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34332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测不确定度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测量过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3职责3.1生产部在新产品投产前,必须编制测量设备配备表,对产品的关键部件、关键参数的工艺控制、质量检验进行不确定度分析。3.2技术部负责测量不确定度分析、评定方法的提出,并负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3.3公司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中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负责测量设备校准试验过程中测量数据的采集。3.4当某项测量的不确定度超出允许范围,技术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评定并组织实施改进措施。4定义(测量)不

2、确定度: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关的系数。5测不确定度评价过程要求5.1 过程的输入:国家法规、规范、统计数据、测量设备的证书或(报告)、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素质等;5.2 过程的输出:测量不确定度报告;5.3 过程的活动:识别被测量和输入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判定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要求;找出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检测方案;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报告。6测不确定度评价过程的实施6.1需要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的场合所有测量过程都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价。因为常规的测量过程,公司执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已作出规定,可以直接

3、采用其结论。本公司只对以下过程测量不确定度评价:6.Ll公司列入关键测量过程,需对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和测量人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6.L2新产品投产前,必须编制测量设备配备表,对产品的关键部件、关键参数的工艺控制、质量检验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相同参数的可以只分析其中精度要求最高的。6.L3能源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的有关参数的检测按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测量,一般不再进行测量不确度评价。6.1.4顾客要求对所出具的检测数据给出不确定度分析时,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价。6.2测量不确定度不足时的补救措施当总不确定度明显危及在误差极限内进行测量的能力时,应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

4、主要因素并采取补救措施,补救措施应写成书面文件并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补救。6.2.1改变检测方法。如:用比较测量方法代替绝对测量方法。6.2.2利用最佳自然环境。如:无法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检测时,可利用春秋季接近20的气温下进行为避免振动的影响可在深夜进行检测等。6.2.3缩短溯源链,提高测量标准器的等级。6.2.4用能满足检测能力要求的外来服务或外借测量设备进行检测。6.3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按JJFlO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6.4测量不确定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6.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6. 5.1测量不确定度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

5、度和B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评定。7. 5.2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A类测量不确定度:用对测量重复观测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统计的方法得到的实验标准偏差。对被测量X,在同一条件下进行n次独立重复测量,观测值为xi(i=l,2,3,4,n)由下式得出样本算术平均值T二FfXii=I重复测量次数至少为6次,多则为12次。为被测量X的估计值,即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也是n次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a)由下式得出单个值实验标准偏差Ii(i-)2上式表示对同一被测量做n次测量,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Sob)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由下式得出:1(n-l)(XS -X)2式中:ui-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6、;s实验标准偏差;S/4一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n一测量的次数;Xi第i次的测量结果;一所考虑的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6.5.3B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6.5.3.1B类测量不确定度:当被测量X的估计值Xi不是由重复观测得到,其标准不确定度U可用Xi的可能变化的有关信息或资料来评定。6.5.3.2B类评定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项:a.以前的观测数据;b.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的特性的了解和经验;c.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d.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及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级或级别;包括目前暂在使用的极限误差等;e.引用的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根据经验和有

7、关信息或资料,评定B类标准不确定度时,先分析或判断被测量值落入的区间(I-a,I+a),并估计区间内被测量值的概率分布,再按置信水准P来估计包含因子k,然后按下式得出B类标准不确定度ujUj(Lr式中:5B类标准不确定度;a-置信区间的半宽;k一对应于置信水准的包含因子。6. 5.4合成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Ue由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和B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按下式得出。UC=ufuf7. 5.5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U由合成不确定度UC乘以包含因子k,由下式得出:U=kuc式中:U扩展不确定度;Uc一合成标准不确定度;k包含因子。k的值应根据yU的区间要求的置信水平来选择,一般在23范围内。当k

8、=2时,区间的置信水平约为95%。当要求更高置信水平,可以取k=3,此时置信水平约为99%。多数情况下,k=2o6. 5.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报告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在本公司规定要求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证书或记录中在给出测量结果的同时,必须同时给出其测量不确定度。6.6测量结果及其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表达式6 .6.1测量结果的估计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U的数值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7 .6.2单独定量给出测量不确定度时,其数值前不必加正负号,不要写成例如测量不确定度lmm,而应定成hn11b但是当用测量不确定度说明测量值所处的区间时,测量结果及其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表达式统一采用下列方式:测量结果

9、二测量结果平均值扩展不确定度,例如:l=58mm0.Olmm或(580.01)mm6. 6.3在规定产品(含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指标时,可使用最大允许误差、允许公差限或公差来表述,不强求采用测量不确定度。6.7重要、关键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6. 7.1重要、关键测量过程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的测量过程、最终产品检验测量过程、原材料进厂的测量过程、品管部门的理化分析测量过程。7. 7.2重要、关键测量过程的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应考虑各影响因素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一般情况下,当一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小于另一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三分之一时,则该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可以忽略。8.

10、7.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记录,由实施评定的单位负责保存。9. 8一般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由于测量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通过控制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水平等使测量不确定度满足测量要求。6.9 一般测量过程所涉及的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已按照工艺要求、配备规范和有关管理程序进行配备、控制时,则可认为测量不确定度已经满足测量要求。此时,由于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均已按要求进行控制,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人员等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均可忽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选用的测量设备示值误差小于1/3最大测量允差即认为不确定度满足

11、测量要求。6.10 测量设备的选择也可根据被测参数误差要求和测量能力指数Mcp,选用测量设备,是一种近似的但又是简单而有效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6.11 根据本程序下表1推荐的数据选择测量设备,使测量能力指数Mcp值达到要求。Mcp=T/(2U)=T/(3u1)式中:U=KUc=Kauu;为扩展不确定度;T-被测参数允许的变化范围(公差);U-A类评定不确定度;U-B类评定不确定度;u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1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的半宽。6.11.1仔细查看被检测产品和被检测工艺、图纸、技术文件,确定其检测范围和允许的误差范围。6 .11.2对一般测量过程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产生异议时

12、,应按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有效版本的要求,逐项分析各不确定度分量,重新评定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表1测量能力分级及MCP值检测类型档级ABCDE检验测量MCP23522321.52211.53.2测定量值MCP1.1-1.31.0l.10.91.00.7-0.90.7超差率P甚(%)W0.10.027W0.260.100.7-0.263.85-0.73.85能力评价合适基本满足低不足严重不足6相关文件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管理程序不合格管理程序7 记录计量确认过程验证记录表测量过程及控制一览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附录A测不确定度评价过程图注:本过程各项活动均由测量过程的策划和/或实现部门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