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政协提案案例:关于在XX区中小学校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几点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政协提案案例:关于在XX区中小学校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几点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优秀政协提案案例:关于在XX区中小学校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几点建议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一直是时代的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也是时代的最强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厚植爱国情怀、培养爱国精神、涵养爱国意识,最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育人实践中,既要引导青少年从深层次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源流,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架构形成的脉络,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演变,在思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育人的
2、内化效应;也要从本质上了解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辉煌历史、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共同孕育的伟大精神,充分发挥育人的外显功能。近几年来,XX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总抓手,不断建立健全创建组织机制,不断加强创建载体培育亮点,不断探索完善创建模式,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和扩大影响力,荣获第五批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目前正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新时代民族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城区各中小学校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中
3、华民族历史观,成为城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中坚力量。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校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但目前中小学校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合力尚未形成。深化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没有形成强大合力,深化中小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学校的事,而还需要整合各部门力量,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力量。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中小学校对加强中华民族
4、共同体意识教育认识不到位,更多地被理解成“口号”,与学生课堂教育融合不够,对特色课程进行内涵或理念的提炼工作力度不足。三是保障措施不健全。XX区民族团结进步有传统、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但到目前在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没有符合XX实际的政策举措。比如,宣传教育上没有统一的规划措施,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等。四是宣传教育方式单一。宣传教育方法、手段比较简单,“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分众化、分层化、精细化教育更少,以致宣传教育的精准度和实效性都不强。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强化保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贯
5、穿教育教学始终。将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入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内容,纳入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以考核促履职、以成效显担当,确保工作扎实、效果真实。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合,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坚持“三个结合”,建立常态机制。以学校为主导,与文化建设结合。坚持“传承、融合、发展”,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结合时事,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力,与师资培养相结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师赛课、演讲活动、新教师培训当中,提升教师政治意识和教学实效。以学生为主体,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
6、容有效融入校本课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方位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是加大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手段和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办学治校、铸魂育人、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注重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利用走廊、墙壁、地面等公共空间及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教平台,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教育。探索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专业,培养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让广大教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坚定的拥护者、宣讲者和传播者。四是注重结合实际,有序开展教育。要根据不同学段要求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支持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科学衔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