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地铁车站悬臂基坑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城市地铁车站悬臂基坑监测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地铁车站土建工程监测方案XXXXX年X月1工程概况12监测依据及目的12.1 监测依据12.2 监测目的23监测范围及内容23.1 监测范围23.2 监测内容24监测设施方案44.1 监测设备及符号规定44.2 监测控制网的建立和校核54.3 现场巡视94.4 桩顶沉降及水平位移104.5 支撑轴力124.6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144.7 建筑物变形监测174.8 地表沉降184.9 管线监测184.10 地下水位监测194.11 隧道变形214.12 监测周期与频率224.13 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分析235监测成果反馈及报警制度255.1 监测报警值的确定255.2 报警265.
2、3 下达报警指令265.4 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275.5 消警276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和报告提交286.1 原始监测资料的收集286.2 原始监测资料的检验和处理286.3 原始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286.4 监测资料的整编296.5 监测成果的分析306.6 监测成果的提交306.7 监测报告内容327人员安排338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338.1 质量保证措施338.2 安全保证措施341工程概况XXXXX1.1 工程地质概况建场地地形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坡降较缓,地面高程一般在25.526米左右,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11I级阶地剥蚀堆积城岗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1-1杂填土,1-2素
3、填土,6-2粉质黏土,10-1黏土,13-1黏土,13-3红黏土,17C强风化硅质岩、泥岩,17e石灰岩,18b石灰岩。附属地下一层部分基坑深度约ll13m,地下二层深16.3m,联络线基坑深度约20.525m,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主要有1-1填土层、10-1黏土、13-1黏土、13-3红黏土,地下一层坑底10-1层,地下二层及联络线坑底基本位于13-1黏土层中。1.2 水文地质概况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层间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四种类型。2监测依据及目的2.1 监测依据适合本项目监测方案制定的依据有:(1)设计图纸(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ZT503
4、08-2017)(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7)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2006)(9)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2013(10)国家其它监测、测量规范和强制性标准。2.2 监测目的在地下工程建设中,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个主要目的:(1)按照设计文件、规范要求在基坑开挖的不同时期对施工区域、公路隧道、地
5、铁隧道及周边建筑物进行认真全面的监测,为施工方提供及时、可靠、详实的监测数据。(2)全面收集地质、施工进度资料,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每道工序对监测对象的影响程度,做好监测数据变化的成因分析。(3)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工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保隙业主及相关方利益。(4)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进行信息化施工,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施工方案的调整提出参考建议。(5)确保基坑支护结构、隧道及相邻建筑物的安全。(6)积累施工技术资料,利用相关数据对施工工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通过借鉴。3监测范围及内容3.1 监测范围XX地铁车站土建工程包括联络线由明
6、挖段和暗挖段。本次监测范围包括明挖段和暗挖段,以及周边建筑物、管线、道路等。3.2 监测内容根据设计文件与规范的要求,做到关键部位重点监测,并兼顾全面的原则,我方根据设计文件统计了监控量测的内容。相关监测项目的工作内容统计见表Io具体实施过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表1监测内容统计表编号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点布置原则测试元件测点数量一基坑监测编号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点布置原则测试元件测点数量1.1桩顶沉降钻孔桩上端部间距约IOm高精度水准仪201.2桩顶水平位移钻孔桩上端部间距约IOm高精度全站仪201.3桩主筋应力对应地下一、二层中部的内侧及第二道支撑和中板、底板位置的钻孔桩外侧沿车站间距30
7、40m设一组钢筋计301.4钻孔桩测斜钻孔桩内部间距约20m测斜管、测斜仪291.5支撑轴力钢支撑端部、混凝土支撑中部每层支撑设、间距约20m应变计、弦式读数仪13轴力计、弦式读数仪91.6地下水位基坑周边、坑内间距约30m水位管、电测水位计141.7土体测斜基坑周边土体间距1520m测斜管、测斜仪251.8地表沉降观测周边地表依具体情况而定高精度水准仪401.9周边建筑物倾斜、裂缝观测周边建筑物依具体情况而定高精度全站仪、游标卡尺51.10周边建筑物、管线沉降观测周边建筑物、管线依具体情况而定高精度水准仪181.11巡视检查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表二隧道监测2.1地表下沉隧道上部地面根据设计图
8、纸542.2洞周收敛隧道根据设计图纸6编号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点布置原则测试元件测点数量2.3拱顶下沉隧道根据设计图纸62.4洞内外观察隧道及地表4监测设施方案4.1 监测设备及符号规定4.1.1 监测仪器本项目拟投入的仪器设备如表2所示。表2仪器设备统计表序号仪器设备技术指标生产厂家用途1Leica电子水准仪0.3mmkm瑞士保卡监测桩顶、建筑物、隧道、地面等的沉降2Leica全站仪lmm+lppm*D,1瑞士袜卡监测桩顶水平位移、隧道收敛3振弦式读数仪0.5%FS北京基康监测支撑轴力、钢筋应力4CX-3C测斜仪0.02mm0.5m武汉基深监测桩及土体深层沉降5电测水位计lmm金源土木监测地
9、下水位6锢钢尺与水准仪配套徒卡与水准仪配套7棱镜和反射片与全站仪配套彳来卡与全站仪配套8轴力计1%F.S.金源土木监测钢支撑轴力9钢筋计1%F.S.金源土木监测钢筋应力10应变计1%F.S.金源土木监测混凝土支撑轴力11对讲机国产短距离通讯12照相机日本巡视检查13笔记本电脑联想数据处理和分析14打印机打印报告4.1.2 符号规定为了方便进行数据计算和资料分析,需要对变形和应变等进行方向和符号规定。沉降以下沉为正,反正为负。水平位移以向基坑方向变形为正,反之为负。深层水平位移以测斜孔底部为0,往上累加,以向基坑方向变形为正,反之为负。轴力和钢筋应力等以受拉为正,反之为负。水位监测以孔口为0,测
10、量水位离孔口的距离。4.2 监测控制网的建立和校核4.2.1 一般规定变形监测网主要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等内容。一般情况下,基准点以本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系统为基准建立,采用附合或闭合导线和水准路线形式,起始并闭合于本工程精密导线和水准点上。平面控制点数量不应少于4个,高程控制点数量不少于3个,基准点不应受工程施工、降水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应设置在位移和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位置稳定、易于保存的位置,并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基准点可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给施工单位的测量控制点。若无法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可选择较稳定位置自行制作,如下图
11、。图1水准点埋设图(岩石地层)UnsozBs700- SWOWKO-图2水准点埋设图(土层中)岩石地层混凝I:保护地7e高,2保护盖JOZ70z0870e-图3平面控制点埋设图(岩石地层)图4平面控制点埋设图(土层中)工作基点应选择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平面工作基点一般在施工围挡内制作观测墩,观测墩的布置按如下要求进行:首先孔内埋设25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观测墩,墩尺寸为:长X宽X高=300x300xl5(X)mm,墩顶部埋设强制对中螺栓和仪器整平钢板,并刻十字丝,在墩的中间增加加强钢筋,每个墩都加工一个钢盖板,不使用时将盖板扣上,以保护测点不受破坏(详见图5)0高程工作基点直接选用工程影
12、响范围外的基准点。定期将工作基点与基准点进行联测,使用在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工作基点进行监测时,需在测前重新从基准点采用极坐标法测定工作基点坐标或高程,检验是否存在异常;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图5工作基点观测墩为将监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监测精度的目的。量测过程中尽量使仪器设备额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工作时段等)下工作。对于同一监测项目宜按照下列要求执行: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2)使用同一监测仪器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5)初始值应在相关施工工序之前测定,并且至少连
13、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4.2.2 工作基点联测为确保工作基点的稳定性,需要定期与基准点(一般采用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点作为基准点)联测并及时修正坐标成果。基准网的稳定性判别如下:设两期基准网平差后的坐标(高程)中误差为m11m2,则坐标(高程)较差的中误差m较=Im;+耐Oa.取坐标(高程)较差中误差的2倍为最大测量误差,坐标(高程)较差小于最大误差时,认为基准点在两个周期内没用变动或变动不明显;b.对三期以上变形观测成果,虽然坐标(或高程)较差小于最大测量误差,但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变动。1)平面工作基点联测为了保证控制网稳定可靠的要求,在基坑施工期间我部选用LeiCa
14、MS50高精度全站仪(测角1)对平面控制网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二级精密导线测量精度控制(详见表3)每1个月进行1次检核测量,若发现某些点有较大偏差,应及时对平面位移监测成果进行修正处理或停止使用。表3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长(m)闭合环或附合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边长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I级全站仪H级全站仪I、n级全站仪往返测353441/600002.546距各25a1/35008O测回O注:1、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一般不超过12;2、附合导线路
15、线超过时,宣布设结点民线网,结点间角度个数不超过8个;3、全站仪分级标准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附录A中表A.0.7的规定。2)高程控制点联测为了保证控制网的稳定可靠性在基坑施工期间选用LeicaDNA03电子水准仪(精度0.3mmKm)严格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O3O8-2OO8)中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控制(详见表4)每1个月进行1次复核测量,若发现某些点有较大偏差,应及时对进行修正处理或停止使用。表4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偶然中误差全中误M差Mw(K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
16、或环线闭合差(mm).等:1235-45DSl锢瓦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4Z二等2424DSl锢瓦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8VZ注:a、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以km计);b、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相同。4.3 现场巡视4.3.1 基坑现场安全巡视1)首次巡视:在基坑开挖前或降水施工前对基坑周边道路、地面做首次巡视,首次巡视重点是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周边堆载、地表积水、地下水位等。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并采用拍照的方式对既有裂缝地面隆陷、地表积水等情况
17、进行影像资料的存档。2)日常巡视内容:围护结构体系有无裂缝、倾斜渗水、坍塌;支护体系施作的及时性;基坑周围堆载情况;地层情况;地下水控制情况;地表积水情况。巡视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听从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发现基坑围护结构、支撑或锚杆周围土体大范围坍落、抽水及时出砂、周边地表明显沉陷、支撑明显扭曲变形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4.3.2 建(构)筑物现场安全巡视1)首次巡视:建筑物有无裂缝,如有裂缝可标明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剥落体大小、发生位置、发展趋势。2)日常巡视:建筑物有无新增裂缝及既有裂缝的发展情况,如有新增裂缝可标明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剥落体大小、发生位置、
18、发展趋势;既有裂缝发展时应跟踪裂缝发展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剥落体大小、发生位置、发展趋势。4.3.3 地下管线现场安全巡视1)首次巡视:在施工前对所要巡视的地下管线做首次巡视。首次巡视的重点是调查地下管线现状,巡视该管线周围有无地面裂缝、渗水及沉陷等情况、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井内有无积水或积水的深度等情况。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井内有积水的要记录积水的深度及积水的来源。对在施工影响前已出现的地面裂缝、井内积水等异常情况,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2)日常巡视:巡视的内容包括:管线沿线地面开裂、渗水及塌陷情况;检查
19、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井内有无积水的深度等情况等。对在首次巡视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宽度及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较。发现地下管线持续漏水(气)、检查井内出现开裂及进水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拍照存档。4.4 桩顶沉降及水平位移4.4.1 桩顶沉降根据现场情况基坑呈较不规则,监测点的设置应在能反映基坑变形特征的位置,并有所侧重。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拟在合适的位置处打入带十字丝的专用测钉(与水平位移共点),其埋设方法如下图6、图7;图6埋设墙顶点图7埋设完毕的墙顶沉降及位移点在冠梁顶上埋设沉降测点时,首先布设工作基点墩,在建立好工作基点墩后,将仪器架设在工作基点墩上,沿基坑边布设观测点墩,观测点位
20、置必须选择在通视处,要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一般情况下,离基坑30Omm比较合适,既可避开安全栏杆,又不会影响施工,也便于保护。沉降监测利用LeicaDNA03电子水准仪(如图8所示)安装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及平差处理。两次高差相减即为沉降量。图8LeicaDNA03电子水准仪图9LeicaMS50全站仪4.4.2 墙顶水平位移(1)水平位移基点及工作基点观测方案水平位移基点观测利用LeiCaMS50高精度全站仪(如图9所示)采用前方交会法,工作基点墩的稳定性检查采用后方交会法。(2)水平位移监测点观测方案根据基坑施工现场实际条件,水平位移监测极坐标法进行:如图10所示,通过测量控制点到
21、观测点的距离,以及两已知控制点与观测点的夹角,然后计算得到观测点的坐标。观测值减去基准值可以得到观测点的偏离,将偏离转化为沿基坑方向的偏离,这个偏离即是水平位移。图10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测定待求点C坐标时,先计算已知点A、B的方位角/B-、=arctan(-g-;-)-B-A测定角度和边长BC,根据公式计算BC方位角:aBC=aBA+计算C点坐标:Xc=Xb+SCOS(ac)Yc=Yb+SSINGbc)4.5 支撑轴力4.5.1 测点布置原则对于设置内支撑的基坑工程,一般是选择部分典型支撑进行轴力变化观测,以掌握支撑系统的正常受力。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测点布置原则为:支撑轴力监测宜选择基坑中部、阳
22、角部位、深度变化部位、支护结构受力条件复杂部位及在支撑体系中起控制作用的支撑;应沿基坑长边每40m设一组;每层支撑的监测数量不宜少于每层支撑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根;监测断面的布设位置与相近的墙体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共同组成监测断面。4.5.2 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支撑轴力监测钢支撑采用轴力计,混凝土支撑采用钢筋计或应变计;1)埋设方法钢筋混凝土支撑测点布设时先根据设计要求或工程要求选定监测主断面,再在主断面的4个角上或2条边上布设钢筋计。对于一般的监测断面,可在断面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或对角线方向布设2个钢筋计。绑焊法:准备与钢筋主筋直径相同的的钢筋若干,长度一般为:2535cm,用两根2535
23、cm的钢筋等距离夹在连接杆与主筋接头处两旁,单面满焊即可。如用单根2535cm的钢筋应双面满焊,然后连接钢筋计后再制钢筋笼;绑焊接时为了避免温度过高而损坏仪器,焊接时仪器要包上湿棉纱并不断地浇冷水,直到焊接完毕后钢筋冷却到一定温度为止;一般直径小于25mm的仪器才能适用对焊机对焊,直径大于25mm的仪器不宜采用对焊焊接。混凝土撑测点安装示意见图11。图11混凝土撑受力测点安装示意4.5.3 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D观测仪器及方法采用振弦式频率读数仪进行读数,监测精度达到1%F.S.,并记录温度。图12轴力(内力)观测实景2)数据采集技术要求轴力计安装后,在施加钢支撑预应力前进行轴力计的初始频率的测
24、量,在施加钢支撑预应力时,应该测量其频率,计算出其受力,同时要根据千斤顶的读数对轴力计的结果进行校核,进一步修正计算公式。基坑开挖前应测试23次稳定值,取平均值作为计算应力变化的初始值。支撑轴力量测时,同一批支撑尽量在相同的时间或温度下量测,每次读数均应记录温度测量结果。4.5.4 成果数据计算及整理基坑开挖后,采用频率仪测得钢筋测力计的频率,从而换算出混凝土支撑内力,计算公式如下:ECNq=5(Ac+AS)Es=o,jsAc+As)=1k(-o)=I式中:咐混凝土支撑内力(kN);%钢筋应力(kNm?);外一钢筋计监测平均应力(kNmn);与一第j个钢筋计标定系数(kNHz2);力一第j个钢
25、筋计监测频率(Hz);%第j个钢筋计安装后的初始频率(HZ);4s第j个钢筋计截面面积(mn);4混凝土弹性模量(kNmm2);纥一钢筋弹性模量(kNmn);4混凝土截面面积(mn);A_混凝土支撑截面面积(mm?)。4一钢筋总截面面积(mn)。4.6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依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及本工程的特点,采用测斜仪对桩体和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在重要监测断面上,在桩内和基坑附近土体内设置测斜管。桩体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和钢筋笼仪器放入桩孔内;土体测斜管需要单独钻孔进行安装。4.6.1 土体测斜孔的施工测斜孔的施工主要包括测量放线、成孔、测斜管安装及回填砂料等工序,其流程如图13测斜孔
26、施工流程图所示。测斜孔深度据实际情况定。图13测斜孔施工流程图图14现场钻孔埋设测斜孔采用清水钻进,钻头沿铅直方向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地层岩性及变层深度、钻进时间等相关数据;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停钻,及时将钻孔清洗干净,检查钻孔的通畅情况,并做好清洗记录。4.6.2 测斜管安装成孔后,经校验孔深无误后,按如下要求安装测斜管:(1)按要求的长度将测斜管逐节进行预接,打好佛孔,并要对接处对准标记及编号,底部测斜管下端应密封端盖。对接导槽应对准,钾钉孔应避开导槽;(2)按测斜管的对准标记和编号逐节对接、固定和密封后,缓慢地吊入钻孔内,直至将测斜管全部放入钻孔内。可在测斜管内灌注清水并
27、施加压重,并做好安装记录;(3)调整导槽方向,使其中一对导槽方向与预计的土体位移方向一致;(4)测斜管管底深度在施工深度的土体以下,对砂土为1m,粉土、粘性土为3m;(5)在测斜管的上端加管盖保护。(6)回填砂料:在测斜管就位后,立即在测斜管与孔壁之间用砂料填筑密实。图15现场安装测斜管4.6.3 监测方法监测设备采用高精度测斜仪(如图16),测斜管应在测试前5天装设完毕,在35天内重复测量不少于3次,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取其均值作为初始值,然后进行测试工作,其步骤如下:图16测斜仪实物(1)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2)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
28、,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测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一般只需要监测平行基坑变形方向的那对导槽,特殊情况下,可以将测头旋转90。,按相同程序,测量另一个方向的那对导槽的读数。(3)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4.6.4 观测成果整理绘制累计位移与深度关系曲线,对有明显位移的部位,绘制该深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变形发展和施工的关系曲线,当变形达到控制值时及时报警。4.7 建筑物变形监测由于周边建筑物离基坑较近,基坑开挖土体卸载、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平衡,
29、势必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一定影响。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建筑物不受破坏,我们需要了解建筑的使用年限、及目前使用状况,然后根据房屋结构形式确定其最不利的位置进行监测、反映变形特征。测点埋设:根据建筑物的构造类型和建筑物材料确定,主要采用16钢筋“L”式埋入墙体中,应与墙身牢固相连(见图17、18),同时监测时还要注意:仪器避免安置在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和有安全隐患的地点;观测时水准仪成像清晰,前后视距相近,且不超过50米,前后视观测完毕应闭合在水准点上。图17房屋测标图18房屋测点布设示意图图19房屋沉降观测4.8 地表沉降在基坑开挖周边布设地表点沉降点,能有效的反应基坑开挖对周边地层的影响,具体埋设
30、方法如下图20、21o图20现场成孔埋设地表点图21埋设完毕的地表沉降测点测试方法:沉降测量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布设23个高程起算点,且均与已知水准点定期联测,对起算点定期复核,确保起算点的准确性。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观测。以附合或闭合路线在水准路线上联测各监测点,以水准控制点为基准,测算出各监测点标高。4.9 管线监测(1)控制点布置及埋设采用抱箍式,由扁铁做成抱箍固定在管线两端接头,抱箍上焊一测杆,测杆顶端不应高出地面,路面处布置阴井,既用于测点保护,又便于道路交通正常通行。但应注意抱箍式测点的测杆周围不得回填,否则会引起数据出错。图22管线抱箍环图23管线测点标示(2)监
31、测方法及要求1)在管线位移监测中,由于允许位移量比较小,一般在1020mm左右,故应使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和测量方法,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锢钢尺量测垂直位移,采用全站仪进行水平位移;2)计算位移值时精确至0.1mm,同时将同一点上的垂直位移值和水平位移值进行矢量和的叠加,求出最大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3)当最大位移值超出警戒值时及时报警,并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对策,同时加密量测频率,防止意外突发事故,直至采取有效措施。4)对于埋深较大的管道,采用间接法,即钻孔至管道顶部,孔中放入保护管,管中放入钢筋,钢筋底部适当扩大,以测量管道顶部土体位移。4.10 地下水位监测(1)成孔:水位观测孔采用清水钻进,钻头沿
32、铅直方向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地层岩性及变层深度、钻进时间及初见水位等相关数据;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停钻,及时将钻孔清洗干净,检查钻孔的通畅情况,并做好清洗记录。图25水位观测孔施工流程图(2)井管加工:井管的原材料为内径53mm、管壁厚度为5的PVC管。为保证PVC管的透水性,在PVC管下端O5m范围内加工蜂窝状8的通孔,孔的环向间距为12mm,轴向间距为12mm,并包土工布滤网,井管的长度比初见水位长6.5m。(3)井管放置:成孔后,经校验孔深无误后吊放经加工且检验合格的内径53的PVC井管,确保有滤孔端向下;水位观测孔应高出地面0.5m,在孔口设置固定测点标志,并用保护套保
33、护;(4)回填砾料:在地下水位观测孔井管吊入孔后,应立即在井管的外围填砾料;(5)洗井:在下管、回填砾料结束后,应及时采用清水进行洗井。洗井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做好洗井记录。图26水位观测井管结构图地下水位观测设备采用电测水位计(如图25所示),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6所示。水为导体,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与测头连接的标尺刻度,此读数为水位与固定测定的垂直距离,再通过固定测点的标图27电测水位计实物电源 报警器地下水XXXX地铁车站土建工程监测方案高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换算成从地面算起的水位埋深及水位标高。图28电测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绘制水位时序曲线,注意分析
34、降水的影响,水位变化和施工的关系曲线,当水位变化达到控制值时及时报警。4.11 隧道变形隧道变形包括拱顶下沉和隧道水平收敛。水准基点是垂直位移观测的基准点,至少埋设3个,是假设的不动点,布置在适当远离测区的洞口以外,埋设在基岩内,保证埋设质量,避免各种人为活动对基点的影响。根据隧道长度和现场的通视情况,可以将测区分段,每段采用独立的水准基点。起测基点布置在欲观测断面的已开挖侧3倍洞径以远的基本稳定地段,靠近边墙部位,避开破碎带和施工干扰。起测基点作为该断面的工作基点,需要定期联测水准基点进行校核。观测时先以各区段的基准点和起测基点组成多个独立的沉降监测水准基准网进行联测,联测次数不小于2次,取
35、其高程平均值作为各起测基点的高程值。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分片以起测基点为基准,起测基点、监测点、转点组成闭和、附和或往返水准路线进行测量,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各监测点的高程值。为保证起测基点的可靠性,将定期对基准网进行校核,建网初期每月进行1次,点位稳定后,校核周期可适当延长,若发现异常情况则随时对基准网进行校核。监测点初测不小于2次,取其高程平均值作为各监测点的初始值,以后进行各次观测得到各监测点的各次观测高程值,通过计算得到各监测点的本次沉降值和累计沉降值。观测尽可能采用施工高程系统,也可以在部分水准路线采用独立高程系统。图29隧道两侧沉降测点埋设示意图隧道收敛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在隧道横断
36、面上相同高度两边墙壁上埋设一对反射片作为收敛观测点,将全站仪大致安置于两点的连线上,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两个反射片的三维坐标2个测回,然后根据三维坐标计算这两个点的空间距离,这两个点的空间距离的变化即为收敛变形。4.12 监测周期与频率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基坑开挖期间监测频率如表所示:表5监测频率统计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时间间隔开挖期间底板浇筑28天内底板浇筑28天lI顶板浇筑后1基坑周围地表沉降12天12天3天停止监测2墙顶沉降与位移12天12天3天停止监测3深层水平位移12天12天3天停止监测4支撑轴力1-2天1-2天3天停止监测5重要建(构)筑物沉降12天12天3天停止监测6周边管线变形
37、12天12天3天停止监测7隧道变形12天12天3天停止监测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d.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已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f.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g.支护结构出现开裂;h.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1 .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j.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k.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根据设计文件规定,隧洞开挖监测频率按照下表进行:表6隧洞监测
38、频率表序号项目监测频率开挖面前方开挖面后方2B1.5BL2BLBB1.2B2B5B1洞内外观察每天开挖后进行2洞周收敛2次/1天1次Jl天1次/2天1次/7天3拱顶下沉2次/1天1次/1天1次/2天1次/7天4地表沉降1次/2天1次/1天2次/1天1次/1天1次/2天1次/7天注:B为矿山法隧道开挖宽度(m),L为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水平距离(m),监测数据趋于稳定后监测频次宜为1次/(1530d),4.13 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本监测项目中建筑类型包括有明挖基坑、暗挖隧道等,施工工法较多,对各种工程类型及施工工法,工程的安全因素不同,需要监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又由于施工位置处于闹市区
39、域,一旦出现危害基坑安全和周边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的时间发生,将产生很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在监测过程中,我方将仔细理解工程特性和各专业的设计意图,将使监测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另外,对于可能的设计变更,我方将及时调整监测方案,需要监测需要。对于明挖段,我方将主要进行围护结构水平垂直位移,以及围护结构外的土体沉降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防止因为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发生较大的位移和周边土体发生较大的沉降。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测斜仪配合测斜管进行监测,相对比较方便。但由于周边均在施工,故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基点的选择是本监测的重点和难点,我方将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相对稳定的地方不熟基准点。利用高精度水
40、准仪采用精密水准的方法进行沉降监测,利用高精度全站仪采用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测站点坐标和高程,同时确定方位角,然后再利用极坐标法对观测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与此同时,我方将进行精度估算,使得监测数据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的轴力监测主要监测外围围护桩与内部围护桩之间支撑轴力,在本工程中,也是一个需要重点监控的项目。我方将密切关注开挖时的具体情况,及时安装轴力计或应变计,及时提取初始值,并进行有限监控。由于该地段处于闹市区,如何减少环璜对监测数据的干扰,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是本项目的难点。在外业工作中,除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测量人员、仪器设备的安全外,还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外业环境对监测工作的干扰,
41、提高监测数据精度,如必要时派专人疏导交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交通繁忙、行人拥挤的时间段进行观测等。由于监测工作为实时信息反馈,及时对施工及设计方案进行指导及验证,而设计及施工单位在接到监测数据时,又依据监测数据对施工方案及设计方窠进行调整、优化,造成设计意图及设计方案的变更,监测人员需及时跟踪设计单位的变更和调整,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同时,考虑到监测方案调整时可能会增加监测工作量,我方在设立监测项目部及配置本项目的仪器设备时,在人员、设备方面都有一定的储备量,以便应对不时之需。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我方委派具有丰富监测经验的监测技术人员组成监测项目技术部,负责监测方案及监测细则的
42、制定、监测资料整理与分析。对每一工点都要在充分分析工程施工进度、监测需求及监测工作量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制定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及监测细则。5监测成果反馈及报警制度5.1 监测报警值的确定5.1.1 基坑监测项目控制值根据规范和实际要求,基坑监控项目控制值设定如下:(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围护结构按50mm控制,位移大于等于3mm不得连续超过2天;(2)支撑轴力:根据每道支撑实际轴力确定;(3)地面沉降:按照30mm控制;(4)对于测斜光滑的变化曲线,若曲线上出现明显地折点变化也应做报警处理。施工安全判别标准如下:当实测值V控制值,安全当实测值=控制值,注意当实测值控制值
43、,危险其中,控制值取设计值的0.8倍。5.1.2 隧道施工量测值控制标准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表8.0.4及围护设计要求,各监测项目的报警值见下表:表7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统计表序号监测项目允许位移控制值位移平均速率控制值位移最大速率控制值1地表沉降30mmlmmd3mmd2拱顶沉降20mmlmmd3mmd3地表隆起IOmmlmmd3mmd4建筑物沉降、倾斜框架结构、桩基础:为2%。桩间距;砖混、条形基础: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0.002序号监测项目允许位移控制值位移平均速率控制值位移最大速率控制值5管线位移、沉降原则上距线路中线20m范围内、测点间距1525m燃气管线10-30mm,2mmd,差异值0.3%Lg雨污管线1020mm,2mmd,差异值0.25%Lg供水管1030mm,2mmd,差异值0.25%Lg柔性管线1040mm,3-5mmd注:1.位移平均速率为容易7天的位移平均值;位移最大速率为任意1天的最大位移值。1.1 气管道的变形控制值适用于100mm400mm的管径,Lg为管节长度。1.2 报警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