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标准操作程序及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血标准操作程序及技术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静脉输血标准操作程序及技术规范L目的明确血液输注过程中的护理技术规范,便于临床护士掌握临床输血步骤及关键要求,正确、安全地为患者输注血液,避免输血错误或输血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2 .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执行人员为临床护士、临床医师。适用于临床输血操作及输血过程中的护理及观察工作。3 .术语、缩略语和定义静脉输血:是将血液及其成分通过静脉输人体内的操作。4 .目标无输血错误或输血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5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 临床护士负责输血前核查、静脉输血操作及输注过程中的护理、观察与记录。5.2必要时临床医师参与输血前核查。6.工作程序6.1静脉输血标准操作程
2、序6.1.1确认医师已下达输血医嘱。6.L2建立静脉通道:(1)检查输血器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检查产品质量和有效期,确认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静脉输血要求;(2)从启封处撕开输血器包装袋,取出输血器,取下瓶塞穿刺器保护套,垂直刺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袋;(3)倒挂盐水袋,轻捏滴斗使液体进入滴斗1223处,缓缓放下滴斗低端,使输血器在正常竖直状态,冲洗输血器;(4)旋紧静脉针接头,排尽软管内空气;(5)在穿刺部位下方垫一小垫枕,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6)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手持针头与皮肤呈20角进针,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送入血管少许;(7)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调节器,输入少量
3、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液体输入是否通畅。6.L3输血前首次核查:(1)2名医护人员核对、确认发血记录单和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血袋号、血液血型、血液品种、血量、配血结果等)正确无误;(2)检查、确认血液外观质量正常、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在有效期内;(3)将确认患者信息(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的标签贴于血袋背面,在临床输血护理观察记录表的“输血前首次核查”处签名。6.L4输血前准备:(1)告知患者输血目的、输血操作过程、配合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的表现,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2)按医嘱给予输血前用药(如有);(3)嘱患者排尿,测量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4、并记录。6.L5床旁再次核查:(1)2名医护人员携病历、血袋、发血记录单到患者床旁,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2)再次检查血液,确认血液外观质量正常、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在有效期内;(3)在临床输血护理观察记录表的“床旁再次核查”处签名。说明:输注自体血前同样应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SYSX-ZD-19),双人2次核对自体血的相关信息。6. L6静脉输血操作:(1)轻摇血袋将血液摇匀,避免剧烈震荡;(2)去除血袋接口帽,显露血袋接口;(3)常规消毒血袋接口,将输血器针头插入血袋接口;(4)将血袋挂于输液架上,打开调节器,将开始输血的速
5、度控制于l2mLmin,15min后若无不良反应,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一般状况调整输注速度。6.L7静脉输血观察与记录:(1)在临床输血护理观察记录表上记录输血开始日期和时间;(2)输血过程前15min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询问患者有无不适,15min后再次测量生命体征,记录于临床输血护理观察记录表;(3)输血结束时和输血结束后Ih再次测量生命体征,记录于临床输血护理观察记录表;(4)患者输血过程中如有不适感,随时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5)记录输血结束时间、输入的血液品种、血量及患者生命体征;(6)静脉输血全过程及输血结束后24h内均应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新的、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的
6、症状或体征,发现输血反应征兆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执行输血反应控制方案(SYSX-FA-Ol)相关要求。6. 1.8输血后处理:(1)输血完毕后继续滴入少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将血液全部输入静脉后拔针,并按压3到5分钟;(2)将发血记录单、临床输血护理观察记录表入病历保存;(3)将输完血的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至少Id。【注:血袋是否送回输血科保存按照国家现行法规执行。】6.2静脉输血护理技术规范6.2.1静脉通道(1)血液成分可通过外周静脉插管或中心静脉置管输注,短期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如隧道式导管、植入式输液港(ports)、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等均适合输血。(2)外周插管的规格取决于静脉的粗细和
7、完整性以及血液成分的输注速度。一般选择上肢静脉,一方面方便患者活动,另一方面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3)标准的静脉套管针适合输血。所有的成分血均能通过小孔径套管针或蝶翼状针头缓慢输注,如21G,快速输血需要大孔径套管针,如14Go(4)一般情况下成人宜采用18G套管针或9号头皮针输血。(5)宜在血液取回前建立好静脉通道并确保通畅,以免延误输血。6. 2.2输血时限(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储存。(2)输血时间从发血到输血结束不得超过4ho若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6.2.3输血速度大部分严重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最初15min内,且反应的严重性与输入的血
8、量成正相关,因此静脉输血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起始的15min慢速输注(一般为l2mLmin),严密监测是否发生输血反应,若无不良反应,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快速度完成输注。6.2.4药物禁忌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使用无菌注射用生理盐水。6.2.5输血器使用时限(1)同一输血器连续使用4h应更换,因为输血时间长,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沉淀粘附,影响滴速。(2)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必要时评估患者可能已经受到的危害。6.2.6血液加温(1)并非所有的血液成分均需要加温,不建议对血液进行常规加温。(2)血液需要加温的情况为:输血速度:成人50mL(
9、kgh),儿童15mL(kgh);婴儿换血治疗;冷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其他情况是否需要加温由医护人员根据临床条件做出合理的决定。(4)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对血液进行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5)使用血液加温器的注意事项: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加温前应对血液加温器进行常规检查并校准;血液加温不能超过4(TC,超过此温度将会发生溶血;一袋血不能连接加温超过4h;已经加温而没有使用的血液及其成分不能再使用,必须报废。6.2.7加压输血紧急抢救需快速、大量输血时,如果不具备建立更多通道的条件或已建立的通道输液、输血速度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用专门的加压输血器
10、或血泵。(1)输液/输血泵使用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如压力过高会导致红细胞机械性溶血,引起输血反应和高钾血症,因此使用前应注意: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只能使用特制的适合输血的输液或输血泵;使用说明书建议的输血器,或与输液/输血泵配套使用的专用输血器,并选择合适的针头或套管针。(2)对加压输血器的选择要求:对整个血袋均匀施压;带有测压器;施压不超过40kPa(300mmHg);充气袋内外层采用透明材料以便于观察血液剩余量。(3)使用加压输血器的注意事项:加压输血器只在紧急情况下与大管径静脉插管或装置一同使用;输注速度可达50100mLmin,应与血液加温器联合使用;加压输血过程中应缓慢加压,压力最高
11、不能超过40kPa(300mmHg),以防血袋破裂;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输血;确保静脉通道通畅,防止针头脱落,确保血液顺利输入患者血管。6. 2.8输血前后应当使用无菌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7. 2.9血液成分输注的顺序(1)同时输注多种血液成分时,应先输注血小板、冷沉淀,然后输红细胞、血浆。【注:一些研究有不同结论,医师宜选择适宜患者的输注顺序。】(2)如果必须同时输注,需选择不同的静脉通路。6.2.10进行加压输血或者紧急抢救相容性血液输注时,护士要
12、全程陪护、严密观察,直至输血结束。6.3新生儿的输血护理6.3.1静脉通路:脐静脉在分娩后常用于输液和输血,血管导管(24号)和小针(25号)一般可以安全的用于红细胞输注而不引起溶血。6.3.2泵血和加温:缓慢和小剂量的输血通常不需要血液加温,重点在于控制输血的速度和剂量。用推进式输液泵及输血器可有效控制输入血液的量,将其精确到InlL并可精确调节输入的速度。6.3.3过滤器和输液器:所有血液成分输血都需要150260UnI标准过滤器。输血装置中的塑料管可增大输血中的无效腔面积,在计算输血量时需核算在内。6.3.4输注速度: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的输注速度应当根据患儿的临床需要决定。非紧急的情况
13、下应当在24h内缓慢输注,休克和严重出血状态下可考虑快速输注。6.4静脉输血通道异常问题处理6.4.1常见血流不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见附件2o6.4.2输血外渗的预防及处理(1)原因分析:穿刺时针头未完全刺人血管,针孔部分或全部暴露在血管外;在近关节活动处穿刺;患者活动时针头移位;针头固定不当,脱出血管外,致使血液部分或完全渗漏至血管周围组织。(2)预防、处理方法:护士应娴熟的掌握穿刺技术,穿刺血管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走向向前推进0.5cm,并固定妥当;穿刺时避开关节、静脉窦、瘫痕、红肿、炎症和皮肤溃烂处,选择粗、直的血管;做好患者宣教,要求患者尽量减少输血肢体的活动或用小夹板固定输血肢体;可应用
14、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输血;输注过程中经常巡视,重视患者的主诉,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一旦发现血液外渗,立即关闭输血调节器,拔除针头,重新穿刺;外渗部位可选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6. 5静脉输血操作的职业暴露风险及预防7. 5.1参与静脉输血护理的人员具有被带血的针头刺伤皮肤或血液溅入眼结膜,患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8. 5.2预防和保护措施包括:(1)正确的无菌技术;(2)正确的锐器刺伤防护技术及锐器刺伤应急处理技术;(3)标准防护措施:洗手、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和面罩等。9. 注意事项无。10. .记录和报告11. 1记录临床输血护理观察记录表。12. 2报告无。13. 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2012-06-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2013-11-1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输血医学术语(WS/T2032020).2020-04-23.(4)刘景汉,汪德清,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陈小伍,于新发,田兆嵩.输血治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