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南区:完善农企利益联结全力推进产业扶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港市港南区:完善农企利益联结全力推进产业扶贫.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贵港市港南区:完善农企利益联结全力推进产业扶贫近年来,贵港市港南区大力弘扬新时代“四干”新作风,紧紧抓住扶贫产业这个脱贫根本之策,通过党建引领、抱团发展等多种模式,不断完善带贫减贫机制,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全区累计减贫4.5万多人,贫困发生率从5.8%下降至0.26%o目前,全区共有扶贫产业基地40个,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多家,实现“5+2”特色产业覆盖率100%o一、主要做法(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打造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一是坚持“区统筹,镇主体,村民合作社配合实施机制。制定了港南区实施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方案和港南区贫困户稳定增收
2、扶持方案等扶持产业发展政策,每年安排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围绕区“5+2”、村“3+1”主导产业,在各镇(街道)重点打造13个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产业基地,由村民合作社或成立合作联社联合抱团,负责产业基地日常的生产、管理、销售等工作,提升产业综合抗风险能力。成功打造了瓦塘旺良村供港标准鲜笋种植示范基地、桥坪镇荔枝品改扶贫产业园、新塘镇联创种养专业合作社等20多个扶贫产业基地,覆盖带动10900户贫困户增收。二是创新探索“622”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完善村民合作社、产业基地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将纯收益的60%作为贫困户分红,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用于基地管理人员劳务费支出,使贫困户稳定增收,
3、提高脱贫质量。(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农企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三)到2019年底,港南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9家。一方面依托现有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企业与贫困农户签订农产品保底收购协议,确保贫困户产品有销路,贫困户有收益。比如通达米业有限公司、三禾米业有限公司等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分别与贫困户签订富硒稻种植收购协议,由公司负责提供水稻种子及技术指导,贫困户负责田间的生产管理,产品由公司保底回收,辐射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2020年整合扶贫资金4500万元,与扬翔公
4、司签约建设规模为3万头肉猪的养殖小区,共同发展生猪养殖,合作期10年,每年可收入800万元,辐射带动900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另一方面引进大型带贫企业。在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引进一些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品牌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实现企业带贫,互利共赢。2020年以来,成功引进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等一些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港南投资生猪养殖产业,初步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三)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项目,提高合作社带贫益贫能力2019年
5、,港南区被列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之一。为规范合作社运作,进一步提升质量,港南区按照“加快培育、努力规范、着力提升”的发展思路,突出产业扶贫功能,规范合作社健康发展。一是抓实“空壳社”清理,解决合作社运作不规范问题。全区根据中央、自治区农民合作社“空壳社”清理规范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了整顿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水平和“空壳社”专项排查清理的各项工作,共清理了96家“空壳社”,解决好产业扶贫合作社有名无实和“假联结”“浅联结”问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问题。在清理“空壳社”同时,加大对示范社的扶持,组织示范合作社参与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解决资金投资困难问题。(四)
6、强化科技培训,提升能力水平为确保贫困户产业和产业基地技术服务指导,增强扶贫实效。一是对港南区50个贫困村共选派23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其中自治区级2名,市级4名,区级”名),包村联户,组织集中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帮助种养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促使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二是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村组干部、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中共选聘了324人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进村入户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宣讲产业政策、指导贫困户科学选择产业、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咨询,帮助联系销路,为贫困户争取产业优惠政策,产业指导员开展工作累计次数共8562次,累计帮扶贫困户11333人次。科技特派员和贫困户产业
7、发展指导员为港南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技术保障。(五)搭建电商平台,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和电商扶贫工作,目前,港南区己建立农产品销售信息社480个,建成县级运营中心1个,50个贫困村都建有1个以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和电商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促进贫困村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解决销售难题。二、主要亮点通过“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提高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引导多个村摸索联合抱团新路子,通过成立联创种养专业合作社等途径,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成功打造一批特色扶贫产业。如新塘镇由湖表村、龙兰村
8、等8个村抱团成立联创种养专业合作社,桥坪镇大洞心村等8个村飞地抱团成立合作联社,通过“党支部+合作联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白鸽养殖。2019年,联创种养专业合作社收入108.2万元,实现分红22.4万元;大洞心“八村飞地抱团”白鸽养殖基地收入50多万元,分红10多万元,实现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致富“双丰收”的效益。三、经验启示(一)要选准主导产业近年来,港南区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选择了优质稻、柑橘、中药材、生猪、鸡及白鸽、甜竹笋等特色产业作为“5+2”主导产业。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特色品牌,目前全区已建立富硒水稻种植基地20个,面积1.56万亩,年产富硒
9、米3756吨,成功打造了8个大米品牌,并有多个产品获得“中国名优硒产品”荣誉称号。发展皇帝柑、沙糖橘、沃柑、茂谷柑等柑橘产业已达4.5万亩,实现了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强到精的跃升。(二)要强化政策扶持发展产业需要资金和技术保障。近年来,港南区强化资金保障,出台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方案、贫困户稳定增收扶持方案、易地搬迁扶贫后续产业发展扶持方案等扶持政策,累计整合扶贫专项资金9800多万元,成功打造了20多个扶贫“联创”产业示范基地,带动1090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在做好资金保障的同时,强化技术保障,充分发挥区乡农技队伍、产业扶贫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专业队伍的优势,建立了港南区产业扶
10、贫精准技术服务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产业的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又要求贫困户提高自身发展意识和生产技能,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现贫困户全员培训,确保了扶贫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三)要做好产销对接农产品不仅要产得出、产得好,还得卖出去、卖上好价钱,贫困户才能得到真正实惠。近年来,港南区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在全区160个行政村建立信息社,建立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为助力贫困村农产品“走出去”,利用举办“三月三”等活动,组织贫困村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展销活动,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四)要完善农企利益联结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桥梁和纽带,港南区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组织三禾米业、通达米业、北一茶厂等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带动贫困户1400多户,户均增收600多元。瓦塘、木格、木梓等镇发挥山地优势,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万亩甜笋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为恢复生猪生产,港南区整合扶贫资金4500万元与扬翔公司签约建设3万头肉猪养殖小区,计划年底建成投产,合作期10年,每年可收益800万元,辐射带动900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