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纳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纳市场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声纳市场分析一、整合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一)整合营销的内涵整合营销强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把一切企业活动进行一元化整合重组,使企业在各个环节上达到高度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体化营销。整合既包括企业营销过程、营销方式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也包括对企业内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公司所有的部门都能为顾客利益服务时,其结果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各种营销职能(推销人员、广告、产品管理、营销调研等)必须彼此协调其次,营销必须使公司其他部门接受思考顾客的观念。”他又说:“整合营销一般包括两大主题,分别是:
2、许多不同的营销活动都能够传播和交付价值;在有效协调的情况下,实现各项营销活动的综合效果的最大化。”营销组合概念强调将市场营销中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重要性,营销整合则与之一脉相承,但更为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在此基础上,整合营销以企业由内向外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各种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重心,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二)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整合营销传播(IMC),也称整合营销沟通。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是一种用来确保产品、服务、组织的顾客或潜在顾客所接收的所有品牌接触都与此人相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
3、持一致的计划过程”o被誉为“整合营销传播之父”的唐E.舒尔茨教授认为,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性。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整合营销传播是在一体化营销的基础上导入了传播概念,但IMC对营销影响很大,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怎样才能使企业与利益关系者间的有效沟通成为可能。二、声纳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一)声纳行业的经营模式1、声纳生产模式国家对特种电子信息行业的科研、生产采取严格的许可制度,只有取得特定的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才能开展生产经营。2、声纳销售模式特种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采用合格供应商制度,通常情况下只有取得
4、专用资格才可以销售相关产品。根据现行的特种产品采购体制,核心模块供应商的产品一旦定型就成为该产品的组成部分,后续该类型产品将继续采用该供应商生产的产品。3、声纳采购模式为特种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商需通过厂方按照一定的质量体系标准实施资格审查,并由最终用户代表审核备案后,方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特种产品生产企业采购物料时必须在本企业的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二)声纳行业的盈利模式目前,行业的企业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主要通过研发、生产并销售软硬件产品获得一次性销售收入;一种是主要通过产品技术开发升级、维护或功能扩展、更新换代,或者针对客户的需求,对设备的用户提供后续及配套
5、服务,获得工程及技术服务收入。三、影响声纳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一)声纳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拓宽,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声纳技术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在海洋声学环境调查、海洋资源勘探、海洋地形地貌测绘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海洋高新技术的介入和装备的不断升级,水下地形声学探测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各海洋国家在海洋测绘方面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声纳技术已成为海底石油勘探的主要技术。此外,现代声纳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和记录洋流的流动速度及方向,用于海洋渔业,如声纳探鱼仪可用于发现鱼群的动向、鱼群所在地点、范围等,以大大提高捕鱼的产量和效率,助渔声纳设备可用于计数、诱鱼、捕鱼、
6、或者跟踪尾随某条鱼等。海水养殖场可利用声学屏障防止鲨鱼的入侵,以及阻止龙虾鱼类的外逃。(二)声纳行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将海洋观测、探测、监测技术系统及仪器设备、水下潜器、机器人及探测观测设备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根据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产品涉及海洋产业中的海洋监测技术与装备、信息产业中的软件及应用系统、新型元器件和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等。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业属于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系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附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
7、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业务属于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2.5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产品系十三五期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因此,处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四、声纳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化程度特种电子信息行业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事特种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具有较高的资质门槛、技术门槛和质量管理门槛,特种电子信息行业参与主体的选择、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特种产品价格的确定等各方面均受国家严格管控,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从产业分工而言,声纳装备产业链包括船舶制造厂商、声纳系统整机厂、核心配套厂商、一般配套厂商。中船重工及中船工
8、业具备完整的声纳装备产业链,尤其是中船重工具备系统产品、核心配套、一般配套全产业链;其他参与主体均需要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声纳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工作。国家特种部门为声纳装备的最终需求方,为保证已定型声纳系统产品技术状态的一致性,最终用户通过系列程序指定系统提供商及核心配套单位。五、声纳行业前景和发展趋势(1)我国特种行业正处于补偿式发展阶段,声纳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国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特种行业投入相对有限,特种装备的质量及性能均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化装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已具备了经济基础,我国的特种行业工业自本世纪开始进入补偿式发展阶段。在2016年国
9、防支出预算为9,543.54亿元,比2015年增长7.6%;2017年国防预算比2016年增长7队将首次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我国国防预算将比2017年增加8.设,达到11,070亿元;2019年我国国防预算继续增长至,899亿元。国防支出预算增长带动特种装备数量质量升级。以十三五为起点,各种新型装备的需求将会高速增长,未来3-5年将带动相关产业订单跨越式增长。随着我国特种装备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未来我国国防预算在特种装备领域的开支预计将相应持续提升,也就意味着整个特种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也将随着国防预算保持相应增长。尽管我国国防费用持续增加,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2
10、018年我国国防费用占GDP比重约为1.23%,西方大多数国家都超过2%,美国和俄罗斯更是超过3虬我国的国防费用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匹配,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国防需要,未来我国军费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军费中用于信息化装备采购的经费处于持续加大趋势。目前,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特种电子设备将面临大规模升级换代,我国的现代化特种行业工业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2)建设海洋强国成为国家战略,海洋建设的投入持续大幅增加海洋特种装备行业持续发展海洋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已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
11、略。根据国家海洋强国部署,海洋装备制造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属于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产业之O(3)海洋经济的到来,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探测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进入21世纪,全球已经进入大规模高科技开发海洋的新时期,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把海洋综合利用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是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域、6,500多个岛屿和32,OOO多公里海岸线及岛岸线的濒海大国;也是一个拥有15米等深线以内2.1亿亩浅海和滩涂、有油气开发前景的海域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来看,根据2018年国家海洋局
12、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201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连续6年稳健增长。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进程中,海洋信息获取的广泛性、准确性、及时性及预见性变得尤为重要。2014年底,国家海洋局印发的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我国海洋观测网的发展现状已不适应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求,并计划到2020年,建成以国家基本观测网为骨干、地方基本观测网和其他行业专业观测网为补充的海洋综合观测网络,覆盖范
13、围由近岸向近海和中远海拓展,由水面向水下和海底延伸,实现岸基观测、离岸观测、大洋和极地观测的有机结合,初步形成海洋环境立体观测能力。目前,海洋信息化建设提速及海洋监测综合实力提升已成为我国参与世界海洋竞争、加快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任务。中国制造2025将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列入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附件中,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系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产
14、品及相关水声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涵盖海洋权益维护和安全保障、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防灾与气候变化、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观测与信息服务等诸多领域,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于海洋权益和安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探测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六、影响声纳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声纳行业核心技术国际交流和合作受限我国水声技术研究起步较晚,面对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客观差距,声纳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主研发及生产实践。此外,我国部分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目前使用上仍然依靠进口,进口核心芯片的供应保障受制于人,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对
15、我国特种电子信息领域相关行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造成了较大影响。(二)声纳高端复合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海洋权益的日益重视,水声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水声信号处理成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声纳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需要对微电子、声学、电子工程、测绘、计算机、软件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在声纳技术方面经费投入较大,人才培养及研究起步较早,技术及产品优势明显,欧美强国在声纳技术领域占据强势地位。我国水声研究起步较晚,受相关学科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的制约,国内水声技术领域的高端综合型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给国内相关单位和企业的人才集聚和培养造成压力。因此,专业人才缺
16、乏是制约我国声纳领域发展的不利因素。(三)声纳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声纳领域相关产品应用于各项尖端装备,技术水平要求高,且前期研制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研发风险大等特点。一方面为推动研发进展,实现技术突破,需要组建涉及多个细分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团队,相应配置研发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研发成功之后的定型周期较长,也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可能面临较长时期内无法盈利的风险,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正常运转。七、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管理实质就是品牌资产管理。品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品牌资产投资和利用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企业的品牌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监
17、控品牌运营状况,设计或参与设计品牌,申请注册商标,管理品牌或商标档案,管理商标标签的印制、领用与销毁,处理品牌纠纷、维护商标权,协助打假,品牌全员管理教育等。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反映了在品牌运营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和品牌经理制两种。(一)职能管理制职能管理制是在西方盛行于20世纪20-50年代的品牌管理制度(当然,许多企业至今仍很钟爱)。作为品牌管理制度,其主要做法是,在企业统一领导、组织与协调下,品牌管理的职责主要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亦即,在职能管理制度下,有关品牌的决策与计划都由各职能管理
18、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分别执行。(二)品牌经理制品牌经理制诞生在美国宝洁(P&G)公司。宝洁产品在全世界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成功的原因除了160多年来一直恪守产品质量原则之外,品牌经理制的灵活而有效运用也是重要成因之一,甚至也可以说,其核心理念“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品牌经理制(管理系统)是宝洁公司品牌运营的重要基石。品牌经理制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于宝洁公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品牌经理制被认为是从事多品种经营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品牌运营的规范组织形式。许多消费品生产企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企业)都学习宝洁公司,纷纷采用品牌经理制。美国庄臣公司、美国家用品公司等世界
19、范围内的众多大公司都先后采用了品牌经理制,主要是因为品牌经理制有许多“职能制”所不具备的优点。第一,品牌经理制比职能管理制具有较强的品牌运作协调性。在品牌经理制下,企业委任品牌经理负责某品牌运营全过程,具体负责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协调该品牌产品的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推读,减少因未能考虑整体利益、不熟悉整体情况而产生的盲目性和分散性。第二,品牌经理制有利于达到品牌定位目标,快速实现品牌个性化。在职能制下,常因互相扯皮、办事拖拉而致使品牌运营各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而品牌经理制相当程度地克服了这些弊端。第三,品牌经理制有助于
20、长期维系品牌整体形象。由于品牌经理是专司品牌运营之职,监控品牌运营状况与市场变化是其重要职责,加之品牌经理制下协调性增强,使得品牌运营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加强。品牌经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品牌经理及品牌管理部门与生产、销售和财务等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问题。实践中,由于职权定位不清晰,很多品牌经理对自己的角色比较模糊,进而招致责难,使品牌经理的作用受到限制。此外,对品牌经理的业绩考评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八、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一一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
21、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
22、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
23、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
24、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
25、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
26、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九、发展营销组合根据目标市场和定位的要求,企业需要考虑和选择相应的营销组合。“营销组合”是指一整套能影响市场需求的企业可控制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地点(分销或渠道)和促销等,是开展营销、影响和满足顾客的工具与手段。它们需要整合到营销计划中并使用于营销过程,以争取目标市场的预期反应。企业对营销工具和手段的具体运用,会形成不同的营销战略、方法和行动。这些工具、手段或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通常不
27、应割裂开来孤立地考虑。必须从目标市场的需求状态、定位和营销环境等出发,统一、配套和协调使用。营销组合具有以下特性:(1)可控性。由企业可控制和运用的有关营销手段、因素等构成。比如,企业可根据目标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制订什么样的价格,选择什么渠道,并采用什么促销方式。(2)动态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搭配,而是变化无穷的动态组合。比如同样的产品、价格和渠道,可根据需要改变促销方式;或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提高或降低价格等,都会形成新的、效果不同的营销组合。(3)复合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四大类因素或手段,各自又包含多个次一级或更次一级的因素或手段组合。以产品为例,它由质量、外观、品牌、包装、服务等因素构成
28、,每种因素分别又由若干更次一级的因素构成,如品牌便有多种使用方式。又如促销手段,包括人员促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其中,广告依据传播媒体的不同,又有电视广告、广播(电台)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和网络广告等,每一种还可进一步细分。(4)整体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及各个层次的因素,不是简单地相加或拼凑,必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的目标指导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追求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整体效应。十、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操作思路(1)以整合为中心。着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把企业所有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营销。(2)强调协调、统一,系统化管理。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
29、强调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整体配置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目标。(二)影响整合营销传播执行的技能1、营销贯彻技能为使营销传播计划贯彻执行快捷有效,必须运用分配、监控、组织和配合等技能。分配技能指营销各层面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在营销活动中优化配置的能力。监控技能指在各职能、规划和政策层面建立系统的营销计划结果的反馈系统并形成控制机制。组织技能指开发和利用可以依赖的有效的工作组织。配合技能指营销活动中各部门及成员要善于借助其他部门以至企业外部的力量有效实施预期的战略。2、营销诊断技能营销传播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
30、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1)问题评估技能。营销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于营销决策,即营销政策的规定;可能产生于营销规划,即营销功能与资源的组合;也可能产生于行使营销功能方面,如广告代理、经销商。问题发现后,应评定问题所处的层面及解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评价执行结果技能。将营销活动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和各部门的目标,并对各分目标完成结果和进度及时进行评价,这是对营销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调整的前提。(三)整合营销传播执行过程在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中,涉及资源、人员、组织与管理等方面。(1)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再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既要利用内部资源运用主体的竞争,力求实现资源使用的最
31、佳效益,又要利用最高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2)人员的选择、激励。人是实现整合营销目标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要组成有较高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非正式团队小组,保证圆满完成目标;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人员信心,调动积极性,促使创造性变革的产生。(3)学习型组织。整合营销团队具有动态性特点,而组织又要求具有稳定性。要建立组织中人们的共同愿景,保持个人与团队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并强化团队学习,创造出比个人能力总和更高的团队,形成开放思维,实现自我超越。(4)监督管理机制。高层管理力求使各种监管目标内在化,通过共同愿景培养各成员、各团队自觉服务精神,通过激励、培养塑造企
32、业文化,通过团队中人员、职能设置强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自身也承担了原有监管应承担的大量工作,在最高层的终端控制下,自觉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努力协调工作。十一、组织市场的特点1、购买者比较少发电设备生产者的顾客是各地极其有限的发电厂,大型采煤设备生产者的顾客是少数,大型煤矿,某轮胎厂的命运可能仅仅取决于能否得到某家汽车厂的订单。2、购买数量大组织市场的顾客每次购买数量都比较大,有时一位买主就能买下一个企业较长时期内的全部产量,有时一张订单的金额就能达到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3、供需双方关系密切组织市场的购买者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货源,供应商需要有长期稳定的销路,每一方对另一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供
33、需双方互相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有些买主常常在产品的花色品种、技术规格、质量、交货期、服务项目等方面提出特殊要求,供应商应经常与买方沟通,详细了解其需求并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4、购买者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集中在某些区域,以至于这些区域的业务用品购买量占据全国市场的很大比重。例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哈尔滨、武汉、大庆、鞍山等城市和苏南、浙江等地的业务用品购买量就比较集中。5、派生需求派生需求也称为引申需求或衍生需求。组织市场的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是为了给自己的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业务用品需求由消费品需求派生出来,并且随着消费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
34、消费者的饮酒需求引起酒厂对粮食、酒瓶和酿酒设备的需求,连锁引起有关企业和部门对化肥、农资、玻璃、钢材等产品的需求。派生需求往往是多层次的,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链条,消费者需求是这个链条的起点,是原生需求,是组织市场需求的动力和源泉。6、需求弹性小组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一般规律是:在需求链条上距离消费者越远的产品,价格的波动越大,需求弹性越小。例如,在酒类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下降,酒厂未必就会大量购买,除非粮食是酒成分中的主要部分且酒厂有大量的存放场所;粮食价格上升,酒厂未必会减少购买,除非酒厂找到了其他替代品或发现了节约原料的方法。原材料的价值越低或原材料成
35、本在制成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其需求弹性就越小。组织市场的需求在短期内特别无弹性,因为企业不可能临时改变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方式。7、需求波动大组织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大于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一些新企业和新设备尤其如此。如果消费品需求增加某一百分比,为了生产出满足这一追加需求的产品,工厂的设备和原材料会以更大的百分比增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加速原理。当消费需求不变时,企业用原有设备就可生产出所需的产量,仅需支出更新折旧费,原材料购买量也不增加;消费需求增加时,许多企业要增加机器设备,这笔费用远大于单纯的更新折旧费,原材料购买也会大幅度增加。有时消费品需求仅上升10%,下一阶段工业需求就
36、会上升200%;消费品需求下跌10%,就可能导致工业需求全面暴跌。组织市场需求的这种波动性使得许多企业向经营多元化发展,以避免风险。8、专业人员采购组织市场的采购人员大都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和有关技术要求。供应商应从技术的角度说明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优点,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和特殊的服务。9、影响购买的人多与消费者市场相比,影响组织市场购买决策的人多。大多数企业有专门的采购组织,重要的购买决策往往由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做出,其他人员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这些组织和人员形成事实上的“采购中心”。供应商应当派出训练有素的、有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能
37、力的销售代表与买方的采购人员和采购决策参与人员打交道。10、销售访问多由于需求方参与购买过程的人较多,供应者也较多,竞争激烈,因此需要更多的销售,访问来获得商业订单,有时销售周期可达数年。调查表明,工业销售平均需要44.5次访问,从报价到产品发送通常以年为单位。11、直接采购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向供应方直接采购,而不经过中间商环节,价格昂贵或技术复杂的项目更是如此。12、互惠购买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这样选择供应商:“你买我的产品,我就买你的产品”,即买卖双方经常互换角色,互为买方和卖方。互惠购买有时表现为三角形或多角形。13、租赁组织市场往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所需产品。对于机器设备、车辆等昂贵产
38、品,许多企业无力购买或需要融资购买,采用租赁的方式可以节约成本。十二、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一一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