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学习借鉴睢宁经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以县级平台为引领、镇级平台为载体、社会服务主体为补充的新型农业服务网络,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协调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
2、型农业经营体系。(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公司运作”的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的手段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通过政策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立足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努力探索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同时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扶持小农户。坚持利益联结,合作共赢。建立健全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机制,规范主体行为,正确处理矛盾,实现合作共赢,真正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集体增收,农民受益。尊重基层意愿、保障农民权益,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
3、系的重要目标,让农民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三)目标任务2021年底,构建完成框架完整、平台完善、功能健全、服务精准的县镇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2023年底力争实现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比达到75%,带动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次。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实现经营水平稳步提升、经营效益持续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二、实施内容(一)完善新型农业服务网络1.搭建县级服务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司运作”的模式,整合政府资源、集聚社会力量,打造项目建设、为农服务、人才培训专业平台:(1)兴田集团作为综合
4、服务平台,一是负责为农业重大产业项目、镇农业公司及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负责承担农村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田间道路、灌溉设施等大型农业项目;三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通过整合跨界资源,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最大限度帮助农户拓宽农产品市场存储和销售渠道。(2)农干校作为人才培训平台,负责开展教育培训I、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民全程培育,突出农民田间实践教学、外出参观教学和职业技术培育三种方式,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农创业,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
5、农民。2 .组建镇级农业服务公司。各镇(街道、场)出资,按照“政府搭台、平台实施、整合资源、市场运作”的思路,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发挥6大中心作用:(1)农技服务中心,负责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与示范,贯彻实施农业标准,提供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农民公共培训教育等;(2)农资供应中心,负责直接对接优质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为经营主体、农户供应种苗、农药、化肥等优质生产资料;(3)农事服务中心,负责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直接提供科技指导、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秧等生产性服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4)设施配套中心,负责整治零散农田、完善田间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农
6、产品仓储烘干、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冷链仓储物流等设施;(5)农产品加工中心,负责产地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商品化处理,打造一批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有产业链条留在农村、留给农民;(6)产权交易中心,负责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拓展平台服务功能,开展农村资源资产评估抵押,打造“互联网+交易鉴证+抵押登记抵押融资链条,提高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能力和可变现资产总量。3 .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搭建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桥梁”。一是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发挥其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
7、二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对产业链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作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直属式、契约式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购销关系;三是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加强联合合作,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发展“全程托管”“合作托管”“专业托管”等多种托管服务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水平。(二)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发展壮大家庭农场。综合考虑资源条件、行业特征、农产品特点,引导家庭农场合理确定经营规模,取得最佳规模效益,提高全县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提升土地产出率。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管理
8、范围,大力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引导其在经营规模集约、配套设施完善、经营管理科学、生产技术先进、质量安全保障、风险防御可控、生产环境生态、综合效益突出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合作经营,鼓励家庭农场抱团发展,组建服务联盟。2,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民主管理水平,推进财务、社务管理公开透明,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成员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建立一批服务成效突出、民主管理规范、经营效益明显、利益联结紧密的示范合作社。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探索建立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的合作社和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3 .发
9、展村集体经营主体。推行“政府引导、公司服务、合作社主营、独立核算”的管理模式,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集体经营,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适宜产业,在农业生产环节大力推行“农业服务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广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农产品、统一农技服务、统一农机服务、统一财务管理的“五统一”服务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实现集体增收、农户受益。4 .扶持引导小农户。引导小农户自愿通过组内互换、经营权流转等方式,促进土地小块并大块,小田变大田。鼓励各类农业服务主体对小农户开展全托管、半托管等保姆式、专业化服务,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水平,增加农户收入。支持小农户因地制宜
10、,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农村电商、餐饮民宿等乡土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保障措施(一)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各方分工明确”的工作协调机制。农业农村部门具体负责方案制定、政策落实和组织协调,做好指导、督促、检查工作,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科技、水利、税务、供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快推进。(二)落实政策扶持。提高认识,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抓手,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农业补贴、资金奖补、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扶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二是鼓励金融机构降低融
11、资门槛,制定优惠的补贴政策,适当延长放款期限,发挥其应有的金融支持;三是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鼓励保险公司通过创新和增加农业保险险种并扩大其覆盖范围,提高农业保险额等手段,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保障。(三)创新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完善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各镇(街道、场)应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制定能落地、见成效的实施方案,严密推进,进而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工作经验。(四)强化督查督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的精神,把经营体系改革提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分类排序、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稳步提升”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督查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