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常规.docx(7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节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住院患者护理常规。2 .入院接待入院时盖患儿左脚脚印,监护人签名并按左食指或拇指印确认,保留患儿父母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告知患儿家属探视时间、解释病情时间、探视注意事项、母乳喂养注意事项,并告知家属需要准备的物品如婴儿纸尿片、湿纸巾,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存入病历。3 .基础护理(D每日用制霉菌素液(生理盐水50ml+制霉菌素100万单位)口腔护理一次。(2)每日用过氧化氢液及碘伏脐部护理一次。(3)根据医嘱实施沐浴或床上浴,保持被服、衣物的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4 .休息与活动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打扰,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5
2、 .饮食护理鼓励母乳喂养。奶瓶喂养时注意奶嘴要充满奶液,不能有空气,以免服入过多的空气引起腹胀,影响消化。喂奶过程需观察患儿的脸色,一旦出现青紫应暂停喂奶。喂奶后将患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让空气排出并置患儿于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的排空。同时垫高头部,避免过早、过多的翻动新生儿,以减少呕吐的发生。6 .排泄护理每3小时更换纸尿裤一次,排大便时及时更换,预防尿布皮炎的发生。重症监护的患儿每次换纸尿裤时称重,记录每次尿量。观察大便的量及性状。7 .给药护理(1)新生儿用药剂量小,用药时注意计算准确,双人核对药物剂量。(2)口服给药时若为片剂可将药片溶于12ml凉开水中喂服,从患儿的口角处顺口颊方向慢慢
3、倒入药液,待药液咽下后再将药杯拿开,防止患儿将药液吐出。喂药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间进行,以免因服药时呕吐将奶吐出引起误吸。任何药不应混于奶中喂哺。1 3)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臀大肌外上方或股外侧肌。对哭闹挣扎的患儿注射时可采取“三快”的特殊注射技术,即进针、注药及拔针均快,以缩短时间防止意外。静脉推注或滴注时注意防止药物外渗。2 4)外用药物时注意进行适当约束,以免患儿因抓、摸使药物误入眼、口而发生意外。8 .专科护理和观察要点(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院内感染,防止交叉感染或感染播散。(2)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3)注意保暖,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
4、烧伤、烫伤。新入院的患儿,尽快选择合适的保暖设备,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温度维持在36.5-37.5o使用温箱、辐射保暖台的患儿每4小时记录箱温/辐射台温度一次。沐浴水温3841,沐浴时先试水温再将患儿放入水中,禁止戴手套为患儿沐浴,为隔离患儿沐浴时先试水温后戴手套或用手肘试水温;奶液液温度3840。禁止使用热水袋保暖。(4)预防新生儿皮肤损伤: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的患儿以安普贴薄膜贴在鼻中隔处预防鼻中隔损伤,呼吸机辅助呼吸、CPAP辅助呼吸、昏迷的患儿以赛肤润喷涂枕部预防压疮,定时翻身;所有患儿使用赛肤润喷涂臀部、颈部,预防臀红、颈部皮肤的破损;禁止将针头
5、、注射器、剪刀等利器放在患儿床上;将息儿的衣服袖口处反折,以防指甲抓伤皮肤。(5)防窒息:不要将杂物放在床上,放好枕头、被子,不要堵塞患儿口鼻,喂奶后取右卧位避免奶液反流引起窒息。(6)防坠床:操作时打开温箱门或拉下辐射台的床栏后注意避免将患儿放于靠近床沿处;执行完操作后关好温箱门、固定好辐射台的床栏。(7)输注静脉营养液、多巴胺等高危液体时应加强巡视,发现外渗按高危药物外渗处理流程处理,将损害降低到最小。预防钙剂外渗,滴注钙剂时首选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脐静脉导管),无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滴注钙剂时须使用新建立的静脉通路,每次输注前后都应用生理盐水冲管,禁止使用微量泵推注钙剂,滴注过程中需严
6、密观察有否出现钙剂外渗,一旦出现钙剂外渗,应马上予0.5%利多卡因封闭。9 .心理护理当患儿哭闹不安时通过抚摸、轻拍、温柔地与患儿说话等方法安慰患儿。10 .健康宣教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教育内容包括患儿病种的治疗与护理、生长发育的监测、常见病的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感染的预防等。二、早产儿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 .呼吸困难。2 .低体温。3 .感染。4 .呼吸暂停。5 .喂养困难。(三)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羊水、脐带有无异常、Apgar评分。2 .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有无出现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鼻翼翕动,有无出现发绢,
7、必要时评估经皮氧饱和度。3 .体重。4 .肤色是否红润。5 .有无出现硬肿及部位。6 .有否出现呼吸暂停。7 .进食情况,吸吮力,吸吮与吞咽的协调性,有无出现溢乳、呛奶。8 .有无出现腹胀、呕吐胆汁或咖啡样液、腹泻或排血便。9 .有无感染表现,包括反应差、黄疸退而复现、皮肤出现花斑样改变、安静时心率160次/分、反复呼吸暂停、呼吸增快、体温高或出现低体温,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10 .有无出现对氧的依赖。(四)护理措施1 .将患儿放于己预热好的温箱或辐射抢救台上。若患儿体温不升,温箱的箱温调转患儿体温高1,每30分钟测休温一次,直至体温在36.5-37.5C之间,再连续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
8、共三次,若体温仍正常改为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2 .为刚出生的早产儿擦除身上的污垢,需注意做好保暖,在温箱或辐射抢救台上擦拭。胎脂不必擦得太干净。3 .在温箱外覆盖颜色较深的布遮光。4 .遵医嘱调节温箱湿度。5 .使用“鸟巢”,头部戴帽子。6 .在早产儿肩下放置小的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7 .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8 .遵医嘱实施氧疗。氧疗的目标是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OJ5080mmHg,经皮氧德和度(TcsO2)90%95%。9 .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接触患儿时注意做好手消毒。10 .对有适应证的早产儿留置脐静脉导管和(或)PICC导管。11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刺激
9、皮肤等处理。12 .遵医嘱使用氨茶碱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使用氨茶碱时注意剂量准确,缓慢滴注,并观察有无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呕吐咖啡样物等中毒反应。13 .喂奶后取右侧卧位。14 .非营养性吸吮。在婴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头以增加吸吮动作。(五)健康教育1.家属心理支持。2 .家属照顾早产儿的技能训练,包括喂奶、沐浴训练。3 .出院健康宣教嘱家属注意按时为患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听力筛查、康复专科评估及干预。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保证营养的供给,补充维生素AD滴剂。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呼吸困难。4 .气体交换受损。5 .感染
10、。6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7 .并发症动脉导管开放、肺动脉高压、肺出血。(三)护理评估1 .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羊水、脐带有无异常,Apgar评分。母亲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2 .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观察患儿是否在出生后46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吸气时三凹征、呼吸性呻吟、青紫不断加深,甚至有呼吸暂停、肌张力低下、低血压、休克。3 .有无出现硬肿及部位。4 .有无呼吸暂停。5 .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有无出现花斑样改变、肢端是否温暖,必要时评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CRT的评估方法:指压前臂内侧皮肤,放手后转红
11、2秒为正常,24秒为较慢,4秒为甚慢。6 .是否有气促、多汗、心前区抬举搏动、周围脉搏跳动增强、心率加快、脉斥增宽等导管末闭的表现。7 .观察患儿是否有持续肺动脉高压、肺出血的表现,详见第二篇第八章第一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及“新生儿肺出血护理常规”。(四)护理措施1 .将患儿放于已预热好的温箱或辐射抢救台上。若患儿体温不升,温箱的箱温调节较患儿体温高1,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在36.5-37.5之间,再连续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共三次,若体温仍正常改为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2 .在患儿肩下放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清理呼吸道。3 .予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
12、性物质(PS)100200mgkg,用PS后6小时内禁止气管内吸痰。4 .遵医嘱实施氧疗。早产儿氧疗的目标是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OJ5080mmH,经皮氧饱和度(TCSOJ90%95%。足月儿氧疗的目标是维持Pa(在6090mmllgo5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1)使用常频呼吸机时定时给患儿翻身、拍背、吸痰。高频振荡通气时定时翻身,一般不需拍背,当气管插管内见分泌物时予气管内吸引。气管内吸引时可预先增加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0D5%10%,氧合12分钟。每次气管内吸引不超过10秒,不可在气管插管内反复上下提插,避免深部停留。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认真做好手卫生。(2)操作时
13、动作轻柔,每班观察气管导管的深度,预防脱管。(3)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好手卫生;抬高床头30左右;呼吸机回路污染时予更换;避免螺纹管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同时做好污水清除;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4)机械通气并发症的观察:导管脱出的观察:发生脱管时,患儿突然出现青紫,肺部听不到气体压入肺内的声音,若婴儿啼哭,可听到哭声,呼吸机监测PlP降低,用复苏囊进行人工呼吸时,青紫不能缓解;导管堵塞的观察:发生堵管的患儿若有自主呼吸,可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和青紫;气囊加压给氧时可感到阻力;听诊肺部呼吸音减弱;呼吸机监测PlP增高,血气PaCO2增高,PaOz降低;气胸的观察:发生气胸时,患儿突然出现青
14、紫,胸廓不对称,患侧胸廓隆起,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减低,心率早期增快,严重者心率减慢、休克。(5)骨突部位涂赛肤润以防压疮。6 .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置管,并加强维护。7 .禁食者予补充静脉营养液。8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遵医嘱使用氨茶碱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使用氨茶碱时注意剂准确、缓慢滴注。并观察有无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呕吐咖啡样物等中毒反应。9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遵医嘱控制液体量,给予利尿利,并用呵躲美辛治疗,使用蚓I味美辛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出血的症状。10 .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出血的处理详见第二篇第八章第一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及“新生儿肺出血护理
15、常规”。(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出院健康宜教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一)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护理常规1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护理关键点(1)清理呼吸道无效。(2)气体交换受损。(3)体温过高。3 .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脐带、胎盘、羊水情况。(2)有无出现呼吸困难、鼻翼翕动、三凹征、气促、口吐白沫。(3)肤色是否红润,是否有青紫。(4)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发热。(5)有无咳嗽咳痰。4 .护理措施(D保暖,将患儿放于预热好的温箱或辐射保暖台上。(2)清理呼吸道,吸出呼吸道内的羊水。(3)遵医嘱实施氧疗。(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湿度。如:室内
16、每日通风2次,室温保持2426,相对湿度55%65%。(5)抬高床头1530,定时翻身。(6)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如松解包被、温水擦浴等。(7)胸部物理治疗:手动叩背排痰:用软的面罩,以手腕的力量轻叩,频率120次/分,叩击前胸、后背、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两侧共8个部位,每个部位叩击67次,约1-2分钟;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时先从患儿的肺下叶开始,由外向内,由下至上向肺门方向叩击,感染部位延长叩击时间。(8)遵医嘱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9)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采用低负压,一般调至60100mmHg,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5 .健康教育(1)家属心理支持。(2)出院宣教。(二)新生儿感染性
17、肺炎1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护理关键点(1)清理呼吸道无效。(2)气体交换受损。(3)体温过高。(4)呼吸衰竭。(5)心力衰竭。(6)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7)中毒性肠麻痹。(8)中毒性脑病。3 .护理评估(1)母妊娠期间是否有病毒或原虫感染、产道感染,是否有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滞产或胎儿急产于污染环境,患儿出生后是否有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是否有接受侵入性操作或检查。(2)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差,原有黄疸是否加重。(3)是否出现气促、发绢、咳嗽,必要时监测经皮氧饱和度。(4)有无出现以下呼吸衰竭的表现: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齐、异常呼吸(
18、如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点头样呼吸、双吸气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口唇甲床发绢,严重时可有嗜睡、昏迷或惊厥;三凹征。必要时监测血气PO2及PCO2(5)有无烦躁不安、面色发灰或发绢、呻吟、拒奶、呼吸急促或喘息、心率快(患儿在安静状态下160次/分钟)、肝脏迅速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6)有无腹胀中毒性肠麻痹的表现,腹胀、肠型。(7)是否有呕吐、腹泻、食欲缺乏等,是否有体液不足、皮肤干燥、颅缝重叠。(8)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瞳孔变化及肌张力增高,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4 .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湿度。如:室内每
19、日通风2次,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2)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如松解包被、温水擦浴等。(3)抬高床头1530,定时翻身。(4)遵医嘱实施氧疗。早产儿氧疗的目标是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O2)5080mmHg,经皮氧饱和度(TCSoD90%95%。足月儿氧疗的目标是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o2)60-90mmHg,经皮氧饱和度(TcSo2)90%100%。(5)遵医嘱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6)胸部物理治疗:手动叩背排痰:用软的面罩,以手腕的力量轻叩,频率100120次/分钟,叩击前胸、后背、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两侧共8个部位,每个部位叩击67次,约12分钟;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时先
20、从患儿的肺下叶开始,由外向内,由下至上向肺门方向叩击,感染部位延长叩击时间。(7)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动作轻柔,采用低负压,一般调至60100三Hg,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8)控制输液速度,减轻心脏负担,一般输液量60100m1/(kg.d),速度5ml(kg.h)O(9)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10)合理喂养,以少量多次为宜,或采取鼻饲喂养。对于有呕吐、腹泻、食欲缺乏的患儿应适当补充电解质,补充足够的营养及水分。(11)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详见第二篇第八章第一节“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12)有脑水肿的患儿遵医嘱使用脱水剂(甘露醇每次0.5LO
21、gkg)及利尿剂。(13)心力衰竭患儿的处理:详见第二篇第八章第一节“新生儿急性心力衰竭护理。5 .健康教育(1)家属心理支持。(2)出院健康宣教。五、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2 .腹泻。3 .并发症胆红素脑病。(三)护理评估1.是否有头颅血肿、红细胞增多症、早产、糖尿病母儿、感染、母儿血型不合(包括ABO、Rh血型不合)等黄疸的高危因素。4 .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大便颜色有无加深或排白陶土样大便,小便颜色是否深黄。5 .观察患儿是否有核黄疸警告期的表现: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
22、吐。进一步发展则可进入痉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6 .光疗的患儿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量及性质,观察患儿有无出现皮疹、青铜症。(四)护理措施1.蓝光光疗的护理(1)检查灯管是否完好。(2)患儿戴遮光眼罩,尿片遮挡会阴部,裸体放于箱内,尽量暴露皮肤,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3)皮肤上不应扑粉及涂油剂,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4)如患儿有呕吐、出汗及时清除。(5)光疗时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6)用纱布包好患儿手脚以免擦伤或抓破皮肤。(7)观察患儿皮肤有无发红和皮疹,若程度轻,一般不需处理;若较重可暂停光疗,皮疹可自行消退,再继续光疗。(8)若患儿出现青铜症,予停光疗。(9)注意清洁臀部
23、,预防尿布皮炎。2.遵医嘱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3.遵医嘱予口服清肝利胆液退黄,观察有无出现排便增加。4.遵医嘱输注血浆或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5.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6.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己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7.换血患儿的护理(1)换血前禁食一次。(2)选取槎动脉、肱动脉、撅动脉、股动脉为出血端,留置20G、22G或24G留置针,入血端采用静脉。(3)血液取回后在室温下预温,或放于W37C的温水中预温。(4)换血过程注意出入血量的平衡,准确记录出入血量,观察患儿有无休克的表
24、现,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5)保暖。(6)观察患儿有无惊跳、手足描搦、震颤、惊厥甚至喉痉挛、窒息等低钙血症表现。(7)观察患儿有无出血倾向、贫血的表现。(8)观察患儿是否有精神萎靡、反应低下、躯干和四肢肌肉无力、心电图T波高尖、QRS波增宽和心律失常等高钾血症表现。(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出院健康宜教,嘱家属注意观察患儿黄疸的变化情况。六、胎粪吸入综合征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呼吸困难。3 .感染。4 .清理呼吸道无效。5 .气体交换受损。6 .持续肺动脉高压。(三)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
25、、羊水、脐带有无异常,Apgar评分。2 .患儿指甲、皮肤、脐带有无被胎粪污染而发黄。3 .是否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包括发组、呻吟、鼻翼翁动、三凹征和明显的气促、呼吸浅而快等。4 .胸部体征有无过度充气的表现,胸廓前后径是否增大如桶状胸。5 .有无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表现。患儿出现持续青紫,吸入100%氧不能改善,动脉导管开口前(常取右槎动脉)及动脉导管开口后(常取左楼动脉、脐动脉或下肢动脉)的动脉血氧分压差,两者差值大于1520mmHg或两处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差10%。(四)护理措施1.保暖。维持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随时调整辐射台温度或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37.5。6 .吸
26、痰,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因分泌物下移造成进一步通气障碍。7 .遵医嘱实施氧疗。合理用氧,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用氧方式,如鼻导管、头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及机械通气,维持有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8 .洗胃留置胃管,用L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每次10ml,然后等量回抽,反复清洗多次,直至洗出液清澈为止。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误入气道及造成黏膜损伤。观察记录洗出液的颜色、量及性质。抽洗胃液时应速度缓慢,以免损伤黏膜引起出血。次洗胃的总液体量一般不超过60mL9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纠酸、抗炎补液。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泵给药,保证各种药物定时应用,达到最佳疗效。给药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
27、肿、药液外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留置针使用时间34天,需及时更换,避免静脉炎的发生。10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详见本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11 出现肺动脉高压的护理详见本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出院健康宣教。七、糖尿病母儿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低血糖。3 .气体交换受损。4 .呼吸暂停。4,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镁。5 .喂养困难。(三)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羊水、APgar评分,妊娠期母亲血糖监结果。2 .监测血糖,观察患儿是否有反应差或烦躁、喂养困难、肌张力低、易
28、激惹、惊厥、呼吸暂停等低血糖的表现。3 .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否出现发组、呻吟。4 .评估患儿是否发生多血质貌。5 .评估患儿体重是否与孕周相符,是否为巨大儿(体重24000g)。6 .观察患儿是否有惊跳、手足抽搐、震颤、惊厥甚至喉痉挛、窒息等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表现。7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高胆红素血症。8 .观察患儿有无出现发期、呼吸困难加重、呼吸暂停、心率增快或减慢、口吐粉红色泡沫等肺出血表现。(四)护理措施1.低血糖患儿静脉推注10%葡萄糖,以能维持血糖稳定的速度静滴葡萄糖,使患儿血糖维持在2.27.Ommo1/L之间。9 .保持呼吸道通畅,肩部垫一小软枕或小毛巾,避免颈部弯曲。10 遵医嘱
29、实施氧疗,维持动脉血氧分压,足月儿在6090mmHg,早产儿在5080三nmHg,经皮氧饱和度足月儿在90%100%,早产儿在90%95%.11 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静脉血血细胞比容65%时,给予部分换血治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生理盐水推注速度与换血速度同步,换血后禁食一次。12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PS替代疗法。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前,应充分吸痰和清理呼吸道,协助医生在无菌操作下行气管插管,将PS经气管注入肺内,用药后6小时内禁止吸痰,用药后及时观察呼吸情况。13 低血钙患儿遵医嘱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滴注前必须重新选择较直、粗的静脉用药,防止药物外渗,滴钙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心率大于80次/
30、分钟,否则应停用。(五)健康教育1.家属心理支持。14 出院健康宣教。八、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 .呼吸困难。2 .低体温。3 .硬肿症。4 .多器官功能损害心、脑、肺、肾、胃肠道功能受损。(三)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APgar评分及窒息复苏的过程。5 .密切监护,观察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血气、血糖。6 .皮肤颜色、肢端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周围循环。7 .意识、肌张力、前囱张力。8 .有无出现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鼻翼翕动、发组,必要时评估经皮氧饱和度。9 .有无出现硬肿及部位。10 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胃滞留、呕血、
31、腹胀、便血。11 有无DIC的表现,如皮肤出血点、穿刺口出血不止等。12 尿量及尿液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当尿量低于lml(kg.h)或排血尿应及时通知医生。13 .对喂养的耐受情况,有无出现腹胀、呕吐咖啡样物、便血。IL观察患儿有无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循环不良,如面色肤色苍白、指端发给、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等心肌损害表现。(四)护理措施1 .将患儿放于温箱或辐射保暖台上保暖,头偏向一侧,吸净口、鼻分泌物。2 .保持气道通畅,遵医嘱实施氧疗,协助医生气管插管、CPAP辅助呼吸。3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予脐静脉置管。遵医嘱予纠酸、扩容。4 .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5 .多巴胺
32、、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时注意观察有无外渗,一旦出现外渗及时处理,避免出现皮肤损伤。6 .呼吸衰竭的护理按本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7 .对有DlC表现的患儿尽量减少穿刺,采血时尽量避免穿刺股动脉,穿刺后注意压迫止血。8 .腹胀、呕血、便血者予禁食、胃肠减压,禁食期间注意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使液体24小时均匀输入。9 .尿少或无尿者遵医嘱严格限制液量,量出为入。10 .皮肤水肿者在受压部位涂赛肤润,骨突部位可贴水胶体敷料以防压疮发生。(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出院健康宣教。九、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意识障碍。3 .中
33、枢性呼吸衰竭。4 .惊殿。5 .皮肤损伤的危险。6 喂养困难。(三)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羊水、脐带有无异常,Apgar评分、窒息史。7 .评估患儿神志(1)过度兴奋:表现为易激惹,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凝视等。(2)过度抑制:应用Fenichel新生儿意识障碍评估法进行评估。嗜睡:很容易唤醒,但不易保持觉醒状态,弹足底3次,哭12声又睡;迟钝:用非痛性刺激就可唤醒,但醒来很迟,且不完全清醒,不能保持觉醒状态,弹足底5次才稍有弱哭声。浅昏迷(昏睡):只有疼痛刺激才能唤醒,弹足底10次不哭。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唤醒。8 .肌张力如增强,表现为肢体过度屈曲,被动活动阻力
34、增高,下肢往往重于上肢,严重时表现为过伸;肌张力减低可表现为四肢松软。9 .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前囱张力增高,颅缝分离,严重颅内压增高时常伴呼吸异常和不同形式的惊厥,以微小型、阵挛型多见,可间断发作或频繁发作,脑损伤更重者,可出现持续强直发作。10 有无出现脑干症状如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11 浅昏迷或昏迷的患儿观察双侧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结膜有无出现遗疡。12 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昏迷的患儿注意观察枕部受压部位有无出现压疮。13 进食情况,吸吮力,吸吮与吞咽的协调性,有无出现呛奶。(四)护理措施1.将患儿放于温箱或辐射保暖台上保暖,头偏向一侧,吸净口、鼻分泌物。抬高床头30左右
35、,疑有脑疝时予平卧位。14 保持气道通畅,遵医嘱实施氧疗,协助医生气管插管、CPAP辅助呼吸。15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予脐静脉置管。遵医嘱予纠酸、扩容。16 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17 遵医嘱使用维持脏器血液灌注的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使用降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使用控制惊厥的药物,如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甘露醇时注意观察有无外渗现外渗及时处理,避免出现皮肤损伤。18 注意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使液体均匀输入,监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正常高值,保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量。19 呼吸衰竭的护理详见本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20 做好昏迷患儿的眼睛保护,以水凝胶
36、敷料覆盖双眼,或以红霉素眼膏涂眼、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双眼。21 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的患儿在骨突部位喷涂赛肤润,或贴水胶体敷料。22 .喂养时速度宜慢,可分次喂养,喂养后取右侧卧位。23 .非营养性吸吮,在婴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头以增加吸吮动作。(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家属照顾患儿的能力训练、包括喂养、沐浴训练。3 .出院健康宜教。十、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升高。2 .低效性呼吸型态。3 .有窒息的危险。4 .体温调节无效。5 .营养失调。(三)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羊水、脐带有无异常,A
37、pger评分。6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并观察有无出现以下症状体征(1)意识形态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应用FeniChel法评估,详见本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2)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3)颜内压增高表现:如脑性尖叫、前岗隆起、惊厥等。(4)呼吸改变:出现增快、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5)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以后减低。(6)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7)其他:黄疸和贫血。7 .有否出现肢端凉、皮肤花斑样改变。8 .意识状态,同时观察肌张力情况,有无出现肢体肌张力增高,某一动作反复出。9 .前卤张力变化,双侧瞳孔有无扩大或不等
38、大,对光反射有无迟钝甚至消失。10 有无呕吐、拒奶,甚至出现吸吮、吞咽反射消失。(四)护理措施1.体温过高时可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的患儿应置于温箱或辐射抢救台上。若患儿体温不升,温箱的箱温调节较患儿体温高1,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在36.537.5之间,再连续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共三次,若体温仍正常改为每4小时温一次。2 .头肩部稍抬高1530,有呕吐者予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人引起窒息。疑有脑疝时以平卧位为宜。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4 .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音,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用
39、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防止出血加重。5 .遵医咽采用不同形式的氧疗,早产儿氧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8mmHg,TcSO290%95%。及时纠正缺氧和酸中毒。6 .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保持液量均匀输人,避免出现“涨落”状态,维持较稳定的前囱压和脑血流。7 .遵医嘱镇静止惊、止血、降颅压治疗。使用廿露醇降颇压时须注意避免液休外渗。8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9 .对有腰穿放液指征的患儿协助医生行腰穿,每次放液量在8IOmI左右,最多可达14ml,腰穿后保持平卧位46小时。(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出院健康宣教。十一、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一)按新
40、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呼吸的改变。3 .体温的改变4 .喂养困难。4,皮肤完整性受损。5 .休克。(三)护理评估1 .评估患儿是否有如下高危因素(1)回顾产科病史,有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产前、产时侵入性检查。(2)是否多胎、早产儿,有无宫内窘迫。(3)有无气管插管或长期动静脉置管。(4)有无皮肤感染,如脓疱疹、尿布疹及脐部感染或其他部位蜂窝织炎。2 .监测体温体壮儿常发热,体弱儿、早产儿常体温不升。3 .有无出现精神食欲欠佳、哭声减弱甚至精神萎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呼吸异常等表现。4 .有无黄疸退而复现或迅速加重、延迟消退等表现。5 .有无休克表现面色苍
41、白、四肢冰凉,皮肤出现大理石花纹,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肌张力低下,尿少尿闭。血压降低严重时可有DIC。详见第二篇第八章第一节“新生儿休克护理常规。6 .各器官系统表现(D消化系统:厌食、腹胀、呕吐、腹泻严重时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0(2)呼吸系统:气促、发绢、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3)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嗜睡、激惹、惊厥、前囱张力及四肢肌张力增高等。(4)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5)泌尿系统:尿少尿闭。(四)护理措施1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患儿体温不升,温箱的箱温调节较患儿体温高1,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在36.537.5C之间,再连续每30分钟测
42、体温一次,共三次,若体温仍正常改为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若发热可降低箱温或辐射台温度,高热者予温水擦浴30分钟后复测体温。2 .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接触患儿时注意做好手消毒,进病房之前、操作前、中、后均应洗手或予消毒液消毒手。3 .清除感染灶脐炎局部用3%过氧化氢、O.K安多福消毒,每日23次;皮肤感染灶可涂抗菌软膏。4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收集各种标本,如血培养。5 .遵医嘱使用丙种球蛋白。6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使用氨茶碱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使用氨茶碱时注意剂量准确,缓慢滴注,并观察有无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呕吐咖啡样物等中毒反应。7 .呼吸急促者遵医嘱
43、实施氧疗。有机械通气者,做好呼吸道清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 .保持皮肤完整性呼吸机、CPAP辅助呼吸、昏迷的患儿可涂赛肤润于枕部预防压疮。安普贴薄膜贴在鼻中隔处预防鼻中隔损伤。9 .腹胀、呕血、使血者予禁食、胃肠减压,禁食期间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使液体24小时均匀输人。10 .黄疽较重者,应及时光疗以预防核黄疸。休克患者应用血浆或白蛋白扩容。IL休克患儿的处理按本节“新生儿休克护理常规。(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出院健康宜教.十二、新生儿梅毒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 .皮肤完整性受损。2 .口腔黏膜的改变。3 .体温高。4 .感染。(三)护理
44、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羊水脐带、胎盘有无异常,APgar评分,母亲孕期是否接受过正规梅毒治疗。2.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如下皮肤黏膜的损害(1)皮疹:皮疹为散发或多发性,呈圆形、卵圆形或彩虹状,紫红或铜红色浸润性斑块,外围有丘疹,带有鳞屑。分布比外观更具特征性,多见于口周、臀部、手掌、足趾,重者分布全身。(2)梅毒性天疱疮:掌趾部损害,多表现为大疱或大片脱屑,称为梅毒性天疱疮。(3)黏膜红斑:口腔黏膜,如唇、腭、舌、肛门、鼻前庭黏膜均可出现红斑。(4) 口周放射状裂纹。3 .有无鼻塞、张口呼吸、脓血样分泌物、鼻前庭皮肤湿疹样溃疡等梅毒性鼻炎表现。4 .是否有发热、贫血、易激
45、惹、肝脾肿大、黄疸、淋巴结肿大等症状。5,四肢活动情况,有无疼痛和出现梅毒性假瘫。6,是否有发热、呕吐、前卤突起或紧张、颈强直、惊厥等中枢神经梅毒的表现。(四)护理措施1.将患儿置于隔离病房,空气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地面、床单位应用消毒液拖抹,所有用物均专人专用,所用的物品用后放于含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再处理,餐具实行双消毒,即用后泡于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清洗再高压蒸汽灭菌。2 .医务人员接触患儿要戴手套,操作后脱手套洗手,注意保护性隔离。3 .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在行头皮或四肢静脉穿刺时要注意避开皮肤丘疹部位,动作轻柔,不要碰破皮疹处皮肤。4 .有皮肤损害时予1:5000高
46、锯酸钾溶液沐浴,早产儿浓度为1:8000,每天2次;皮肤损害严重的患儿全身裸露,置于恒温箱内或红外线抢救台上,皮肤糜烂处予安普贴膏剂外涂后将优拓覆盖其表面再用纱布包扎,在斑丘疹处涂炉甘石洗剂或红霉素软膏,皮肤干裂时涂赛肤润保护。5 .做好眼部、口腔的护理,眼部分泌物多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拭去眼部分泌物,再按医嘱使用眼药水滴眼,用制霉菌素溶液涂口腔(50万U50ml)每日2次。6 .遵医嘱使用青霉素时,输液过程中要加强观察以及时发现患儿面色、神志变化,有无青霉素过敏反应。首次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尚需注意有无出现赫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气促、低血压、梅毒性病损加重等,通常在给药后612小时出现。7 .尽早给予喂养,特别是早产儿,可以避免低血糖,可根据患儿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或随时调整奶量,耐心喂养,对吸吮能力差或不能吸吮者可用胃管喂养,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还可以给予非营养性吸吮,锻炼患儿的吸吮能力。8 .腰穿后保持去枕平卧位46小时,减少刺激。9 .有神经梅毒者遵医嘱继续足量使用青霉素。(五)健康教育1 .家属心理支持。2 .出院健康宣教,随访要求,交持家属定期随访。十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