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臣陈泰挂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魏名臣陈泰挂壁.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曹魏名臣,陈泰挂壁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陈泰挂壁。语义:原指曹魏名臣陈泰,任并州刺史时,将京中贵人请托赠金,一律悬挂在墙壁上封存,回京后原封奉还的故事。后比喻为官清正,一心为公,不收赠金,不谋私利的高尚品德。(陈泰影视像)出处:1、西晋陈寿三国志陈泰传,正始中,1陈泰)为并州刺史,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怀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征为尚书,悉以还之。2、唐李瀚蒙求,洪乔掷水,陈泰挂壁。二、陈泰其人陈泰(200260年),字玄伯,颖川许昌人,东汉名臣陈蹇曾孙,尚书荀或外孙,曹魏司空陈群长子。曹魏名将。陈泰早年任散骑校尉,兼为明帝曹睿顾问,与散骑常侍
2、司马昭兄弟相善为友。青龙5年(237),其父陈群去世后,袭爵颖阴侯,任游击将军。(陈泰任职并州、雍州、凉州)魏帝曹芳正始5年(244),出任并州刺吏(山西及内蒙部分),加振威将军、持节、兼任主护匈奴中郎将,主管并州军政法事务。陈泰辖地,以及周边,少数民族众多,他采用怀柔政策,安抚施惠,和解民族矛盾,稳定互市秩序,边民安居,功业卓著。他清廉俭朴,居官守正,威望很高。正始9年(248),调回京师,担任尚书。次年,曹芳嘉平元年(249),高平陵政变后,曹爽遇害,陈泰内疚于心,又无力应对,便自辞尚书,请求外调。他出任雍州刺吏(陕西关中和甘肃东部),代替原刺史郭淮,任奋威将军,处于对蜀汉作战前线。在此任
3、职七年间,他兢兢业业,恪守其职,沉着勇敢,多谋善断,据险守隘,尖兵突进,巧计御敌,在牛头山、狄道、曲城,多次击败蜀汉进攻,打败大将姜维,始终保持优势,巩固西线边防。史书称他,上承郭淮,下启邓艾,是曹魏名将。魏帝曹髦正元2年(255),郭淮去世后,陈泰继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二州军事,为曹魏对抗蜀汉的最高军事长官。(征西将军陈泰)曹髦甘露元年(256),司马昭任大将军的第二年,陈泰被召回,改任尚书仆射,负责官员钱叙选任。这期间,还曾加任镇军将军、总督尚书台,负责东线大军的行政管理,两次参加对东吴作战,协调有序,立功加封,食邑增至2600户,同时,还有子弟三人封侯,荣宠无比,家势日昌。三、“陈
4、泰挂壁”典故本事曹芳正始年间,陈泰出任并州刺史,持节,主管军政法事务,并负责监护匈奴各部族,威势很盛,业绩卓著。曹魏,承汉末丧乱,又经长久征战,人烟稀少,人丁短缺,富裕之家,普遍使用奴婢,朝廷往往还将奴婢,奖赏给有功之人。而奴婢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战俘。陈泰主政并州,主护匈奴等胡人,实行怀柔政策,边疆和平是常态,但也免不了时有战争。于是,京中不少勋贵富豪,赠送珍宝奇货,请他提供方便,让他们购买奴婢,充当自家的仆役、侍从、劳动力。陈泰作风正派,廉洁为公,不贪图钱财,不谋取私利,他把送礼人私赠的宝货,一律不发其封,悬挂在墙壁上封存。等到召回京都,担任尚书时,全都一一原封退回,归还原主。世人称赞,他
5、“挂壁宝货。一心为公,清廉守正,媲美其父。这就是著名的“陈泰挂壁”典故本事。陈泰,还有两次“挂壁”的故事,一次是“挂壁尚书”,又一次是“挂壁生命”。大魏忠臣,铁骨铮铮,司马敬畏,青史垂名。四、说和政变,“挂壁尚书”嘉平元年(249)正月,高平陵政变爆发。当时,大将军曹爽持卫兵,与太傅司马懿精兵对抗。司马氏要求曹爽交出兵权,并承诺保证他的生命安全和荣华富贵;曹爽智贫谋寡,兵力薄弱,何去何从,犹豫不决。双方剑拔弩张,火拼迫在眉睫,形势万分危急。陈泰,身为尚书,与侍中许允,为了避免内战,劝说曹爽接受条件,交出兵权,和平解决政变危机。这次危机的解决,主要得力于陈泰。因为这边,他是曹氏忠臣,那边,他是司
6、马氏朋友,同时受到两边的信赖,所以,和谈进行得很顺利,结果政变和平解决,双方皆大欢喜。(曹爽交出大将军印影视像)当时,曹魏国力正处上升期,而大将军曹爽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极力打压太傅司马懿,致使双方矛盾激化,而他又平庸无能,眼看着对方蓄势待发,却应对失策,无力擎天。陈泰原想,除去蠢驴曹爽,再与能臣司马合作,拔乱反正,整顿朝纲,重振曹魏雄风,必将指日可待。这也正是朝廷忠良之士的共同想法。可是,司马氏却心怀鬼胎,一旦大权在握,便自食其言,单方面撕毁和约,将曹爽满门族灭,更可恨的是,磨刀曜曜,一步一步,全面宰杀曹氏宗亲,以及亲曹势力,造成食言而肥,一家坐大,独掌乾坤局势,开始走上篡权谋国的道路。当初
7、,陈泰出于忠心,以为罢免蠢驴,引进能人;消弭内战,迎来和平,何乐而不为!谁曾想到,送走蠢驴,开门揖盗,自以为深知的能人、发小,却是一群伪装的狼外婆,自招祸殃,使曹魏陷入更大的灾难。从此之后,曹魏皇帝,大权旁落,曹魏江山,风雨飘摇。陈泰,始料未及,有愧于心,自食苦果,耿耿不寐,处于负罪的极度苦闷之中。一代忠良,苦思冥想,独木不支,回天乏术。无可奈何,他只得选择沉默,“挂壁尚书”,自请外调,远离朝廷,回避是非,驻守前沿,为国戍边,以求心灵安宁。五、司马弑君,陈泰“挂命”这次,他出任雍州刺史,协助名将郭淮,共同对蜀汉作战。七年后,魏帝曹髦召回陈泰,担任尚书右仆射。陈泰虽然跟司马昭是“发小”,但是对他
8、削弱皇权,独揽朝纲的做法,很不认同,心理上便逐渐拉开了距离,以致双方隔阂日益加深。甘露5年(260),魏帝曹髦遇弑时,陈泰与司马昭彻底决裂,他第三次“挂壁”。这次“挂壁”的,不仅仅是官职,更有他这位大魏忠臣的生命。魏帝曹髦,才慧早成,力求有所作为,而司马昭却野心膨胀,公然加快谋权篡国步伐,俩人矛盾激化。甘露5年,这一天,曹髦眼看皇权旁落,皇威日去,不甘受辱,他率领宫卫、仆役,讨伐司马昭,想以一己之力,挽救颓势,扭转乾坤。当他行至宫外南阙,却被司马心腹、中护军贾充率兵拦截。贾充不讲君臣之道,授意部将成济,挺枪直刺,枪透前胸,皇上曹髦,血溅宫墙。公然弑君,逆天大罪,天下大骇!(司马昭弑君(魏帝普耄
9、)影视图)陈泰和司马孚,首先赶到现场,他俩抱起皇上,抚尸大哭。司马昭随后赶来,看到太傅叔父与尚书老友,如此行事,认为这是拆他的台,感到非常尴尬。他试探着询向陈泰,此事应该如何处理,陈泰满腔悲愤,脱口而言:“斩杀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又探着询问,还有什么别的法子,陈泰大义慎然,愤然直陈:“难道非要我说出难听的话吗!”意思显然:“不杀你,无以谢天下!”司马昭自讨没趣,灰头土脸,默然离去。而陈泰悲愤填膺,哀恸大哭,最后竟然呕血不止,没过多久,血尽而亡。大魏忠臣,诚笃忠君,忧愤过度,最后,连性命也“挂壁”To陈泰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并被厚葬。其子陈恂继封,无子,死后,其弟陈温袭爵。陈泰及其
10、堂兄弟子孙,即其曾祖陈蹇一脉,在魏晋南北朝时,拜官封爵的极多,形成一个很大的贵族家族体系,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六、名至实归的曹魏忠臣陈泰父亲陈群,与司马懿,同为魏文帝曹丕重臣,他们君臣三人,终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而陈泰,幼年时,与司马昭兄弟为友,青少年时,又同为明帝曹睿骑侍,三人关系一直很好。他们与司隶校尉武陵的的关系也不错。有一天,司马昭问武陵:“玄伯与他父亲陈群司空相比,怎么样?”武咳回答说:“儒雅博学,明于治道,通达世事,教化天下,玄伯不如其父,但严明纲纪,简捷精干,亲力亲为,建功立业,他则超过他的父亲。”言下之意,司空乃为领袖、统帅,而陈泰则是重臣、干将。司马昭频频点头,完全认同。陈寿三国志评论:“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J意译为,陈群儒雅循礼,清流脱俗,德隆望重;陈泰宏图济世,精明强干,诚笃守成。(陈泰墓志拓片)陈泰曾自诩,他是曹魏忠臣。他清廉为官,“挂壁宝货”而守正;面对发小司马昭专政篡权,他“挂壁尚书”而御边,直至“挂壁生命”而忠君直陈,确也名至实归。翻开史册,重温这段尘封的历史,意在拨开迷雾,品评陈泰,毋庸置疑,他是曹魏的忠臣良将当然,他政变说和,产生恶果,事与愿违,虽责有攸归,却无可厚非,这与为虎作依,做司马氏帮凶,性质应该不同,更何况,他有过警觉,也有过斗争,直至献出生命,只是无力回天罢了。陈存选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