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6页.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组织单位:某市新农办报告编制时间:2009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第一节项目概况1第二节项目编制依据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选择原则3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3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三节项目建设的选择原则5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6第一节项目区总体基本情况6第二节项目点具体情况9第四章SWOT分析12第一节S优势(Strength)12第二节W劣势(Weakness)12第三节0机会(Opportunity)13第四节T威胁(Threat)13第五章整治规划设计方案13第一节指导思想13第二节整治规划设计原则14第三
2、节整治规划范围和重点14第四节整治规划期限15第五节整治规划思路15第六节整治规划目标16第七节功能定位17第八节整治规划方案18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31第一节节能措施31第二节节水措施31第七章水土保持方案32第一节项目概况32第二节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32第三节研究结论33第八章环境保护评价33第一节环境保护34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36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37第一节组织管理37第二节保障措施38第十章建设实施及工程进度安排40第一节组织机构40第二节工程进度安排40第三节实施措施(招标)41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2第一节投资估算42第二节资金筹措44第十二章财务评价47
3、第一节财务评价依据47第二节基础数据及计算参数的选取47第三节销售收入估算48第十三章效益分析51第一节经济效益51第二节社会效益52第三节环境效益53第四节生态效益53第十四章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54第一节项目风险分析54第二节风险评估55第三节风险应对措施56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7第一节研究结论57第二节建议58附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说明材料59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二、项目位置某市6乡、5镇、劫焕街道办事处和芒市华侨农场。三、项目承办单位某市新农办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总投资额(见表1-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总投资额表表IT序号项目内容建设
4、规模单价(元)总价(万元)备注建安直接费7118.561C20佐道路(H?)584653.0090.005261.88水泥路面2M7.5浆砌石(n)3)37498.96205.00768.733垃圾池(of)726.00500.0036.30242个4消防池(m3)759.00500.0037.95253个5公厕(蹲位)868.003000.00260.406活动室(in?)8570.00800.00685.607篮球场(m2)1010.00120.0013.12篮球架4个,2500元/个8绿化(m2)10916.0050.0054.58二产业1330.00三其他费用569.49四预备费384
5、.40五合计9402.45五、项目建设年限建设期限为1年半。六、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计划从2009年7月开始,至2010年12月完工,共计18个月。七、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9402.45万元,其中:银行贷款5000.00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补助1330.00万元(政府扶持产业部分)、农民自筹和争取上级政府补助3072.45万元。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2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建设规模个100.00遍及5镇6乡二项目总投资万元9402.45三产业指标1政府专项资金补助万元1330.002规划期末总增收万元9474.693人均增收元1276.47四财务评价指标1基准收
6、益率取6%的净现值(税后)万元140106.482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87.803投资回收期(税前)年1.2含建设期2年投资回收期(税后)年1.2含建设期2年4投资利润率%131.20正常营业年投资利税率%170.20正常营业年5基本建设贷款偿还期年10.006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3.14第二节项目编制依据1、国家和云南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定额;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中共某州委、某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德发(2007)5号);5、云南省2006年农村发展规划;6、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7、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技术
7、导则;8、项目承办单位委托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数据。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选择原则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根据中共某州委、某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德发(2007)5号),在调查了解乡镇和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为指导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及管理,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某市农村经济
8、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某市政府经综合考虑,确立了此次项目的建设。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某市各乡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
9、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3、某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320国道横贯部分乡镇,已经成为我国打开东南亚经济贸易的窗口。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某市进行新农村建设,应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小康村。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
10、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节项目建设的选择原则某市辖5镇6乡,80个居(村)民委员会,977个村(居)民小组,民族较多,村域情况复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在村庄规划中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规划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急迫而富有挑战的任务。2009年3月在某市政府和某市新农办的组织下通过实地调查,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100个试
11、点示范村项目建设工程。这100个试点村庄选择的原则是:符合乡镇总体规划要求,村庄建设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村民对村庄建设有积极性。其中2009年州级建设项目有9个;市级建设项目有18个;储备村有23个。有位于城镇建设区附近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富裕村庄,也有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村庄,有依靠旅游、矿藏等自然资源致富的村庄,也有完全依赖农业生产的普普通通的村庄。村庄规划将对这些不同区位、不同发展条件的村庄进行研究,提出针对各村特点的规划方案,为今后的村庄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区总体基本情况某一中国滇西最具开发活力的边境中心城市,亚热带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古为“
12、滇越乘象国”地,是中国历史上较早通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是古代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滇西边陲第一镇”之称。(一)区位条件某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某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市区位优势独特,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公里。市府所在地一一芒市,是某州州府所在地,是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路、航空、电讯网络中枢,是滇西农产品、工业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是国家级糖料、商品粮、商品猪基地和国家亚热带经济作物名优基地及云南四大旅游集散地县(市)之一,是通向嘛町、瑞丽两个国家级口岸的必经之地,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的最具活力、最开放的商贸口岸,是国家和云南列为开发计划的国际航空港
13、,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必经之地及连接周边各国的泛亚铁路中国出入境站。(二)地貌和气候全市地貌呈东北高,西南低,海拨在2889米一528米之间,平均海拨850900米。山区占国土面积的74%,坝区面积占26虬某地处低纬度高原,太阳辐射较强,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9.5C,年均降水量1660.3毫米,年蒸发量1723.3毫米,年日照时数2352.3小时,无霜期301天,平均相对湿度80虬气候具有夏长冬短、日照长、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等特点。(三)资源状况1、水资源:某市水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河流229条,多年平均产水量31.8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
14、3.1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4万千瓦。水资源的特点是:季节分布不均,510月为丰水期,水量有余;干季水源不足,特别是35月,部分河流干涸。2、植被:在某市内分布着山地雨林、季节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多种森林植被,全市森林面积168129.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经调查现已记载的高等植物有257科,1222属,2564种。3、旅游资源:某是云南四大旅游集散地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目前市内的主要景区景点有9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个(勃巴娜西珍奇园),一般景区8个(即勘焕大金塔、孔雀湖景区、法帕尖山温泉度假区、勘戛三仙洞、菩提寺
15、、五云寺、佛光寺和树包塔景区等)。4、民族文化资源:市内聚居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彳栗傣族、阿昌族、汉族等多种民族,各民族文化世代相传,丰富多彩。民间流传的傣、景颇等族的史诗、神话、传说、诗歌、戏曲、民歌、故事等新奇独特;民风民俗特色鲜明;民族建筑、标识、图腾等,五彩斑澜;撒苯、沙蚕、春菜、竹筒菜、五煮一锅等民族菜肴味道可口;傣族和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像傣族的“阔时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等,热闹异常,其乐无穷;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是研究德昂族历史文化的理想地点。小乘佛教盛传某数百载,在傣族、德昂族中影响深广,民族与宗教浑然一体,构成特有的民族宗教文化景观。(四)
16、社会经济状况1、社会:某市辖5镇6乡,80个居(村)民委员会,977个村(居)民小组;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达37.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4.87万人,城镇人口12.2万人。兄弟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俅像族及其它兄弟民族)人口18.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9.35.暂住人口约8万人,流动人口每天约千余人。2、经济: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同比增长12.1虬人均生产总值8501元,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8.11亿元,增长2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4亿元,增长25.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8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74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
17、.67亿元,分别增长7.3%、16.5%和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4亿元,增长46.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8%o3、交通:320国道贯穿市内腹地,是出入某的主要通道。与某为中心的环州公路已贯通,并全部实现油路化。市内已形成了以市府所在地芒市镇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市内还建有密若蛛网的乡村公路、遮区公路、林区公路等。第二节项目点具体情况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共包含6乡、5镇,勖焕街道办事处和芒市华侨农场,合计100个试点村寨。各村寨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现状(详见下图)和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产业规划)(详见附表,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庄建设明细表)。
18、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给排水、垃圾池、消防池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活动室、公厕、农家乐、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其中以文化活动室和公厕为主;产业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民居:建筑无特色、布局不合理、进行外立面粉刷、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奘房:外立面色彩单调、配套设施缺乏、活动场地未硬化处理、无建筑小品和绿化等、文化气息较淡。道路:道路偏窄、断头路较多、晴通雨阻、无排水沟和道路绿化。民居:存在安全隐患,属于一期拆除建筑。围墙:破旧不堪、无特色、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出入口不明显。道路:狭窄、泥泞不平、落差太大,缺少挡墙。蓄水池:周围环境脏乱,影响水质;无标志
19、;水龙头无采取相应维护措施。水渠:水流不通畅、杂草丛生、利用率太低。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活动绿地少、场地不平整。公厕:标识不明显、周围环境脏乱、缺少绿化。山林:扩大山林种植面积,多种树木相间种植。茶叶加工:设备落后、分工不明确、加工间与储藏间一起,安全隐患严重。猪舍:猪舍较小、环境质量差,易导致疾扁传播、应统一建盖,统一管理。第四章SWOT分析第一节S优势(Strength)1、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市新农办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试点示范村建设,为加快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优势产业突出:试点村基本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烤烟、畜牧业、水果等农业主导产业,
20、主导产业农户覆盖率达50%以上;3、区位优势明显:项目位于某州府所在地某市行政中心周围,为某市政府的重点发展对象。地区内有320国道穿过,交通区位较好,升值空间较大。4、旅游资源丰富:试点村是某市旅游资源富集地,原始生态保护较好,农户渴望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强烈,主动投工投劳。5、建筑布局:项目区地形多样,打破了以往规整的建筑与空间布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上而下借势建房,形成多层台地景观,创造层次美!同时试点村内文化底蕴深厚,有公共服务设施(奘房)做基础,其他配套设施基本以奘房为中心点,散射状发展,空间布局整体性较好。第二节W劣势(Weakness)1、目前项目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1、,辐射带动作用较小。2、项目建设仍处于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需进一步完善。第三节。机会(Opportunity)项目区内的自然资源丰富,民族建筑特色保存完好,随着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完备,在云南省这一大的旅游区域背景下,结合民俗民风,项目区内的旅游业有望迅速发展,成为云南省又一旅游亮点,进而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第四节T威胁(Threat)项目的建设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理念,设计施工规范化。第五章整治规划设计方案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加快村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城市带农村、土地合理
22、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统揽,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健康生活为突破口,将试点示范村建设成为第三产业突出、农民就业充分、农业基础完善、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服务设施配套、子女教育良好、农村文化丰富、家庭生活富裕,具有浓厚少数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节整治规划设计原则1、坚持城乡统筹、优先三产原则;2、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原则;3、坚持具体实在、操作性强原则;4、坚持突出特色、避免趋同原则;5、坚持尊重民意、合理布局原则;6、坚持立足现实、建改并重原则;7、坚持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原则。第三节整治规划范围和重点以乡镇(街道)、农场为单位
23、做好20092014年计划选定为各种类型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的发展规划。按照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重点围绕农村村容整洁和特色产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村庄规划按照中共某州委、某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德发(2007)5号)文件确定的“四村”(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五化”(产业优质特色化,村民生活现代化,村容整洁生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村务管理民主化),行政村“九有”(有科学合理的经济建设和村寨建设规划,有1至2项骨干产业作支撑,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一条贯通全村的路面硬化主干道,有办公
24、用房和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有规范化、标准化的小学和卫生室,有文明卫生公厕,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有一个群众拥护和团结干事的好班子),自然村“八有”(有一批设计合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有一条连接农户的硬化路,有一个以上文明卫生公厕,有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室,有电视电话网络覆盖,有安全卫生的人畜饮水,有一套符合法律法规的村规民约,有一个管理民主和务实能干的好班子)和农户家庭“六有”(人均有一亩以上基本农田地,人均有2亩以上的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果,有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有一个以上法律和科技明白人,有一套卫生整洁、宽敞明亮的住房,有一口功能配套完善的沼气设施)目标要求为主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粮、糖、茶
25、、畜四大传统产业和竹子、咖啡、奶水牛、晾晒烟、石斛、核桃等新兴产业进行,选择试点村最适宜的特色产业项目进行规划。第四节整治规划期限试点村规划期限为5年,2009年-2014年。第五节整治规划思路结合某市村庄众多、村情千差万别的实际,以用地权属、1:1000地形图等基础资料为平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每一条试点村提出用地布局、旧村环境整治等村庄建设发展思路,重点落实村民住宅布点规划、国家州市区重点项目拆迁安置区和经济留用地选址规划,明确新村规模和位置、近期旧村整治项目库等,为每一个试点示范村理顺近、远期村民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的现有条件和发展前景,为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蓝图。第六节整治规划
26、目标某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基本实现“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村容村貌整洁靓丽,村民生活富裕安康,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村务管理民主有序”,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建设要求,将某市100个村寨基本建设成为傣族、景颇族等典型示范村。具体目标如下:1.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至2014年,实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村级可支配收入翻一番,使各个村、乡、镇形成产业链,形成特色农业、现代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2 .村庄面貌呈现新气象争取完成100个村庄村民住宅建设和改造,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处理率均达到9
27、0%;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100%;太阳能利用率不低于40%,农户完成改厨达100%;完成改厩达100虬完成改厕达80%;完成村寨80%的河道疏通,河道净化率75%;道路拓宽改造和硬化率80猊全村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各村基本实现布局优化、房子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的“七化”目标,建成具有城镇化住宅设施、田园化居住环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小康新农村。3 .村民生活实现新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年均递增10%,2014年达到4831.5元。全村电话通讯、有线电视和燃气入户率均实现95%。4 .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村民普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95%的农户成为“五
28、好家庭”标准户。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5 .村务管理建立新机制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村民对村级管理满意率达到95虬第七节功能定位根据村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教育四大功能,将村庄建设成集生产、居住、休闲和生态旅游为一体,兼有城市生态补充和市民体验农业等多种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村庄。各个村庄可以结合本村庄的实际情况,发挥优势,确定符合村庄本身的发展方向,具体可以从
29、以下几点着手:1 .农业型村庄(74个):村庄的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并结合地方文化发展手工业。如风平村、河头村坪子寨等。2 .自然生态型村庄(8个):村庄本身具备良好的植物生长条件时,可以充分的开发利用,成为苗圃发展基地,同时也为村庄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允午村和平河五队等。3 .工矿型村庄(1个):村庄内部具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并且具备开发的条件或已经开发时,在积极维护原生态环境基本不破坏的情况下,发展工矿企业,带动全村致富。如坝托村有丰富的“硅”资源,并已投入开采加工。4.旅游型村庄(17个):村庄内具有名胜古迹或自然资源较好时,在不影响原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资源发展旅游业
30、,并带动解决一系列的就业问题。如结叶坪村“宝山寺”和百年名贵的茶花园。第八节整治规划方案本次试点示范村村庄整治项目选择充分考虑村庄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整治项目重点放在设施配套和环境治理上,基础配套服务“治缺”,村庄环境“治脏”、“治乱”,改变“家庭现代化,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一、整体布局为了取得某市新农村建设的较快发展,规划建议采用村镇结合,整体发展的总体布局,各村庄在村镇的整体发展规划趋势下,发挥各自的优势。具体形式为:一点多翼的点轴开发模式。一点多翼,即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全乡镇经济发展核心点,以乡镇所辖村庄为翼,形成村庄经济发展的核心轴带,通过以点带线
31、,以线带网,逐步扩散全乡镇经济发展的范围。乡镇上实施以综合经济为特征,以农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特色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工业、新型水果蔬菜和花草种植产品,立足为城市服务的目的,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休闲项目,逐步吸引城市人的注意,为全乡镇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二、土地利用本次新农村建设项目,充分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根据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乎卫生、绿化环境等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动态耕地的整体平衡。1、项目的建设中遵循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的生产和建设,并且严格执行占
32、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2、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建设中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帮助村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各项经济,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的同时,通过土地置换,实现耕地面积净增的目标。3、根据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的控制指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通过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挖掘现有存量土地的潜力,达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如果确实需要占用耕地和林地也会尽可能地避免占用肥沃的耕地和生态价值十分重要的林地。4、在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和产出率的同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保证一定的成片园、林地,并采取多种绿化措施,改善生
33、态环境。5、村庄建设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做好村庄的土地综合整治和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与复垦规划,增加有效的土地供给,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6、开展划分用途分区,按用途分区将村庄建设落实到田块,做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实际建设项目的相互衔接与协调发展。7、现状村庄居民点建房缺乏统一规划,农村居民点自由分布,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比较分散。因此在新村建设时做到统一规划、建房,尽量集中建房用地,节约土地资源,这不仅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也减少了农村居民点建设和道路占用地,通过土地整理又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耕地或林地。8、通过“计划内切除一块,老宅基地挂钩试点置换一块、土地开发整理折抵一块、向上争取一
34、块和存量盘活利用一块”的办法,确保居民点建设用地的需要。严格控制村庄内不合理占地,认真落实“一户一宅”的规定,坚决杜绝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三、功能分区“一点多翼”的开发模式为全镇空间功能布局和全面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点翼的空间结构,将渐次发展中心行政、外围多产业结构的功能布局。1.中心行政服务区。以乡镇政府为核心,逐步发展健全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全乡镇的核心区,对外对内展示良好的村镇形象,招商引资,全面带动全乡镇的经济腾飞,跨入城镇化和城效化的最终目标。2、周围经济生产大区。各村庄根据本身现有产业发展生产,并且利用原生态的清新环境和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寻找农村传统产业致富的突破
35、。四、具体整治内容(详见附图,规划方案示意图)(一)疏通道路,进行路面改造和道路断面设计(1)拆除或改造影响主要道路交通的民宅,疏通道路,使村庄主要道路形成环路。(2)将沿街道路或环境基础较好的调整为景观道路,规划单侧最少3米宽的绿化带,这样既增加了绿化休闲空间,又节约了用地。(3)新建道路采用折线化处理,以减少民宅拆迁,并形成富于变化的街道空间。(4)合理确定道路断面形式,改造雨水边沟,布置路灯、电杆和路侧绿化。主要道路采用C20碎路面硬化,结构层设计40厘米,沙砾石层为20厘米,混凝土层20厘米。次要道路采用水泥或其他材料的铺装路面。有条件的村庄结合室外活动场地及公共建筑设置室外停车场,停
36、车场采用草皮砖或硬质铺装。(5)村庄道路标高原则上应低于两侧宅基地场院标高(15Cm-45cm),并结合工程管线改造要求统一考虑;村内主次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阻碍驾驶员视线的建(构)筑物和其他的障碍物,如有绿化其高度不得高于0.7m;村内主次道路交叉的缘石半径不小于6m。路牙选材宜结合地方材料选取;村庄道路行道树株间距离以3m为宜,树池为1-L5m2,树坑中心与地下管道水平距离不小于L5mo(6)村庄道路纵坡不小于0.3%,并且保证尽量不大于5%。当纵坡坡度大于4%时,连续坡长不宜大于500m;村庄道路横断面应设置横坡,坡度大小在现-3%之间;村庄道路两侧必须设置排水沟渠,并根据当
37、地降雨量计算确定排水沟渠宽度及深度,一般可考虑0.4m0.4mo(二)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给水设施,新建排水设施由于村庄原有电力、电讯市政设施基本完备,故此次规划仅需改造给水设施;部分新建和完善排水设施;结合村庄实际情况,采用雨污合流;鼓励村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型清洁型能源进行分户供热、供气。(1)结合消防设计要求,改造给水设施,增加消防池和消防栓等设施。(2)根据村庄实际情况,保留现有三格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铺设污水管道和简单的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并处理生活废水。(3)改造雨水边沟收集雨水用于灌溉。(4)理顺管线沿路敷设,维修并整齐电力电讯线缆。(三)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增加文化活动
38、室试点村部分有医疗、教育设施、村委会等的,由乡镇统一规划安排,故本次规划虽然涉及,但不予安排。考虑村民精神文化活动缺乏的现状,结合村内原有的服务设施(如村委会)新建文化活动室,考虑防震要求,统一采用钢屋架结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规模计算,本次规划考虑建筑面积为100m2-180m2o(四)新建垃圾收集设施、沼气池及公共厕所(1)垃圾收集站由乡镇统一安排,部分村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埋地式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规模为311W个,选择交通方便又较为隐蔽的位置设置,避免正对住宅院落入口。垃圾经转运站运至乡镇或市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2)目前村庄内住户宅内90%设有厕所,故
39、公共厕所仅结合休闲广场、停车场、文化活动室、奘房等设置,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m每个公厕蹲位控制在6个-12个,建议采用水冲式厕所。(3)沼气池根据建造方式可分为分散式家用沼气池、集中式大型沼气池、与旱厕连建式沼气池(三格式化粪池)和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产业。“四位一体”是由沼气池、畜禽舍、三格式化粪池和日光温室组合而成,具有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功能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五)加强防灾减灾规划(1)根据最高年地面径流量计算雨水流量,合理选择雨水边沟断面形式;加强雨水管渠的维护清理,确保排水通畅。(2)改造给水工程建设消防设施,增加消防水池和消防栓等设
40、施。村庄主要街道空间满足3.5米消防通道宽度要求。(六)农房及公共建筑整治(1)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巷、公共建筑、构筑物等进行保护或修复。(2)拆除村庄内部影响交通的建筑及私搭乱建的危旧房屋,拆除主要街道及出入口有碍观瞻的部分危旧临建房及围墙。满足交通、采光、消防及美观的要求。(3)改造存在火灾隐患的农宅或公共建筑;加固不安全民宅;新建民宅严格按照国家抗震标准建造。(4)提供多种民宅改造图样,鼓励村民对保留建筑进行内部修缮或庭院环境整治;引导村民对于沿街建筑进行外立面清洗、粉刷与整修。(5)对部分现有封闭式围墙可进行统一清洗或粉刷;凡新建公建围墙宜采用通透式形式;积极鼓励村民利用花坛
41、、绿化带等分割院落空间。(七)改造公共场地硬化、增加公共活动场所及树木种植并进行景观整治(1)对现有公共场所增加树木种植及照明,结合村庄入口增设村标及建筑小品。(2)结合活动室流出集散地或新建文化广场,广场在满足绿化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可设置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区。(3)整合村庄开场空间及闲置宅基地,区位条件较好的村庄选择几处合适位置将其改造为街头休闲绿地,以方便村民就近使用,休闲场地由绿地、硬质铺地和小品构成,如树池、坐凳、健身设施等作为供人们驻足休闲、聚会交流的空间。(4)增加主要道路特别是景观道路两侧的绿化,整理电力电讯线缆,配置亮化照明设施。树种配置充分采用乡土树种,以增加成活率并降低成本
42、。可选择芒果、澳洲坚果、菠萝蜜等。(5)鼓励村民对房前屋后的空地及庭院内进行绿化。(6)对村内遗存的古树名木和有生态价值的林地等予以保护。(7)对于自然山体进行环境整治和保护。(8)将零散的养殖业用地尽量集中布置,并与居住建筑保持一定的防护距离。(八)改变原有产业结构模式,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1、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新农村“十一五”规划的大好形势,以及试点村旅游、气候等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政府引导服务,狠抓特色种养基地建设,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将试点示范村培育成为全市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示范点,实现区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地带。观光
43、休闲农业:在大弯村、坝托村等地利用320国道为中心轴线建设果园区以及相关旅游休闲度假设施,带动农家乐等服务设施的发展;利用允午村贡米产业的优势,发展经济林、经济农作物,建造贡米工业园区,集观光、休闲于一体。村落旅游圈蔬菜产业:优化种植结构,加大无公害及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比例,缩小常规及自由种植的比例,加大定单蔬菜的种植,提高蔬菜生产的商品率;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及设施栽培,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积极建立科技型蔬菜种植园区,实现高产、高效。同时培养蔬菜加工业,提高蔬菜的品质,变大路蔬菜为超市蔬菜、绿色蔬菜。晒烟产业:项目区晒烟种植涉及5镇、6乡,种植面积3000亩,但种
44、植分散。规划以遮放镇为集中种植区,扩大种植规模和晒烟技术。2、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以第一产业为载体,以旅游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以劳动力培训为抓手,大力劳务经济,努力拓展就业机会,创造宽松的、良好的就业环境。定期举办培训班,每年举办培训班20期以上,培训人数600人次以上,五年累计培训人数6000人以上。依靠自然区位优势,如丙门村以农家乐为发展重点,并已形成规模,成效显著。规划风平村扶持6家农家乐、弄么村扶持5家农家乐等。综上所述,依据试点示范村具体情况,要重点发展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具体发展项目和发展规模(详见下表5-1、5-2.5-3,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村5年经济规划):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村5年经
45、济规划表5-1序号乡镇名称村名基本经济前景规划序号乡镇名称村名基本经济前景规划1一、芒市镇(14个)芒核村总计户数:2544户人数:12152人08年总产值:5083.53万元重点扶持第一产业,发展大棚蔬菜500亩、甘蔗1500亩、晒烟280亩;扶持种植经济林木100亩;培养350家养牛专业户,每家20头。第三产业发展农家乐30家。经分析计算,减去投入成本:合计收入:1404.48万元人均增收:1155元2广母村3等相村4丙门村5内芒乖6那里村7偏窝村8芒杏村9木康村10街坡村11广门村12下芒排13大湾村14广相村15二、遮放镇(13个)坝托村总计户数:1292户人数:6316人08年总产值:3031.72万元重点扶持第一产业,培养130家红土晒烟种植户,每户5亩,合计650亩,计130万元;发展贡米50亩,计15万元;甘蔗1300亩,计65万元。大力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经分析计算,减去投入成本:合计收入:1046.75万元人均增收:1657元16允午村17户勘村18户闷村19南冷村芒棒村21芒东山搬迁点22芒环村23户拉村24户杏村25跌下村26遮相村27南蚌村28三、勘戛镇(8个)三角岩自然村总计户数:2095户人数:6830人08年总产值:2278.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