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整理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2 .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二、知识梳理1 .我们把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叫运动。2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发生变化,我们判断它是)L的,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判断它是静止的。在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时,必须选好参照物。如:和道路旁的树木相比,公交车站牌是静止的,公交车是一
2、运动的。3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词来描述方向。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I)实验名称:描述物体的位置。(2)探究问题: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呢?(3)实验材料:方向盘、软尺等。(4)实验步骤:两人静止不动,分别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一人站在方向盘中心静止不动,一人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5)实验现象:小女孩在方向盘中心的东北方向约150厘米处。(6)实验结论:利用方向盘和软尺,描述自己在另一位同学的上电和_距离,从而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位置。2 .指点迷津参照物必须是静
3、止的吗?参照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它是在实验前假定为静止的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一般也不同。如:在行驶的汽车中,如果以车身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2 .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二、知识梳理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2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探究问题: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提出猜想:生活中的物体可以滚动、振动、
4、转动等。(3)实验材料:钢尺、指尖陀螺、玩具汽车、溜溜球、弹簧摇马、弹跳球、发条铁皮青蛙、摆钟、圆点贴纸等。(4)实验步骤:选择一个物体,如:钢尺。在钢尺的一端贴上圆点贴纸,用手将另一端按压在桌面上,弹拨钢尺,借助圆点观察钢尺的运动形式并用箭头和线条画下来,如:换个位置贴圆点,再用弹拨的方法让钢尺运动起来,观察并记录。比较前后两次运动形式是否相同。用铅笔尖穿过钢尺孔并甩动的方法让钢尺运动起来,重复步骤和步骤中画横线的操作。选择更多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同一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以及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记录并交流。(5)实验现象:弹拨后的钢尺在接近平衡状态下来回往返运动,并最后停在了原点,这种运动形
5、式是一振动。利用铅笔尖甩动钢尺后钢尺绕着中心孔沿圆形轨迹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是转动。指尖陀螺周围的点在绕着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是一转动。中心点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于指尖静止。正在行驶的小汽车,车身从一个地方移动到了另一个地方,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这种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在绕着中心点转动,同时整体移动了一段距离,这种运动形式是滚动。摆钟的钟摆、弹簧摇马的运动形式是摆动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6)实验结论: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且眨的。同一物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3的。2 .指点迷津发条铁皮青蛙和弹勘缄的运动形式是怎样的?发条铁皮青蛙和弹跳球都
6、是竖直方向的平动和水平方向的平动组成的复合运动。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探究目标(1)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二、知识梳理1 .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苹果从树上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3 .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我们把它的运动叫作曲线运动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2)探究问题: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
7、后的运动路线分别是怎样的?(3)提出猜想: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可能都是沿直线运动。(4)实验材料:小球、桌子、桶或筐等。(5)实验步骤:根据猜测在地面上摆好桶,以便接住掉落的小球。一位同学推小球,另一位同学观察小球在桌面上的滚动路线以及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调整地面上桶的位置,重复步骤两次,总结并交流实验发现。(6)实验现象:o9(7)实验结论: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二线,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一曲线。从空中静止释放小球,小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2 .指点迷津为什么小球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是曲线?小球在离开桌面后,有继
8、续做直线运动的趋势,离开桌面后没有了桌子的支撑,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小球冲出桌面后会呈现曲线运动。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2 .探究目标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二、知识梳理1 .物体在斜面上有静止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2 .物体的上忆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2)探究问题: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3)提出猜想:在斜面上,有的物体可能
9、会滚动,有的可能会滑动,有的可能静止不动。(4)实验材料:支架(8个小木块)、木板、立方体、小球、六棱柱、圆柱体、正十二面体、铅笔、装有水的圆柱形药瓶等。(5)实验步骤:用木板和支架做一个比较低的斜面。猜测把立方体放在斜面的一端后的运动情况,重复实验,观察并记录。用步骤的方法分别观察小球和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小结前面三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后,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正十二面体、铅笔、装有水的圆柱形药瓶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总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以及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否有关系。拓展实验:利用支架增加斜面坡度,重复步骤,观察斜面坡度变大后,物体的运
10、动情况有什么不同。(6)实验现象: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六棱柱在斜面上二tL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正十二面体在斜面上滚动,圆柱体在斜面上可以滚动,也可以滑动_。增加斜面坡度后,立方体从斜面上滑动下来,六棱柱滑动、小球滚动的速度更快了。(7)实验结论:物体在斜面上可能会出现的运动情况是静止不动、滑动、滚动物体的会影响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能会发生改变。2 .指点迷津食同一物体在同一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相同吗?一同一物体在同一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会不同,如:一把六棱柱的侧面放在斜面上,即横放,六棱柱可能会出现的运动情况是静止不动或滑动或滚动;把六棱柱的底面
11、放在斜面上,即竖放,六棱柱可能会出现的运动情况是静止不动或滑动;把六棱柱的棱放在斜面上,可能会出现的运动情况是滚动。物体的放置方式可能会影响物体的运动情况。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可以用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得快;用时长,运动得慢。2 .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二、知识梳理1 .可以用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2 .奔跑100米,猎豹只需5秒,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在相同距离
12、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探究问题:塑料小球和泡沫小球哪一个运动得更快?(3)提出猜想:可能塑料小球比泡沫小球运动得快。(4)实验材料:塑料小球、泡沫小球、直线轨道(长于2米且有坡度)、秒表等。(5)实验步骤:实验小组合理分工,安排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发令员喊出倒计时“3、2、1”。操作员在听到“1”的同时在轨道起点把小球看轻放开,让小球自由滚到终点。计时员在听到“1”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在小球滚动到终点时停止计时。记录员记下秒表上显示的小球运动所花的时间。至少测量3次如果测量了3次,获得了不同的数据,可以取大小排序在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得
13、出结论。(6)实验现象:在相同距离内,塑料球运动到终点所花的时间更少,泡沫球运动到终点所花的时间更多。(7)实验结论: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少的物体运动得1;用时多的物体运动得上_。2 .指点迷津会为什么操作员要把小球轻轻放开?如果操作员用力推小球,会导致小球每次起始的快慢不同,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我重复实验所得的数据不同时,只能取大小排序在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吗?一重复实验所得的数据不同时,最终选择的数据可以是大小排序在中间的数,也可以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数,还可以是把所有数据相加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数。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获得的数据较少(3个),_数据之间重复的频率不高,因此不适合选择众数。而平均数对
14、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计算后容易出现小数,不符合数学学科的学习进度,因此也不适合选择平均数。所以,在本实验中,选择大小排序在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是最合适的。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距离长,运动得快;距离短,运动得慢。(2)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2 .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二、知识梳理1 .可以用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2 .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交通工具I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排序: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
15、艇轮船自行车。3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可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三、实验解析1 .实睑重现(1)实验名称: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探究问题:两位同学都沿直线行走,但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发,该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3)实验材料:软尺、秒表等。(4)实验步骤:两人为一组,一人行走,另一人计时并记录,行走时间统一为10秒(为了减小移动距离,规定用脚跟接脚尖的方式行走)。计时员喊出“3、2、1”,喊到力”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运动员的脚尖在零刻度线,听到力”的同时按照规定的行走方式开始运动。计时员在10秒时间到的时候喊“停”。运动员听到指令后停止运动,并读出
16、脚尖所对应的距离。计时员记下运动员10秒时间运动的距离。两位同学交换分工,选择新的实验场地,重复以上步骤,然后比较两位同学运动的快慢。(5)实验现象:10秒内,甲同学运动了160厘米,乙同学运动了190厘米。(6)实验结论: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距离长说明运动得运动距离短说明运动得慢。2 .指点迷津实验时同学们一定要用脚尖对准零刻度线吗?一实验时同学们可以用脚尖对准零刻度线,也可以用脚跟对准零刻度线。如果实验时用脚尖对准零刻度线,最后应在脚尖的位置读数;如果实验时用脚跟对准零刻度线,最后也应在脚跟的位置读数。因为若实验时用脚尖对准零刻度线,最后在脚跟的位置读数,则实际数据少了一个脚长的距离;若实
17、验时用脚跟对准零刻度线,最后在脚尖的位置读数,则实际数据多了一个脚长的距离。第7课时我们的“过山车”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2 .探究目标(1)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2)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二、知识梳理1 .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2 .制作“过山车”的三大板块:设计、作、评价。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探究问题:设计搭建一座“过山车(2)实验材料:塑料积木
18、套件、小球、细绳、软尺等。(3)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材料的拼接方法,根据E过山车设计要求”,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设计图绘制要求: 清楚标注起点和终点。 用箭头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小球的运动路线。 上下层路线有重叠时,位于下层的路线应使用虚线,建议配上文字说明。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过山车建议从低到高搭建,尽量根据设计进行搭建,如果搭建和设计有一定出入,可以适当调整设计。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测试和调整。根据小过山车,设计要求”对小组的“过山车”进行评价
19、。“过山车”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鼓励小组间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完善模型。2.指点迷津制作“过山车”时,为什么建议从低到高搭建?一如果从高到低搭建“过山车”,会无法判断初始位置的高度,制作到最后可能出现高度太低、剩余材料过多,或者起始高度太高、支架耗材多而材料不足的情况。从低到高搭建可以根据实际拥有的材料合理确定轨道高度。第8课时测试“过山车”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2 .探究目标正确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位置和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二、知识梳理1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2 .如果要改变
20、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探究问题: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路线、运动快慢?(2)实验材料: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细绳等。(3)实验步骤:描述小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以“过山车轨道为中心,借助方向盘来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将小球看成一个点,让它从高处滚落,观察其在轨道上的运动形式,判断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描述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速度。可以用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用细绳和软尺量出沿着起伏的轨道运动到终点的全路程。采用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时间的方法或者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的方法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速度。
2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时迎接蚕宝宝的到来一、学习目标2 .知识目标(1)蚕的一生从蚕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我们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等描述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孵化后变成蚁蚕。3 .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和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图画、文字等方法记录下来。(2)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二、知识梳理1.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3、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2 .饲养一种动物,是了解动物一生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知道关于动物更多的事情,比如养蚕。3 .幼虫或幼崽
22、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4 .蚕的生命是从TgL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冷藏可以长期保存蚕卵。可以借助工具(放大镜、刻度尺等)观察蚕卵。5 .蚕卵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呈扁圆形,蚕卵的中心有点凹下去。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12天变成浅褐色,34天变成紫黑色,之后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如果蚕卵是白色半透明的,则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6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水分和空气。7 .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叫身体是一褐色或黑褐色的,外形像蚂蚁,长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蚁蚕头大身小,身上长满小细毛。8 .养蚕注意事项:转移:刚孵化的蚁蚕,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刷到桑叶上;食物:桑叶要新鲜并保
23、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状;找不到桑叶,可以临时用黄苣叶代替:卫生: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蚁蚕“房间”的清洁,保持空气流通和一定的湿度;禁忌: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或花露水9 .我们可以通过一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摄像、拍照、画图等方法观察记录蚕的一生。三、实验解析1.实睑重现实验一:观察蚕卵(1)探究问题:不同时期的蚕卵都是一样的吗?(2)提出猜想:不同时期的蚕卵会发生变化,不是一样的。(3)实验材料:不同时期的蚕卵、放大镜、刻度尺等。(4)实验步骤:借助不同工具观察不同时期的蚕卵,完成记录。(5)实验记录:蚕卵大小大约细小芝麻大小(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卵形状扃圆形
24、,中心下凹一蚕卵刚产下时是淡黄色的,12天后变成浅褐色,34天蚕卵颜色后变成紫黑色,小蚕孵出后的空卵壳是白色半透明的(6)实验结论:不同时期的蚕卵大小、形状相似,但颜色会发生变化。实验二:制定蚕的一生观察计划(1)探究问题:蚕的一生是怎么生长变化的?(2)饲养时间:月曰月曰(3)饲养地点:教室、家中。(4)食物:桑叶、黄苣叶。(5)观察记录方法: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摄像、拍照、画图(6)观察记录内容:日期体长(毫米)它的样子(用图画记录)生长需要其他发现2.指点迷津蚕卵有生命吗?一蚕卵也有生命。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的颜色变化正说明了蚕卵有生命。第2课时认识其他
25、动物的卵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卵是许多卵生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能发育成小动物。(2)不同的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内部结构相似,如鸡卵有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这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 .探究目标(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2)能观察并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并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二、知识梳理1.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如蛙、龟、蛇、鸡、蚂蚁等。卵是这些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会孵化发育成小动物。2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都有卵黄和卵白。3 .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以分为有硬壳卵和无硬壳卵两类。有硬壳的卵有蛇
26、卵、龟卵、鸡卵(鸡蛋)等,无硬壳的卵有蛙卵、鱼卵、蚂蚁卵等。4 .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胚盘、气室等结构o5 .鸡蛋各部分的作用: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孵化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一提供主要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2)探究问题:鸡蛋内部有哪些结构?(3)提出猜想:鸡蛋内部可能有卵白、卵黄等结构。(4)实验材料:熟鸡蛋、生鸡蛋、解剖刀、镜子、盘子等。(5)实验步骤: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记录鸡蛋的内部结构。打开一颗生鸡蛋,与熟鸡蛋比较,观察记录其他结构。蛋黄蛋壳膜W(6)实验记.录:见
27、右侧。(7)实验结论:鸡蛋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胚盘等结构。2 .指点迷津,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孵化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主要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鸡蛋的胚盘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将会发育成小鸡。第3课时蚕长大了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蚕的幼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和食物,幼虫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眠和蜕皮的现象。2 .探究目标(1)能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
28、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2)能用文字和图画描述幼蚕的形态结构。二、知识梳理1.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2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很小,很黑,身体很柔弱,表面有很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随着蚕的长大,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逐渐变白,身体表面变得光滑。3 .蚕的幼虫的身体呈长圆筒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身体上有体节,胸部3个体节,腹部10个体节。身体两侧有9对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一气门。蚕宝宝有胸足3对,腹足4对,尾足1对,尾部后端有一个凸起叫尾角。4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空气、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5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
29、,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上一次皮。蜕皮一次增加一龄,蜕皮上次即五龄蚕。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用棉签轻轻触碰蚕的身体,蚕会做出反应,这说明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6 .蚕到了五龄末期会完全停止进食,身体发黄发亮,头胸昂起,口吐丝缕。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为蚕结茧做准备。头部胸部腹部尾角胸足气门腹足尾足第4课时蚕变了新模样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吐丝结茧。(2)蚕茧中的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的,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蚕蛹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的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2
30、 .探究目标(1)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2)推测并解剖观察蚕茧内的蚕蛹,比较蚕蛹与蚕的幼虫的异同点,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二、知识梳理1 .蚕吐丝了,蚕房中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2 .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是: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头不停摆动,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吐丝,头部”字形摆动,让吐出的丝黏结在蚕房的角落。吐的丝越来越多,结的茧厚实起来,将自己包裹在茧里面。3 .蚕茧呈椭圆形,由一根蚕丝组成,起到保护蚕蛹的作用。4 .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蚕蛹,蚕蛹的身体呈纺锤形,黄褐色,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触角;胸部IgT胸足和盾片
31、(翅的雏形);腹部有体节。蚕蛹的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5 .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抽丝过程: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几分钟。用竹签搅拌,把丝头挑出来。将蚕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6 .蚊子、蝴蝶、蜜蜂等动物也会经历蛹的阶段。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观察蚕茧中的蚕蛹。(2)探究问题:蚕茧中有什么?(3)提出猜想:蚕茧中可能有蚕蛹和蚕在茧中蜕的皮。(4)实验材料:蚕茧、剪刀、手电筒、放大镜等。(5)实验步骤:按照观察动物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观察,用手电筒照蚕茧,观察透明情况。用剪刀剪开一个蚕茧,取出蚕蛹,用放大镜观察蚕茧内部的情况,并将蚕蛹的身体结构与蚕进行对比。
32、(6)实验现象:蚕茧中的蚕蛹观察记录表蚕蛹和蚕宝宝外形的区别蚕蛹呈纺锤形、黄褐色;蚕宝宝呈长圆筒形,白色还有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还能找到眼睛和足,身上还有环节蚕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蚕蛹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体节会扭动。它的胸部背面长出了盾片剪开的蚕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还有一层皮,它是蚕第5次蜕的皮其他发现蚕蛹头部有触角原始体(7)实验结论:蚕茧里有蚕蛹和蚕在茧中蜕的皮。蚕蛹和蚕宝宝的外形区别很大,蚕蛹体形粗短,呈纺锤形。2 .指点迷津诊蚕茧有生命吗?蚕茧内的蚕蛹有生命。蚕茧是由蚕丝形成,起到保护蚕蛹的作用。蚕蛹是蚕的幼虫生长发育而来的,经过茧内的生长发育,还会变
33、成蚕蛾破茧而出。蚕蛹会变色吗?蚕蛹会变色。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蛹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12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第5课时茧中钻出了蚕蛾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而来的。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属于昆虫。(2)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会产卵繁殖后代。2 .探究目标_观譬维触角(三R头部二、知识梳理1 .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蚕蛾是蚕的成虫,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蚕蛾是由蚕蛹发育而来的。2 .蚕蛾的身体分
34、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3 .蚕蛾分为雌蛾和雄蛾雌蛾体形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形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4 .蚕蛾不吃任何食物,用足爬行,不能用翅膀飞行,在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一只雌蚕蛾大约产400500粒蚕卵5 .常见昆虫有蚂蚁、蜻蜓、蝴蝶、蜜蜂等。蝙蝠、蜂鸟、壁虎等动物不是昆虫。6 .雌雄蛾特点的比较,如下表:体形翅膀腹部爬行速度触角颜色雄蛾小大狭长较快黑色雌蛾大短小肥大较慢灰色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35、。(2)蚕与其他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2 .探究目标(1)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2)能用数学方法统计蚕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二、知识梳理蚕的一生宴 经过卵、幼 虫、蛹、成 &四个阶居我们用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地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2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3 .蚕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4 .自然环境下,蚕宝宝
36、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5 .有些昆虫像蚕一样,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这种发育形式叫完全变态发育,如菜粉蝶、苍蝇、瓢虫等。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身体差异不大的发育形式叫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蜻蜓、蟋蟀、蝗虫、蝉等。第7课时动物的繁殖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生物繁殖后代最常见的方式是卵生和胎生。(2)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如蚕、鸡等;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如猫、狗等。2 .探究目标(1)能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
37、的繁殖过程。(2)能根据动物的繁殖方式,给它们简单分类。二、知识梳理1 .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2 .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如蚂蚁、金鱼、天鹅等,还有鳄鱼、乌龟、蛇、青蛙、蜥蜴、蜘蛛、螃蟹、虾、蜗牛、章鱼等其他动物。3 .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动物一般都用t三L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如蝙蝠、大熊猫、鲸、海豚、大象、人类等。4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生宝宝前一般都会给自己建个“家”。动物的家所在位置与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如鸟类喜欢在树上筑巢,螃蟹的家在石缝中。第8课时动物的一生一、学习目标1
38、.知识目标(1)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不同动物的一生经历时间不同,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不同,繁殖后代的方式也不同。(2)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如鸡;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如狗、羊。2 .探究目标能基于不同动物一生的相关资料,归纳出鸟类及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并以此给动物分类。二、知识梳理1.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麻雀、燕子、喜鹊、企鹅、天鹅、大雁、野鸭、鸵鸟等都是鸟类。2 .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21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30天左右小鸡绒毛变成羽毛,6个月左右母鸡就会下蛋,繁殖后代。一
39、只鸡寿命大约67年。3 .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如:熊猫、马、牛、羊、骆驼、大象、老鼠、兔子等。4 .狗怀胎2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刚出生的小狗眼睛闭着,耳朵听不见,靠母狗用乳汁喂养,23周后眼睛睁开,6个月长出牙齿,能咀嚼食物。912个月长成成年狗。5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叫胎儿。出生后,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五个阶段。6 .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时仰望天空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太阳是一颗恒星,带给地球光照和热量。(2)太
40、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2 .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图片,收集信息,整理维恩图,对比太阳和月球的异同点。(2)用模拟实验尝试探索宇宙空间问题。二、知识梳理1 .太阳诞生之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继形成,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有几十亿年了。2 .我们生活在上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常会看到耀眼的空阻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一Ss3 .太阳是太阳系的天体,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太阳系的总质量,其中有大约的质量是氢,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太阳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
41、。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09倍(大约139万千米)。太阳黑壬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活动周期为11年。4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一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体积约是地球的士,引力约是地球的1月球上有明显的环形山。4965 .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阳/ 恒星,发光发热,体积、质量很大,距离地球很远,太阳上有黑子球体不发光不发热,东升体积、质量较小,聋落,距离地球较近,J球上有环形山,6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看上去它们的大小
42、差不多,这是因为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远,月球离地球的距离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探究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2)探究问题: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呢?(3)提出假设:可能是与地球的距离远近影响了太阳、月球的观测大小。(4)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小圆纸片、大圆纸片等。(5)实验步骤:观察纸筒模拟地球上人的观察视角,小圆纸片模拟月球,大圆纸片模拟太阳。保持观察纸筒和小圆纸片的位置不变,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6)实验现象: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近,看起来越大,反之看起来越小。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远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
43、大小差不多。(7)实验结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得多,所以两者看上去大小差不多。2 .指点迷津实验材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小圆纸片与大圆纸片的大小应该有显著差异,这样实验现象会更明显;观察纸筒底面的大小建议与小圆纸片一般大。太阳、月球距离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太阳距离地球大约5亿壬米,月球距离地球大约38万千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395倍。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太阳的照射下,一天中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2)日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2 .探究目标(1)掌握制作简易日号的方法。(2)能根
44、据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二、知识梳理1 .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太阳东升西落,影子总是出现在有阳光和遮挡物的地方,总是在太阳的反方向。2 .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易的日唇,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3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规律:影子长度变化:长T短一长。早晨和傍晚的影子较近,正午的影子短。影子方向变化:西T北T东,太阳方向变化:东T南T西。同一时刻,我们周围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一相同的。4 .日居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日辱是利用一天中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来计时的O三、实验解析1
45、.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日居。(2)探究问题: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3)提出假设:可能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4)实验材料:纸板、观察纸(画好同心圆)、小短杆、双面胶、铅笔等。(5)实验步骤:在一个纸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或指南针)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6)实验现象:见右图(部分)。早上太阳在东偏南方向,影子在西偏北方向;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太阳在西偏南方向,影子在东偏北方向。同时,清晨和傍晚时,太阳的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时,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7)实验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2 .指点迷津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暑和真正的日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我们制作的简易日皆和真正的日辱一样有唇面和唇针,也有唇针投影。但害面上只标记了方向和同心圆,没有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