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层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篇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按照市委和市农业局党组的安排部署,我结合自身,认真学习了意见,体会颇深。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关键时刻,党中央专门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文件,意义重大而深远。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思想教育、用人导向、考核评价、容错纠错、能力素质、关心关爱干部、凝聚合力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
2、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见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烈的政治性,旗帜鲜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二是鲜明的时代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历史背景,彰显了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鲜明态度;三是明确的导向性,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对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容错纠错等提出要求,为各级干部担当作为树立了风向标,顺应了干部期待;四是严密的系统性,统筹考虑影响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既有激励又有约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安排,为敢于负责、勇于担
3、当、善于作为的干部加油鼓劲。制定实施意见是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新形势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必由路径,是聚焦新问题、激发广大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作为的重要措施。新时代。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是我们的思想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改革开发到现在的“两个一百年”建设是我们的切实行动。“两个一百年”是党对人民做出的
4、最美承诺,我们齐心聚力,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从到2035年再到2050年,这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挑战。新担当。担当精神是指党员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担当,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行为表现,是一名党员干部必备的履职能力,是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进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工作职责,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做一名敢担当的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在新时代里,当遇到新问题时,能够冲锋在前、担当
5、在先,敢于坚持原则,并大胆亮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地步,越是此刻,越需要我们有敢于去啃硬骨头的魄力、敢于涉险滩的勇气。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新作为。学习意见,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党在新
6、时代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调动广大干部思想、行动活力动力,为提升整体能力素质、凝聚创新创业合力所送的“温暖”。落到基层、落到个人,要继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新的历史条件下给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决定,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实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顺应时代的召唤,我们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人民做出了多项承诺,目标已经树立,作为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
7、,做到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以崭新的面貌,在新时代里展现我们的新姿态。二、发扬奋斗精神,实现更大的担当作为一是善于学习,跟上时代发展需要。当前,农村发生深刻变革,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如果干部不主动跟上,适应改变、更新知识、丰富储备,就会患上“本领恐慌症”,到头来就算有再大的决心、再高的热情,也无法弥补业务不精、能力不足、自信不够带来的“不会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企业学,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努力成为本部门、本系统、本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从自身出发,不断增强政治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把知识更新作为一种常态,
8、理论联系实践,增强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一种不断给自己大脑充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领悟到更高的人生态度和新的工作方式,通过巨人的肩膀看到更远的地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当前面临农村深化改革的复杂形势,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把意见精神融会贯通于工作之中,当然,在工作的时候也要不断反省,比较旧的方法,不断改进,提高效率。二是勤于实践,增强能干敢干实力。从焦裕禄到廖俊波,每一个“好党员、好干部”的成长故事里,都离不开实践”二字。没有经过实打实的摸爬滚打、墩苗扎根
9、,就不会真正做到办事说话中气十足、有理有据。担当作为,关键在“为”;敢干能干,核心在“干”。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唯有实干,才能做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业绩。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立足自身岗位,做到恪尽职守、踏实肯干,具有忘我工作的精神,潜心研究业务技能。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改革的路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要始终勇于面对矛盾,知难而进,敢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始终冲锋在前,成为带领大家干的“领头雁”,经常扑下身子,橹起袖子,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顺
10、应农村改革大势,顺应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铸就新的梦想。三是忠于理想,敢于挑战时代课题。当前,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时代课题,尤其是自己分管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许多都是前所未有,既无经验可循,又无“模式”可遵。要战胜新挑战、成就新作为,少不了每个党员干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奋勇和担当。反观当下,有个别党员干部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诿扯皮就决不跨前一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新担当新作为,既需要行动来验证,也需要精神来支撑,党员干部要有“为民情怀”“创业情怀”,若能“不忘初心”,时刻以“慢不得、等不起、跟不上”的危机感与责任感提醒自己,对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
11、等有全面的认识,有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责任,来拥抱新时代、适用新时代,自会“砥砺前行”。不能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畏首畏尾。农经和农机业务,这都是事关农村发展的大计,承担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角色。如果我们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工作就会止步不前,一成不变,会彻底被新时代所抛弃。只有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到深刻的农村变革中去,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农村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中去,积极担当,攻坚克难,为新“三市”建设贡献力量。新时代,是我们的机遇;新担当,是我们的使命;新作为,是我们对党和人民的“交代”。让我们乘着意见的东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篇二勇于担当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体现,是党和人民对广大干部的殷切期望。回顾我们党100多年的光辉历程,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埋头苦干,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需要干部更加主动担当、奋发有为。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协商
13、民主的重要渠道,唯有把准政协定位,以实际行动践行政治担当、大局担当、为民担当和使命担当,才能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作为一名基层政协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善于担当、善于作为。一、要在讲政治,守规矩中体现政协担当要始终坚持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担当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全体县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凝聚思想共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
14、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紧扣政协工作实际,做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进一步强化担当、明确方向、增强定力,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政协不折不扣落实。实际工作中,要通过政协中心学习组、城区学习组、各镇办政协学习组等渠道组织全体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省、市、县委重要决策部署,不断筑牢与党同心、砥砺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要自觉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重点把握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5、统一战线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努力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严格落实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县委报告请示制度,发挥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献计出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探索中找准政协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更好地发挥政协组织“智囊团”“助推器”作用。二、要在围绕中心,履职尽责中体现政协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总要求,是政协工作的总航标、总遵循。政协要主动融入大局、助推大局,始终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一是聚焦中心搞调研。要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结合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
16、点问题,选准议题,开展调研,力争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深入分析论证,总结规律、发现亮点、挖掘典型,提出务实、管用、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是集中力量抓监督。争取尽快出台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方法,提高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围绕重大方针政策情况和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特别是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加强民主监督。注重有机结合,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协商座谈等形式,融协商、监督于一体,将提案办理不力,委员满意度不高的承办部门,列为民主监督对象,着力解决提案办理重答复、轻落实问题。三是同心协力促协商。充分发挥
17、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充分运用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形式开展专题协商,更加务实有效地组织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进一步探索巩固县政府与县政协联席会议等有效协商形式,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搭建常态化、机制化的协商参与平台。要进一步发挥委员联系各界、代表群众、各有所长的优势,以小型、灵活、务实的履职活动,将政协履职的“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三、要在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中体现政协担当要牢牢把握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要求,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持续关注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众福祉作为履职的
18、重要任务,广泛调动政协各工作机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性,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等途径及时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反映给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按照少而精、专而深、求实效的要求,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专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议政建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按照脱贫攻坚相关要求,组织引导全体县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以扶危济困为己任,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助推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政协工作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达民意。领导干部“新时代新
19、担当新作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篇三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三个区分开来“为干事创业划定了“三条底线”,这三条底线既是容错的边界,也是干事创业的“负面清单”。只要守住底线,推动改革发展就有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如何将一项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把中国特色社
20、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变成具体的成绩单、人民的获得感,迫切需要一大批拼劲十足、甩开膀子、能干成事的实干家。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干部只有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干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明显改善,总体上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但由于受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干伍也存在种.种复杂情况,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的干部因为大胆改革冲击了旧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特别是当改革创新出现失误或错误时受到一些非议,干事创业的热情受到打击;有的干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态度消极,认为“不干不
21、出错、越干错越多”,“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妨碍了党的事业发展,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究其原因,主观上是这些干部缺乏使命担当,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但客观分析,也有过去对干部缺乏容错机制的因素。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需要探索试验,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和错误,如果不加区分,不包容失误,某种程度上就会束缚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
22、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这“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论断,给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吃了定心丸,对于扭转干伍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的现象,大力弘扬实干之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才能激励广大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核心要义是既要容错又要守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干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护和支持改革创新。同时,”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
23、求又是辩证的,核心要义是既强调要宽容干部在推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又强调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这三条底线是:第一,鼓励先行先试,底线是知错即改,不明知故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先行先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这就决定了仍要鼓励先行先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广大干部要履行好干事创业的职责,就要主动作为,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改革开放实践表明,先行先试难免会出现某些失误和错误。因此鼓励先行先试就得允许有失误和错误,要对失误和错误作具体分
24、析,区别对待。比如有的干部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推动改革的本意是好的,但由于历练不够、缺乏经验而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错误,对这样的失误和错误不仅要宽容,而且还要保护好这些干部敢闯敢干的精神和热情。但如果有的干部在先行先试中已经发现错了却知错不改、将错就错,对这种明知故犯的错误就不能宽容。现在有些干部为了片面追求政绩,打着改革的旗号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老百姓怨声载道却不予纠正;有的干部脱离群众不做调查研究,别出心裁搞所谓的创新,明知不切实际却一意孤行。这种错误与因经验不足出现的失误完全不同,必须予以追责。第二,鼓励探索性试验,底线是令行禁止,不我行我素。改革创新面对很多未知的新风险、新挑战,只
25、有不断地摸索试验,才能找到应对风险挑战的正确路径。“摸着石头过河”,讲的就是鼓励大胆探索试验。如果我们的干部在新风险、新挑战面前缩手缩脚、裹足不前,改革将无法深入推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这一区分也就是要鼓励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只要上级没有明令禁止或限制,就可以放开手脚去探索试验。即便在探索试验中出现了失误和错误,组织上也会容错。另一方面,进行探索性试验也要守住底线,底线就是“令行禁止,不我行我素”。对于党纪国法和上级已经明确限制或禁止的事,领导干部绝不能置若罔闻,不顾国家法律和上级规定蛮干
26、,这种行为并不是正常的探索性试验,而是胡作非为。比如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近几年仍有少数干部无视中央权威,打着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幌子公款出国旅游;或者以调动积极性为由违规发放津补贴、超标准公务接待等,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对其相关责任人当然要严肃处理。第三,鼓励推动发展,底线是干净做事,不谋取私利。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领导干部手中有权,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
27、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总书记这番话给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确立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应该守住的底线。领导干部只要守住这个底线,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党尽责、为民谋利,在推动发展中无意间办了错事,组织上不会求全责备。容为公之失,却不赦为私之罪。如果有的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用,打着推动发展的旗号为个人、家族、亲朋好友谋取私利,或者不顾大局为了自己和小团体的利益不惜牺牲广大人民的利益,对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就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综上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既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撑腰鼓劲,又为如何干事创业明确了三条底线。要守住这三条底
28、线,首先就要做到不谋取私利。一个干部如果私欲膨胀,就极有可能知错不改、明知故犯;也极有可能无视党纪国法、独断专行。所以,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要不断强化规矩和纪律意识,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三个区分开来”落到实处,关键是把干部培养好、使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成长起来了,培养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终等于还是没有好干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实践表明,选好人、用对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宽容干部的无意过失,重用忠诚于党、敢担当善
29、作为的干部,必然会在干伍中起到激励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关键。首先,要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容错撑腰。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对那些敢啃硬骨头的干部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组织上一方面要及时容错,帮助他们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让干事创业者不受委屈、不背包袱;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干部总结经验教训,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磨砺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和本领。通过营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鹫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勇担当、有本事,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干部,个性鲜明,往往容易受到某些利益当事人的非议,甚至会丢掉部分选票,遇到这种情况组织
30、部门要站出来主持公道,不能让这样的干部吃亏,也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唯有如此,才能激浊扬清、弘扬正气,让那些不作为不担当的“老好人”没有市场。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保护好为推进改革事业而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让越来越多的干部遇到矛盾不怕事、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风险敢担当。其次,要为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提供事业平台。伟大事业是干出来的,新时代需要有新担当新作为的干部。要以“贡献论干部,实绩用干部”,有为才能有位。对有大担当大作为的干部,如果取得了成效、干出了实绩,组织部门就应该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和迁就照顾之风,让想干事、善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投机钻营者无机可
31、乘。大胆使用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必须坚持好干部标准。要看干部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是否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干部是否敢抓敢管,是否能在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只有坚持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重用起来,才能有效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再次,要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问责,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干部乱作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一些干部庸政懒政怠政,认为只要不违法违纪即可,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想当“太平官”。这些干
32、部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还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消极影响。为惩治这种“为官不为”的行为,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党的各级干部明确了行动戒尺,要进一步让“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成为广大干部的共识,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问责,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当前特别是要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要根据情节轻重该免职的免职、该降职的降职、该调整的调整,要把那些作风漂浮、热衷搞花拳绣腿的干部,消极懈怠、萎靡不振的干部,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坚决调整下去,让那些遇到困难躲躲闪闪、关键时刻畏首畏尾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形成“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的导向,使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