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特征及教育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特征及教育路径.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特征及教育路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从根本上来说,受到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影响。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爱国主义在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毛泽东曾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形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昂首阔步踏入了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为爱国主义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创造了新的历史条件。自觉而理性地思考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特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
2、的新思路,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特征1.在动力来源上趋于内源化。爱国主义既包含了对所属国家的人民、山川疆域和政治体制的热爱,同时也包含了对他者的排斥和防御。近代以来,爱国主义随着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日益严峻而日趋高涨,一代代仁人志士将帝国主义蹂蹒留下的心灵创伤转化为爱国主义的情感和行动,进而引领了中华民族争取解放、走向独立自主的历史进程。此时,爱国主义的动力来源在外部侵犯中逐渐强化,具有较为强烈的防御性色彩。然而新时代,没有像近代时那样受人欺辱的外部侵犯,人们的民族自信心依旧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更为浓厚,爱国主义的动力来源越来越呈现出内源化特征。例如,当下流行
3、的国潮,即中国文化符号、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潮流风格,充分体现着国人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国人不再将国外品牌定义为对时尚的追求,而以用国货、吃国货定义着时尚,诠释着新潮,“国货潮”的背后是人们“爱国热”的赤子之心。又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不仅有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还有环卫工人、新闻工作者、快递员等各行各业的人,不顾自身安危主动投身于疫情防控斗争,他们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出力,是他们无私的奉献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类似上述的事例举不胜举,这是因为人们对国家、对社会主义蕴含了满满内源化、主动性的爱
4、国主义情感。2.在实践载体上趋于物质化。传统爱国主义多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虽有相关研究指向了爱国主义的物质载体,却多指的是革命遗迹等物质实体。新时代建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社会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并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这为爱国主义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实践载体。爱国主义以族类情感为实体,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为载体,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出来。马克思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
5、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成果为爱国主义的物质载体提供了更具广阔的实践根基,载体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理论宣传,具有更广阔的实践根基。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爱国主义现象,例如,声名鹊起的“中国智造”,方兴未艾的“新国货运动”“国潮现象”等,都体现出人们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所凝结的爱国主义。生产消费活动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的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形式,也是对社会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存在形式。从近代以来抵制洋货、拥护国货的运动开始,生产消费活动就与爱国主义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当然,“国货潮”现象的出现除了人们主观情感的推动外,中国制
6、造业的发展也是重要因素。我国“生产端”的“强起来”和人们在“消费端”中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相辅相成。高质量的产品助推了人们在“消费端”的积极心态,“消费端”的体验和认同反映出人们自发的、内在的需求,同时反作用于“生产端”,有助于“生产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创新以满足社会的期望。“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循环互动,将爱国主义“落”到广泛而深刻的生产消费环节中“,落”到生产消费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新拓展。3 .在行为表现上趋于理性化。爱国主义是凝聚人心的利器,爱国主义让每个个体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弱化内部矛盾而一致对外。然而,爱国主义很容易导致群体无意识的行
7、为,裹挟在群体中的个体,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钓鱼岛事件,在日本右翼抛出购岛言论后,引发部分人的反日游行活动,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爱国青年混杂在游行队伍中出现了打砸抢的行为,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危害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爱国并非一个简单的“口号”,爱国情感要以理性为引导,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对于个体来说,其爱国情感也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人们思想感情的形成看,其爱国主义有一个从身边感性事物到社会制度这样的抽象事物发展的过程”。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制法规的日益完善等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爱国认知,为人们理性客观地释放爱国主义情感提供了逻辑基础。正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从
8、疫情暴发初期对“国民劣根性”的情绪化讨论,到“全民宅家为国做贡献”的理性行为,每个人的爱国主义都经历了一次成长,每个人都亲身体验了一次理性参与式的爱国主义。实践催生新知,人们用更理性的视角来认识中国,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和认同,促进了更加理性平和的爱国主义行为。4 .在共同体关系上趋于一致化。爱国主义具有生命体特征,是个体生存和祖国生存一体化而形成的整体性意识。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爱国主义又具有阶段性特征,个体对自我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也一直处于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现实的角度看,现代性境遇下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在社会分工系统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处
9、在庞大分工体系中一个非常细微的局部,个人对共同体的从属与依附程度有所降低。然而,新时代为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广舞台。新时代的到来,为每个人开启了一次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系统“校准”,更多更公平的政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个体利益与国家福祉之间建立起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联系。不论是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还是国家发展带来的民族自豪感,都使个体生命与国家生命之间的联结更加紧密。人们也逐渐深刻地体会到个体努力与国家福祉之间具有呼应性和匹配度,自我与国家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实在的生命共同体关系。二、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1.“爱”: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动力。爱国主义是人
10、们对祖国的一种积极支持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发自于内心,是一种内源性的“爱二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现实根基更加坚实,内源性动力不断增强,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爱”更加真挚、更加浓厚。首先,要持续不断地巩固“爱”的基础。“爱”的基础是个体利益的实现和满足。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满足个体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扩大爱国主义的社会土壤。其次,要持续不断地推进“爱”的教育。要以增进爱国情感为主题,不断增添爱国主义的内源性动力,以真挚情感涵育坚定信念,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再次,在由近及远中不
11、断提升“爱”的境界。将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更为紧密地统一起来,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要在引领世界发展中不断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境界,巩固爱国主义的坚定信念。世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利益实现的必然场所,要在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的全球性课题中,展现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不断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2 .生产消费环节: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载体。一要善于发掘产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并将这种爱国主义元素深化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让人们从中不断觉悟、体悟、感悟强国之魂的精神动力和现实激励,最终转化为自强不息、砥砺奋斗的报国之行。二要培育和打造更多的国潮品牌
12、,不断推进制造业升级,把“国潮热”建设成新时代的一种积极文化,让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中国文化成为永远的市场热点,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添新动能。三要发挥“器以载道”的作用,不断将“强国”的事实提升为爱国的情感,将“强国”的经验提升为爱国的认同。要把新时代取得的成就作为宣传工作重点,大力普及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最新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解释力、感染力和说服力。3 .理性参与:倡导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理性参与的定力和自信,理性参与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爱国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高度自信的充分体现。应继续
13、提升爱国主义中的理性成分,把“从我做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着眼点。要进一步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心态,引导人们将爱国之情、报国之行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理性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通过倡导理性参与,为爱国主义提供更多动力,进一步将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4 .生命共同体: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新时代,一个个历史性成就为个体与国家的共同体建构提供了实践纽带,使人们对个体生命与国家生命之间的联结有更加真实的体验。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人们对个体与国家之间共同体关系的认知,要不断宣传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增强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人们在生命体验中培养生命共同体意识,提升个体努力与国家福祉之间的匹配度,引导人们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