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发展规划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发展规划研究.docx(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发展规划研究同城化进展规划研究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5月第一章研究范围与现状问题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范围1三、现状问题2四、小结4第二章同城化与紧凑城市理论研究5一、同城化概念5二、紧凑城市理论7第三章进展基础与环境12一、进展基础12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4三、小结15第四章指导思想与战略定位16一、指导思想16二、战略定位16三、小结17第五章空间进展战略与布局19一、总体进展空间格局19二、产业进展空间格局22三、交通进展空间格局24四、生态安全空间格局25五、主体功能区划25第六章同城形态一紧凑城市研究29一、紧凑城市进展目标29二、紧凑城市进展建议2
2、9三、小结31第七章进展重点32一、基础设施32二、产业协作35三、环境保护39四、社会事业41五、公共事务45六、体制机制协调与创新48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51第一章研究范围与现状问题一、研究背景新乡市是河南省统筹城乡进展改革试验区,如何打造国内一流的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是市委、市政府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认为,新乡市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城镇是新乡都市区的核心区域,经济社会进展走在全省前列,关于我市晋位升级,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推进城乡统筹进展至关重要。同时,加快新乡市豫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城镇密集区同城效应,提升新乡市进展水平,关于加快推进新乡都市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新乡都市区打造布
3、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镇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乡市区及周边城镇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与进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进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根据,推动新乡市城镇密集区科学进展、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可持续进展,特进行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进展规划研究。二、研究范围以新乡市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新乡都市区第一圈层为依托,辐射周边区域,要紧包含新乡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与卫辉市唐庄镇,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三、现状问题目前,城镇密集区的城镇建设要紧存在下列问题:1、土地麦源、水短缺已经成
4、为制约城市可持续进展的瓶颈。新乡市为平原城市,基本农田较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将面临土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突出问题;地下水超采、工农业用水粗放,造成水资源短缺,这对我市城镇化的可持续进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2、中心城市郊区化进程加速,城市蔓延趋势初显。城市的快速蔓延侵占了郊区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城市人口密度逐步下降,假如未来不能有效操纵城市蔓延,城市人口密度持续下降,这种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它将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剧市区资源、能源短缺的矛盾,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缺失。3、周边城镇空间急速扩张,土地利用粗放,环境品质不高。周边城镇空间急速扩张,土地利
5、用粗放,导致土地低效、无序利用大量存在。要紧表现旧区土地利用率低下,新区建设贪大求洋,工业区遍地开花,城郊结合部非法土地占用严重等现象。同时空间拓展的质量不高,存在土地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城镇的建设与进展。4、城镇间的恶性竞争。据统计,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内共有13个产业集聚区,其中省级6个,市级7个,总规划用地面积117.33平方公里,占城镇密集区总面积的13%o目前,招商引资工作已成为各级城镇与产业集聚区进展的重点,为了争取的投资,许多城镇政府在不遗余力打造投资环境的同时,便将投资优惠政策作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这样,导致的最后结果是惟有投资方赢得巨大
6、的利润空间,当地政府与居民并没有得到较多的实际利益。乡镇由于经济实力弱,竞争力差,难以吸引有效投资,往往使用廉价出让土地的手段吸引投资,加上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及资源的稀缺性也造成了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并难以协调。同时,根据资本流向中部地区的经验,投资通常不愿流向环境保护标准高、污染管理严的城市与地区,而乡镇往往为了进展经济,不加选择地引进外来企业,甚至是污染性企业,这样势必会影响可持续进展战略的实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规划区内的产业集聚区统计表序号产业集聚区名称合计13个产业集聚区合计117.336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合计90.661卫辉市产业集聚区唐庄组团1.262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含新乡经济开
7、发区)20.003新东产业集聚区(含红旗工业园与小店物流园区)9.404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7.405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29.806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新乡工业园区)22.807个市级产业集聚区合计26.671卫辉市孙杏村产业集聚区2.992新乡纸制品产业集聚区4.633大召营产业集聚区3.094古固寨产业集聚区3.025卫滨西环产业集聚区5.886牧野白色家电产业集聚区3.157凤泉区产业集聚区(含城区产业集聚区与新北产业集聚区)3.915、规划缺乏整体性与协调性,多头管理难以操纵。由于不一致的行政区划,密集区内的城镇各自为政,竞相进展,难以顾全大局。突出表现在规划缺乏整体性与协调
8、性,多头管理难以操纵,特别是相邻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由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权属,往往限制了城镇空间的拓展,造成相互间用地功能的不协调,同时也存在浪费用地与重复建设的现象,给管理带来不便。四、小结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在新乡市城镇密集区范围内采取同城化管理,将密集区内的城镇纳入统一管理,协调规划建设,防止城镇间恶性竞争,实现区域协调进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为了实现密集区的可持续进展,建议以紧凑城市的规划理念,采取高密度、多样化与公交导向的城镇进展模式,促进密集区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进展。第二章同城化与紧凑城市理论研究一、同城化概念(一)定义所谓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者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
9、、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进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进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进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二)概念阐释1、“同城化”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不是同一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将构成强有力的、高效率的板块经济,实现综合多维进展。板块经济对未来中国经济进展至关重要,是地区经济进展的支撑点,是地区经济进展的增长极,对相邻地区或者更大范围将会发生更重要的作用与联动效应。“同城化是城市现代化进展的新趋势。2、“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
10、体化进展的客观要求同城化能够使两市或者多个城市实行强强联合,优势整合,“短处变长,长处更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家内表现为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与城市之间相互利用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进行区域性合作,以取得共同进展与双赢的结果。同城化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大背景下的进展起来的,是时代进展的要求,事实上质就是城与城之间紧密合作,实现又好又快进展。深圳与香港虽属不一致制度的两类城市,但却较早地提出“同城化”的进展理念,同时制定具体措施付诸实施,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要求。内地也有很多城市提出了“同城化”的构想,如辽宁沈阳与抚顺、湖南“长株潭”、陕西西
11、安与咸阳、河南郑州与开封、山西太原与榆次等,这些省打破中心城市行政区界限,通过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进展,设施共享与市场共建等,谋求各具特色的创新进展之路,目标都在于发挥各自优势,抓住机遇,促进共同协调进展。3、“同城化”是城市化与城市经济进展一体化的崭新形式城市化与区域经济进展到比较发达或者成熟的时期,区域核心城市与次一级的中心城市相互紧密合作,区域实力会再现出更加突出的溢出效应、分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实施同城化进展,能够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与磨擦,消除行政壁垒,开拓共同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进展。二、紧凑城市理论(一)紧凑城市理论的提出紧凑城市最初是由西欧学者针
12、对西欧一些国家土地资源条件、内城衰退与城市蔓延现象而提出的。1990年,欧洲社区委员会(CEC)发表城市环境绿皮书,正式提出“紧凑城市”的概念,认为紧凑城市相对密度较高的城市更能减少交通、能源需求与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与环境状况,因而是更有效地实现城市可持续进展的空间策略。(二)紧凑城市理论的要紧观点1、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城市“高密度开发”具有多重含义,如“高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层进展”、“高容积率”等。紧凑城市理论认为,城市高密度开发具有保护土地资源与降低能源消耗的双重意义。城市开发的高密度高强度特点,能够遏止无序的城市蔓延,节约土地资源;能够容纳更多的城市进展活动,符
13、合最基本的规模经济原则;能够在更为方便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工作、生活日需品,激励更多的出行欲望,从而加强社区联系,形成社区文化;能够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制冷与供暖的能源消耗,并提高各类社会软性基础设施(基层政府机关)的效率。2、混合的土地利用雅典宪章提出“功能分区”思想,由于其成功的在空间上操纵了城市建设中各类不相容的使用性质,因此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但是在随后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严重的交通、环境问题及成片的大规模单一居住区等又引起了人们的反思。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批判雅典宪章“为了追求分区清晰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二强调“在今天,规划、建筑与设计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
14、系列的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应该努力去制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这直接启发了紧凑城市土地功能适度混合的规划理念。该理论强调居住地与工作场所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接近,避免出现工作与居住明显分区的现象,贯彻紧凑社区、就近就业、较低的开发成本与环境成本、尊重自然生态、混合土地使用等原则。3、分散化的集中紧凑城市理论并非是提倡不顾城市大小的盲目集中进展,针对过高强度与密度对城市进展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分散化的集中”思想。“分散化的集中”强调进展基于公共有轨交通系统紧密联系、易通达的城市中心群,并以这些城市中心为核心进行高密度与高强度开发。“分散化的集中”在保留紧凑城市所倡导的高密度高强度特点的前提
15、下,跳出单中心结构,为特大城市与人口已经非常稠密的城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空间规划途径。4、优先进展公共交通紧凑城市倡导优先进展公共交通,并以其逐步解决小汽车家庭化所带来的石油能源消耗、交通堵塞、土地损耗、空气污染等问题。优先进展公共交通,能够大大减少城市整体耗能,减少大气污染。西欧发达国家与美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接近,但人均耗油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公共交通比美国发达是要紧原因之一。优先进展公共交通,还能够降低对道路交通特别是对私人轿车的依靠,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对道路交通用地的需求。(三)实现紧凑城市的三大战略其一是公共交通为导向(ToD)的进展战略,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
16、O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其二是城市巩固战略,即以市场为主导的对现有住宅的再开发与其他土地使用与更大规模的建筑转型。其三是操纵开发强度战略,即通过立法规定城市边缘地带新开发项目最高密度的最小值。(四)紧凑城市建设案例1、荷兰有关紧凑城市的实践在过去30年中荷兰的空间规划,特别是国家层面,许多政策都指向一种紧凑的进展模式。甚至能够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荷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了紧凑城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初荷兰同样面对的是郊区化带来的城市急剧扩张,解决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问题就显得更加迫切,在1966年
17、荷兰物质空间规划第二次报告中,政府提出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资金与保持兰斯塔德地区的绿心。规划最终在紧凑化与低密度蔓延的城市行为两者之间妥协,将郊区化导向一种集中的分散化。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地方政府无力应对各类政治与经济上的力量,城市蔓延仍在继续。在1977年的报告中这种集中式的分散被进一步规范,所有新城市中心的区位由政府来安置。同时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减少机动交通、降低污染与能耗成为规划的另一个目标,并提出一种结合公共交通的城市进展模式。政府开始兴建各类公共交通设施,联系各个新城市中心。1980年代初,内城衰退的问题成为荷兰政府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部分被归咎于这
18、种集中式的分散的进展模式。1988年在规划中政府开始引入紧凑城市的理论,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这一理论的实践。要紧策略包含:将新的进展集中在现有的城市地区与现有城市邻近的空白地带;结合就业与服务的高密度的住房;通过对城市更新高强度的投资,改善居住环境:制定严格的政策保护绿心,并成立特定的管理结构;将交通管制与土地利用相结合,降低小汽车出行需求。KarstT,Geurs与BertVanWee通过数据模型分析,比较这些紧凑政策实施与否对土地使用、交通、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认为尽管这些政策并非实现所期望的效果,但是却是有效地推动了荷兰的城市以紧凑的方式持续地进展:中心城区城市人口的回归;遏制了城市蔓延,
19、保护了绿心;降低了小汽车的需求:提高了城市在全球化中的地位。荷兰在30年中通过强力的公共政策所实现的紧凑带来一种新的思考一一实现紧凑城市并非仅仅是一个时间片段,相反它是一个连续的诱导城市以紧凑的方式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终的结构与目标变得次要,更为重要的是捕捉在特定阶段驱动与影响紧凑的本质因素,不断修正所指向的问题与目标,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的紧凑。而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一及时地通过各类政策调控城市进展的倾向。2、深圳光明新城深圳光明新城的建设使用了紧凑城市的理念:提高新城中心区与要紧的交通节点的土地利用强度,其容积率高出其他地段十多倍;使用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构建一个
20、多样化的城市空间;推行TOD开发模式,依靠快捷的公交系统解决大部分的交通需求。深圳光明新城的建设是紧凑城市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进展的城市形态的大胆尝试。第三章进展基础与环境一、进展基础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内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与周边城镇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交通衔接,经济社会进展水平较高,同城化进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2009年,规划区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140万人,占新乡市总人口的23.7%,非农业人口约80万人,城镇人口约105万,按非农业人口计算,城镇化水平接近60%,按城镇人口计算,城镇化水平达到75%;地区生产总值
21、约410亿元,占新乡市的43.2%,在新乡都市区、新乡市乃至豫北地区经济社会进展格局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地域空间连绵一体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地处河南省北部,新乡市中西部,是连接中原城市群与豫北地区其他城市的重要节点,气候条件一致,自然地域空间连为一体,河网水系相互贯穿。各小城镇围绕中心城区环形布置,与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10公里。随着城市进展不断向外扩张,中心城区与其他城镇交界地区的城镇建设相向进展,城市空间呈现连绵进展态势,同城化进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2、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城镇密集区内以新乡市区与新乡县的用地为主,历史上长期处于同一行政建制,同属中原文化特别是牧野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源远流长,文化
22、底蕴深厚。居民生活习惯与民风民俗相同,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历来密切,同城化进展人文基础扎实深厚。3 .产业进展互补性强改革开放以来,新乡经济高速进展,产业特色鲜明。已形成电子电器、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环保电池与原料、生物与新医药、新型建材、化纤纺织、食品加工等多种门类的加工产业,初步成为中原城市群制造业基地。新乡市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经济互动频繁,分工协作日益紧密,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加强,形成了配套日渐完善的产业集群,为同城化进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4 .基础设施逐步对接新乡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步伐加快,道路逐步连通成网,107国道、黄河大道、新长北线、新获路、新原路、
23、新辉路等成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连接的要紧通道。新乡市大北环、胡韦公路、新胡公路等交通网,使城镇密集区的交通及通勤更加便利。市内公交向郊区延伸、城际公交等公交服务不断完善,交通一体化步伐加快。共产主义河、卫河、人民胜利渠等河渠整治加快推进,凤泉湖、卫源湖、贾太湖的规划建设提上日程,项目环评相互咨询,水环境与大气环境联手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同时,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周边城镇与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对接步伐加快。5 .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城镇密集区社会进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周边城镇与中心城区居民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居民通勤、交往及跨行政区居住、就业、消费等日趋频繁,教育文化资源共享逐步推动,公共卫生服
24、务协作逐步增强,体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民间艺术来往日益密切,随着社会事业与公共事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成果不断显现,“同城生活圈”初步形成。6 .同城进展成效初显中心城市依托交通廊道向外扩展,郊区化进展趋势明显;周边城镇向中心城市靠拢,主动承接中心城区的辐射。近年来,“3010”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规划、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对接,同城进展成效明显。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经济复苏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孕育着新的进展机遇,国际产业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中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相继建立,国内产业继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原城市群建设进程加快,城市交
25、流合作不断加深、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济社会进展逐步转入科学进展轨道,比较优势依然明显。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协调进展趋势愈发明显,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显著加快,一小时生活圈逐步形成。新乡都市区建设全面提速,为城镇密集区同城化进展提供了深厚而良好的进展腹地,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将城镇密集区作为新乡都市区一体化进展的突破口,为同城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影响尚未消除,国内外进展形势复杂多变,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新乡市城镇密集区仍面临严峻挑战:城乡规划衔接不足,空间利用效率不高;进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约束日渐突显;产业
26、集聚区恶性竞争,市场一体化障碍依然存在,资源要素流淌有待进一步畅顺;科技、人才整体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城乡区域进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不够高,与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区域利益协调难度较大,行政壁垒尚未有效破除,改革创新亟须实现重大突破。三、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进展具备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交通衔接,经济社会进展水平较高等基础条件。但是同城进展还存在城乡规划衔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日渐突显,产业集聚区恶性竞争,城乡区域进展不平衡,行政壁垒尚未有效破除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急需实现重大突破。第四章指导思想与战略定位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7、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当科学进展的排头兵。遵循“科学进展、先行先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按照四个结合(城乡统筹与区域联动相结合,经济进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空间管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城镇建设与产业进展相结合),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与重点协调进展区域建设为突破口,拓宽合作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同城化进展新模式、新举措与新机制,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进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同城化进展新格局,提升新乡都市区整体竞争力,携领新乡都市区一体化进展。二
28、、战略定位1、河南省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重点区域。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同城化进展思路,转变进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建设宜居与谐城乡,开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同城化进展道路与生产进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进展道路,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省科学进展的排头兵。2、新乡都市区同城化进展先行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同城化进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协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同城化,在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带动新乡都市区一体化进展,为同城化进展制造新经验。3、中原城市群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城市化水平高,综合实力位居中原城市群地级市行列,辐射
29、带动与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托新乡市中心城市建设,形成高度融合的城市进展格局,在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生活服务与产业创新功能,逐步确立区域性制造业基地与交通、科技、教育、旅游服务中心地位,努力建成面向全省、服务豫北的城镇密集区。4、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高端进展战略取向,大力进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打造新乡都市区创新圈与豫北科技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中型企业与知名品牌,提升区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引领新乡都市区乃至豫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引擎。三、小结规划原则:科学进展、先行
30、先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指导思想:城乡统筹与区域联动相结合,经济进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空间管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城镇建设与产业进展相结合,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与重点协调进展区域建设为突破口,拓宽合作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构建城乡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进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同城化进展新格局,提升新乡都市区整体竞争力,携领新乡都市区一体化进展。战略定位:全省科学进展试验区,新乡都市区同城化进展先行区,中原城市群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五章空间进展战略与布局按照提升区域整体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提高
31、空间利用效率,营造宜居城乡生态环境的要求,明确城镇密集区的总体空间进展格局,科学进行城乡建设、产业进展、环境保护等布局规划,促进城镇功能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进展。一、总体进展空间格局进一步增强新乡市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充分发挥凤泉区、小店工业区与新乡县新县城的支撑作用,整合组织城镇密集区进展,构筑“一核强化、三区携领、多极带动”同城化进展空间布局,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进展新格局。1、一核强化以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提升中心城区的产业功能,以现代服务为引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构筑城镇密集区的核心,提高区域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成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聚、综合竞争力最
32、强、承载密集区最核心功能的战略功能区。2、三区携领以凤泉区、小店工业区与新乡县新县城为中心,引导产业与人口向三区集聚,促进人口、经济极化进展,形成密集区进展的要紧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进展。凤泉区一一新乡市中心城区重要构成部分,主城区外围城市组团,以进展化纤纺织、能源电力、新型建材为主的工业区与都市旅游的服务基地。小店(新乡工业园区)一一新乡市外围城市组团,重点进展化纤纺织、汽车装配、机械加工、现代物流及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拓展区。小冀一一新乡市外围城市组团,以进展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及居住配套为主的综合性城市拓展区。3、多极带动依托现有进展基础,选择性地进展战略性节点,服务、带动周
33、边地区进展。增强合河、大召营、翟坡、七里营、郎公庙、古固寨、孙杏村、唐庄等八个乡镇的集聚辐射与示范带动能力,引导农村人口与其他生产要素向中心镇集聚,集中开发、集中布局。共同带动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社会进展,提升城镇密集区整体实力、优化空间结构、有效保育生态环境。合河乡:到2020年,规划人口为L2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公顷。城镇性质为新乡市城镇密集区的重要小城镇,新乡市重要的丝钉产业基地,新乡县西北部的农业重镇,以进展旅游观光、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小城镇。大召营镇:到2020年,规划人口为2.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00公顷。城镇性质是新乡市的重点产业集聚区,是以轻纺、机械加工与精细化工为主导
34、、商贸繁荣的工贸城镇。翟坡镇:到2020年,规划人口为2.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80公顷。城镇性质为以进展化工、房地产、服务业为主,高效农业为辅的工贸服务型城镇。七里营镇:到2020年,规划人口为4.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500公顷。七里营镇是工交旅游型镇,作为新一郑产业轴上的重要节点城镇、新乡县域南部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是新乡县城联系新乡、郑州市的重要节点,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依托七里营镇纸制品产业集聚区,以医药、造纸、机械等优势产业、高效农业及特色种植业、商贸业为主的综合型小城镇,建议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的进展。郎公庙镇:到2020年,规划人口为3.6万人,建设用
35、地规模为375公顷。城镇性质是以小型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机械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为主导产业兼顾进展商贸、服务业的园林城镇。古固寨镇:到2020年,规划人口为2.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90公顷。依托古固寨产业集聚区,重点进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加工业及高效农业、林果业等,着力构建新乡市的机械制造与新型节能建材生产基地。孙杏村镇:到2020年,规划人口L2万人,城镇建设用地为125公顷。是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服务新乡市郊商贸为主的城镇。唐庄镇:到2020年,规划人口2.4万人,城镇建设用地为300公顷。城镇性质是以以旅游电动车与异形水箱为主导产业,兼具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与商贸功能的综合性城镇。重点
36、镇现状规模表(2009年)名称人口规模(万人)用地规模(公顷)人均建设用地(m2)七里营3.734994.32朗公庙1.5150100大召营1.514194古固寨1.9200105合河0.786122.8翟坡0.573146唐庄1.5200133.33孙杏村0.61108177.05重点镇规划规模表(2020年)名称人口规模(万人)用地规模(公顷)人均建设用地(m2)七里营4.8500104.17朗公庙3.6375105大召营2.8300107.14古固寨2.6290111.54合河1.2120100翟坡2.6380146.2唐庄2.4300125孙杏村1.2125104.17二、产业进展空间
37、格局以优化提升产业进展与空间布局为核心,构建“一心三组团13个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进展空间格局,合理引导产业集聚进展,打造一批协作配套、有机联系、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一心:即现代服务业进展核心区,要紧为中心城区,依托原有服务业集聚优势,协调规划与进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商贸物流、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三组团:即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东部现代制造产业进展区、南部创新产业进展区。产业集聚区:共计13个,其中省级产业集聚区6个:新东产业集聚区、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新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卫辉市产业集聚区唐庄组团;市级产业集聚区7个:卫滨区产业集聚区、新乡
38、民用车辆产业集聚区、新乡纸制品产业集聚区、凤泉区产业集聚区、新乡县大召营产业集聚区、新乡县古固寨产业集聚区、孙杏村产业集聚区。新东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以进展科技研发、教育培训与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与特色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兼具居住功能。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以化纤纺织、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电器为重点进展产业;以仓储物流、职业教育培训、房地产、生活休闲为配套进展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板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以制冷设备为主的电子电器产业、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与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为主导产业
39、。对应三大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分别是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环保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要紧包含总部基地、科技服务业、创意产业、商贸物流业与金融商务服务业。新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以特色装备制造与化工产业为主导,以电子电器、环保设备、生物化工为支撑,配套进展现代物流、商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第三产业。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以新型电源产业为主导产业。卫辉市产业集聚区唐庄组团:规划面积L26平方公里,以旅游电动车与异形水箱为主导产业。三、交通进展空间格局发挥新乡作为豫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整合城际轨道、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
40、等交通通道与枢纽,共享共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两环九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对外强化辐射、对内协调通畅的交通运输功能,以交通先行加快密集区同城化步伐。两环:即中心城市环路与大外环。中心城市环路为东环路、南环路、西环路与北环路。大外环西线利用新乡县胡韦公路、南线利用新胡公路,东线由新胡公路向北延伸至107国道连接现状大北环。九射:即九条放射性快速路:新获路、黄河大道、107国道、新原路、新长南线、新延路、新长北线、新濮路、新辉路。四、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整体保护区域“山、水、城、田”的自然空间格局,保育河流水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生态区等生态资源,保
41、护耕地与基本农田,加强城区绿地建设,构建“一环、两区、七廊、六湖”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人与自然与谐进展。一环:即以大面积环状的农田包围主城区与城镇建设用地,作为生态基质。两区:即北部凤凰山与共渠泄洪区生态屏障区。七廊:卫河、人民胜利渠、赵定排、共产主义渠、东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京港澳高速等形成七条区域性生态廊道。六湖:重点建设六湖公园一一北部凤泉湖、南部贾太湖景区、107国道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的东湖、西部卫源湖、中部牧野湖、共渠与凤泉区之间的共湖。五、主体功能区划按照城镇密集区总体进展战略部署与产业、交通与生态空间格局,统筹考虑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与进展潜力,并整合已有规划,将
42、新乡城镇密集区划分为核心提升区、调整优化区、重点拓展区、适度进展区与限制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不一致的主体功能定位与进展要求,推进区域协调进展,增强开发建设有序性,努力实现都市圈空间结构一体化、总体功能最优化与整体效能最大化。1、核心提升区。要紧为中心城区,是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综合服务功能水平高的区域,也是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区域。该区是城镇密集区的核心载体,进展引领规划区进展与能级提升的高端服务功能,完善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着力制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建成辐射与带动城镇密集区、新乡都市区乃至更大区域进展的行政管理、商务会展、商贸金融、科教文化与创新中心,集中反
43、映城市功能与现代都市文化品质,增强城镇密集区综合实力与竞争力。2、调整优化区。包含新乡县新县城(小冀镇)与凤泉区,具有较好的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进展基础,人口与经济比较集中,但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需要优化、综合功能与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区域。该区是新乡城镇密集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建设宜居城乡,承载区域集聚辐射带动与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发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提升人口与产业集聚水平,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大力进展与产业有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宜业环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城镇密集区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
44、布局优化。3、重点拓展区。包含新乡工业园区、新东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的关堤乡部分、郎公庙、古固寨等地区,土地资源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大,区位条件优越或者区域战略地位突出、有明确进展政策指向的区域。该区是支撑城镇密集区未来进展的重要增长极,以进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为主,促进产业集聚进展,培植壮大产业功能区,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创建适宜投资创业与生活居住环境,推动新乡都市区区域经济进展、空间拓展与功能提升。4、适度进展区。包含合河乡、大召营、翟坡、七里营、唐庄、孙杏村等地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聚集水平与开发强度较低,自然环境资源较好、生态限制较大且耕地与基本农田
45、集中,宜进行点状集中开发的区域。该区是城镇密集区统筹城乡进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创新城乡管理体制的重要载体,是都市型现代农业进展区与要紧的农副食品生产基地,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围绕工业向集聚区集中、农民向城镇与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要紧进展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有序推进中心镇、通常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与产业点状集聚进展,操纵开发强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5、限制开发区。要紧包含凤凰山森林公园、共产主义渠泄洪区、高新区铁路南区域、水源保护区、果树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该区自然限制条件大、生态功能极其重要,承担保护城镇
46、密集区生态安全、保护自然文化景观、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等重要功能,需逐步引导人口、工业向区外转移,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建设行为,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加强生态建设,适时适地设立“不开发区”,增强生态功能,适度进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第六章同城形态一一紧凑城市研究目前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存在中心城区郊区化进程加速,城市蔓延趋势初显,周边城镇空间急速扩张,土地利用粗放,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资源短缺特别是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进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使用紧凑城市的理念,对城镇密集区进行规划布局与操纵管理。一、紧凑城市进展目标在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管理的基础上,借鉴紧凑城市理论,
47、采取高密度、多样化与公交导向的城镇进展模式,实现城镇形态的可持续进展。二、紧凑城市进展建议按照紧凑城市的理念,提出下列建议对城镇密集区进行规划与管理。1、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操纵城市无序蔓延根据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h划定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增长边界,严格操纵界线外用地的开发建设,遏制城市无序蔓延,保护耕地与生态空间。2、分散化集中布局,建设卫星镇依托现有城镇,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形成分散化集中布局的卫星镇。具体来说,就是规划“一城、三区、八镇”城镇建设用地,采取公交导向模式,实施紧凑开发。一城:即中心城区;三区:即凤泉、小店、小冀;八镇:即合河、大召营、翟坡、七里营、郎公庙、古固寨、孙杏村、唐庄。3、同城化管理手段,操纵开发强度要实现城镇的紧凑开发,需要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城乡规划管理的统一协调,开发强度的严格操纵,基础设施与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撑,因此,建议将规划区范围内的城镇实行同城化管理,严格操纵同城管理区域内小城镇开发建设密度的最小值,统筹配置各类资源,以实现城镇的紧凑开发与区域的可持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