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篇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形象思维
2、占主导地位,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学生的字词识记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字词的学习相对轻松。基于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学校生活,由于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篇幅与低年级相比要长一些,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涵义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装。鼠”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3 .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品格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端正坐姿、大声朗读的习惯
3、,热爱少数民族、各民族团结的品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我国云南省边境的一所小学去看看,了解一下距离我们三千公里之外的边疆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我们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运用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对民族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介绍了解的民族,并相机认读词语,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二、检查字词,扫清障碍(一)交流反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出示词语,练习认读:坪坝汉族鲜艳打扮飘扬朗读摔跤洁白凤尾竹。进行多种方式进行检查。(2)理解词语:“鲜艳、绚丽多彩
4、”这两个词可联系课文内容、找近义词来理解。“好奇”表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感到好奇的事情,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二)识记生字课件出示晨和昌字。1 .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2 .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预设】晨:横画长短不一,间距相等。竖提靠左起笔,捺画舒展。昌:两个扁日大小不一,下边的日宽而有力托起上部。装、鼠上窄下宽,上下部件分别在横中线上下。“士”的横画上长下短,“衣”的撇捺舒展。“鼠”,强调“臼”竖和横折倾斜,呈现出上窄下宽之势。【预设评价】同学们观察仔细,横画多的字注意间距相等。“士”
5、字横画上长下短。3 .教师范写“晨”“装”“鼠4 .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坐姿,自己审视书写,有不满意的笔画及时发现并修正。5 .赏评、修改。【设计意图】中年级识字教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出示“自学提示”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尤其是要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对生字进行识记,发现识记规律,提高识字效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2、提出自己的问题。3、指导朗读长句子。教师范读第一、二、四自然段,指名读,读好停顿,重音,把句子读正确。【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有
6、两点:一是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自由读书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让教学起点建立在学生的真实认知起点之上,因为学生进入课堂绝对不是“零起点”,教师必须找准这个“点”,搭建起学生由“未知”至U“已知”的桥梁。(二)交流疑问。1.提问学生课文中有没有哪个词语很有新鲜感?【预设一】坪坝,云南是个多山的地方,大山之间的平地,就叫坪坝,人们通常把村庄建在坪坝上。我们这里也有“坝”,拦截河流的拦河坝、堤坝。学生弄懂词语意思后齐读这三个词语。【预设二】凤尾竹,这是一种热带地区的竹子,像鸟尾巴上的羽毛一样漂亮,和常见的竹子不一样。【预设评价】你能够结合实际理解词语,很好的学习方法。四、聚焦
7、关键语句,感悟表达(一)课件呈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的同学思考,这一段中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你觉得新鲜?在课文中圈画出相关信息。引导学生整理,路上的景色、民族以及民族的服饰。文中的三个“从,三个“向”你感受到了什么?(二)老师小结。从第一段的这句话中的三个“从.”感受到了孩子们是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连用了三个“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开心愉快地学习。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小学。想象:学生还会从什么地方走来;【预设】田野里、马路上、
8、小溪边1、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上课的句子,并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同桌相互交流。师总结:第三段写了学生上课时的特别,上课安静一动物们听课。2、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的后半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发言概括,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总结:这一段就写了学生下课时的特别,下课玩耍一动物们看热闹。齐读大青树的铜钟敲响了这一句,引导学生与自己学校的上课铃声进行对比。体会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出示:第三段3-5句,提问学生,这三句话中都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课文用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小学生上课时的专心,铜钟、大青树、
9、凤尾竹也从景物方面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引导思考:文中的句子还有没有你认为比较新鲜之处呢?学生交流;(2)思考:作者连用了四个“有.的”用意是什么?(连用4个“有.的”突出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设计意图】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教学中以“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的内容”作为线索,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思考,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五、当堂检测1.(时间),从从从走来许多小学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六、总结提升,升华情感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预设】特别的、快乐的、美丽的学校
10、(可随机板书)好,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小作业,课下,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两遍。将不会的生字写一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 .过程与方法:能说出课文让你有新鲜感的部分,并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3 .情感、态度、价值观: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品格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增强各民族团结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再读课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端起课本,我们用合适的语速、语气来朗读课文。二、检查生字,巩固复习检查认
11、读生词。上节课学习的课文中的生字,你还认识他们吗?坝族艳扮飘读跤洁凤尾指名读,齐读。三、分类指导,学写生字老师根据生字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上节课学习了两组,这节课学习剩下的两组。第一组:绒、球、读这三个生字左偏旁都是中等个头,右边部件比左偏旁上高、下长,两部分还要通过穿插避让写紧凑。“球”,的最后五笔为点、提、撇、捺、点。第二组:艳、静、扮这三个字,它们左右部件基本等高,“艳和静”的左右部件分别在竖中线左右,注意横画间距相等。“扮”由于左偏旁较窄,右边“分”的笔画注意压在竖中线上。3 .教师范写“绒”“球”“艳二4 .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坐姿,自己审视书写,有不满意的笔画及时发现
12、并修正。5 .赏评、修改四、深入研读,反馈交流1 .齐读课文第四段,课件呈现: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教师提问: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交流总结,蕴含着作者的自豪之情。教师提问:作者通过钟声、凤尾竹的影子,又表达了什么?引导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所小学深深的热爱。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作者的自豪之情。2 .快速默读全文,引导学生感受到大青树下的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并适时提问这所学校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特别、很新鲜?默读课文,划出这样的语句。3 .师生交流第一自然段中让你感到很特别、很新鲜的句子?引导学生说出他觉得新鲜、特别的地方。【预设】他们走的上学路和我们很不
13、一样。【预设评价】没错,他们上学路跟我们不一样,这些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的服饰也不一样。结合课后资料袋里不同民族服饰的图片,来加深学生理解。课件展示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图片。欣赏完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着画面再来朗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语气轻快一些,“的”的读音轻而短。)3.交流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让你觉得新鲜、特别的地方?【预设一】上课时有这么多小动物来听同学们上课。教师点拨:“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里用了一个感叹号,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是窗外的小鸟、小蝴蝶、小猴子,你心里会怎么想?鼓励学生分享他找到的句子。【预设二】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同学们课下玩的游戏有民族特色,和我
14、们不一样。指导学生用轻松、快乐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指名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1.学生自由说;2思考:大家朗读课文声音“真好听”,到底怎么好听呢?3.课文是怎么写出安静的呢?参考:课文里写窗外的“安静”,用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来衬托同学们朗读的声音“真好听二这种写法很新鲜。【设计意图】走进课文,品词析句,体会边疆小学的特点,在品读中提高阅读的能力。教学中,注重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形象之美。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在大量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通过一定的句式训练,发挥教材的示范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五、拓展延伸提问学生在上课、放学时候都会做什么呢?选择一个地方,仿照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构思一下,并试着动手写一写。教师巡视,展示范例。范例一: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答题,可安静了!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小虫不唱了,小鸟不飞了,它们也在静静地看同学们答题。这是静的范例。范例二:放学了,同学们纷纷到教学楼前站队,他们跟忙碌了一天的老师说再见,跟相处了一天的同学说再见,跟晚霞映照下的校园说再见。这是动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