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总体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总体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常熟市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规划实施单位:常熟市董浜镇人民政府编制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20年12月目录1任务由来及规划概述I1.1 任务由来11.2 规划范围和期限213发展目标31.4 产业发展定位31.5 产业布局31.6 基础设施规划42规划协调性分析62.1 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62.2 与用地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62.3 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62.4 与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及规划相符性分析73环境质量现状84环境影响预测结论105规划方案综合论证106环境影响臧缓措施127公众参与方案148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159联系方式161任
2、务由来及规划概述1.1 任务由来根据常熟市委市政府关于“立足常熟产业基础,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形成转型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总体要求,以及江苏省发布的关于严格太湖流域改建印染项目环境准入要求的通知(苏环委办(2018)17号)要求“太湖流域各设市区人民政府应对辖区内印染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统一布局,制定“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同步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省环保厅审查。涉及印染项目的工业集聚区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由设区市环保局组织审查,报省环保厅备案二常熟市结合各镇城乡规划和特色产业集聚、产业生态培育、招商引资以及当前印染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改建印染项目”的需求
3、,着眼长远发展整合资源、拓展空间,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载体空间布局,对全市印染行业和全市工业行业发展进行全面梳理、统一布局。同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苏州及常熟市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区域经济活力竞相迸发,政策、资金、市场等各类要素汇聚,集聚(中)区面临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据此,常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政协副主席协助,由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资规局、水务局等12个部门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组成印染行(企)业高质量发展专业委员会和常熟市工业集聚(中)区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常熟市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0
4、),并同步编制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省生态环境厅审查。为进一步落实常熟市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0)和关于严格太湖流域改建印染项目环境准入要求的通知(苏环委办201817号)相关要求,2019年11月,常熟市人民政府以市政府关于同意设立“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的批复(常政复(2019)231号)同意设立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以下简称“工业集聚(中)区印染行(企)业高质量发展专业委员会和常熟市工业集中区管理领导小组同步组织编制了常熟市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共3个区域,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以推动常熟市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
5、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区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常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该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评价对工业集聚(中)区发展现状、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工业集聚(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识别本次规划方案实施的主要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全面综合论证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与可持续性,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评价单位在充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调查、广泛征询意见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常熟市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2 规划范
6、围和期限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规划范围共3个区域,总面积约为4.852平方公里。其中,(1)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东至沿江高速公路,西至支王路,南至华强路,北至杨塘河,面积约为2.461平方公里;(2)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北区:东至横一路,西至民丰路,南至纵三路,北至安康路,面积约为1.127平方公里;东至民强路,西至民生路,南至祝家坝桥路,北至华林路,面积约为0.758平方公里;(3)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支王线工业区:东至星安路,西至金龙路,北至下泾河,南至华青路,面积约为0.506平方公里本次规划期限为2020年-2030年。1.3 发展目标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
7、化等国家战略,更好融入并服务于江苏自贸区,立足董浜产业发展现状,主动承接上海、苏州的“溢出效应”,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集聚区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新董浜。重点布局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纺织等主导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加快建设新董浜。1.4 产业发展定位集聚(中)区主导产业为:机械五金、新兴产业、汽车零部件、印染。集聚(中)区产业发展方向为:重点布局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纺织等主导产业,打造先
8、进制造业高地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水平。1.5 产业布局结合工业集聚(中)区现有产业发展现状和集聚特点,规划任阳片区、支塘片区和何市片区三个功能分区,总面积约为9.18平方公里。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区域面积约2.46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印染、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北区:区域面积约1.88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高端纺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支王线工业区:区域面积约0.50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根据常熟市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支塘
9、镇现有的16家印染企业保留3家,分布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园北区。1.6 基础设施规划1.6.1 给水工程规划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的供水工程依托于区域供水系统,来自于常熟市第三水厂和滨江水厂,现状供水规模均40万吨/日。规划区用水接自支梅公路及民丰路上DN500区域供水主管,规划给水主管沿董徐大道布置,管径为DN500,结合用水量需求预测,进一步完善给水支管,管径为DN200-DN400。供水规划充分利用现状给水管网,完善供水系统,形成供水管环状布局,为确保供水安全可靠性,管网末端的自由水头不小于0.28兆帕。1.6.2 排水工程规划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充分利用现状排
10、水设施,结合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计划,合理布置排放口,将雨水就近排放。规划保留现状董浜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万立方米/日,主要处理董浜镇生活及工业污水。保留现状徐市久盛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东部产业片区工业废水。片区内其他新增污水通过污水泵站输送至八字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处理规模为5.0万立方米/日。污水主管沿董徐大道、支梅公路布置,管径为d600-d1000,其他道路布置污水支管,管径为d400-d600o充分利用现状污水设施,完善规划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根据污水处理厂服务分区,在现有污水管道的基础上,补充新建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尽量以重力流方式收集,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原则上不大于5米,超5
11、米设污水提升泵站。1.6.3 供电工程规划区电网依托常熟市高压输配电网,规划期主供电源为位于镇域外的220千伏董浜变和220千伏周泾变。1.6.4 燃气工程规划区天然气由董浜高中压分输调压站引入,天然气经站内过滤、计量、调压后输往董浜镇用户。规划区管道燃气输配系统规划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输配管道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室外中压燃气管道采用DN150-DN300无缝;钢管和PE管,并实行埋地敷设。1.6.5 供热工程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实施集中供热。规划集聚(中)区的热源为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电厂(滨江热电),现状供热能力约520Th,供汽参数:温度3002
12、0C,压力L50.5Mpa董浜片区用热主要接自沈海高速沿线DN400-DN500供热管。规划热力管网采用枝状布局的方式,根据热负荷大小及其分布确定管网的平面布局,并考虑适当发展和经济压降等因素,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工业区管网敷设原则上采用架空敷设,为便于今后的发展,主干线管架设计应考虑预留一支管道的位置,对于重要地段和景观要求较高的地段,应采用地下敷设。现状供热管网尽可能利用,对于影响规划用地的原有管网应进行改线,改敷。在工业企业用户和其它大型热用户前设置用户蒸汽引入口装置,在民用建筑用户前设置集中热力站、区域热力站。2规划协调性分析2.1 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董浜镇工业集聚(中
13、)区产业定位、规划目标与主体功能区划、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常熟市董浜镇总体规划(2011-2030)(2017年修改)、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苏政发(2018)86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2020年8月)等规划基本相符。2.2 与用地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本轮土地利用规划与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存在部分地块不相符情况。建议集聚
14、(中)区及时与常熟市规划部门协调该区域范围内的用地规划情况,在常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时将本集聚(中)区的规划考虑在内。集聚(中)区本次规划占用少量一般农用地,建议在后续开发过程中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2.3 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江苏省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苏政办发(2015)118号)、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等,集聚(中)区的规划产业中重点发展的项目不含以上文件中的禁止
15、、淘汰和限制类项目。集聚(中)区本轮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与相关产业政策具有相符性。2.4 与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及规划相符性分析集聚(中)区不占国家级生态红线和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集聚(中)区本轮规划与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2017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9)4号)、关于严格太湖流域改建印染项目环境准入要求的通知(苏环委办(2018)17号)、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江苏
16、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中共常熟市委常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意见)等相符。3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根据2019年常熟市环境状况公报,以及海虞子站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基本污染物2019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区域为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为PM25O3o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结果,监测期间氯化氢、硫酸雾、氨气、硫化氢、甲苯、二甲苯的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非甲烷总姓的监测值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17、放标准详解中的非甲烷总烧浓度限值标准要求,氟化物、铅的监测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2)地表水环境: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期间除金泾塘、盐铁塘、里睦塘点位水质BOD5稍有超标外,盐铁塘和里睦塘监测断面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金泾塘监测断面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Hl类标准。(3)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期间所有监测点位所测各项指标监测值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类
18、标准要求。(4)声环境:监测期间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5) 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所测各项指标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相应的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及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要求,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6)底泥环境:根据底泥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所测底泥除镉和锌外,各项监测项目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
19、8)中对应土壤污染筛选值要求。(1)大气环境: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集聚(中)区本次规划实施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二类区环境质量标准;特征污染物叠加后的短期浓度均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2)地表水环境: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董浜镇污水处理厂和久盛污水处理厂在规划期间不扩建,支塘镇八字桥污水处理厂扩建后尾水正常排放对盐铁塘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白带塘水质影响较小。(3)声环境:根据噪声预测结果,集聚(中)区规划末期环境质量可满足功能区要求,但集聚(中)区应采取优化布局,加强对交通、工业生产、施工等噪声源的控制和监督等措施预防声环境污染,保证区内办公功
20、能不受干扰。(4)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常熟市格林染整有限公司在污染防渗措施有效情况下,对区域地下水质影响较小,在污染防渗措施局部失效发生泄漏的情况下,会在厂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污染地下水,但两种情况下污染物运移速度总体很慢,污染物运移范围不大。(6) 土壤环境:在集聚(中)区对原辅材料、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场所和运输途径严格管理,并做好集中区总体绿化工作等前提下,集聚区建设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6)生态环境:集聚(中)区现状开发程度已较高,后续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规划与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基本维持生态环境质量。(7)环境风险评价:集聚(中)区主要风险事故的类
21、型是危险物质泄漏、火灾等,集聚(中)区在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环境风险可以接受。5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集聚(中)区本次规划开发建设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2020年8月)等区域战略发展规划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相符合;规划发展产业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江苏省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苏政办发(2015)118号)、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等产业政策和规划的要求
22、相符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2017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9)4号)、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等相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及规划要求相符合。6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扩大集中供热范围,确需自建供热设施的,应采用电、天然气清洁能源;积极推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工艺废气,各企业工
23、艺废气集中收集,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杜绝无组织排放源,建立VOCs排放控制综合管理系统,对于纳入常熟市VOCS名录和重点监管企业名录的企业应编制“一企一策”方案;加强绿色防护,企业与商贸区、居住区之间应设立生态缓冲带,必要时应在工业片区与商贸居住片区设立生态防护区;严格管控各类扬尘,提高绿化率Q(2)地表水按照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以下简称排放限值)和常熟市“印染企业自建污水站以及纺织印染工业排污单位排水量290%的污水处理设施,总氮总磷排放标准在现状基础上削减一半,即总氮W7.5mgL总磷W0.25mgL”的规定,完成纺织印染
24、企业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印染废水中水回用,进一步减少废水排放;按照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雨污水收集系统配套管网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耗水、低效率设备,推进水资源节约。(3)地下水、土壤区域内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加强对区内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和工业固废的污染整治,严防废渣液渗漏污染地下水;加强地下水的监测,根据区域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情况及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在集聚(中)区范围内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测井,定期进行地下水动态监测,建立地下水污染长期监控、预警体系;将地下水污染应急纳入集聚(中)区整体环境突发应急,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5、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4)噪声加强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的防治与管理;加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与管理;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与管理;建立噪声污染监控系统。(5)固废完善固体废物收集系统;加强工业固废的管理与处置;加强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监管;强化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7公众参与方案(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发布于2020年8月22日在常熟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将通过常熟市人民政府网站(第二次网上公示期间,同步以张贴公告和报纸公示的方式收集评价范围内的公众代表对本规划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
26、议。(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公众参与的对象包括集聚(中)区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公众可在网上公示期间向实施单位、评价机构发送电子邮件、传真和信函等方式发表意见。8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集聚(中)区规划与上层位区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保相关规划、政策及方案基本相符,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发展需求,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风险防范措施、规划优化调整建议等前提下,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降低区域环境功能,董浜镇工业集聚(中)区依据本轮规划发展具备环境可行性。9联系方式(1)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规划实施单位:常熟市董浜镇人民政府联系地址:常熟市董浜镇董徐大道245号联系人:袁科联系电话:0512-52675025(2)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规划环评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人:谢工联系电话:025-58527813联系邮箱:xie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