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与《梧桐雨》中杨贵妃形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恨歌》与《梧桐雨》中杨贵妃形象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摘要引言3一、概念解析3(一)杨玉环3(二)长恨歌4(三)梧桐雨4二、长恨歌中杨贵妃形象5(一)美丽得宠的杨玉环7(二)多才多艺的杨玉环7(三)痴情的杨玉环8参考文献12致谢13长恨歌与梧桐雨中杨贵妃形象分析摘要唐玄宗李隆基与其宠妃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帝王妃子的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许多作家作品创作的题材。其中长恨歌和梧桐雨里面的杨贵妃形象对比最为鲜明。长恨歌是诗歌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作品,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从杨玉环入宫受宠到渔阳兵变、贵妃缢死,从避祸幸蜀到回銮京师、睹物思人,从上天入地的寻觅到天堂团圆,娓娓道来,迂徐曲折。在长恨歌里,关于“梧桐雨”的描写只有四句
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在这里并没有对“梧桐夜雨”作细致描绘,而是把梧桐夜雨放到四季的时序更替之中,通过时光的流逝渲染唐明皇对杨玉环绵延不绝的思念。其中,对“梧桐”的描绘又多于夜雨,梧桐形象的光彩超过了秋雨形象。而且这些都是从作者的视角来进行描写的,我们并没有看到唐明皇眼中的春花秋雨,长恨歌中叙述者的主观情感压倒了故事主角的情感。读以上诗句,我们既能够想象到唐明皇失去贵妃后的孤独、凄凉,更能强烈地感受到叙述者对二人爱情悲剧所持的同情态度从身世到爱情到人物品格方面都截然不同,两部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风貌的杨贵妃形象,情节结构总能表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
3、通过分析两部经典典籍的句子与情景,来研究杨贵妃在两部作品形象中有何不同。关键词:长恨歌:梧桐雨:杨贵妃引言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名作梧桐雨,是一部宫廷爱情悲剧,全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描写唐明皇、杨贵妃两人爱情故事的历史剧,以浓郁的抒情性、醇厚的诗味和文辞的华美著称。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
4、长恨二杨贵妃的形象在长恨歌中比较模糊,杨贵妃美艳、专宠、钟情于唐明皇,但她对君王的爱是被动的,性格也不突出。而梧桐雨对这一形象基本否定,杨贵妃则除了美貌外,就有了无情、放荡、耍心计等更多负面的因素。首先,唐明皇是因她而耽于声色爱海,荒于朝政,任人唯亲的。其次,安禄山兵变也只为了“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而且,她更像一个精神空虚、行为放荡、富有心计而对明皇并无真情的美妇。她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却与安禄山有私。临死,她也只是出干对自身的考虑。作者对这一形象基本持否定态度,写出了她的美貌、奸诈与淫荡,最后还设计了马践其尸的情节,对她祸国殃民的行为予以鞭勒。一、概念解析1.)杨玉环杨玉环(公元
5、719年一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阕乡(今河南灵宝)、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干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
6、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杨玉环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杨贵妃的“玉奴”、“玉娘”、“玉环”这三个名字是真实存在的,其中的奴、娘、环三个字的用语都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名字的一种衬托。玉奴,是她儿时的爱称;玉娘,是她册封前的尊称:玉环则是她册封贵妃、身体发福后人们对她的戏称
7、。杨贵妃的真实姓名应该叫做“杨玉”。(二)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干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怫恻的艺术形式,描墓、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全篇分为三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
8、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及安史之乱的爆发;第二部分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讲道士帮唐玄宗到仙山寻找杨贵妃。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梧桐雨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戏曲,中国十大古典悲
9、剧之一。白朴杂剧代表作。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描写安史之乱前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悲欢离合。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是;安禄山有一次未能完成军令,幽州节度使张守主本欲将他斩首,惜其骁勇,将他押至京城问罪。丞相张九龄奏请明皇杀掉安禄山,明皇不从,反而召见授官0此时贵妃正受宠幸,奉明皇命收安禄山为义子,赐洗儿钱。后来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不和,出京任范阳节度使。七月七日,贵妃与明皇在长生殿欢宴。明皇将金钗钿盒赐给贵妃,酒酣之际,二人深感牛郎织女的坚贞,对星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好景不长,天宝十四年,贵妃正在品尝她喜爱的荔枝,安禄
10、山谋反的消息传到,明皇携贵妃仓皇入蜀。驻扎马嵬驿时,军队起了骚乱。龙武将军陈玄礼请明皇诛杀祸国殃民的杨压忠,明皇依言而行。但军队仍不肯前进,陈玄礼又请诛媚惑君王的杨贵妃。明皇无奈,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中,由她自尽。这样,军队得到了安抚,保护明皇逃亡。肃宗收复京都后,太上皇(明皇)闲居西宫,悬挂贵妃像,与之朝夕相对,追念不己。一夜,明皇正在梦中与贵妃相见,却被梧桐雨惊醒。他追思往日与贵妃欢爱情景,惆怅万分。全剧结构层次井然,诗意浓厚。二、长恨歌中杨贵妃形象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古诗,“他以喜剧开头,以悲剧结束,在政治上是讽刺的,在爱情上是歌颂的”,作者本来的创作意图是“不但成其事,
11、变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作品在结构上分为前后两大部分,以杨贵妃之死作为分界线。前一部分极写杨贵妃的美丽与受宠及至推恩杨门,不但她自己“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在一身”,杨氏家族“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门户生”民间也“不重生男重生女”。于是日日笙歌,夜夜狂欢,“从此帝王不早朝”。然而欢娱不久,“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终日的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终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于是出逃幸蜀,“六兵不发无奈何”,最终“宛转蛾眉马前死”。杨贵妃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自己心爱的人赐死马嵬坡。这一部分是写人间的欢歌和死别;后一部分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及上天入地的追寻和贵妃的死而复生。“在天愿
12、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诗歌自此收笔,将李杨的爱情故事从人间上升到灵界。尽管许多人认为安史之乱始于杨贵妃的恃宠而骄,推恩杨门,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对杨贵妃是不公平的。诗歌一开头便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倾国一词,本来指使全国人都倾倒的美色。这里却有双关意义。思倾国。果倾国矣!预示着正是为为玄宗的“思倾国“,才真的弄出了一个“倾国”的结局来”,接着一句“御宇多年求不得”表明了“在杨玉环入官之前,玄宗求倾国之鱼已有多年了。后官佳丽三千人,都是多年求来的,但因为皆不是倾国之色。所以玄宗还在继续求,直到求到了杨玉环”。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杨玉环,玄宗还会
13、继续“求”他人。在这里,杨贵妃的自我成分微乎其微,她顶多只是玄宗众多玩偶中最心爱的一个,“姊妹弟兄皆列士”不过是玄宗为博取杨贵妃开心的一种手段,就像周幽王点燃烽火集结众兵为博取褒姒一笑一样。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他们的生活会继续荒淫下去,或许在杨贵妃人老珠黄的那一天,玄宗会再“求”倾国之色。然而,正是玄宗不理朝政而且日夜沉溺声色,终干导致社稷倾覆,皇舆播越,携妃中逃,在“六军不发无无奈何”的局面下,只好赐死杨妃。杨贵妃最终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自始至终她都无法说个不字。却也正是这种生离死别激起唐玄宗对杨贵妃无比沉痛的回忆,也正是这种沉痛的回忆使得杨贵妃能够永远活在这个风流天子的心中。这种“失去的
14、才觉珍贵”使得唐玄宗成了我们哀悯的主要对象,死者已矣,哀痛的总是活着的人。唐玄宗的这种追思使得他从作品前半部的耽于淫乐的帝王,”变成了一个极为钟情,对女性极为专一的男子帝王的物质己经渐消,更多了一些普通人的品格。或者说,前半部的玄宗对杨贵妃是基于其体貌的喜爱,杨贵妃对于他来说主要是玩弄的对象,后半部的唐玄宗对杨贵妃却是一往情深,他们是不可分离的情侣,因此才有使方土上天入地寻觅杨纪之举”。其实,杨玉环从一开始就是个悲剧,她始终都只是个美丽,纤弱,无辜的筹码,“丈夫将她作为自己保的筹码,拱手让给了他的父亲;家人将她作为富贵的筹码支持她陷于官院;而与她相伴时间最长的玄宗,最终对将她作为稳定军心的筹码
15、赐死于马嵬坡。“众所周知,杨贵妃原来是寿王王妃。虽然白居易用一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掩盖了她真实的来历,似乎她是通过选美直接进官的,但是无论如何。她还是无法逃脱后面的两个悲剧。这首叙事诗将更杂的历史情节用精炼的语句一笔带过,将着力点放在了对情的渲染上,即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浓烈的爱情和杨贵妃死后唐明皇深切的思念之情,白居易对李杨的爱情抱有同情态度,“以人之常情揣摩李降基把帝王与妃嫔关系,认为李,杨之间存在着真正的爱情”,尽管作者极力渲染李杨两人的情,“七有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等,但是这依然无法消
16、除杨贵妃悲剧的命运,而只能让生者嗡着那一缕芬芳去追寻逝者的美丽。红颜薄命的沉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散。就个人而言,杨贵妃只是遵从了“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的信条,遵从了“以国家社稷为重”的教诲,干是她走向了死亡,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她美丽、纤弱的身影。(一)美丽得宠的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可算是写尽杨玉环美貌的名句,只是微微一笑的回眸,便妩媚至极,艳压群芳,“后宫佳丽三千”都失去光彩,“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皮肤滑底,“云鬓花颜金步摇”展现的如鲜花般的面容,配以鬓边步摇一步一摇的姿态,更是给杨贵妃增添了诸多美的魅力。“缓歌曼舞凝丝竹”更是突出了杨玉环翩翩起舞时如仙般的动作与情
17、态,以致“尽日君王看不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充分体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难以舍弃而终日相随,以致“不早朝”,也正正因为唐玄宗对她的重爱,“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正所谓“爱屋及乌二为取悦爱妃则投其所好。自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家族尽沾恩泽,其父杨玄琰由济阴太守成为兵部尚书,其母杨李氏被封陇西郡夫人,大姐、三姐、八姐分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甚至远房兄弟杨钊那一吃喝玩乐之徒被赐名“国忠”,后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如此,天下人竟有“不重生男中生女”的思想。(二)多才多艺的杨玉环诗中描绘的的杨玉环是多才多艺的。在笔者看来,她“承欢侍宴无闲暇”,不仅仅因是为杨玉环的美貌
18、,很大程度是因为李、杨有共同的爱好音乐和舞蹈。历史上的李隆基是一位精通音乐的皇帝,是很有成就的作曲家、器乐演奏家,曾与乐工一同改编霓裳羽衣曲,还以吹奏玉笛而著名。杨玉环也是能歌善舞的才人。新旧唐书中记载了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杨太真外传中说“妃善击罄,多新声,虽太常梨之伎莫能及之J张璋唐五代词中收录了杨玉环所作词阿那曲罗袖动香香不已,全唐诗中更加完整的记有“题赠张云容舞”的标注。张云容乃杨玉环侍女,善舞,由擅霓裳羽衣舞,杨玉环写此词赞美她曼妙的舞姿:“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贵妃的美色才气加上两人的共同爱好,才谱就了两人的爱情。“骊宫高处入青云,仙
19、乐飘飘处处闻”,“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正是两人沉醉于共同爱好的音乐世界的真实写照。(三)痴情的杨玉环马嵬之变,“六军不发无奈何,李隆基被迫赐死杨玉环,心爱的妃子“宛转蛾眉马前死”,而“君王掩面救不得二贵妃死后场景更是凄惨,任凭“花钿委地”而“无人收”。整首词写到这里,倒是写出了杨玉环为心爱之人甘愿就死,“宛转”二字写出她死的那样从容,让人不由扼腕叹息,心生怜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杨玉环死后,白居易将她羽化成仙。“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此,杨玉环虽在人世之外,但仍然牵挂着李隆基,以致当她听到“汉天子使至”时,“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遮开,云鬓半偏新
20、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她急切的揽衣、推枕、虽云鬓半偏、花冠不整,也急于起身,这一系列连贯利落的动作,与她之前“侍儿扶起娇无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表现她渴望得到自己爱人消息的那种激动、欣喜的迫切心绪。“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见到信使,引发了她空寂已久的感情,这泪水是她对唐玄宗始终不曾忘怀的思念,回忆当年的恩爱岁月,如今却生死两茫茫,不复再见,“回头下望尘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她整日望凡尘,希望能看到自己所爱的人,但却只见漫天尘雾,只剩自己一人空度岁月。于是,“钿合金钗寄将去”,愿李隆基睹物思人,勿忘佳人,坚信”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21、”,并差使者带回二人七月七日夜半无人时在长生殿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坚定天上人间永做夫妻的信念,给人留下了缠绵的余韵,或是心痛,或是惋惜,或是悲哀。杨玉环虽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最终没能难逃“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悲剧命运。唐玄宗虽“不爱江山爱美人”,但马嵬事变发生后,他也无法挽救他最爱的妃子而“血泪相和流”,白居易以时间为主线,多层次,多侧面精雕细琢了杨玉环这一形象:美丽、多情,她享受爱情,她追忆爱情:这一形象可触、可摸、可感、可信,极具立体感,一篇长诗读来意犹未尽,沉浸其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长恨歌,不同的“杨玉环”。三、梧桐雨中杨贵妃
22、的形象从古到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被写成各种的版本,虽然各部作品对杨贵妃的描写有所不同,但是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杨贵妃有美若天仙,且擅舞蹈。如梧桐雨写道:“妾貌类嫦娥”来形容杨贵妃的美色,在戏曲中多次描写杨贵妃最擅雷裳羽衣之舞“腰鼓声干,罗袜弓弯,玉佩丁东响珊珊,即渐里舞云鬓。施呈你蜂腰细,燕体翻,作两袖香风拂散。”梧桐雨是元代白朴的代表作,全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名于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这是一本以唐明皇为主要角色的末本戏,正末是唐明皇。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由一个楔子和四折组成。楔子写唐明皇不问是非,竟给丧师失地的番
23、将加官进爵,让他镇守边境。第一折写安禄山出京后,杨贵妃对他暧昧思念,以及唐明皇与杨贵妃山盟海誓,尽情欢乐,这就让李杨的爱情显得胸弱且有阴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杨贵妃的形象。第二折写安禄山为夺江山,娶杨妃而起兵造反,唐明皇却不理朝政,日夜沉溺声色,在其荒淫无度时,安禄山直破流关,兵临长安,唐明皇不得不携杨妃怆惶出逃幸蜀。第三折写第四折写唐明皇重返长安,在“窗 整个戏在一片伤感的情调中结束。 仅有几处宾白,但我们可以看 终究一个“妖人”的尤物。这一点马嵬兵变,唐明皇不得不杀杨国忠和杨贵妃以平民愤,儿外梧桐上雨潇潇”的晚上,沉情地思念死去的杨妃,在梧桐雨中,杨贵妃只是个配角,没有一句唱词,出杨贵妃的总
24、体形象是淫乱,对唐玄宗没有什么感情。我们可以从她与安禄山的私情可以看出,尤其是马嵬兵变中,唐明皇自身难保,只好将她赐死,她虽然说“妾死不足惜,但主上之恩,不曾报得,数年恩爱,教妾息生割舍?”却希冀唐明皇能救她,但唐明皇狼狈不堪,根本救她不得,她又心生怨恨,“陛下好下的也!”与唐明皇多情痴恋相比,杨贵妃显得很自私,她世俗而美丽,风流而放荡,纠缠于唐明皇和安禄山二人之间,成了亡国的重要根源,淫乱的她始终也逃不过亡国祸水的罪名。在这一出“一人主唱”的杂剧里,杨贵妃作为附属于主角唐明皇而存在的角色,没有一句唱词,没有咏叹宣叙的机会,我们只能从一些比较单的对白中揣度其心声,其形象比较单薄,但我们也能从其
25、中看出杨贵妃这一形象的特点了。作品对杨贵妃形象的外理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将杨妃看作是一面、迷惑玄宗,一面私通安禄山的内奸,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无论如何,在梧桐雨中,杨贵妃被钉在“亡国祸水”的十字架上,这个十字架,她必须背负过这个时代。(一)杨贵妃迷之身世在梧桐雨中,白朴先借玄宗之口道出了杨贵妃的来历:“开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乃主上圣节,妾身朝贺,圣上见妾貌类嫦娥,住内太真宫,赐号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宠幸殊甚这里白朴亳不避讳地交代了玄宗强占儿媳的历史事实,并透露出:杨贵妃并不是一个遵守儒家礼教的烈女。杨玉环这个人物历史上是存在的。史料记载“杨贵妃生于官宦家,父亲早逝,从小
26、寄养于叔父家。先是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看中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后被唐玄宗看上,于是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白朴在梧桐雨中,遵循了历史的记载,在第一折中写道:“妾身杨氏,弘历人也。父亲杨玄瑛,为蜀州司户。开元二十二年,蒙恩选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乃主上圣节,妾身朝贺,升上见妾貌类嫦娥,令高力十传旨度为女道十,住内太真宫,此号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半后服用,宠幸殊堪。”梧桐雨对杨贵妃的身份背景的叙述和历史记载基本上是相同的。梧桐雨没有回避杨贵妃曾当寿王妃这一段,遵循了历史。(二)贪图享乐的生活梧桐雨中,
27、杨贵妃是被“强行”进宫,皇上看上她,就算是皇上的儿媳妇也不得不对皇帝的命令服从。当妃子也许是很多女子的心愿,但是杨玉环与丈夫寿王伤心离别,唐玄宗比杨玉环大三十岁。一个大自己三十岁的老头子怎比年轻的寿王呢,更何况离别丈夫去侍奉公公,在感情上也受到伤害,对唐玄宗又何来真感情。深宫中的寂寞,导致安禄山的到来让杨贵妃的生活为之一亮。梧桐雨的开头就描写了杨贵妃和安禄山的私情。安禄山在被派遣做渔阳节度使云”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日离去,怎放的下心”两人的私情被杨国忠得知,安禄山被派遣时,杨贵妃又怕又不舍“近日,边庭送一蕃将来,名安禄山。此人猾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圣人赐与妾为义子,出入宫掖。不期我
28、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怕的是私情败露,不舍的是安禄山要远去边关当节度使,一段情也许会从此终结。她和唐玄宗的七月七夕的盟誓看起来也可笑,“妾蒙主上恩宠无比,但恐春老花残,主上恩移宠衰,使妾有龙阳泣鱼之悲,班姬题扇之怨,奈何!”看起来对唐玄宗有着深爱,又担心他移情别恋而顿生伤感。杨贵妃确实担心失宠,因为她担负着整个杨氏家族的命运,一旦失宠,杨氏家族便毁于一旦,而且失宠就等于失去了奢华的物质生活,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的她更担心失去恩宠。她的话无非是想抓住唐玄宗的心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由此看来,杨贵妃是不幸福的。自己喜欢的人不能在
29、一起,还要虚伪地去讨好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样的生活何来幸福,何来美好的爱情。从梧桐雨中关于杨贵妃的爱情中可以比较出,杨贵妃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用情不专,放荡的女人,而长恨歌中的杨是一个纯洁专情的女人。两部作品对杨贵妃的爱情方面的表现截然不同,正好塑造出杨贵妃两个相反的人物形象。(三)自私自利的内心在梧桐雨中,当贵妃听到“明日早起,幸蜀去来”的时候,悲叹道:“妾身怎生是好也!”既而又云:“陛下,怎受的途路之苦!”在大难面前,贵妃不但不能为君分忧,反而为其平添出一份烦恼。由此可见梧桐雨中的杨贵妃是不识大体的。在梧桐雨中,安禄山加官进爵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是杨贵妃的义子,而正是贵妃的一句:“陛下,这
30、人又姓矮,又会舞旋,留着解闷倒好。”使玄宗做出了将安禄山赐予贵妃做义子的决定。不但如此,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原因,也与杨贵妃不无关系:“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可见在白朴笔下,安史之乱在一个层面上,是由杨贵妃干政,乱情引发的。在梧桐雨中,杨贵妃得知士兵兵变要求唐玄宗赐死自己,她首先想到的是不能死,求唐玄宗保住自己。“妾死不足惜,但主上之恩,不曾报得,数年恩爱,教妾怎生割舍?”杨贵妃表面说不舍与唐玄宗的“恩爱”实质上是怕死,求助唐玄宗,希望他能念及昔日的情爱,救自己一命。在梧桐雨中,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暖昧且有悖君臣伦常,与被人们所称道的象征李、杨爱情高潮的“乞巧”相比,更是格格不入。在第一折杨
31、贵妃的宾白中,紧随其身世介绍的是安禄山的出身,随之面来的是杨贵妃对安禄山的思念之情:“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且后文中杨贵妃在听闻“万岁来了,接驾”时的表现是:“旦惊云,圣上来了!”这个“惊”字很值得玩味。由此看来,所谓感天动地的李、杨爱情在梧桐雨中只是玄宗的一随情愿。及至马嵬之变,杨贵妃临死前对不能自保的玄宗充满了埋怨:“陛下好下的也!”无异于往玄宗本就受伤的心上又插了一刀。可以想见在梧桐雨中,杨贵妃对唐玄宗虽有多年来朝夕相处的感情,但并非笃厚始终。但唐玄宗己经不能自保,“妃子,不济事了,六军心变,寡人自不能保”于是陈玄礼再次逼唐玄宗下命令“愿陛下早割恩正法,杨贵妃慌了,用几乎
32、威逼的语气道;“陛下,怎生救妾身一命?”但玄宗己无动于衷了,因为他己经无法自保了,被迫下旨赐死杨贵妃。杨贵妃此时知道己经无力回天了,对玄宗只有怨恨,“陛下好下的也!”从整个被赐死的过程来看,杨贵妃并没有想过国危当前,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死能激发士兵的战斗士气,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更没有为深受战争伤害的老百姓着想,她唯一想到就是自己的生命,足以看出她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性格。参考文献王立余韵悠且长杨贵妃形象在唐宋传奇中的流变口.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81-182徐晓玲.杨玉环文学形象演变研究-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例UL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
33、院学报2015(05):77-81郭永梅李、杨故事的传承与流变UL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3):179-181汤斌杨玉环形象演变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5杜巧月.论梧桐雨和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的差异儿戏剧之家(上半)2014(02):146-147+145涂小丽从民俗事象看梧桐雨的俗化倾向几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lK)2012(04):57-62.曾正中日古典戏剧中杨贵妃形象的比较研究D1.河南大学2012.8王静.宋代杨贵妃题材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安明宏.汉宫秋与梧桐雨女性悲剧之异同J.黑龙江史志2010(21):156157.10杨静.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11张桂芳梧桐雨主题辨析JL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24-25+4712倪美玲唐明皇与杨贵妃文学形象的娉变江西社会科学2007(08):10410613张中宇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J文学评论2006(04):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