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3417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字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科技能力建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变,则改既往;革,则继开来。近几年,“数字化变革”已是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数字化的重要性已有深刻认知。其实,数字化本身并不是一项战略或目标,而是一种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企业通过数字化能力的不断提升来适应数字化时代,并持续增长和盈利。数字化转型是一家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业务让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要真正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几大能力,而科技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己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受益于近几年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问题。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趋

2、势中国保险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己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53万亿元,同比增长6.12%。艾瑞咨询预测,经历过疫情考验后的中国保险业,在未来五年会持续增长,保费增速将逐步提高到15%左右,预计到2025年保费收入将突破8万亿元。从全球保险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极有可能在2035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近几年,中国保险业不断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保险服务生态化,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探索基于保险产品的综合服务,比如综合金融、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与保险产品的结合。 二是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但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虽然保险公司

3、的数量逐年增多,但保险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依旧被头部保险公司占据,财产险“老三家”和人身险“老七家”保费占比均达到各自细分市场的六成。 三是保险科技的渗透越来越深入,传统保险公司积极应用保险科技推动公司转型,整合原有的IT和互联网保险部门,搭建保险科技中心,筹建相关平台。新兴互联网公司运用保险科技构建保险新生态,开发以生态系统为导向的创新型场景化保险产品及解决方案。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在技术、资源、流量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投资、战略合作、授权、产品创新等方法连接保险行业。 四是渠道和产品的变化显而易见。传统代理人渠道、银行渠道明显衰退,寿险、车险等传统险种面临增长乏力的情况,而互联网渠道异军突起,近几

4、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新兴的健康险、场景保险快速发展,成为市场的“宠儿”。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积极拥抱互联网,在经历了一波非理性热潮后,逐渐冷静并保持稳定发展。2013-2015年,互联网保费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整体保险行业增速。从2016年开始,在控制风险、回归保障的监管指引下,互联网保险增速下降,转向高质量、内生式增长。截至2020年末,已有134家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保险经营主体数量持续上升,行业参与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保险业务形态经历了货架式自营、生态场景模式、第三方平台经营以及流量变现四个阶段。在最初的货架式自营阶段,保险公司建立了基于私域流量的直营平台,保险中

5、介公司建立了保险信息网站,针对数十家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展保险咨询、筛选、比价、投保等业务。但是,货架式自营的营销效果有限,互联网保险公司开始基于互联网场景开拓新型产品,互联网巨头挖掘细分消费场景下的用户痛点和风险保障需求,与保险公司共同设计相匹配的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负责承保,互联网公司收取技术服务费,以此实现双赢。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用户行为更多转到线上,线上平台经营开启全流程服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线下销售的竞争转化成线上流量之争,互联网保险公司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注重效果分析和保费转化,通过高效、闭环、安全的广告投放工具和舒适贴心的线上全流程服务为客户提供极致的线上体验。

6、虽然互联网保险看起来是一个新事物,对保险公司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是和传统渠道相比,它又是相对公平的,在为整个保险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考验着每一家保险公司对互联网生态和数字化的认知。科技与保险的结合催生了全新的市场。最近几年,与保险科技相关的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机构通过对多种监管措施的有效部署,推进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保险业因此也迎来了数字化升级的新机遇。二、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升级需求保险行业的升级集中体现在内部业务效能与外部产业生态两个方面,内外两个方面均需依托数字化能力实现创新升级。从内部看,保险行业业务流程化作业较多,自动化程度较低,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设计与

7、迭代周期相对较长,同质化较为明显;渠道过于依赖人力,边际成本较高;核保所需数据不够充分;售后环节避险手段不足,理赔取证等业务的效率有待提高;在系统建设上,多数机构采用的紧耦合架构让系统交互灵活性低,难以复用特定的关联模块。从外部看,保险行业需要构建生态,依赖多方有效连接实现产业链升级。保险公司及保险科技企业的数字化创新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生态的建设,技术、业务、多方协作都需要与具备数字化能力的外部生态环境及合作伙伴,通过整合生态能力促进企业自身价值的提升。传统模式下没有可连接各方的企业间的业务协作系统,多依靠纸质单据流转、邮件信息沟通等方式,效率低、周期长,且业务系统各自独立,数据难以共享,这对保

8、险机构之间的生态合作及全域数字化发展是一个较为明显的阻碍。除此之外,互联网信息渠道高效、公开、透明化,使得保险公司间的竞争加剧,客户除了追求保障,还会对服务提出更多诉求,推高了保险公司产品成本与获客成本,导致其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提升风控和服务能力,因此,保险公司急需通过数字化升级来优化成本结构,进而实现降本增效。在产品成本方面,客户需要更丰富的产品,更多元的场景,除了保障,也希望体验更优质的服务,导致保险公司营销端的投入增加。在获客成本方面,互联网流量红利正在消失,线上新客获得成本持续上升。互联网获取的客户黏性小,通过广告投放等流量经营模式获取的客户存在较大的退保风险,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9、。在风控成本方面,骗保情况增多给保险公司带来较大损失,保险公司需要引进更先进的反欺诈模型、拉长核保理赔流程以应对骗保风险,这无形中增加了风控成本。在服务成本方面,互联网客户对服务的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服务实时在线成为保险公司的必备能力,客户咨询等服务面客场景需要Al具备更高的情感识别能力。三、科技重塑保险全业务价值链伴随着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正深刻赋能保险业务全链条,而数字化是科技赋能业务的起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保险行业各环节价值链的重塑再造带来机遇。1.云计算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保险行业与云计算的结合正在逐步加深,众多保险公司积极部署上云实践,以满

10、足互联网渠道高并发、高峰值流量及灵活多变的碎片化保险需求,缩短业务上线周期,提升产品研发效率。云计算通过提供强大算力,支持突发性、高运算量的业务部署,并可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灵活部署,快速对接分销渠道,支持互联网流量接入。2 .大数据技术是保险数字经济的基础随着保险业,特别是互联网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的积累为保险公司挖掘数据价值带来机遇,但同时传统技术手段己经无法满足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需求。因此,大数据分析成为当前保险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应用技术。3 .人工智能在客户服务端展现价值目前,保险业已经落地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提升了

11、保险核心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改善了交互体验,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流程效率,增强了风控能力,典型的应用有智能客服、智能保顾、智能核保、智能理赔等。4 .区块链在保险业的应用还在探索之中目前,基于区块链的诸多技术已经在个险、再保险、农业保险等领域有了实际落地的应用。由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和加密存储的特点,多方参与者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各保险公司可以建立区块链反欺诈联盟,打破过去机构间的数据壁垒。5 .隐私计算逐步成为隐私保护的最佳技术实践除了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成为实现数据联合建模、打破数据孤岛的又一种高效的数据运用技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施行的背景下,各家保险科

12、技公司开始布局隐私计算技术的应用。机器学习是很多人工智能应用实现的重要基础,需要丰富的数据才能训练出精准的模型,而这些数据以孤岛形式散落在不同地方,数据集合存在安全性问题。以联邦学习为代表的隐私计算技术基于分布在多个设备上的数据集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安全多方计算、差别隐私、同态加密等技术为模型提供隐私保证,可不改变机器学习和数据存储的基本实现方式,只改变不同Al模型之间的协作模式,从而较好地平衡数据安全与协作之间的关系。四、保险科技的应用方向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而保险科技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保险业将迎来持续发展的春天。1

13、.保险中台建设保险中台能够在不替换传统核心系统的情况下通过API调用的方式释放服务能力,赋能前台应用,满足复杂的前台业务场景需求,并保证后台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保险中台主要包括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实现了保险全流程应用的模块化,从而提升保险公司的业务效率;而数据中台通过信息的共享整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行价值提炼,最终形成企业数据资产,更好地驱动业务发展和创新。2 .数字风控能力建设数字风控能力是保险公司运营体系中最核心的能力,也是保险公司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覆盖从前台核保风控到中后台理赔反欺诈、客服风险预警的全流程。强大的数字风

14、控能力建立在良好的数据运用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提高业务流程自动化占比,强化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力,整合客户数据、业务数据、交易数据、行为数据、监管数据和外部数据,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规则引擎和知识图谱等技术,充分挖掘数据的风控价值,建立合适的模型,赋能各环节风控策略。3 .智能客服体系建设智能客服是保险客服产业的未来,包含全场景服务,为客服在服务中提供便捷的操作,建立团队内部标准化流程,提高团队整体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智能客服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要替代人工客服,或者通过基于规则及关键字的自动应答系统为客户提供简单的回复,而是需要全面考虑整个客服流程,用技术手段缩短客户等待时间,整合客户数据,为每

15、一次客户服务提供充分的辅助信息,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便捷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从售后服务向二次消费的销售转化,提升客户复购率。4 .数字营销能力建设传统的保险营销方式存在成本高、效率低、投诉率高的问题,本质上是因对潜在客户不了解导致的资源错配。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画像以及偏好算法引擎为保险营销的精准触达提供条件:通过用户洞察平台进行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建立用户标签,以数据驱动营销决策;通过智能营销平台进行营销活动管理、智能触达、营销效果监测及分析,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搭建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推荐引擎,引入机器人销售,引导客户完成产品购买,最终实现客群筛选、

16、活动灵活配置、渠道智能触达、触达反馈数据统一的智能营销全流程。5 .车险科技与车联网联动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正步入车联网新时代。作为保险行业重要领域的车险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布局车联网产业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车险科技目前已经实现线上报价出单、智能回访、移动查勘、智能定损等功能,同时通过外部资源对接提供基于车生态的一系列服务,包括道路救援、挪车、代办年检、违章查询、车损测算、停车缴费等。而车联网实现了汽车数据的实时收集,数据的积累可以让车险科技实现从1到N的提升。同时,车险科技与车联网的联动建设为个性化的车险定价带来可能。在车险承保和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应用车联网数据可以

17、降低风险、提升效率,实现保险公司和客户的双赢。6 .健康管理能力建设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健康险持续发展,己经在2019年超过车险,成为仅次于寿险的第二大险种。伴随着健康险的不断发展,许多保险公司通过与健康服务公司合作,优化运营模式,实现商业保险一站式结算,满足健康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医疗解决方案需求。保险公司通过整合健康险沉淀的保险数据和健康服务积累的医疗数据,可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平台,在为客户提供精准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优化保险产品,加快渠道拓展。五、思考与建议数字化能力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表面上看是业务IT化,本质上则是业务转型,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一

18、场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度变革与重构。数字化能力建设作为保险公司的“一把手工程”,技术是支点,业务是内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人,因此,保险公司必须构建一套新型人才锻炼、培养与选拔体系,有效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市场瞬息万变,因此敏捷能力是应对变化最核心的能力。数字化需要一个具有更灵活与更快速响应能力的“垂直+水平”组织体系:垂直是指成立可独立决策的“小团队”,拥有更多自下而上的突破与创新;水平是指打造专业的管理体系,以统一专业标准。在“垂直+水平”的扁平化组织当中,工程师文化是保险公司信息技术部门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们擅长分解复杂的业务逻辑,却忽略了工程师最重要的职责一一系统架构设计

19、与代码。工程能力是数字化和科技能力构建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在愈加依赖互联网的环境中,任何一个细微的想法最终都要落到工程实现上,一个缺乏工程能力的科技团队很难追赶上数字化的脚步。在组织建设完备后,保险公司需要寻找合适的项目作为切入点,调动资源,锻炼队伍,为未来平台化持续迭代创新打好基础。项目的选择应与公司的战略相结合,符合“正确定义问题”和“敢于创新”两个原则。正确定义问题才能知道运用怎样的技术来解决问题,这恰恰是大多数企业未做到的。敢于创新并不仅仅指勇气,而是对创新的目标、过程管理、生命周期有充分的认知,能够用最少的成本试错,并取得成果。任何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字化转型亦是如此。数字化转型涉及从技术驾驭到业务创新、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数字化能力建设到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我们探索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