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2802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64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车技术部底盘动力布置设计指南.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第1章动力总成布置11.1 动力总成布置简介11.1.1 简述11.1.2 布置目的和适用范围11.2 动力总成的布置11 .2.1常见的布置形式1.2.2布置形式的选择31.2.3布置要求31.3布置过程101. 3.1按全新车型开发来布置102. 3.2按换动力总成项目来布置113. 3.3流程图15第2章转向系统布置1621简述162.2、 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形式和特征162. 21转向系的基本形式163. 2.2电动转向系统164. 2.3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192.3、 布置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92.4、 布置设计过程192.4.1 转向梯形的确定192.4.2 前轴内外

2、转向轮的最大转角确定202.4.3 3确定转向机输出轴线的位置,中间轴两端万象节中心位置.212.4.4 转向管柱与周围配合件间隙检查242.4.5 转向管柱的人机工程262.4.6 转向管柱的固定262. 4.7动力转向储液罐的布置273. 4.8动力转向管路的布置31第3章制动系统布置353.1综述353. 2布置过程353.1.1 布置原则354. 2.2制动器的布置形式354.3 设计输入:381 .3.1制动器的参数383 .3.2轮胎、轮辆的数模和规格,轮辆的偏置距。384.4 .布置过程394.4.1 盘式制动器的布置404.4.2 鼓式制动器的布置503.5驻车制动布置531.

3、1.1 5.1驻车制动的形式531.1.2 满足要求571.1.3 布置过程57第4章传动轴的布置594.1 概述594.2 布置流程594.2.1 2.1彳Tj力594.2.2 彳IiJ12工1594.2.3 彳Ii_6042.4*635二:7351735.2、 悬置系统功能介绍735.2.1 悬置总成的功用735.3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方法735.3.1设计需解决的问题735.3.2主要设计参数的决定因素和最优化的目标745.3.3满足的工作环境745.3.4发动机动力总成设计的基本步骤745.3.5设计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还应注意的其它几个因素.755.4、 j755.4.1 悬置系统

4、布置的要求及依据755.4.2 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图举例775.4.3 悬置与周边间隙布置举例795.5、 组成悬置元件的材料及性能要求815 .5.1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的种类816 .5.2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材料81第6章冷却系统布置826.1 826.2 散热器的布置826.3风扇相对散热器的布置826.4 散热器、风扇集成模块的布置836.5 膨胀箱(冷却液罐)的布置856.6管路的布置85第7章燃油系统布置877.1 燃油系统布置目的877.2 适用范围877.3 燃油系统组成877.4 燃油供给系统的布置877.4.1 燃油箱的基本知识及一般的布置原则877 .4.2燃

5、油滤清器的基本知识及一般的布置原则888 .4.3油管的基本知识及一般的布置原则887. 5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布置891 .5.1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897 .5.2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898 .5.3:碳罐布置的一般原则89第8章进气系统布置908.1进气系统简介909 .1.1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总成的功用9010 1.2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简介9011 1.3适用范围918. 1.4空气滤清器总成结构图、爆炸图918.2进气系统的设计、布置928.2.1 设计原则928.2.2 环境条件(需要满足的工作温度)928.2.3 基本设计要求928.2.4 空滤总成零件设计9

6、38.2.5 2.5参数设计计算94第9章排气系统布置969.1 969.2 排气系统基本组成结构:969.3 布置原则及间隙要求969.3.1 布置原则969.3.2 周边间隙要求979.4 雌验证979.4.1 出场试验979.4.2 排气背压989.4.3 排气功率损失989.4.4 排气噪声99第10章电器系统布置10010.1概述10010.2空调管路及冷凝器10010.3灯具与喇叭10210.4线束、蓄电池及电器盒103第11章选换档机构布置106IL1I*10011.2 布置校核目的:10611.3 方便性校核106第12章离合操纵机构设计布置指南Hl12.1 离合操纵机构概述:

7、Ill12 .Ll机械式操纵机构Ill13 .1.2液压式操纵机构11212.2 离合操纵机构的基本要求:11312.3 离合操纵机构的设计计算11312.4 离合操纵机构布置校核1141.1 4.1离合踏板的布置校核11412.4 .2离合拉线的布置校核117第13章A柱盲区校核指南12013. 13.1概论12014. 1.l指南的主要目的12014.1. 2指南的相关内容12013. 2A柱盲区校核12013 .2.1A柱盲区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12014 .2.2A柱盲区校核解析121第14章内外后视镜校核指南12314. 1概论12314. 1.1指南的主要目的12315. 1.

8、2指南的相关内容12314.2内外后视镜校核1231. .2.1内外后视镜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1232. .2.2内外后视镜校核解析:12614. 2.3内后视镜后方视野的校核:127第15章发盖及后备门开启角度分析12915.1概论12915. 1.1指南的主要目的12916. 1.2指南的相关内容12915.2发盖及后备门开启角度分析12915.2.1发盖开启设计角度详解12915.2.2后备门启设计角度详解:131第16章驾驶员眼椭圆位置确定规范13216.113216. 1.1指南的主要目的13217. 1.2指南的相关内容13216.2驾驶员眼椭圆位置确定规范13216.2.1

9、驾驶员眼椭圆的定义13216.2.2 驾驶员眼椭圆的意义13216.2.3 驾驶员眼椭圆引用的SAE法规标准和要求13216.2.4 2.4驾驶员眼椭圆位置确定过程解析133第17章前方视野校核13816.2.5 1概论13817.1.1指南的主要目的13817.1.2指南的校核内容13817.2前方视野校核1381. .2.1前方视野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13817. 2.2前方视野校核解析139第18章组合仪表视野校核指南14317.1 14317.1.1 指南的主要目的14317.1.2 组合仪表盲区校核的重要作用14318. 2组合仪表盲区校核14318.2.1组合仪表盲区校核引用的

10、法规标准和要求14318.2.2组合仪表盲区校核过程14318.2.3流程图146第1章动力总成布置1.1动力总成布置简介1.1.1简述动力总成为发动机和变速箱(含离合器)的合称,发动机主要用于给整车提供动力,俗称汽车的“心脏”,变速箱的主要功能是:改变速比,实现倒车,设置空挡使车辆平稳起步、怠速。动力总成的基本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基本性能。1.1.2布置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使动力总成能与其周边件和谐的共存于整车有限的空间里,从而保证整车部件,包括动力总成本身能最好的发挥它们的性能为整车服务。本指南只讨论乘用车的动力总成的布置。1.2动力总成的布置1.2.1常见的布置形式1)动力总成布置

11、在前舱,横置,发动机在右,变速箱在左。这种形式是目前轿车最常见的形式。以下讨论的主要就是这种布置形式。2)动力总成布置在前舱,纵置,发动机在前,变速箱在后面。此种形式是由于发动机轴向尺寸比较大,如果横置的话,由于车身宽度有限将布置不下。图123)中置:动力总成布置在车中部,一般多为平头车用,因为它几乎没有前舱空间。图13上图为HIl的布置形式,动力总成中置,位于前排座椅正下方。4)后置图1.4图中是Smart,它的动力总成由于前舱和中部均没有空间,只能布置在后部。1.2.2布置形式的选择就一款新车型而言,对于布置形式没有特殊要求,主要从两方面来选择:1)参考同类车型,可以考虑借鉴其布置形式。2

12、)要考虑所选择的布置形式是否能满足布置要求。1. 2.3布置要求1)动力总成自身的性能要求术语定义:发动机绕平行于Y轴、过发动机曲轴中心点的直线的转角图L5B:发动机绕平行于X轴、过发动机曲轴中心点的直线的转角Y:发动机绕平行于Z轴、过发动机曲轴中心点的直线的转角图1.7通常,对这三个角度的要求为:50,30,YW3。2)动力总成与周边件的间隙要求动力总成各部分与周边件的间隙没有硬性规定,都只是经验值,列表如下:动力总成和周边件间隙值列表间隙名称经验值备注动力总成和发盖外板75考虑行人保护法规、动力总成的坚硬部分离发盖动力总成和周边件+Z向15与悬置刚度有关动力总成和周边件-Z向25与悬置刚度

13、有关油底壳离满载地面125与整车最小离地间隙要求有关(SUV一般要求180),不使油底壳成为整车的最低点即可动力总面口周边件Y向20与悬置刚度有关动力总成和周边件XIS25与悬置刚度有关三元催化和风购60发动机排气在前端时三元催化和传动轴50主要考虑和传动轴橡胶护套、塑料油封的间隙3)传动轴的工作角度要求图1.8传动轴的工作角度跟动力总成在整车中的位置密切相关。通常,传动轴的工作角度要求为:设计状态(常为空载)70;其他状态W22。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动力总成的位置来校核传动轴的工作角度是否满足要求,直到满足为止,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具体的传动轴校核见第四章传动轴布置(校核)指南。4)相关附件的维

14、修、更换方便性a)机油标尺:b)火花塞图1.10火花塞要求在其拔插的空间方向上没有障碍物挡住(至少不能有不可拆卸的障碍物)。c)机油滤清器:图1.11机油滤清器属于经常拆换的件之一,所以它的位置也最好能布置在易于操作更换的地方,或者争取拆卸最少的件就能达到较好的拆装。d)空调压缩机图1.12空调压缩机需要经常拆换、维护。如上图所示,如固定压缩机的螺栓长度为a,压缩机安装面到纵梁(或者是别的在螺栓退出正方向的物体)的距离为b,则必须要ba,否则压缩机拆不下来。e)法律法规要求欧洲有关行人碰撞保护的法规,规定了碰撞时人体各部分的伤害值要求。针对这个法规,在动力总成布置时,有一个经验值,即:动力总成

15、离前舱盖外表面的距离不小于75mmo图1.131.3布置过程1.3.1按全新车型开发来布置(前置前驱一横置)1)布置输入(以S19A为例)整车参数:长览数值399816808101450195/65R15180表122)初步布置(校核)根据同类车型布置的经验,将动力总成在前舱内放好。根据沿用底盘及其他相关件的数据,动力总成的尺寸,轮胎型号(轮胎包络),来确定前悬长、3)前舱布置可行性分析在确认好基本尺寸(前悬、前轮距)满足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后,把基本尺寸输出给造型部门,同时总布置要对前舱的其他系统件(包括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等)进行可行性布置,若不能互相协调满足可行性布置的话

16、,可以对动力总成的位置进行微调,但对动力总成的布置要求(尤其是传动轴的工作角度及一些法规要求必须保证)仍需满足。前舱其他系统的布置见单独的布置指南。4)最终校核由于造型和布置有个相互协调的过程,可能会导致可行性布置做出一些调整,这时需重新校核动力总成与周边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并出具体校核报告。1.3.2按换动力总成项目来布置(前置前驱一横置)一以S12-372A+515MHC为例1)悬置点布置通常,悬置点沿用动力总成自带的悬置点。2)传动轴校核调整动力总成的位置,直至传动轴满足要求,并定出传动轴的长度。(详见传动轴布置指南)图1.15传动轴角度-行程图3)其它件布置(校核)a)离合系统从机械离

17、合改为液压离合,需要修改前挡板、组合踏板。机械离合液压离合图1.16b)变速箱、发动机和左、右纵梁的间隙分别是47mni、71mm,满足要求。图1.17C)为配合新的动力总成,原空滤需要修改图1.18d)为配合变速箱上自带的悬置安装点,副车架上的前后两个固定点需要修改。图1.19e)排气前管需要修改:前段催化器部分需要修改,后段消声器可部分沿用。图1.204)输出布置报告、更改件清单在布置校核的过程当中,有哪些件因为性能要求或布置空间要求需要修改,输出更改件清单到各专业部门,由各部门细化成详细的差异件清单。S12+1.0D更改件清单(相对S12+473NA)责任部门需要修改的零件名称零件号发一

18、院LOD发动机总成变速箱QR515底盘空滤总成前悬置忌成右悬置总成左悬置总成传动轴副车架制动液1换档拉线总成踏板总成液压离台总成电控燃油滤清器进油管总成进回油管总成内外饰部前挡板减振垫标牌车身部前挡板电器部线束空调管冷凝器备注:部分管路的更改未统计在内,细化设计时的小更改未统计在内表1.31.3.3流程图布置输入(动力总成数模、整车参数要求等)动力总成布置值校核I其它间隙校核I调整图1.21第2章转向系统布置1.1 简述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使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使时,还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汽车保持在直线或转弯运动状态,或者使上述两种运

19、动状态相互转换。1.2 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形式和特征2. 2.1转向系的基本形式可根据转向轮、转向器、转向杆系布置以及动力转向能源进行分类。分荚标浪美里主要特点相关说明技转向轮分类双轴、三轴汽车前轮转向这种转向形式通过锋纵而轴上的车轮转动实现汽车转向,结构的单双轴汽车前后轮转向系同时操姒前、后轴上的车轮转动实现汽车将向,结构复杂,但有利干提高涔隼的机四岫汽车双前轮转向系同B寸操纵前双轮转向,这样有利干提高汽车的机动性能和减少轮服的磨报。四轴汽车前后轮转向系同Bt操纵第一轴和第四轴车轮转向,这惮有利干提高汽车的机动性侬少汽车的转弯用力按转向H分类循环球式转向器优点;正股率高,工作平稳假点:逆效率

20、高,汽车在坏路面上行使容易打手结构复杂,制造困充出轮位条式转向程正效率高,工作可靠,转向器占用空阊小.结构相声而言简里曲柄指梢式转向科正效率低不适合做成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球BD蜗杆泵轮式转向播技转向杆系分类整体式转向棒形结构相对他单,适用干非独立悬架系统鸡称杆式转向梯形结构相好复杂,主要用于独立悬架系统中心也式我向样死出轮齿冬拉杆式转向梯形按动力转向能源分类液压式通过崛液压力的大小未由与转向轮相连杆系的助力力的大小,结构相对简实用直接利用电动机先成转向助力功能表2.13. 2.2电动转向系统电动转向系统直接利用电动机完成转向助力功能,它由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控制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和减速机

21、构等组成。根据电动机布置的位置分为转向轴助力式、齿轮助力式、单独助力式及齿条助力式四种形式。a)转向轴助力式该电动转向系统的电动机固定在转向轴一侧,由离合器与转向轴相连接,直接驱动转向轴助力转向。如下图中所示。转:H幢助力式库理图I展根杆;2,轮;3“出粕:4H力忏;9”康传生H;转向at;7,入网(界向”8控*安;A电动矶;Ia同台;“书向缗於:12然向由条b)齿轮助力式该电动转向系统的电动机和离合器与小齿轮相连,直接驱动齿轮助力转向。C)单独助力式该电动转向系统的电动机和离合器固定在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小齿轮相对另一侧,单独驱动齿条助力实现转向动作。单独劲。式布置闻I点火起动开美;工”中传焙5

22、-KWf:4再合H和喊地”,S电通扒:6电动机缗电H;7信弓比觥器:动力纥制21;)电池;IO史而同步发也机:Il发劭M;12午建传出Md)齿条助力式该电动转向系统的电动机和与齿条为一体,电动机转动带动循环球螺母转动,使齿条螺杆产生轴向位移,直接起助力转向作用。tft力式续府用1,电检;27也机;X杆;小拄修计.机;5宣米通;(Hk开4停母;大注海电动叽;8付轮幅;导电无2. 2.3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由:转向机、转向管柱、动力转向储液罐、转向泵、以及转向管路等几部分组成。图2.12.3、 布置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应满足整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2)传动效率高,力矩波

23、动小。3)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能尽量保护乘员安全。2.4、 布置设计过程2.4.1 转向梯形的确定一般而言,在平台沿用的基础上,转向机构转向直拉杆内点B、C的位置,直拉杆外点A、D的位置,优先考虑的是沿用原有平台车型的相关数据。如下图2.2中所示。2.4.2前轴内外转向轮的最大转角确定在确定转向系统传动比之前,需要给定两个输入条件,他们分别是:a)方向盘整个转角范围。b)转向机齿条的行程。一般而言,方向盘的转角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人机工程方面,通常情况下推荐如下的转角范围:3.0圈3.5圈之间,比较常见的是3.2圈左右。转向机齿条的行程由转向梯形以及转向轮的内外侧车轮最大转角来确定,一般齿条的总

24、行程在15Omm左右,因此必须首先确定转向轮内外侧车轮的最大转角,下图中表示了计算内外侧车轮最大转角需要的参数。相关输入数据:前轴两主销轴线与地面交点间距离K整车轴距1.整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Rmin前轴两主销轴线接地点与车轮中平面接地线的最小距离r数值表2.2整车前轴内外转向轮最大转角的计算:一般而言,无论选择哪一种转向梯形方案,必须在正确选择转向梯形参数的同时,做到汽车转弯行使时,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使,使在不同圆周上运动的车轮,做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两轴汽车以低速转弯行使,可忽略离心力的影响,假设轮胎是刚性的,忽略轮胎侧偏影响的时候,此时若各车轮绕同一瞬时转向中心进行转弯行使,

25、则两转向前轮轴线的延长线,交在后轴延长线上,如图2.4所示。内侧车轮的最大转角为:6g=:Lg,=1Ivwf,-r)2-L1-KJ公式(一)Cotgr)Cddl=?2.4.3确定转向机输出轴线的位置,中间轴两端万象节中心位置方向盘输入轴管柱的长度一般而言,在平台沿用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开发车型的转向机输入轴轴线的位置沿用原车型,下面是确定相关参数的步骤。a、平台沿用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开发车型的转向机输入轴轴线的位置沿用原车型。b、根据相关经验值初步确定中间轴两端万向节中心坐标。c、根据方向盘中心位置初步确定方向盘输入轴芯轴端点坐标。d、从力矩波动的角度检查中间轴万向节中心布置位置的合理性。相关关

26、键参数的初步确定:下面是相关关键尺寸的描述以及经验值。输入轴与中间轴夹角输出轴与中间轴夹角输入轴与整车XY平面夹角输入轴与整车XZ平面夹角管柱芯轴端部与安全气囊激发器最小间隙转向机输入轴长度相关代弓PlB2yXZLlL3经验值二30=3030=1.5o20mm-25mm190左右表23注:从减小力矩波动的角度考虑一般要求:IBl-B23.3,相关尺寸表示如下图中示例。图24图25中间轴万向节中心布置位置的合理性计算检查:通常情况下,转向管柱连接机构采用十字轴万向节,如下图中所示。1尤怖21字帆)传动新上*kJE和川乐外山&2眄义图2.6相关角度定义::中间轴相位角,定义为中间轴主动叉所在平面(

27、图中L2线所代表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中间轴被动叉所在平面(图中Ll线所在位置)所旋转的角度。中间械谕七力方向白输入凝发图2.7a:输入轴和中间轴所在平面与中间轴和输出轴所在平面的夹角。:输入轴转角,也即方向盘转角。T2:输出转矩T1:输入转矩两万向节等效角度0e=(012-B22cos2(2(a+)2+24Xsin2(2(a+)l4力矩波动T211l=(1-sin2ecos2)cose)通常情况下:0.97=T2T1=60mm如左图中所示,转向管柱固定于仪表板横梁上,般由四点固定。考虑到方向管柱的振动,一般而言,四点平均分布在管粱的两侧比较好,这样固定比较牢固,同时不会形成悬臂梁,可以减小

28、方向管柱的振动。2.4.7动力转向储液罐的布置布置要求:a)要求吸油胶管与动力转向储液罐连接端的管口尽量高于动力转向泵的管口。动力 转向 泵吸 油胶 管口图2.12b)要求动力转向储液罐的布置位置易于进行动力转向管路布置和动力转向液的加注。动力转向储液罐_h,为力转向泵吸油胶管图213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动力转向储液罐距离动力转向泵较近,这样布置吸油胶管比较方便。下图中是动力转向加注枪的数据相关尺寸。俯视图图2.14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加注的过程中加注枪体有42mm的长度是伸入到动力转向储液罐内部的,在考察动力转向储液罐的布置位置是否满足加注空间要求时必须先将加注枪按照要求装配到加注的位置,然后看加

29、注枪体是否与周围件存在干涉现象,如果不存在干涉现象,一般要求加注枪与周围件的间隙D=30mm.图215C)要考虑动力转向储液罐与周围件的间隙,以及转向储液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图2.17相对运动件的间隙要求:如SECTIONI-1中Dl=25mm相对静止件的间隙要求:如SECTION1-1中D2=8mm与机舱盖的间隙要求:如SECTK)N2-2中D4=70mm与大灯的间隙要求:如果动力转向储液壶布置在大灯的后部,考虑大灯更换灯泡的可行性,需要留出的一定的空间如SEcTloN2-2中D3=60mm常见的动力转向储液罐的安装固定形式:d)通过螺栓固定与车身。如左图中所示红色区域部分为动力转向壶的固定

30、点,这种固定方式固定牢固,但需要考虑足够的工具操作空间,同时要考虑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e)通过插拔的形式固定图 2.192. 4.8动力转向管路的布置如左图中所示,动力转向储液罐直接插入车身上的焊接支架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简单,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直径长度作用硬管IOmm根据需要确定散热和传输转向液软管(含消声)20mm=500mm消声连接胶管17mm=170mm连接两段硬管,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隔离振动吸油胶管29mm=350mm连接动力转向泵和转向储液壶,同时隔离来自发动机振动回油胶管16.5mm=200mm连接硬管和动力转向壶表2.4布置要求:a)与周围件的间隙要求硬管与车身板金间隙要求

31、:D5=5wn硬管或软管与相对运动件的间隙要求:D6=25mm硬管或软管与相对静止件的间隙要求:D7=10mm硬管或软管与热源(三元催化)间隙要求:D8=60mm(要求管路上包裹相关隔热材料)图 2.21如左图中所示,转向管路与三元催化的间隙为65mm,同时此段管路需要考虑包裹隔热材料。b)安装固定要求如上图中所示的动力转向管路由5个点固定其中POiml一般直接布置在转向机上,而POint2point3两点一般布置于车身或者是其他相对车身静止件上,而前面的一段管路(如果是要求有油冷)则此段管路一般布置于车身的前面进风口后部冷凝器的前面,同时在冷凝器上焊接支架做两个固定点,如上图中所示。从安装拆

32、卸方便性的角度来考虑,一般要求:安装固定点的位置必须给出工具操作空间,否则管路的安装和固定都存在问题。底视图图中四点必须保证直径22mm,长100mm套筒操作空间。同时如果是固定点布置于板金上,必须考虑在板金上是否有可以冲出一个直径30mm的平面的空间。图 2.23第3章制动系统布置1.1 雌制动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件之一,制动系统分为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行车制动分为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器、ABS系统。行车制动的功能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让车轮减速或停车。驻车制动分为驻车操纵机构和拉线。功能是使停止的汽车保持不动。1.2 布置过程3. 2.1布置原则该布置的功能要求:产生足够的制动力4. 2

33、.2制动器的布置形式以旋转元件来分类的盘式制动器优点:散热条件好;制动力矩输出平稳,其大小与管压成线性关系,制动感觉良好;摩擦块的磨损较均匀,更换方便;摩擦表面受潮,沾水后对制动效能影响小,并能很快恢复。缺点:制动器效能因数低;摩擦块使用寿命短。密封性差,易受尘粒磨蚀和水分侵蚀;价格高。制动盘的分类:通风盘实心盘图32鼓式制动器,见图3.3、图3.4效能因数较高,可减小控制力,但效能稳定性差,高速制动时易发生衰退.图3.4制动鼓,见图3.5:盘中鼓式制动器如Tlh见图3.6旋转部件一制动盘同时内圆为制动鼓的外表面图3.63.3 三入:1 .3.1制动器的参数:盘式制动器的参数见表3.1:轮缸缸

34、径摩擦块的有效半径摩擦系数效能因数表3.1鼓式制动器的参数见表32轮缸缸径制动衬片宽度两蹄的制动衬片包角制动鼓内径两蹄的制动衬片起始角圆点到轮缸中心的距离圆点到支承中心的距离表3.23 .3.2轮胎、轮辆的数模和规格,轮的偏置距。3.4 .布置过程制动器的布置是与其他件如制动盘、转向节、轴承、轮胎、轮棚、传动轴、轮毂等一起在整车上布置的,我们可以简单的称其为“轮边布置”。见图3.7o以下分别对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的布置过程说明。图3.73.4.1盘式制动器的布置1)将轮胎和轮辆装配在一起,做出轮胎的中心线和轴线,定义出轮距。前、后轮距2)轴承的选择及计算:轴承的选择是关系到整车的使用寿命,与

35、轴承所能承受的轴荷及寿命来说的。目前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图3.9为圆锥滚子轴承在制动鼓中的装配)、一代轮毂轴承单元(图3.10为其在制动鼓中的装配)、二代轮毂轴承单元(图3.11和图3.12)、三代轮毂轴承单元(图3.13)等,现在轿车应用最多的为一代和二代轴承单元,三代轴承单元的使用正方兴未艾。图3.9图3.10图3.11图3.12图3.13按照轴承滚动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轴承简单的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轮毂轴承单元既可以是球轴承,也可以是滚子轴承。球轴承的摩擦阻力小,旋转精度高,可以达到较高的转速但承载能力较小;滚子轴承的摩擦阻力较大,但承载能力大,在转速较低,要求载

36、荷较大或有冲击载荷时宜选用滚子轴承。轴承的寿命主要与轮辆的偏置距有关。由轴承厂家来算。轮辆上安装车轮的螺栓的个数是由轴承上的螺栓个数来决定。这-一般是对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来说的。确定轴承的中心线。轴承的中心点是在轮棚的轴线上,距轮辆的偏置距中心线的土IOmm以内的范围(见图3.14,使用寿命要超过30万公里。3)传动轴的装入:如上图所示,选用的是双列深沟球轴承,那就需要加上一个轮毂轴(上图绿色的部件)来连接轴承和传动轴。轴承的内圈端面是与传动轴相接触的,外圈是与转向节相连的。如果用的是一代轮毂轴承单元、二代轮毂轴承单元,则还需要增加一个轮毂来连接轴承和传动轴。如用的是三代轮毂轴承单元,轴承和传动

37、轴直接相连。外圈是与转向节相连的。4)将制动盘的摩擦面的外端面与轮胎的中心线对齐制动盘的安装面的厚度为6-6.5mm,通风式制动盘的摩擦面厚度是20-22.5mm,实心式制动盘的摩擦面厚度是Id13mm之间。5)将制动钳的两个摩擦块的中间与制动盘对好,间隙为1mm。制动钳的活塞缸径中心到轮胎轴线的距离等于摩擦块的有效半径。在整车上,制动钳的中心线位置在前轮车轴的前方60-90左右或后轮车轴的后方60左右。见图3.15(Sll)、3.16、3.17、3.18、3.19(B21后轮)。图3.16(Mu前轮)图3.17(Mil后轮)图3.18制动钳位于轴前可避免轮胎甩出来的泥、水进入制动钳,位于轴后

38、则可减小制动时轮毂轴承的合成载荷。制动钳与轮辆的距离要不小于5mm。图3.20Mll前轮6)挡尘板的布置:因制动盘的缺点之一是易受尘粒磨蚀和水分侵蚀,对此才增加一个挡尘板。挡尘板一般布置在转向节上,除制动钳处外,全部要遮挡避免外物接触制动盘。7)传感器的布置。轮边布置时,大多数的车上带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需要时刻采集车轮旋转速度信号。目前广为采用的是感应式指状传感器,如图322(S11),金属轮齿是装在传动轴上,需要将传感器布置来采集信号。图3.22一般,传感器布置在转向节上,垂直于轮齿并与轮齿保持一个小间隙.如果是用三代轮毂轴承,则可将传感器集成于轴承上。3.4.2鼓式制动器的布置1)将轮胎和轮桐装配在一起,做出轮胎的中心线和轴线,定义出轮距。轮距的定义是在设计状态下定义的。车轮外倾角要体现出来。同上2)轴承的选择。同上3)制动鼓的布置:制动鼓内径的选择为了保证制动器能产生足够的地面制动力和具有足够的能量,可试选较大的值。但要保证制动鼓外表面与轮辗1内表面之间有适当的间隙,否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