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8482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议书.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页共129页目录1智慧环保建设的目的和意义51.1 项目建设背景51.2 目前存在的问题61.2.1 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不足61.2.2 大数据理念还有待深入培植61.2.3 欠缺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互相赋能的架构61.2.4 传统数据大集中的智慧环保问题突出71.3 建设目标91.4 建设意义91.5 项目建设的意义91.5.1 构建真正的环境大数据中心91.5.2 实现环境信息数据的智能化推送101.5.3 打造开放、自由的共享机制101.5.4 创造赋能型平台,开创智慧环保信息化新时代102总体架构Il2.1 架构设计Il2.2 总体架构132.1 技术路线132.2 开发要求153

2、物联网平台153.1 K)T平台153.1.1 IOT联接管理平台153.1.2 架构163.1.3 特点173.1.4 超级站173.2 大气环境监测微观站183.2.1 前端监测设备183.2.2 技术指标193.2.3 布点数量及布点原则193.3 地表水监测微观站213.3.1 前端监测设备21332技术指标213.3.3 布点数量及布点原则213.4 地表水监测小型站223.4.1 前端监测设备223.4.2 技术指标223.4.3 布点数量263.5 车载环境监测设备263.5.1 前端监测设备263.5.2 技术指标273.5.3 布点数量283.6 激光窗达监测设备283.7

3、高空瞭望设备293.7.1 布点方法及位置293.7.2 主要技术指标293.8 无人机303.8.1 布点数量303.8.2 主要技术指标303.9 地下水监测313.9.1 前端监测设备及数量313.9.2 技术指标314软件应用平台344.1 环保数据中心344.1.1 建设目标344.1.2 建设内容344.1.3 应用系统服务器464.2 综合业务平台484.2.1 企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一企一档)484.2.2 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系统494.2.3 总量核定管理系统534.2.4 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544.2.5 排污权交易管理系统564.2.6 执法文书管理系统574.2.7

4、企业环境信用评级系统574.2.8 建设项目审批(备案)及辅助决策系统584.3 环境监测监控平台594.3.1 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平台594.3.2 激光雷达监测系统644.3.3 车载大气颗粒物监测系统674.3.4 高空瞭望监控系统764.3.5 无人机监测系统77436地表水环境质量监管系统784.3.7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管系统79438污染源高清视频监控系统814.3.9 工业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844.3.10 危险废物监管系统854.3.11 放射源综合管理系统884.4 环境监察执法平台894.4.1 环保网格化监管平台894.4.2 环境移动执法系统944.4.3 环保行政处罚

5、自由裁量系统984.4.4 信访管理系统1004.5 决策分析平台103451“一张图”决策系统1034.5.1 环境风险预警系统1034.5.2 环境应急管理指挥系统1054.5.3 环境状况评价分析系统1074.5.4 应急指挥中心方案1084.6 公众服务平台1154.6.1 信息发布系统1154.6.2 Air+(生态某APP)1165云链共享中心1205.1 一个云链数据库1205.1.1 主要特性1215.1.2 核心技术1225.2 业务系统对接(链码器)1235.3 上链部分1236项目投资预算(待修改)1247项目建设成效1277.1 大幅提升生态环境管理、决策能力1277.

6、2 打造互信政府、提升公信力及公众满意度1277.3 智慧基因,自我进化的智慧系统,信息化系统的革新1277.4 大数据基因,多方数据来源1277.5 共享基因,与智慧城市其他系统无缝交互1287.6 完善数字环保、构建智慧生态1281智慧环保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1 项目建设背景党的XXX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是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为了遏制环境污染,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政策,如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还打出了一套理念先行、目标明

7、确、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的生态体制改革“1+6组合拳”,即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方案。我国现在的发展指标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率,生态环境也逐渐变成了“指挥棒”,这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省份生态财富的增加,而且显示出中国正在告别“唯GDP时代”。20xx年5月18日至19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大会实现了四个“第一次”,形成了“一个标志性成果”,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大会指出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8、、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李克强总理20xx年6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李千杰部长指出,关于20xx-20xx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既定部署。当前,京津冀地区仍然是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最差的地区,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东5省(市)优良天气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更是近年来大气污染不降反升,反弹比较厉害的区域。强化督查从20xx年6月11日开始,持续到20xx年4月28号结束。生态文明建设首

9、先要改变环境事后管理的工作模式,以前置和制度化的保障,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城市在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备受环境质量的重压。优先完善环境质量,做好生态建设,打好环境基础,是匹配城市未来发展的必要一环。通过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集成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动态图,健全城市智慧生态”管理系统,打造全民环保新模式,即实现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公众监督三者互联互通。拥抱环保新常态,通过创新驱动,为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愿景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目前存在的问题1.2.1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不足巳建成的部分系统由于环保业务的发展,使用效率不高,许多核心业务数据库和软

10、件系统开展水平已经落伍,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离“环境管理业务和环境信息化有机融合”,“各业务板块业务协同”的数字环保建设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1.2.2大数据理念还有待深入培植目前,环境信息资源基本分布在环境监控中心,尚未建立起环境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机制,缺乏统一的数据框架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大量环境数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由于环境数据的分散管理,数据之间关联度不够,无法实现数据的综合应用,环境数据加工分析局限于面向单一主题的数据,无法及时提炼出给决策提供支持的报告和报表,无法提供实时的数据关联查询和决策指导,导致环境信息在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支持能力薄弱。L2.3欠缺系统之间数据

11、共享、互相赋能的架构目前的智慧环保系统,往往是将不同的系统进行了简单堆叠。虽然将数据进行了集中,但是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数据之前也缺乏共享。还是各个业务系统独立运行,仅仅是将数据展示部分进行了整合。由于传统的信息化设计理念的问题,系统之间无法完成自由共享和相互赋能的作用。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解决问题,从架构上使系统间能够实现自由共享和相互赋能。1.2.4传统数据大集中的智慧环保问题突出传统模式:大集中的智慧环保1.2.4.1一致性差接入耗时现有的智慧环保平台,是单纯的应用系统的罗列,比如从开始的环评系统、“三同时”验收系统到排污权交易系统、排污权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等之间都是各自的系统

12、在独立运行,各个的系统之间的编码不同,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系统之间编号不一致,同时语言也不同,这些都导致了数据一致性差;同时目前智慧环保数据的整合实际上是静态的整合,所有系统之间信息不同步,各个系统独自运行,某个系统的信息更新,其它系统不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系统相互连接耗时严重,因此如何实现真正数据融合是当前智慧环保的一个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1.2.4.2明文传输安全性差现有环境信息数据是未经过任何加密的数据,数据的传输为明文传输,容易导致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问题,数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1.2.4.3不断扩容不堪重负用云的方式搭建的智慧环保平台,把所有的系统数据都集中连接到云上,要首先建立一个共

13、享的资源池,所有的数据集中到数据中心,数据相互调用的过程,需要到云中心调用数据,数据越集中数据中心所需容量越大,需要不断扩容,服务器不堪重负极易撕溃。传统模式:大集中的生态环境大数据目前的数据分析、污染分析等智慧环保应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智慧环保”,是基于大数据集中基础上做出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软件。智慧环保不应该只是应用分析软件,智慧环保平台如何能达到信息化的数据共享,怎样才能搭建一个完全智慧的平台,是目前智慧环保的痛点问题。环保局在过去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建有并在用各类办公业务系统众多,却没有统一的管理融合。业务工作开展协作开展较显繁琐,无法实现及时的部门、业务间必要的信息共享,随着环保工

14、作的不断推进、深化,急需一套完整的信息化融合解决方案,有效提高部门办公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办公的简单、便捷、共享等特性,提高环保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和办公实效,更好地满足城市环保建设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的技术架构,进行点对点的执行,市民的举报投诉信息可以同时传递到网格员及各个相关部门,且执行情况不可篡改,大大减少了转接传达环节,而中心端不再负责具体业务流转和执行,而是负责合约管理、绩效管理考评,有效的维持“云链”体系的秩序和评估考核。以“宜云则云、宜链则链,直属上云、合作上链,管理上云、服务上链”的标准,建立真正的立体化、多维度的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1.3建设目标“智

15、慧环保”物联网将以环境信息的全面高效感知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及时传输和深入智能处理为手段,紧紧围绕“说清”与“管好”,实现环境保护业务协同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有效推动环保工作信息化、智慧化的进程,更好的服务于环境管理和政府综合决策。主要目标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支撑“削减总量”,建立污染源监管与总量减排体系为确保减排污染物数据“查的清、摸得准、核得严”,结合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的具体要求,采用信息化技术,应强化污染源监控、完善污染减排信息资源,形成总量减排决策支持能力。(一)支撑“改善质量”,建立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环境立体监控体系,结合网

16、格化监测手段,完善水、气、生态等监测能力。同时通过信息系统支撑环境管理,量化各级环保部门管理成效,建立环境管理评估考核体系。(三)支撑“防范风险”,建立环境预警与应急体系面对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应全面加强环境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提升环境风险防范水平,提高环境预警水平及突发环境事故处理水平。(四)提升管理决策水平,建立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体系实现“一源多用、数据共享”的环境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环境数据中心,集成整合来自各种环境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实现对不同位置、不同格式数据的共享和访问。为各级领导决策、内部信息共享和公共信息发布等不同层次提供信息服务。1.4建设意义1.5项目建设的意义1.5

17、.1 构建真正的环境大数据中心通过云链技术,搭建真正的环境数据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对整个交易的开放性和平台进行管理,所有信息交易的过程留痕,对调用次数记录。哪个数据被调用次数最多,则认为该数据上链的有效性强,对数据有效性排名,并给予奖励。对被调用次数多的数据标注并备份,实现对数据管理的智能化。对数据源和数据产品相互之间交易的过程管理,达到数据的流通性,这是智慧环保的第一步,使环境信息数据达到绝对性的开放共享和流通,上链数据越来越多,相互之间数据调用越来越多,建成意义也就更大。1.5.2 实现环境信息数据的智能化推送通过云链技术,使得在云链的平台上,数据的页面管理和整个交易管理顺畅。根据数据热度和

18、使用者关心程度,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和界面介入。根据不同上链人的需求和经常调用的数据,给予人机对话的界面和一个服务的窗口。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1.5.3 打造开放、自由的共享机制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的平台,使用者可以根据每天推送信息数据,对数据进行二次开发,经二次开发的数据产品同样也可以放到链上进行交易,被别人调用,被调用次数多,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奖励。整个平台鼓励数据消费鼓励数据交易,同时提供一个再升级的平台模式,实现真正的智慧环保。同时可以把现有的应用软件加入,形成自己的特色。1.5.4创造赋能型平台,开创智慧环保信息化新时代采用传统的调度指挥模式,对百万人的环保实时投诉、及时对接处理

19、沟通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需采用目前国际尚属最顶尖的技术区块徒技术,确保任何事件信息的完整化和永久记录,同时支持点对点的沟通,即保证任何时候,市民举报能够自动对应相关责任人,并进行实时考核监督,保证环保局和市民的无缝连接,实时服务。云链架构具有建设周期快、节约成本等优点。通过创新的云链技术体系,可真正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在提供客户本地污染分析外,还可提供更大范围层面的污染因素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提高环境保护宏观调控的能力。2总体架构2.1 架构设计智慧环保的架构设计紧紧围绕打造一个充满智慧并能够实现自感知、自学习、自进化的生态环境大

20、数据智慧平台。设计保证各应用系统的持续扩展、互通、升级的能力,并充分考虑可信和实用。由此,系统设计使用“云计算+区块链”的基础架构。云链技术的整体实施原则为“宜云则云,宜链则链”、“直属上云,合作上捱”、“管理上云,服务上链”。(1)宜云则云,宜链则锥环保“内部”各系统,如环评系统、移动执法系统、排污权交易系统等数据;环保“外部”各系统,如住建局、交通局、气象局等数据。所有的数据没有必要全部接入到一个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可以共享的数据是各自所需的数据,且这些数据要通过共识机制建立起来,这是区块鞋的一个优势,可以通过建立一套体系,把上链的数据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管理起来,哪些数据可以上链,哪些数据

21、不用上链,也就是“宜云则云,宜徒则链”,在管理层面上采用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的方式作为链上管理的机制,其它的数据源“宜云则云,宜佳则链”,云链结合快速形成一个大数据库。(2)直属上云,合作上锥为实现真正智慧环保的信息化,可采用的环保系统内部信息化数据是有限的,大量环保信息化需要的数据是外部的,如来自企业的污染源信息,来自小区的生活源信息,来自交警的交通源信息,来自城管的餐饮油烟信息,这些数据很难也不需全部接入到环保系统里,可以采用公网加密的形式用前置机把需要的数据链入,即将环保系统直属的系统数据上云,环保系统合作部门数据上隹。(3)管理上云,服务上链主要体现在公众信访投诉举报信息在链上能全部推送

22、到相关部门,到网格员及各个相关部门,且执行情况不可篡改,大大减少了转接传达环节,环保局内部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可以通过上云登录OA进行,环保局对公众服务的数据上链。云粮结合实际上把外因、内因,直属、合作,管理、服务这些方面统一在大数据平台上。环保工作更多的是实现平台数据共享以后,从以前的层层接力到今后的数据共享,分工协作各取所需。“云+箧”模式的智慧环保2.2总体架构智慧环保体系生态环境决策支持平台但,者的将妥勉tWRfl * 需器 J5 fiaa i.一 MMaMKKMt 隼手 *5 x,1a*ftHaneIMf 化 u*生态环境亚务管控些环境是ffl范体系政策法胃度系里“:土乃”晚KMtU ,

23、*人人*你口劲 W 一 .fzRiW生态环境物联网平台可慎库IMmVMIFfdHC M加)n k -一口 弋 口 Jj信戛全胃体系-Bm护体系2.1技术路线本项目采用区块链技术做为底层架构支撑,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是一个基于云链架构基础之上的弱中心化的、可信任的、可靠安全的底层架构并具有良好的隐私保护性与可维护性,为某市环保局提供数据支撑。在平台建设完成后,联盟内各成员使用时只需要按照其应用程序接口规范调用所需服务资源即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需要严格遵循如下原则:D弱中心化使用分布式计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

24、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2)先进性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系统设计,保证系统整体的前瞻性,引入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等先进理念构速基础架构。3)标准性、开放性系统所采用的相关标准必须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是开放的,除用户持有的奖励和交易被加密用以持有证明外,区块锥的帐本对所有参与节点公开,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数据,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4)自治性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参与评价投诉和信访信息的可靠性,合理利用“群众的力量”进行监督虚假信息。5)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锥,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

25、中多数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6)隐私性参与监督的群众可匿名注册信息,防止举报后带来的打击报复,减少公众参与的担忧。7)数据安全和共享敏感数据经过专业和数学论证的对称加密算法进行保护,并可根据业务情况灵活调整数据共享方式,如数据共享、接口共享等。云链作为见证者和管理者,即可防止意外灾难导致的数据损毁,也可统一管理共享权限。8)扩展性系统采用可扩展的技术体系架构,以适应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系统快速发展的要求;系统适应各相关业务部门、人员以及业务流程调整的需求,当用户数目增加、业务范围拓展、业务模式改变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机制和灵活的调整方

26、案以适应其变化;系统应能满足与其他业务部门、其它应用系统对信息共享和整合的需要。区块链共享网络组成后,通过动态发布智能合约,可以持续扩展在此区块链网络上的场景,如在环保信息链内,部门节点有很好的扩展性。9)稳定性应采取各种必要技术措施,保证政务业务具备有健壮的稳定性,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为所有业务提供7x24小时持续的支撑服务。10)可管理性平台系统能够根据政务业务需求提供简便易行的维护管理,并能够依据运营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2.2开发要求(1)系统架构以B/S为主,C/S结构为辅。(2)系统设计具有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定制性。考虑到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数据结构易

27、修改,用户岗位归属易重组和调整,信息代码自动管理,原始数据易扩充,数据处理算法易修改,统计分析报表可由用户自定义和组合,使之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3)保护、继承和集成已投入的软硬件资源,实现与已有系统最大程度的兼容,具有先进的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商品化产品,尽量并合理地采用可重用模块、构件等;(4)易用性。人机界面友好,查询功能应直观易用,容易操作理解。支持助记码、简拼、列表选择等多种输入方式。(5)性能稳定,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6)平台端实现数据录入、信息处理、存储、查询、分析统计分析及平台端接口。3物联网平台3.1 IOT平台3.1.1 IOT联接管理平台本项目构建具备接入无关、

28、电信级、弹性伸缩、开放的统一K)T联接管理平台。面向物与物、人与物的IoT(InternetofThings)联接管理平台,支持多种垂直行业应用快速集成,同时提供多种APl满足多样化设备接入,满足运营商、企业和行业构速物联网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IoT联接管理平台帮助运营商、企业和行业客户快速整合多行业应用,增加业务收入。开放的多种APl帮助客户快速集成多种行业设备,快速业务上线并降低集成成本。IoT联接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面向行业整合大颗粒业务,通过APIs开放、业务编排以及数据开放来使产品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同时提供面向人与物系列化的SDK,提供丰富的通信能力,数据采集能力,设备控制能力以及

29、实时交互能力,合作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需求快捷地申请和调用这些功能,增强产品竞争力,创造新的业务收益和市场机遇。云化的I。T联接管理平台,具备数据管理、联接管理、运营管理、安全和API开放的特性,使能多样化终端的快速集成和行业应用创新。3.1.2 架构K)T联接管理平台通过负载均衡方式接入现场端设备多种开放设备协议请求,通过实时大数据处理平台,完成批量数量写入,业务平台基于实时大数据数据处理完成不同t。PiC数据业务处理,完成各自业务数据使用。3.1.3 特点1)支持百万台设备承载,高并发高度集成化;传输各类物件参数到I。T平台,提供数据对接接口,极大方便企业快速产品化。2)接入无关支持无线

30、、有线、企业级接入,支持SIM卡终端和非SIM卡终端接入,通过IoTAgent支持各种主流IoT网关、IoT终端接入。3)工业级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工业级可靠性和安全性(原生支持3GPP和OneM2M要求的GBA机制),支持多站点容灾。4)弹性伸缩1.1.1.1 支持运营商和政企市场的不同应用场景,支持Hosting运营,支持物理机、业界主流云平台部署,分层解耦、解决方案模块化、可灵活拆卸,无状态,负载均衡,平滑扩展,支持海量终端接入。1.1.1.2 1.4超级站名称详细参数硬件规格CPU8核智能云链管理超级站RAM16G本地存储SAS,500G接入端网口100OMRJ45*2上链端网口10

31、0OMRJ45*2配置接口1000MRJ45性能参数区块链交易数10000/s系统延时100000区块链存储数1千万块智能硬件规格云链CPU8核计算RAM32G节点本地存储SAS,500G超级接入端网口1000MRJ45*2站上链端网口1000MRJ45*2配置接口1000MRJ45性能参数区块链交易数IOooo/s系统延时lms并发连接数XOOOOO区块链存储数1千万块智能云链存储超级站硬件规格CPU8核RAM16G本地存储SSD2TB接入端网口IOoOMRJ45*2上链端网口1000MRJ45*2配置接口1000MRJ45性能参数区块链交易数10000/s系统是时lms并发连接数10000

32、0区块链存储数1千万块智能合约管理超级站硬件规格CPU8核RAM16G本地存储SAS,500G接入端网口IOoOMRJ45*2上链端网口1000MRJ45*2配置接口1000MRJ45性能参数区块链交易数10000/s系统是时lms并发连接数100000区块链存储数1千万块3.2大气环境监测微观站3.2.1 前端监测设备空气质量监测仪选用具有无线传输模块,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回局大气环境质量监控系统进行处理分析,数据误差可进行校准。设备成本低,体积小,安装方便,耗电量小,无需大型机箱,无需复杂的基础设施配套。后期运维无需昂贵的耗材,不用投入大量人员精力。监测指标为PM2、PMtosSo八NO2、

33、CO、03s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图L微观站安装效果图3.2.2 技术指标表1微观站通用技术指标监测指标测量范围分辨率监测方法Pk0-1000gm30.1gm3光散射法PMio0-1000Ugm30.1Ugra3光散射法SaO-Ippm0.OOlppni电化学0,0-500ppb0.OOlppm电化学NO.0500ppb0.OOlppm电化学COO-IOppm0.Olppm电化学温度-40-80aC0.IaC电子式相对湿度0-99%RH0.1%RH湿敏电阻/电容风向风向0-360度1度风向标风速风速0-60ms0.lms三杯式3.2.3 布点数量及布点原则1.1.1.3 监测点位布设原则

34、监测点位布设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644-2013的技术要求执行。监测点周圉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点附近100O米内的土地使用状况相对稳定。2、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从采样口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障碍物与采样口高度差的两倍以上,或从采样口至障碍物顶部与地平线夹角应小于30度。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度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度以上的自由空间。4、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所在地质条件需长期稳定和足够坚实,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35、5、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和避雷设备。6、监测点位设置在机关单位及其他公共场所时,保证通畅、便利的出入通道,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可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7、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20米范围内。8、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监测点位周围半径300-500米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5米以上,无法满足上一条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20-30米范围内选取。9、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米。10,采样口周围至少50米范围内无明显的固定污染源,为避免车辆尾气直接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采样口

36、与道路之间距离应按标准规定确定。11、首要考虑结合公安部门的天网工程立杆进行安装;12、参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664-2013);13、标准考核站周边;废气排放企业、餐饮行业、建筑场地等污染行业;道路交通、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区等14、管理及运维方便。1.1.1.4 布点数量根据某市建成区面积,在全某市主城区内以05km0.5km为单元划分网格,每个网格单元布设一个点位,考虑某市地形地貌、人口聚集情况、交通情况、工业园区分布情况等等,约需布设100个点位,监测指标为PM?.5、PM2、SO2,NO2、CO、0j、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用于掌控某市空气环境质

37、量实时状态。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布点数量及位置。3.3 地表水监测微观站3.3.1前端监测设备采用浮标的方式进行监测,浮标采用优质结构钢,浮标类型根据实地的监测需要而专业定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浮标本身便于布放和维护、能够耐受各种恶劣气候、自身防撞性极好。浮标结构专门为各种探头设计,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硬件扩展。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也可市电接入。监测指标为:电导率、水温、浊度、溶解氧、pH、COD、氨氮。3.3.2技术指标收测指标测量范围分辨率监测方法电导率080mScm0.ImSZcra电极法水温080oC0.I0C温度传感器浊度(HooontuINTU光学法溶解氧020mgL0.lm

38、gL电极法PH0140.02电极法COD0.l800mgLlmgLUV法氨氮01000ppn0.Olppm电极法3.3.3布点数量及布点原则3.3.3.1监测点位布设原则选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监测点岸边的地理、地质条件应适合,应具备良好的电(市电接入)、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兼顾人为的破坏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便于铺设管线等,可选择良好的依托单位或安排有人值守或看管的场所。应尽量具有自来水设施,否则必须保证有其它方式供应的合格用水。(2)断面常年有水,丰、枯季节河道摆幅应小于30m。3.3.3.2布点数量微观站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发现污染情况,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并且快速定位污染发生位置,以

39、便迅速处理污染事件。拟设点位6个,后期可根据实际考察结果和需求进行变更。3.4 地表水监测小型站3.4.1 前端监测设备对于水深在0.5m至1.5m的河流断面,可采用岸边微型站的方式进行监测。站体结构简单,便于布放和维护、能够耐受各种恶劣气候、安全性能好,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硬件扩展。可广泛应用于实时监测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中的监测因子浓度。Ilt3.4 .2技术指标(1)水温项目技术指标测定范围0-50.(TC测量精度士0.5*C分辨率O.响应时间0.5min以内电压稳定性指示值变动在0IP以内绝缘租抗5MQ以上(2)PH项目技术指标测量原理玻璃电极法测定范围0.0014.00pH测量精度0.1

40、pH分辨率0.01pH温度补偿自动温度补偿,补偿精度W0.1PH响应时间0.5min以内零点漂移0.1PH量程漂移0.1PH平均无故障时间N720h次电压稳定性指示值变动在0.1PH内绝缘阻抗5MQ以上(3)电导率项目技术指标测量原理电导率仪法测定范围O5000uS/cm测量精度1%分辨率0.1uS/cm零点漂移+l%量程漂移1%温度补偿自动温度补偿,补偿精度F.S响应时间O.5min以内电压稳定性指示值变动在1%以内绝缘阻抗5M以上(4)浊度项目技术指标测定范围0-2000NTU测量精度+1%分辨率0.1NTU零点漂移!%量程漂移1%平均无故障时间2720h次电压稳定性指示值变动在3%以内绝

41、缘阻抗5M。以上(5)溶解氧项目技术指标测量原理便携式溶解氧仪法测定范围0.0020.00mgL测量精度1%分辨率0.Olmg/L零点漂移0.3mgL量程漂移0.3mgL温度补偿自动进行温度补偿,补偿精度W0.3mgL响应时间2min以内电压稳定性指示值变动在0.3mgL以内绝缘阻抗5MC以上(6)CODUV(浸入式)分析仪项目技术指标测定范围0-50.0200.0mg/1量程可调方法原理紫外/可见差分吸收光谙,波长范围200800nm重现性2%以内分辨率0.01mg/L最低检出限0.5mg/1零点漂移+l量程漂移1%最小测定周期60s电压稳定性指示值变动在5%以内绝缘阻抗2MC以上(7)总磷

42、分析仪项目技术指标测定范围0.1-2.0/10/50.0mg/1量程可谓方法原理铝酸镀分光光度法重现性3%分辨率0.01mg/1(量程0lmg/L);0.05mg/1(量程1-10mg/L)最低检出限0.05mg/L零点漂移5%量程漂移5%最小测定周期30min电压稳定性指示值变动在5$以内绝缘阻抗5MQ以上(8)总氮分析仪项目技术指标测定范围O.l-1.0510.0mg/1量程可调方法原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重现性5%分辨率O.Olmg/1(量程0lmgL);0.05mg/1(量程l10mgL)最低检出限0.2mg/L零点漂移+5%量程漂移10%最小测定周期30min电压稳定性指示

43、值变动在5*以内绝缘阻抗5MQ以上(9)铜离子分析电极项目技术指标测定范围O.00-1.0010.0mg/L量程可选方法原理光度法分辨率O.OOlmg/L重现性3%准确性5%检出限0.005mg/L零点漂移3%量程漂移3%95爷测量值响应时间IOtnin绝缘阻抗5MC以上(IO)总镀分析仪项目技术指标测定范围0.00-1.00/10.0mg/L量程可选方法原理光度法分辨率O.OOlmg/L重现性3%准确性5%检出限0.005mg/L零点漂移3%量程漂移+3%95%测量值响应时间10min绝缘阻抗5MC以上3.4.3布点数量地表水监测小型站可广泛应用于实时监测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中的监测因子浓度

44、,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拟设点位2个,后期可根据实际考察结果和需求进行变更。3.5 车载环境监测设备3.5.1 前端监测设备SDS(H9型四核颗粒物传感器功能特点如下:一致性好:光散射原理,工业级激光光源,传感器间一致性误差在10%以内;传感器自动故障诊断及远程修复:根据内置四个子传感器的数据,能够自动对比校验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远程屏蔽传感器的方式来进行修复。能够区分扬尘还是尾气:系统能够实现大小颗粒区分,根据PM2.5和PMlO的数值比例,可辅助确认污染源种类。自动除尘:自动除尘功能,减少灰尘污染,适用于高浓度扬尘等污染环境;自动除湿:自动除湿功能,在湿度高的时候能够自动启动除湿功能,降低湿度,从而减少湿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自动加温:自带温度监测模块,在超低温环境时能够自动加温,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保证测量系统正常工作;湿度校准:自带湿度监测模块,利用湿度校准公式最大限度减少湿度影响;自动降温:能够实时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