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部编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10我们当地的风俗公开课配套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赫】部编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10我们当地的风俗公开课配套教案2.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题:我们当地的风俗一奇妙的节日风俗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四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我们当地的风俗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中第第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的第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又分为三大板块:“风俗就在我身边”、“奇妙的节日风俗”、“风俗的演变”,通过这三大板块,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本课例为我们当地风俗的第二、三板块“奇妙的节日民俗”“风俗的演变”的教学课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感悟中国各地奇妙的节日民风民俗以及家乡节日民俗的形成、演变,体会家乡
2、人生活的独特韵味,了解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一个家乡人的自豪感。二、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积极投入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悟家乡节日民风民俗以及民俗的形成、演变,体会家乡人生活的独特韵味,了解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一个家乡人的自豪感。2、能力: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掌握家乡民俗中的特色活动及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知识:探询家乡风俗习惯,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民俗有
3、哪些,并初步探究家乡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已渐成共识。选取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就正是“生本课堂”所倡导的。节日民风民俗本身就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端午节吃五红”这一学生常见节日习俗导入课题,是符合生本理念的。又利用情境创设设计了“游民俗村”“节日民俗探秘”等环节,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再以“了解了这一现象,你对民风民俗有什么新
4、的看法”这一问题,引入本课主题,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1、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空间。让教学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尽量创设条件,向社会延伸,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社会生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2、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融合起来,关注社会的发展,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社会性。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 .了解中国各地节日民俗差异,以及家乡特色节日民俗,体会不同风俗中寄托的美好情感;2 .在民俗的变与不变提升
5、对传统节日文化认识,让儿童真切地体悟到民族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从而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弓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创游园情境,品端午民俗1.创设情境:端午节到了,民俗公园准备了一场节日民俗游园会,跟着程程同学去凑凑热闹吧!2 .游园会播放全国各地端午习俗新闻视频,学生简单交流小结。3 .小挑战一常州端午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习俗呢?(相机出示“龙舟竞渡由鸟舟竞渡演变”“常州高楼式龙舟”“西太湖龙舟赛”“国外泳池龙舟竞赛”图片与新闻,感
6、受家乡端午节文化魅力以及传统民俗的演变。)L观看视频,搜集信息,比较南北端午习俗,小结端午习俗的由来与演变。2.观览图片视频,感受家乡端午的奇妙,体会各地端午的差异性。创设节日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对家乡节日风俗的认同感及文化自信。活动二、请公约先行,育民族自信1 .过渡:端午节是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节日。2 .知公约一一出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了解保护节日民俗的重要意义。我国被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还有重阳节。简单交流重阳习俗。3 .得使命一我国对节日民俗的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
7、化遗产名录中的民俗节日。4 .民族荟一一出示遗产名录中的节日民俗目录,和民俗园导览图,点击链接感受中国各民族不同的节日民俗。5 .交流感受,师生小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节日民俗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保护多样的节日民俗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节日民俗中的种种艺术表现也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力。L学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特色节日极其习俗。2.选择感兴趣的各民族节日民俗,观赏了解,体会节日民俗的奇妙与差异。知道节日民俗不仅是民族的特色,也是世界的遗产;树立保护与传承节日民俗的信念,这也是世界公民的责任。活动三、论民俗演变,悟美好情感1民俗园中博物馆一一建立传统节日民俗博物馆,展
8、示节日民俗的特色及其历史演变。小组合作:想一想,博物馆中可以展出什么呢?.2.组织集体交流34个传统节日,相机补充资料提升引导。1 .课前提前搜集资料,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节日进行合作探究,并选择表演、演讲等形式2 .班级集体交流。.(预设:(一)探究春节,相机播放视频春节的习俗讥不变:年夜饭、福字、春联变:拜年的方式、门神、集五福抢红包需变革:放鞭炮小结:永远不变的是浓浓的亲情、乡情和民族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二)探究中秋,相机配乐朗诵水调歌头中秋。不变:赏月、团圆饭变:月饼的馅料越发丰富,五仁月饼受到歧视小结: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无论发生了多少变化,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这一天,家人团
9、聚,阖家欢乐,神洲大地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三)探究清明,相机奖励青团,回顾青团纪念介子推的故事。不变:扫墓、踏青、放风筝变:2008成为法定假日,演变为新出游李。需变革:烧纸小结:原来,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感恩节。寄托思念,也不忘文明。)任务驱动和情境创设相融合,使学生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起来,关注社会的发展,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社会性。活动四、制节日文创,传民俗生命1.小组体验:小组随机抽取材料包,根据材料和提示制作民俗节日文创,并且为作品设计广告,准备T台走秀。2 .班级展示,交流:节日用品有变化吗?3 .小结: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传统节日里的变与不变,就会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进步的信息,就会
10、深刻地体会到民族文化蓬勃的生命力。4 .布置作业: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制作民俗节日用品,建议将编制的蛋袋、设计的香囊送给亲人朋友,将美好的祝福传递下去。1 .根据抽取的材料包合作:绘制彩蛋、编制蛋袋、制作香囊、剪窗花、做风筝面、扎兔子灯,感受节日民俗活动的情趣。2 .完成课后作业。延续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也让传承节日民俗由公约要求升华为内在驱动。实践性作业让课堂延伸向生活,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
11、成员的评价)节日风俗我知晓节日风俗我传承节日风俗我发展总评(?)基本了解流畅表达勤于实践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奇妙节日风俗差异美好祝愿演变九.教学反思德法课标要求教学中要做到点面结合,如何使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这一突破口的一一设计了几个问题“你发现这些民俗对于家乡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说说你探究民俗时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说说你此刻的想法”以采访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采访中,几个孩子都表达了想要继续探究下去的愿望,我认为这就足够了。因为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孩子们在不断地探索了解中慢慢积淀的,只要他们想要继续探究下去,随着他们对家乡了解的深入,对家乡的情感也会油然而生,这大概就是日久生情。我想利用一段时间,通过引导督促孩子们继续探究,不断更新“民俗天地”中的内容来证实我的这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