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5篇)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1一、对教材的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习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习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习代数方
2、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习都将具有积极作用。
3、在准备阶段的练习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习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想一想,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由于小学生仍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考虑怎样做好这个过渡,在教学中采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明显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第三还要考虑学法指导。本课要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应用题的方法、验算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检验方法时,采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并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与作用,从中悟出检验的方法。教完例6后引导学生想
4、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三、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本课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主要针对新授的内容和学生不习惯用方程解及感到列方程有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基本训练,进行列方程的训练,如,X的5倍与X的和是80;根据题意把方程写完全的训练,如,果园里原有桃树X棵,杏树135棵,两种树一共有180棵。=180,=135;根据线段图列方程的训练,如,第二个环节是练习例6前的复习题,对学生再现了三年级的内容是为学习例6架桥。为学习新课予作准备。第三个环节是导入新课。从改变复习题中
5、的问题和一个条件,将复习题变成例6o使学生感到数量关系并不生疏,但由于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又感到难做,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习新课提供良好的情感和认知的起点。(第一阶段需5分钟左右)第二阶段是教学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安排四个环节。一是审题。即,全面分析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画好线段图,找出已知数,并将其中的一个设为X,而另一个则根据题中的一个条件写成含X的代数式。解答例6就应先设桃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数的3倍这一条件得出杏树为3X棵,画好的线段图如下:二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前面设未知数时已使用了一
6、个条件,现在用另一个条件来列方程。即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O棵列出方程X+3X=18O;也可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O棵来设未知数,根据另一条件列方程。这时设桃树为X棵,杏树是(18Ox)棵,列出的方程是18OX=3X;也可设杏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树的3倍,得出桃树是13X棵,列出的方程是X+13X=18O;也可根据另一个条件设未知数,即设杏树为X棵,桃树是(18OX)棵,列出的方程是x=3(18OX)o但后几种方程解起来不方便,有的方程目前学生还不会解,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只列不解。这些方程的列出有利于全面掌握数量关系,也有利于掌握,先根据一个条件设第二个未知数,再根据另一个条件列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
7、法。但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会列出,特别是中差生,只掌握书中的一种即可。列出这些方程后,学生自然会得出书中列出的方程容易解,为此,教育学生今后学习时,不仅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正确,还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易解的问题。第四个环节是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这个阶段需2O分钟左右)。第三阶段是巩固练习,安排三个层次。一是巩固新知的练习,可做12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接着做想一想题目,让学生独立用解和倍题的方法解差倍题,完成知识的迁移。第二环节安排课堂上的独立作业(5分钟
8、左右)让学生独立做129页练习三十一的第一、二题,(对较好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题目)做完之后要认真进行讲评、纠正错误和打开思维受阻之处。最后做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29页练习三十一第3、4、5题)。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2一、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数。2、写数量关系。3、列方程。4、解方程。5、验算。、解决问题。1、出示信息: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两倍。2、学生提出问题: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各是多少亿平方千米?3、学生读题。4、找出关键条件。5、如何设未知数?你的根据是什么?6、你为什么这样设?7、是以谁为标准?海洋面积是多少?8、学生读“
9、解”“设”9、接着要干什么?题目中的哪个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写关系式?学生:陆地面积2.4=海洋面积能帮助我们算出是多少吗?10、那应该根据哪句话来写?(纠结了太长时间)11、可以写出怎样的关系式?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的表面积12、学生列出方程,解方程。2.4_+X=5.1(2.4+1)X=5.1X=5.13.4X=1.513、如何计算海洋面积?你是根据哪个条件算出来的?14、可以怎样验算?3. 61.5=5.15. 1-1.5=3.615、学生自己写答语。三、比较异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与以前的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1、验算的方法。2、两个未知数。3、利用哪个条件写关系式。四、
10、练习。小明:妈妈今年的年龄是我的3倍。妈妈:我和你共48岁。1、以谁为标准?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设未知数。2、根据哪个条件写关系式?让学生读出这一条件。3、评讲练习。五、全课总结。这节课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严谨。教师每一个环节的严谨,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的严谨,教师对学生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的严谨。很显然,由于过于严谨导致严格,显得老师对学生不够信任,故而放手不够,一直都在牵着学生缓慢前行。课后,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提出如下建议:1、搭好脚手架,增设使能目标。这节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这个问题中有两个未知量,其二是必须根据两组数量间的关系来选择、建立等量关系。对于一个问题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学生是第一次
11、接触这种情况,也感到未曾有过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困难,建议新课教学前增加如下的用字母表达未知量的铺垫。舞蹈队有A名男同学,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3倍。女同学的人数为O人。一本故事书Y元,一本科技书的价钱是它的2倍,买这两本书一共需要O元。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选择和使用信息,认识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设哪个量为未知数X,理由是什么,从而建构含有两个未知量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模式,从容地解决问题。3、适当更换教学内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鉴于学
12、生对例题情境的理解对学生解决问题造成的障碍,可以将例题替换为学生熟知的情境。譬如:一班和三班一共植树60棵,其中三班植树的棵树是一班的2倍。一班和三班各植树多少棵?书中的例题可以在这之后让学生阅读、完成,并通过以上两例的比较来概括此类应用题的特征,思考路径和解题方法。4、练习形式过于单一。由于例题的时间纠结得太长,后面练习的时间就明显不够,勉强做完了一道题。这样,对于学生掌握的情况,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建议增加一些判断或选择题,不需要完整地解答,只对本节课的生长点:设未知数和找等量关系进行巩固和辨析。譬如:数学兴趣小组一共有68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各是多少人?下面哪个
13、方程是正确的?O解:设女生人数是人,则男生人数是3人。(1) 68-_=3_(2) _+3_=68(3) -3=68学校为了营造节日气氛,插了80面彩旗,三角形彩旗是长方形的4倍。两种彩旗各插了多少面?列方程根据的等量关系式是()(1)长方形彩旗面数4二三角形彩旗面数(2)长方形彩旗+三角形彩旗二彩旗总面数(3)长方形彩旗-三角形彩旗二彩旗总面数这些只是课后的设想,也不知真正到了课堂有效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解各种类型的方程或方程组时,都要进行由相应的应用题如何列出这些类型的方程或方程组这一步,这是因为它既是数学
14、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主要环节。按课本安排出租车计费的内容应放在第一节课与劳力调配问题一起讲,但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本身接受就有一定困难,如果放到第一节一下讲两个类型,学生更接受不了,练习册中又出现了计算水费问题,也需要进行分段计算,于是,我把这类分段计算的问题单作为一节课,作为一个类型去讲。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水费和出租车计费问题;2、通过分析出租车计费、水费中的数量关系,经历运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
15、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3、能说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生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用数学的意识;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水费和出租车费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是:如何分析问题,挖掘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四、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一节“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体验到,还停留在愿意用小学的算术方法解应用题上。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不太理解,因为这些题,学生用算术
16、方法很快就能算出来。所以老师要用找相等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去解。3、由于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好动,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用北京日报的报道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五、教学策略:学生有时不明白学数学有什么用,本节内容正好与实际联系特别紧密。为了使课堂生动、有意义,我以北京日报中的一段报道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本节课中水价的计价规定,属于政府行为,目的是提倡节约用水,正好与现在我们大力提倡节约每一滴水联系起来,起到寓教的作用。例2是与水费计价类似的出
17、租车计费问题,也是与学生实际联系特别紧密的应用题。这两个例题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选择这两个例题,课堂上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分析题目,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是那么紧密,生活中离不开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六、教学程序设计:(一)引用报纸上的报道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引用北京日报的关于“北京市水资源匮乏”、“北京市一年漏掉的水相当于新建一个自来水厂全年的产量”的报道,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水资源和数学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会充斥很多学生的脑海。于是,我首先问学生
18、:“北京这么缺水,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们说出:“应节约用水”、“节水应从我做起”等等。“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节约每一滴水,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有些城市就采取了阶梯式水价,如果北京市也采取这种收水费的方式你会计算自家的水费吗?”引出例1。(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解例1时,首先让学生认真读题,明确水费怎样计价,引导学生说出“分段计价”,再问学生按不同的单价计价的水量应怎样表示,尤其是超出标准水量如何表示是关键。分析后,列出表格,让学生填表,从而全面地对例1作出了分析,找出列方程的依据一一题目中的相等关系。通过这种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分析应用题要分析“问题中都
19、涉及了哪些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如何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列表分析使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更明确,学生易于接受,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从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整个分析过程作完后,让学生自己写出整个解题过程,并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从而规范解题格式。例2是出租车计费问题,因为出租车计费也同样需要分段计算,类似于例1,于是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然后老师再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两个例题解决后,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解决过程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三)反馈矫正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P59/1,这个题还是一个分段
20、计价的计算水费的问题。(四)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本节课的课堂小结设计了两个问题:1、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共同点:由于单价的变化,必须要分段计算。)2、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我的愿望是让学生说出知识上的收获和节水意识上的收获。(五)布置作业。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P119/2、P134/102、布置一个选做题(分三段计价):乘某市的出租车起价10元(即行驶4千米以内都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4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价1.2元(不足1千米的部分按1千米计算)。超过15千米,加收
21、50%的空驶费。现在小红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34元。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大约是多少?总之,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分析问题的全过程,真正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叫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本节课作为全校献优课还有很多不足,请听课的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使我们共同提高和进步!谢谢!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4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是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八单元。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以学生初步掌握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
22、法以及前阶段学习的简易方程为基础,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想数量关系来列方程解应用题。这种题型的题目用方程来解,思路较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要求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学会设1倍为另一个数为几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方程的解应用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说教学、学法1、创设生活情境,把问题权还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23、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从中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皆生活的思想。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后运用到生活中。2、迁移原知,为自主探究奠定基础。新课程理念表明:数学教学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化与转化,并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课准备阶段的练习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习例3都具有迁移的作用
24、,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利用这一原理可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3、重视指导,为新知建构提供条件。课标提出:“数学是人们对实现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这一形成过程,需要老师的“授之以渔”。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后抽象概括出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进一步理解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
25、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这也是我这堂课很失败的一个地方,没有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一定要作好及时的小结。三、说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复习旧知,建构与新知的联系图及抽象的文字让学生通过谁是一份数,谁是几份数感性的认识了设谁为那么另一个就是几那么他们的和是几差又是几第二阶段是通过情境的创设由学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的形式展开。教学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了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后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主要强调:一是设谁为_?也就是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二是找等量
26、关系,即列方程的依据。然后列方程解答,同时还要告诉学生解题是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渗透学习目的性教学。然后一个环节是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第三阶段是改编例题,这个问题应该是在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生对例1的理解,对例1的升华,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让学生先找找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解题。第四阶段是巩固练习,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理清解题方法。在这中间安排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
27、联系。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5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六年级。2、教学目标。(1)本节课在已经学过分数应用题和会解决基本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慨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独思西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合适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的数量,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28、的基本思考方法。二、说教法、学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合作、提问、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完全掌握新知识,并能独立解决百分数问题实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三、说学情本节课我采用复习导入法,这样能够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爱思考、探索的习惯,充分发挥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四、说教学程序1、出示复习题: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指名上黑板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2
29、)集体订正。设计理念:能够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自主合作、主动探索。(1)出示复习题,并把以知条件4/5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改成80%,并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设计理念:直观地表示出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熟悉感推动学生的求知欲。(2)提出问题:把4/5改成80%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没有变化?怎样理解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3)提出要求:你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吗?(学生画线段图,一位同学板演。全班交流画线段图的情况。)设计理念: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
30、程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4)探索、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指名回答,并板书)女生人数+男生人数=美术组总人数单位“1”的量是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女生人数是80%_0(5)学生尝试练习,一位同学板演,交流计算结果,并检验。解:设男生人数为人_+80%_=361.8_=36_=2080%_=20_80%=16答:男生人数是20人,女生人数是16人。学生尝试检验:检验:3616=20(人)或16+20=36或1620=4/5设计理念:通过检验,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沟通相关百分数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3、巩固扩展。(1)完成“练
31、一练”1和“练一练”2o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练一练”1和“练一练”2有那些不同?有那些相同?设计理念:通过解题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并体会列方程解问题的思考特点。(2)完成练习四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最后让学生认识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整数、分数表示与用百分数表示,在本质上是相同。因此,解题时思考方法与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相同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沟通百分数问题与倍数、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够。4、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五、板书设计省略线段图女生人数+男生人数=美术组总人数解:设男生人数为人_+80%_=36(1+80%)_=361.8_=36-=361.8_=2080%_=20_80%=16答:男生人数是20人,女生人数是16人。检验:3616=20(人)或16+20=36或1620=4/5六、设计理念让学生直观感受,能直接理解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