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68503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区委政法委2023年政法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平安建设为主线,扎实开展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工作,认真抓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不断推动区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2023年,我委倍省直工委评为2023年创建模范机关示范单位,全区政法系统获国家级集体和个人表彰5项,自治区级集体和个人表彰17项,市级集体和个人表彰114项。一、2023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坚持绿色发展,“两个保护”工作展现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2、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成功构筑生态保护组织屏障。我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设立*生态保护党群保护联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法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室和生态环境保护中队等机构,实现了多部门共同构筑*生态安全组织屏障。二是强化制度保障,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落实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集中管辖,建立案件集中管辖司法机制、协助办案机制、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创新“河长+检察长”协作内容,深入开展“两个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为*生态保护提供法律服务,实现了*生态保护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三是整合机构

3、力量,政法队伍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进一步加强。择优选派年轻优秀干警,实行扁平化管理,集中负责审理涉*生态环境保护刑事、刑事附带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案件。截止当前,*生态保护法庭已办理相关刑事案件*余件,公益诉讼案件*件,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约13万元。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明显下降,涉*流域环境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2.2%。(二)坚持突出重点,维稳工作取得新实效。一直以来,我委坚持把维稳工作当作一项关系团结稳定、和谐氛围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高标准落实省社会安全稳定动态十项考评办法。严格按照省和市社会安全稳定动态工作考评任务分解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职责,认真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社会安全稳定动态十项考

4、评,第一季度排名全省第9名;第二季度排名全省第22名;第三季度排名全省第13名。二是扎实做好维稳工作。今年以来,妥善处置了N7地块项目逾期交房事件;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事件;文旅城项目12期维权事件3项突发事件。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建设,成立了区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依法调处化解社会矛盾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共排查出“四色”等级风险隐患人员82人,经过努力,我区共稳控化解个人极端案事件64件,化解率为76.3%;剩余“四色”等级风险人员18人,正在做稳控、化解工作。三是确保重大活动期间信访维稳的稳定。今年以来完成了2023年全国“两会”、旅游博览会等重大社会活动期间等重大活动期间的

5、维稳安保任务,实现了重大社会活动期间我区“零非访”和辖区无群体突发事件、暴力事件、较大治安事件等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发生。(三)坚持主动作为,平安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开展了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和精细化解专项行动,多次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部署会议,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健全调解网络,坚持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相结合,做好矛盾纠纷精准排查月报、周报统计表,建立精准排查周报台账。同时,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落实社区矫正对象管控工作。截止目前,共调处民间纠纷案件456件,调解成功456件调解成功率达100%。调解“三大纠纷”矛盾2起,成功率达100%;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24人,解除

6、334人,现登记在册90人,今年以来对违反社区矫正相关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9次训诫谈话,2次警告谈话,未发生有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现象。二是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我委积极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组织领导,成立了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线索摸排。专项行动期间,专项办共核查线索25条,*公安分局对有关养老诈骗案件立案6起,已破案成功侦破*养老诈骗案等4起涉养老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打掉涉养老诈骗团伙3个,追赃挽损约603万元。三是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完成了*个村社区级视联网平台招投标工作,预计12月份完成硬件及设备调试

7、工作;完成了重点路段、重要场所监控点位的踏勘工作;规划黑光高端全结构、全结构枪机、全结构化普通性能摄像机、治安普通摄像机点位点位共计*余个,并完成了图上作业。视频大数据平台接入监控点位共计*路,建设平安乡村监控点位(天翼看家)共计*路。雪亮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使我区防控化解风险和打击违法犯罪效能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公安分局合成作战中心结合雪亮工程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00多人,案发率下降超过50,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四是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2023年我委紧盯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网络电信诈骗、套路贷等犯罪行为,统筹督促政法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打击力度,群众满意度在自治区排名环比提升近4

8、0名。聚焦重点行业领域,瞄准涉及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金融放贷、市场流通等八大领域,深入发现查找隐藏其中的涉黑涉恶犯罪线索,截止2023年12月9日,我区共收集来源线索125条。区扫黑办印制宣传小册子6万余份,发动全区政法干警、干部职工开展“六进”活动,深入一线广泛宣传扫黑除恶工作,营造了扫黑除恶工作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二、存在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政法工作的决策部署上,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老套路;二是政法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在自治区排位虽有提升但依然滞后;三是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相对薄弱。如

9、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政法力量发展失衡,造成警力不足矛盾;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依然存在短板。三、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扎实做好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学习工作,逐条领悟条例具体要求,立足岗位职责,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法工作的实绩实效。二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政治引领,坚持落实新时代政法工作总要求,激励干警担当作为,常态化开展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持续深化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动政法队伍迈上新台阶。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轮训、政法业

10、务培训,着力提升政法干警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练好“看家本领”,用新思维“链接”群众、用新方法开展工作、用过硬本领完成好新时期政法工作的各项任务。三是积极开展市域综合治理工作。一要继续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加强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完成“平安七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推进二类三类资源联网,计划联网二类、三类视频资源探头2000路以上。二要继续深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动进攻,以打促防,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严厉打击黄赌违法犯罪、着力打击“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积极开展禁毒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创新式开展城中村

11、和无物业小区治安综合整治、完善平安建设新机制、新手段,提高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控制力。三要充分发挥技防体系的防范效益。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要求,继续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和应用效能,把社会面的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时间节点、任务要求抓好落实。四要扎实开展化解矛盾工作。继续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摸底排查、源头化解、重点管控等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八九”专项行动,对涉邪教、精神病患者、上访重点人员、刑满释放及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感情纠纷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保障辖区社会面持续安全稳定。五要继续加强政法宣传。发动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基层

12、网格员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宣传,加强扫黑除恶、国家安全、禁毒、防邪、防范养老诈骗等工作的宣传氛围,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宣传主流媒体的正面作用,防止非主流媒体过度炒作负面影响事件和过分渲染恐怖犯罪案件,为“平安*法治*”建设提供优质的舆论环境。关于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的调研与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践经验表明,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党建引领。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状,我从2020年10月至今,在村担任驻村帮扶干部。将村作为“

13、麻雀”进行细致解剖,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村“两委”干部、村老党员、群众代表、镇组织委员等进行了深度个案访谈,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在现场和集体讨论中获得了丰富的学术滋养,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设。一、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成就,乡村精神文明得到繁荣发展,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一)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奠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目标,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不断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

14、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三农”工作的领导体制已经形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也正在推进,这些均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大奇迹,即“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使得国家有了推动“三农”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物资基础、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高水准的科技支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客观上使得

15、国家有了更加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从而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田间地头提供了可能。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致富带头人”“技术带头人”,他们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建设乡村、带动周围群众发展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农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民夜校等载体,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理论素养得到提升,增进了农民对党的了解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16、理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改变了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此外,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了乡规民约,依托“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组织开展道德规范和行为引导活动;广泛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诸如“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表彰活动,“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文明户”“五好家庭,“文明信用户”“文明一条街”“文明示范村”“小康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发挥好模范人物和典型做法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和封建思想,筑牢乡村意识形态阵地,努力营造睦邻友好、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乡风和村风。这些举措为乡村

17、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困境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形势总体向好,但是也面临不少难题,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问题由于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土地、资金等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党员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使党员的组织性有所弱化,一部分农村党组织的正常活动难以开展,出现了村里有党组织但没有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而进城党员又无法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农村进城务工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农村流动党员的出现,成为新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

18、情况,一些农村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出现了“盲区”。此外,部分乡村干部受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影响,官僚主义浓厚,在乡村建设中只顾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没有在村民中真正地落实,也不听取村民意见,没能切身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愿望,不让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建言献策,与村民拧不成一股劲,在村民中的领导地位虚化弱化。有部分村党组织工作趋于形式化,做表面功夫,唯上不唯实,在推进富民强村上缺乏实招实效。凡此种种,都是村党组织地位作用弱化的体现。(二)农村群众工作复杂多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基层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导致农村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通常表现为:一是工作内容的复杂性。改

19、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少数仍然相对贫困的人有不平衡心理,部分农民产生“等靠要”、不劳而获的思想。二是群众利益主体多元。广大基层农村的群众从以前单纯的农民、工人和干部,演变成了农民、农民工、个体经营者、私营业主等有重叠同时又有明显特征的群众主体。近几年还出现了农场主、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的农村经济主体,不同主体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导致农村内部关系更加复杂多样。三是群体和信息流动加速。过去,农村群众比较固定在农村地区,相对而言容易管理。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农村群众非常方便快捷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农村地区开始告别信息闭塞的历史。新媒体的普及促进了农村地区信息互动和知识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使农村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舆论的影响力逐渐变大,但是也容易将一些负面影响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