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知识点.docx(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知识点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
2、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3、。“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中,“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天气”单元J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比如下雨天为什么
4、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1. “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本单元共有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
5、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6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2. “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
6、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研究协同发展。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2课到第7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8课)。学生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空气的基本性质,再聚
7、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天气”单元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予及时地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
8、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5课“风的观测”和第6课“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三、教学目标1.“水”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环境温度低于OC,水的温度下降到Oe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9、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 能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
10、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作出判断、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它的可逆性。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地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以及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
11、广泛性和重要性。 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空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空气特征及现象。 以语言、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信息,并
12、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尝试以气泡图、矩阵图等图表的形式组织、整理信息。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体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能如实讲述事实,不盲从,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 具有分析、反思、尝试运用多种探究方法的创新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13、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利用空气的性质改善生活,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天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分析、制作并发布的。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天气。 用比较科学的词
14、汇、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 用统计图表等工具整理天气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讲述自己的观测、记录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交流。科学态度目标 表现出对天气现象的探究兴趣,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乐于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完成对天气特征的观测。 初步养成记录天气日历的习惯。 体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地观测天气。四、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1 .了解学生潜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2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5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
15、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6 .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五、教学设计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19.1-9.7始业教育课;一1.水到哪里去了29.8-9.14一2.水沸腾了;一3.水结冰了39.15-9.21一4.冰融化了;一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49.22-9.28一6.加快溶解;一7.混合与分离59.29-10.5国庆节放假610.6-10.12一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机动710.13-10.19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810.20-10.26二1.感受空气;二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910.27-11.2二3.压缩空气;二4
16、.空气有质量吗1011.3-11.9二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二6.我们来做“热气球”1111.10-11.16二7.风的成因;二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211.17-11.23第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测验1311.24-11.30三1.我们关心天气;三2.认识气温计1412.1-12.7三3.测量气温;三4.测量降水量1512.8-12.14三5.观测风;三6.观察云1612.15-12.21三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机动1712.22-12.28三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机动1812.29-1.4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测验191.5-1.11期末复习201.12-1.18期末测验教学设
17、计水1.水到哪里去了1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科学年级三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水到哪里去了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郭京平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指导教师王素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水在常温下,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发。2 .水蒸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形成在实验观察活动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地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
18、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难点: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学生准备:棉签,水,画线笔,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回同学们好!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学过“观察一瓶水”。想一想,水有哪些特点?水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形状的液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水有关系的内容。10分创 设 情 境这个场景你熟悉吧!用湿布擦黑板后
19、,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你可以亲自试验,观察现象。找抹布,棉签这样的材料,蘸上一点水,在桌面上涂一下,然后观察涂抹后水的变化。注意涂抹在深颜色的物体上你看到的现象会更明显。赶快进行实验吧!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让我们听一听这些同学的发现。有的同学说水迹开始片儿大,慢慢变小,后来就看不见了,黑板上的水没了,一会儿就干了,有的同学说黑板上的水从外向内一点一点干,水少的地方先干,水多的地方后干。你们说的干,没了是什么意思?哦,是看不见了。大家的意思是黑板上的水看不见了。观察发现中有的同学说黑板上的水看不见了,有的同学说从外向内一点一点看不见了,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次观察水变化的过程。用抹布蘸水写
20、的科学两个字,开始看得见,慢慢地变得看不见了。说明黑板上的水量是从有水,直到变得没有水了。那水到哪里去了?请你想一想。有的同学说水渗到黑板里去了。有的同学说水跑到空气中去了。屏幕前的同学们你同意他们的想法吗?有两位同学不太同意他们的想法,让我们听一听:水不会渗到黑板里,因为黑板的材料是不渗水的。我就是在不渗水的玻璃上实验的,水看不见了。我想它肯定是跑到空气中了。我同意水是跑到空气中去了,任何东西不会凭空消失,它不会渗到黑板里,就一定是跑到空气中了。看样子大家一致认为水是跑到空气中去了。你看到它跑了吗?它长腿了,长小翅膀啦!哦,没有。你舔一舔,它有味吗?闻一闻它没有气味,摸一摸,有感觉吗?哦,看
21、来它跟空气很像,变成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称它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现在大家一致认可黑板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而且它的水量一定会减少甚至会变浓。怎样证明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现在我们就借助这杯水来实验,既然水蒸气能跑,过几天这杯水的水量就会减少,甚至逐渐变没。还是这么多的水,如果我们不让它的水蒸气跑,留住它,那这杯水的水量会怎样呢?通过比较两杯水水量的变化,是不是就能证明水蒸气是否跑到空气中去了呢?请你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呢?尤其想想怎样把水蒸气留住?有的同学这样设计,两个杯子个开口,一个封口,过几天看看水的变化。有的同学
22、这样设计,两个杯子倒上水,都放在窗台上,就能知道水是否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屏幕前的同学们你同意他们的设计吗?这两位同学不太同意他们的想法,他们觉得实验设计得不够严谨,于是有了一些补充的内容:让我们听一听。我同意一个开口,一个封口。我认为开口杯是让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封上口的杯子是不让杯中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过几天看看水量的情况。我补充,我认为两个杯子里倒入同样多的水,画上水位线,然后都放在窗台上,几天后看水是否少了。这两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让我们梳理一下设计思路:两杯同样多的水,一杯开口,一杯封上口。开口杯让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封口杯是留住水蒸气,不让它跑到空气中,把它们放在同
23、一个地方,几天后比较水量的变化。几天后水量会怎样?快听,这位同学是这样认为的:实验主要是比较两杯水的水量。如果两杯水的水量变了,说明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如果两杯水的水量不变,说明水蒸气没有跑到空气中。屏幕前的同学们你认可他的观点吗?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吧!你可以找类似这些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因为这个实验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不能在课上看到实验现象。老师带来一份视频资料,看一看是否证实了你的观点。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哦,我们看到两个杯子的水量不等,开口杯的水量明显变少了,封口杯的水量几乎没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来听一听这位同学的观点:开口杯水量减少,封口杯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证明了水蒸气是
24、跑到空气中去了。也证实了我们开始的想法是正确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同意!老师也很同意。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真得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实验中还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杯子的塑料袋上有小水滴。你是否注意到了!有的同学说,杯子的上面怎么会有水呢?它是哪来的?显然是杯子里的水跑到杯子上边去了,中间还跨过水面到塑料袋这段空气,水是怎么过去的呢?哦,杯中的水一定是变成水蒸气,跑到这段空气中了,大量的水蒸气在这段空气中,它想跑,但被塑料袋挡住跑不掉,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又变回成了水。可见水蒸气是会流动的,水真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它既可以是液体状态,又可以是气体状态。相信你现在又进一步理解水蒸气了
25、吧!水蒸气是水变成的看不到,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由此我们知道,水慢慢地变成水蒸气会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是蒸发。它还可以用简单文字和箭头表示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可以变回水。也就是液体状态的水和气体状态的水蒸气是可以来回变化的。想一想,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蒸发的现象?跟你的家长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老师找了一些图片,请你判断是否是蒸发现象?我们看第一幅图,水洼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现象。水少的原因是一部分是水渗到地里,一部分是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了;你肯定也有洗手后不擦的时候吧!湿的手变干了,是蒸发现象,因为手上的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再看最
26、后一幅图,湿衣服变干了是蒸发现象。因为湿衣服的水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了。生活中还有很多蒸发现象,课下你可以继续寻找。今天我们学习了水到哪里去了,主要认识了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变化。请你比较一下,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水还具有液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它自己的特点,水蒸气是一种气体,所以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你们课下继续思考。这杯水可以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怎样让水快速变成水蒸气呢?下节课我们学习。请你做好下节课的学习准备,观察家长烧水的过程。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2.水沸腾了1课程基本信
27、息课例编号学科科学年级三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水沸腾了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郭京平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指导教师王素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学目标【教学目,科学概念水在沸腾I会迅速散发到保持不变。科学探方1.探究活云图画等方式描】2.探究活W科学态届形成尊重-科学、技认识到水,【教学重,重点:水;难点:记:【教学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尿】目标忖,杯中的水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泡里面的水蒸气空气中。这种现象叫沸腾。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0,沸腾过程中温度:目标力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
28、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力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E目标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点】加热过程的变化。录,分析实验现象。备】教学课件学生活动手册;记录单。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时但J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聚大家看,这杯水在常温下会蒸发。如果不停地给它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将你的想法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是一些同学的想法。有的同学说水会冒很多白气,水量会慢慢少。水温会升高,水里会冒泡。有的同学说水会变成水蒸气蒸发了,还有的同学用图的方式记录了实验现象。
29、你们说的白气,我们称它为热气。看一看大家说出了这些方面,让我们梳理一下,大家猜想给水加热的情况主要有水温的变化,水量的变化,气泡,热气。17分探 索猜想中有的同学说水温会升高,想一想,水温会有怎样的变化?有的同学说给水加热后,水温会不断升高。有的同学说,给水加热后,水温先会慢慢上升,高到一定温度就不再升高了。怎样才能知道水温会有变化呢?有的同学说用养生壶烧水,观察电子温度的显示。还有的同学说用温度计测量加热的水,观察不同时段水的温度。这些想法很不错。猜想中有的同学提到水量会减少,你认为水量会有怎样的变化?有的同学说,水量会减少,有的同学说水一定会减少,时间长了,水还会没了。怎样才能知道水量会减
30、少呢?这位同学他是这样想的,让我们听一听:用有刻度的杯子装水,看加热前后水量的数据,如果数据没有变化,证明水量没有减少,也就是水没有跑到空气中。如果数据没有变化,数据减小了,证明水量减少,也就是水跑到空气中了。有的同学还补充道:用没有刻度的玻璃等容器实验,可以在加热前画水位线,观看水位线的变化。如果加热后水在水位线之下,证明水量减少。猜想中大家提到冒泡,泡泡从哪来的?有的同学说从水中来,有的同学说从水的底部来。冒的泡会有变化吗?哦,很多同学说有。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同学说泡泡会有大小的变化,有的同学说泡泡可能会有多少的变化。怎样才能知道泡泡会有变化呢?有的同学说他要关注水中,有的同学
31、说,他看水底部。猜想中还提到热气,那热气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同学说热气有时多,有时少,有的同学说加热开始时没有,慢慢就会有了。通过对同学们想法的深入了解,我们知道水的这些方面的变化,请你看一看。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请你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水温会一-直升高吗?水量真的会减少?冒泡会有大小的变化吗?热气真的会有多少变化吗?水加热后到底会有怎样的情况呢?看来我们必须亲自看一看。这个实验比较危险,你千万不要自行操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视频资料,你可以近距离且不同角度地观察给水加热的过程,来证实你们的想法。并将观察现象全部真实地记录在记录单中。如何观察记录呢?你可以从水中,水面,水面以上不同的角度
32、观察水的变化,今天我们用养生壶给水加热,加热前壶水的温度是28摄氏度,水量是100OMIo我们要记录每分钟水温,水量,冒泡和热气的变化,怎样将这么多内容都记录这么小的格子中呢!你可以借助示意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记录看到的实验现象。用小圆圈代表冒的泡,用简单的线条代表冒的热气,用圆柱体代表养生壶,0分钟水温是28摄氏度,我们可以记录在这个位置,水量是100OML记在这,加热过程中你看到什么就实事求是、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来。为了便于大家观察,视频中播放多个画面。这个位置你可以观察水中的情况,红色数字是水温情况,红色数字上边是跳动的数字,它是告诉我们加热时间的,红色数字下面的画面我们可以观察水面及水面以
33、上的情况。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看视频喽!相信你一定也记录好了吧!现在让我们看这位同学记录的情况。你肯定记得水在4分26秒加热到100摄氏度了。5分钟,10分钟水温是100摄氏度,这是什么意思呢?哦,就是5分钟100摄氏度,6分钟是100摄氏度,一直到10分钟都是100摄氏度。我们先看看水温的变化,水温有什么变化?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我们就说水沸腾了。100摄氏度是水的沸点。1我们再观察这些数字,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从数据中我们发现沸腾前水温不断升高,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猜想时说会冒泡,冒的泡是怎样的?有的同学说开始加热时冒的泡小,沸腾后冒的泡大。有的同学说沸腾前泡泡少,沸腾后泡泡多。还有其他
34、变化吗?让我们再看一次视频资料,看看泡泡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加热的开始冒的泡小,数量少,泡泡上升的速度慢,沸腾后泡泡很大,数量很多,上升的速度很快。我们再仔细看这张记录单,热气有什么变化?对加热的开始没有热气,水温度升高了,在壶口的上方有了热气,很少,水沸腾后,有大量的热气。水量的变化是怎样的?我们看到加热后水量明显减少。减少的水量哪里去了?请你想一想。让我们看一段视频资料,看看是否与你想得一致。这次你知道减少的水去哪里了吧!对,气泡里是水蒸气。原来是因为给水加热后,水迅速变成水蒸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水量减少。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这位同学发现水面有非常大的变化。水温低时水面是平静的,水沸腾后水
35、不停地翻滚,水面很不平静。让我们回顾一下给水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在温度方面,沸腾前水温不断上升,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在冒泡方面,泡泡是从杯底向上冒,在水温低时泡泡小,数量少,上升的速度慢,沸腾后冒的泡大,数量特别多,上升速度非常快。在热气方面,水温低时没有热气,水温高一些有少量的热气,沸腾后有大量的热气。水量会减少。在水面方面,加热的开始水面是平静的,沸腾后水面很不平静。这些内容与你猜想的一样吗?你猜对了什么?哪些现象是实验中新发现的?请你跟家长或朋友交流一下。今天我们观察水沸腾了,水在沸腾时,杯中的水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泡里面的水蒸气会迅速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沸腾。
36、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团,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你看这杯水,在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会怎样?对,会下降,如果不断地给它降温会怎样呢?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请你做好下节课的学习准备。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3.水结冰了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3学科科学年级三学期上课题水结冰了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胡桂颖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指导教师王素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水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体积增大。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
37、变化。 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中,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点: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教学难点: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聚焦同学们好,我是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学富力分校胡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结冰了。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水沸腾了,知道给水加热,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水会沸腾,液体状态的水会变成气体状态的水蒸气。下课时,老师留给大家一个思考任务:如果让这杯热水温度不断下降
38、,水会怎样呢?有的同学说:热水温度不断下降,水会慢慢变凉,我们平时晾白开水就是这样。有的同学说:热水温度不断下降,水会结成冰。我课前就用水冻了一块冰。正如这位同学说的,课前,同学们都亲身经历了用水冻一块冰,现在取出你冻的冰,观察一下,冰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一定做了认真的观察,你能说一说你冻的那块冰是什么样的吗?有的同学说,我观察到,隔着冰还能看到物体,所以冰是透明的。有的同学说,我发现冰摸上去凉凉的,很硬。-、探索有同学说,我放入冰箱的水是一满杯,现在结冰了,冰变大了,鼓出来了。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但是,水变成冰的过程你注意到了吗?你觉得水变成冰在哪些方面会有变化?有的同学说,在温度方面会有变
39、化,有的同学说,结冰的位置会有变化。有的同学说,水结冰会有体积的变化。如果我们现在再冻一块冰,我们就可以从温度的变化、结冰位置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这几方面进行观察。你觉得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方面会有怎样的变化?有的同学说,温度一直下降就会结冰,那温度下降到多少摄氏度水就结冰了呢?有的同学说,我冻的冰是水的温度下降到0结成的,因为我把它放到了冰箱的冷冻室里,那里面的温度在OC以下。有的同学说,我觉得,我冻的冰是水的温度下降到-IOC结成,因为冰箱的冷冻室很冷,温度在。回以下。看样子关于水结冰的温度,大家都不太确定。如果要想看到温度的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相信同学们都想到了,观察温度我们可以借助温
40、度计进行测量,测量时要重点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你觉得水结冰在位置上会有什么变化呢?哪里的水先结冰,哪里的水后结冰呢?有的同学认为,上面的水先结冰,下面的水后结冰。有的同学认为,可能底下的水先结冰,上面的水后结冰。还有同学认为,挨着容器壁的水先结冰,中间的水后结冰。看样子关于水结冰的位置变化,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见。如果要观察水结冰位置的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把水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每隔一段时间,如:五分钟,或者半小时,打开冰箱,进行一次观察。有的同学说,观察时我们可以摸一摸、捏一捏。也有同学说,可以提前放入线绳,借助线绳来帮我们观察。刚才我们观察自己课前冻的那块冰时,有的同
41、学观察到放入冰箱的一满杯水,结冰后,鼓出来了,体积变大了。你是否也想看到了这个现象,如果没看到,我们怎么做就可以看到了呢?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先在水面做个标记,然后再放到冰箱里,等水结成冰后看看是不是超过了做的标记,如果超过了标记,就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如果没有变化,就说明水结冰体积不会变大。我们来梳理一下我们刚才的想法:通过温度的变化、水结冰位置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三个方面观察水结冰的过程,温度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温度计观察,结冰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打开冰箱进行观察一次,体积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做标记,看变化进行观察。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看到水结冰的变化过程了吗?赶快拿出你准备的一个容
42、器,可以是饮料瓶、酸奶盒,或者一些制作的小模具,倒入一些清水,再冻一块冰吧!记得做好标记,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观察。同学们已经把做好标记的水放到冰箱里面了,为了更好地观察水结冰的过程,我们先记录下水在结冰前是什么样的。水在结冰前是无色、透明、无味的,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液体。我们知道,水结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变化。课前老师也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和观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水放到冰箱里结冰的全过程吧。播放视频看来水在冰箱里要完全结成冰,大约需要四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每隔一思考个小时打开冰箱观察一次,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认真观察自己放入冰箱中水的结冰过程,看看是不是和老师的样。通过观察冰
43、箱里水结冰的过程,我们知道水结冰时位置的变化是,从水面开始,然后是四周,中间部分是最后结成的。水结冰时体积的变化是,开始时,水低于模具边缘,结冰后,水高于模具边缘,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我们现在知道了水结冰时在结冰位置方面和体积方面的变化,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方面有什么变化我们还不知道.请大家随老师来到实验室,重点观察一下温度方面的变化吧。我们需要的实验材料有:一支装有清水的试管、一杯碎冰块、食盐、温度计。看到这些材料,有的同学有疑问了,食盐是干什么用的呢?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知识。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现在你知道这些材料的用处了吧。
44、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实验室中水结冰的过程。播放视频:水结冰的过程4.通过观察实验室水结冰的过程,我们知道,随着温度逐渐降低,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水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观察二:水和冰的异同点1 .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真的让水结成了冰,就让我们再次认真细致地对冰进行一下观察吧?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冰进行细致的观察呢?可以从颜色、透明、气味、味道、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赶快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冰都有哪些的特点。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冰是无色的,透明的,是无气味、无味道的,是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的固体。2 .这个时候的冰和开始的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现在可以试着
45、写一写。3 .大家都写完了吗?看看你写得跟老师的一样吗?水和冰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都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水和冰的不同点有,1 .水是液体状态的,冰是固体状态的,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2 .水是会流动的,冰是不会流动的。3 .水没有固定形状,冰有固定的形状。请大家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液体状态的水是怎样变成固体状态的冰的,固体状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重新变成液体状态的水呢?下次课我们一起研究。请做好下节课的学习准备:一块冰、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一根吸管、一杯热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4.冰融化了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4学科科学年级三学期上课题冰融化了
46、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胡桂颖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指导教师王素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当环境温度高于时,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目标 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地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点: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教学难点:持续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聚焦探索同学们好,我是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学富力分校胡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融化了O1.我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真的让水结成了冰,从温度的变化、水结冰位置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三个方面观察到水结冰的全过程。如果现在要想让固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