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年级历年考题文言文《愚公移山》汇编(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八年级历年考题文言文《愚公移山》汇编(9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八年级历年考题文言文愚公移山汇编(9篇)北京八年级历年考题文言文愚公移山汇编(9篇)愚公移山先秦:列御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觥,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
3、,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嫦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
4、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1太行山一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3方指面积。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7且副词,将近。8面山而居面
5、对着山居住。9惩(Che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10塞(se)阻塞。11迂(yu)曲折、绕远。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14毕力平险一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17献疑提出疑问。18以一凭借。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20损:削减。21曾(c6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23丘一土堆。24置安
6、放。25且况且。26焉疑问代词,哪里027荷(h。扛的意思。28夫成年男子。29箕畚(JibE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30孀(Shuang)-孀妻,寡妇。31遗男一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32E(che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眦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部,换牙。33寒暑易节一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36叟(Sbu)老头。37惠町,慧”,聪明;不惠,指愚蠢。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39长息长叹。40一毛草一木,地面所生
7、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42匮(ku)竭尽的意思。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44苦愁。45亡(Wa)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48帝神话中的天帝。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50夸娥氏一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51负一背。52厝(CUb)同“措力放置。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54雍一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56陇断一即垄断,山冈高地57列子
8、一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古今异义: 1指古义:直,一直 义:曾经 3毛古义:草木今义: 阳 5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 7荷古义:扛今义:荷花 8息古义:虽然 10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古义:苦于,被所苦今义:惩罚今义:手指 2曾古义:乃,并今 毛发 4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 阴天 6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叹气今义:休息9虽古义:即使今义:11方古义:方圆今义:常指矩形12惩词性活用: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2箕
9、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4聚: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一词多义:1方方七百里【指面积】方其远出海门【正当】2曾曾不若端妻弱子【竟】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3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4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5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6之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7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8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9而面山而居【
10、表修饰】何苦而不平【表承接】而山不加增【表转折】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磨”通“措”,放置。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一直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文言句式:1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2(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此句中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3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代词“焉”提前0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倒装句,定语“三夫”后置。5.告之于帝。倒装句,状语“于帝”后置。6.帝感其诚。被动句,译
11、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文章理解: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第二段写愚公主张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第三段写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坚信可以移山。智叟目光短浅,阻止愚公移山。第四段写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神将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实现了。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人物分
12、析愚公:目光长远,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积极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智叟:目光短浅,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对困难采取冷漠逃避。问题研究1,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答:不有损。一是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二是因为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这衬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丰富,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赞扬。2.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1).“方七百里,高万仞“山本身高大无比。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3)北山愚公,年且九
13、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鼠,跳往助之”人老又少。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5).河曲智叟劝阻,讥笑。(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能,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
1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选自列子汤问)【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理于东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注】文首:头部有花纹。喙(hul):鸟嘴。自祓(XiAO):呼唤自己(的名字)。埋(yin):填塞。1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始一反焉反:(2)故为精卫故:2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甚矣,汝之不惠。3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补全对联,并按要求回答问题。上联:_Q_,心中有念终当遂下联:愚公移山,(I)处填写“”处选填以下最恰当的一项是一A.达于汉阴亦可期B.天下无坚不可攻C.子孙无穷山不增D.杞人忧天亦可哀(2)请用一个四字词语作为揭示这幅对联主旨的横批,并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明原因。(【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列小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16、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此,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17、,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詹雍南。自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4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年且九十天子且至B.面山而居佛印居右C.如太行、王屋何如是再啮D.以残年余力不以木为之者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翻译:(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翻译:6 .填空。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目标是“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四个方面:太行、王屋二山高大;愚公年迈;;7 .结合寓言故事,解说你理解的“愚公精神”。(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
18、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奉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劫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配,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
19、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霆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居功自傲B.杂然相许/以身许国C.寒暑易节/平易近人D.固不可彻/固执己见9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汝毕力平险。翻译: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和三个能挑担子的人。C.甚矣,汝之不惠!翻译:你也太不聪明了!D.河曲智叟亡以应。翻译:河曲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10 .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从愚公和贫者身上获得了怎样相同的启不O【链接材料】蜀之鄙有二僧,
20、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注:鄙边远的地方。南海指普陀山,在浙江省东北部莲花洋中。恃依赖,依伏。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
21、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劫海之尾,隐土之北,”逐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堞,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就,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端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
22、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康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1 .下列词语中的“负与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句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释重负B.负势竞上C.负荆请罪D.忘恩负义12 .依据上下文,对文中甲乙两处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的程度,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0B.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句式相同。妻子的话合情合理;智叟的话尖刻夸张,表现了他对愚公移山的反对。C. “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都是反问句,但智叟的一个“其”字,
23、表达了强烈的嘲讽意味。D.妻子提出“且焉置土石”的疑问,反映了她对移山的担心,希望愚公知难而退。13 .结合上文与下面【链接材料】、简要说明面对移走大山和洪水泛滥的困难,愚公和大禹分别是怎么做的。任选其中一个人的做法,说说你获得的启示。【链接材料】大禹治水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同鳏治水,稣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离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选自经典史记)注:尧舜,尧和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鳏(gUn)1传说中禹的父亲。雍月壅”堵塞。开九州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中国的代
24、名词。陂(bei)修筑河岸。度(du)剂量,勘测。(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愚公移山,完成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填,箕春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当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25、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倍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OA.而山面居居无何B.以残年余力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D.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15.在诵读文章时,小林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语气,下面三句话,你认为他处理不够准确的一项是OA.吾与汝华力平险,指
26、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诵读:愚公与家人商议时,虽然提出了“可乎”这样的疑问,但此时他心中已有把山移走的信念,读时要读出坚定的语气。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诵读;愚公妻子从“献疑”的角度提出她真实的想法,她认为愚公年老体弱,移山难度大,还担心土石的处理,读时要读出埋怨的语气。C.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诵读:智叟要用愚公,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移山是“不惠”之举,轻视愚公之力,讥讽愚公无能,读时要读出嘲笑的语气:16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愚公移山的内容,说说你获得的启示。【链接材料】西域贾胡有持宝来售,名曰璃者,其色正赤如朱
27、樱,长寸者,直瑜数十万。龙门子问日:“珊可乐饥乎?”日:“否。”“可已疾乎?”日:“否。”“能逐厉乎?”曰:“否。”能使人孝弟乎?”日:“否。”曰:“既无用如是,而价瑜数十万,何也?”日:“以其险远,而获之艰深也。”龙门子大笑而去,谓弟子郑渊日:“古人有云:黄金虽重宝,生服之则死,粉之入目则眯久宝之不涉于吾身者尚矣。吾身有至宝焉,其值不特数十万而已也。水不能濡,火不能炳,风日不能飘炙;用之则天下宁,不用则身独安,乃不知夙夜求之,而唯此为务,不亦舍至近而务至远者耶!”(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注:獭yd超过。厉同“病”,疫病。孝弟,亦作“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眯灰沙入眼而不能视物。炳rub烧
28、。(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愚公移山,回答以下各题。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甲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獴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嫌妻有遗男,始能,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乙】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29、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倍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7 .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的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OA.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妾妇之道也/独行其道B.甚矣,汝之不惠/欺人太甚/河曲智叟亡以应/国恒亡C.投诸渤海之尾/付诸行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D.何苦而不平/苦其心志/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且焉置土石?19
30、.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理解:因为愚公一家一直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寨,进进出出曲折绕远,所以愚公才想到集合全家人的力量移山,解决出行难题。【乙】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得很彻底,还不如妇女和小孩。理解:愚公叹息智叟年纪太大了,思想保守,应该开放一些。20 .坚定的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请结合文章及下面【链接材料】,简要说明坚定的信念是如何在愚公、范仲淹身上体现的。(80100字)【链
31、接材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材料出自宋史范仲淹传)辄就。啖cUn。喝。妻子妻子与孩子。(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愚公移山,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32、”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填,箕春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当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康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3、。21 .补全下歹广文言词语积累卡22 .依据上下文,对下列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O【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理解:已经90岁高龄的愚公,带着一家人独自居住在北山脚下。【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理解:愚公认为只要子子孙孙坚持干下去,山会越挖越少,总会被挖平的。【丙】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理解:天帝被操蛇之神感动了,派夸娥氏的第二个儿子背走了太行、王屋山。23 .对于上文中的人物,你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完成评价。示例:我为愚公的有远见点赞。他为了造福后代子孙,不顾年迈力衰,担负起移山伟业。24 .阅读下面关于“当代愚公”的材料,回答问题。
34、【材料】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有“当代愚公”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支书毛柏林入选。下庄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四周高山绝壁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村民们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中。自1997年以来,毛柏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带大家走上了脱贫致富路。(1)材料中下庄村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环境,会让你想到愚公移山中的(2)“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请结合愚公和毛相林“移山”的经历,说说你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认识:O(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35、语文试题)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掾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嫌妻有遗男,始配,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上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6、。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25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项是OA.汝心之固根深蒂固固步自封顽固不化B.面山而居居无定所择邻而居居天下之广居C.告之于帝三里之城不速之客置之度外D.帝感其诚诚惶诚恐精诚团结心悦诚服26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O【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理解:
37、愚公的妻子认为愚公年龄大,力气弱,是不可能完成移山的任务的,因此持反对态度。【乙】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翻译:冬夏换季,愚公一家开始返回家中。理解:一年才返回,说明移山进度之慢,难度之大。【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理解:愚公认为自己的子孙繁衍不断,但山不会加大增高,移山任务终将完成,表明他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怀有坚定的信念。27 .根据上文和下面材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愚公和精卫共同具有的优秀品质。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久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薮。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
38、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漳水出海,东流注于河。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注释: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其鸣自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湮:填塞。(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子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直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尾。邻
39、人京城氏之靖妻有遗男,始配,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人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40、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彭端淑为学)注鄙边境。恃凭借,倚仗。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2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残年余力以天下之所顺C.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夫哉29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甲】吾一瓶一钵足矣。翻译:我有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理解: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乙】子子
41、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理解:愚公认为我会有众多的子孙,子孙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即使山增加的再高,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30 .苏轼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1. (1)同“返”,往返(2)所以2. (1)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2)你也太不聪明了。3. (1)答案:精卫填海B(2)示例:持之以恒(或“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等),因为面对高耸的大山,浩瀚的大海,愚公和精卫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他们都为了自己的目标日
42、复一日地努力着,从不言放弃,这体现了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通假字词,反,同“返”,往返。2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曾:用在否定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都MO损:削减。惠:通“慧”,聪明。倒装句。汝之不惠,甚矣。3 .(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
43、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下联“愚公移山”主谓短语,对“精卫填海”也是主谓短语。根据语意相关,词性相对的原则,A.达于汉阴动宾短语;C.子孙无穷主谓短语;D.杞人忧天主谓短语;天下无坚对心中有念”,选B合适。(2)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愚公立志移山,并付诸行动,而女娃化鸟为精卫,发誓要填平东海,这种精神可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矢志不渝来概括。【点睛】翻译甲文,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聚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44、。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河曲智叟(知道这件事后)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乙文,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