身陷麻烦丧失侮辱,焦虑 恐惧绝望愤怒,禁忌支持发泄精神状态他人在场帮助,禁忌有可利用方法近期的例子刺激/强迫孤独,助长,David S

12、haffer,M.D.,Columbia U.,自杀 一个模型,紊乱,情绪物质滥用攻击气盛焦虑精神化学,身陷麻烦丧失侮辱,焦虑 恐惧绝望愤怒,禁忌支持发泄精神状态他人在场帮助,禁忌有可利用方法近期的例子刺激/强迫孤独,助长,干预/发现并治疗,学习应对方法文化和环境变化,监 管有效关怀,社会文化/环境变化,干预,自杀的发生是许多因素同时发生错误的结果,生物性因素,家庭风险,5羟色胺的功能,神经化学调节机制,人文特征,病理生理学,直接导火索,获得武器,严重失败,严重丧失,更坏的预测,最接近的因素,绝望,中毒,冲动易怒/攻击性强,消极预期,严重的慢性疼痛,素质因素,主要的精神病学症状,物质滥用,人格

13、特点,滥用症状,严重的医学/精神疾病,当众羞辱,青年自杀行为因素的概念模型,遗传和生物学因素,社会和人口因素(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成就),儿童时期的不幸(双亲精神疾病,家庭不和,双亲丧生,双亲虐待行为,其他家庭功能丧失),个人性格特点和认知模式,遭受压力或者逆境(生活中的时间,失业,性别歧视或性骚扰等),精神病态(精神紊乱,性格紊乱,并发症,以往自杀经历),自杀行为/自杀尝试,Beautrais,A.,Life Cours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al Behaviors in Young People.American Behavioral

14、Scientist.Vol 46 No.9,May 2003.1137-1156.,国家与全球性因素,外界影响-西方文化全球化-地区和全球经济融合,文化因素-关于自杀和死后生活的信仰-人际关系、个人定位的社会规范,社会宏观环境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生产方式,财富分配方式-政治结构,媒体影响力-社区级别自杀预防活动,个人环境因素,人际关系网-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对他人自杀的看法,社会经济环境-接受社会资源,如教育、工作、住房、医疗、社会福利等的难易程度-接受有效自杀预防治疗帮助的难易程度-获取致命手段的难易程度,试图自杀/完成自杀,生理和心理因素-遗传因素,性别,年龄-性格,生活满足感-心理和精神疾病,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主体间的合法性/不合法性,个人资源和压力因素-教育水平,经济情况-生活中的事件,解决问题能力,人格因素,自杀的多因素模型,Source:Phillips MR et al,Culture,Medicine and Psychiatry,1999,警示,试图识别一个导致自杀想法和行为的“真正”原因(以此设计全面而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的人不可避免的会失望,因为没有任何单独的因素是自杀想法和行为必须的病源。Adapted from:Third National Injury Control Conference(199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