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2017)一至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2017)一至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8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苏教版科学(2。17 )一1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班级:一年级任课教师:X X X一、教学目标(一)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初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并能用于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联想与想象、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及其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能基于经验事实抽象概括出理想模型,具有初步的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能力;能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
2、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能对不同观点、结论和方案进行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和方案,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掌握观察、实验、测量、推理、解释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理解科学探究是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理解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技术与工程涉及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等要素,具有初步
3、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包容不同的观点;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能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尊重科学,反对迷信;遵守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册
4、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3个核心概念的分布:I物质的结构与性质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5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8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9 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系统II人类活动与环境12技术、工程与社会13工程设计与物化在以上13个涉及的概念中,1、2、5、6、7、8、1。、11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一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
5、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三、教学策略I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
6、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
7、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8、四、学情分析-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上学期相比,经过半年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与二、三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真谛。五、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第一单元石头与泥疫情居家学习情况反馈教学内容3.沙子与黏土2.玩泥巴1石头111课时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2 .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3 .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4
9、.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1 .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2 .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3 .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L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3 .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4 .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教学要求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行观察和描述。难点:用
10、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分组材料:1.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2 .用于筛去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培养皿。3 .用于做渗水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水。学生分组材料1用于采集泥土的小铲子和塑料盆。2.泥土、培养皿、白色托盘。3筛孔由大到小的三种规格的筛子。4.用于和泥的容器C学生分组材料I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2.托盘、放大镜。教具学具I.从土壤中分离出黏土。2.描述并区分干沙子和干黏土。3做渗水实验。L采集泥土。2 .筛泥土。3 .做泥塑。I.观察并描述石头。2.给石头分类。活实动践1周二2第三单元空气第二单元水7.找空气6.盐和糖哪儿去了5.玩转小水轮4.
11、水是什么样的11111 .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2 .通过做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1 .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2 .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3 .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4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3,通过看图片和相关视频,了解人类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L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工具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水轮。2.能有意识地通过公平对比,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C1.熟练运用各种
12、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途O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难点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概念的认识。重点:知道水有力量,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2点:在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公平对比。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13、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1.学生分组材料保鲜袋、自封袋4个、安全图钉、口哨、水槽。一.学生分组材料:盐、红糖、沙子、面粉、烧杯、夹子、纱布、搅拌棒。1 .教师材料: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2 .学生分组材料: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一段、塑料片4片、铁轴一根,水槽架子、漏斗2个、橡皮管1根、水杯、水。1 .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2 .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1 .把空气装进袋子。2 .寻找空气的存在。3 .认识空气是生命之源。1.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4、。2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1.自制小水轮。2.探究影响小水轮转动修的因素。I.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白醋、水、牛奶、白糖水。2 .观察不同瓶子里的水,感知水没有固定形状。3 .在手背滴水,感知水的流动。周I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IO.形形色色的动物9.空气是什么样的吗面11111通过图片、标本或者实物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2.通过测量树的粗细、拓树皮、用鼻子闻等多种方法,初步认识并描一.通过动物图片、知道动物是形形色色的,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2 .在猜谜、模仿等游戏活动中,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3 .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科学学习的乐趣。4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
15、的,要珍爱生命。1 .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2 .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知道空气会流动。3 .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地描述空气的特点。1 .通过猜想和验证空瓶中是否含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2 .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3 .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3通过憋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重点:认识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植物。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认识自然界中
16、形形色色的动物。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重占,: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难点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重点: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难点: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知空气的存在。1.教师材料图片、植物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1.教师材料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1.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气球、气筒、水槽、矿泉水瓶、杯子、纸屑。L学生分组材料水槽、塑料瓶、粉笔、石块、海绵、砖块、弹珠、钥匙、螺丝。1 .观察并描述植物。2 .根据线索寻找植物。1.猜动物。2.同桌合作描述动物猜动物。1.观察不同形状的气球,认识空气
17、没有固定的形状。2松开气球口,认识空气会流动。一.寻找瓶子里的空气。2.寻找生活中常见物体里的空气。周W1921周期末复习专项学习Ia劫物人111 .通过阅读法布尔的故事,了解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2 .通过研究一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1 .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人和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 .通过讨论,发现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 .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与智能机器人的不同之处。述植物的特征。3.通过讨论,意识到植物的生命也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重点:研究一个问题,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难点: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重点归纳人和动物的共同特征。难点比较人和机器人的相
18、同和不同之处。1.教师材料:介绍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故事的图片和视频。I.教师材料: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1.阅读法布尔的故事02.进-步研究-种动植物。1.根据图片分类。2.探究人与动物的相同和不同点。苏教版科学(2。17二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班级:二年级任课教师:XXX一、教学目标(一)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初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并能用于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
19、、联想与想象、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及其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能基于经验事实抽象概括出理想模型,具有初步的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能力;能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能对不同观点、结论和方案进行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和方案,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掌握观察、实验、测量、推理、解释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理解科学探究是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理解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
20、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技术与工程涉及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等要素,具有初步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包容不同的观点;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能对与科
21、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尊重科学,反对迷信;遵守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3个核心概念的分布: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9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系统Il人类活动与环境12技术、工程与社会13工程设计与物化在以上13个涉及的概念中,I、3、5、6、7、12、13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
22、浅显,让二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三、各单元设计意图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设计意图: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与能源、信息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因此,引导学生尽早了解材料的发展。
23、基本性能及其主要用途,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物质、物体、材料是物质科学领域最基本的三个概念。物体是具象化了的物质。材料是功能化了的物质。课程标准中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主要用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逐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大概念。第2单元玩磁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发现迈向科学认识。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和积累宝贵的发现。然而,这些发现零碎、分散,缺乏条理,不成体系,往往停留在现象上。不能深入规律与原理层面,从而导致难以长期保存、快速调取、充分利用,就磁
24、铁而言,儿童在生活中会接触多种形状的磁铁和用磁铁做成的器具,出于好奇,他们曾经把玩过这些东西,并尝试采取多种方法用这些东西来吸引其他物体,留下了一次次具体的感性体验。如果止步于此,则谈不上全面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特征和性质,更谈不上学会运用磁铁。出于以上思考,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以“玩”为载体,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儿童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形成对磁铁较全面的认识。指导学生将学习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儿童的大部分学习源于实践生活,同时学习也是为了将所学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本单元将工程技术的有关内容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不仅介绍磁铁的运用,
25、还在组织儿童认识指南针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自制指南针,以及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力求实现学与用的统一。第3单元土壤与生命设计意图:本单元主要通过观察、调杳二实践、实验、记录、交流、研讨等途径,丰富学生对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土壤不仅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孕育了生命,如土壤里的植物和小动物蚯蚓、蚂蚁、蜘蛛、娱蚣、蜗牛等。通过具体指导学生开展栽小葱、养蚂蚁等实践活动,并对植物和动物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的生命过程需要水分和养料。小动物和土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搜集资料和分析研讨等途径,进一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都只有生存的基本
26、需求,也使学生在科学实践科学研究活动中发展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等科学探究的技能,以及保持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的科学态度。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设计意图:技术与工程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谈到技术工程,必定绕不开工具的使用,因为工资本身就是技术的物化形态,从工具的使用价值来说,它是人类劳动的一种手段的帮助与延伸,是劳动者借以提供工作效率、节省劳力的手段。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并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在学生的周围随处可见,所以在小学阶段认识并学会使用一些常见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本单元通过认识周围常见的一些工具,并了解其功能,让低年级学生学会
27、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学习的方式是将工具的使用与一些具体的工程任务结合在一起,如坐小板凳、做小温室,同时强调工程设计进一步凸显工程技术在整个小学科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打开工具箱就是打开一般家庭常用的工具箱,这些工具基本以五金工具为主,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亲手钉一根钉子或者拧一颗螺丝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强化他们对工具的认识以及实际的使用,这也是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坚韧意志的重要一课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
28、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科学的核心在于其方法,科学方法是研究者用以考察自然界的步骤、程序,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方法创造了科学知识,体现着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彰显着科学的本质与价值。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科学方法的学习当然要渗透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但是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采用某种系统的、显性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对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乃至理解科学的本质都是必要的,因此本套教材在每一册都设计了“专项学习”,构成专门的能力训练板块。又鉴于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际上存在科学与工程这两类既
29、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活动,本套教材中的“专项学习”分别着眼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像工程师那样”和针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像科学家那样”两个系列。本次的科学探究活动主题从土壤与生命单元“养蚂蚁”的学习活动中拓展而来。以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研究植物开花的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学着科学家的样子,提出一个通过观察实验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寻找证据、收集和整理信息,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同学分享交流研究所得并合理质疑。从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本册的活动紧接一年级的科学探究专项学习并有所提升,抓住了科学探究的三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和分享交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四、
30、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
31、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
32、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五、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上学期相比,经过一年半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与一定的科学素养;但与三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跳跃性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
33、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真谛。六、教学进度安排表3周,1周,2周次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疫情居家学习情况反馈教学内容3.神奇的新材料子翼1.认识常见材料111课时I.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板1 .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2 .能说出保温杯各部分材料的特点和作用。3 .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1 .识别身边常见物品是用什么首制成的。2 .能够辨认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
34、纸、塑料、金属等4:。3 .能描述常见材料的优点。教学要求重点: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难点: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重点: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难点: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材难的重料点材点。:料: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分组材料干荷叶、滴管、纸杯、烧杯(装少量水J蜡烛、粉笔、火柴、记录单等。学生分组材料一纸杯、塑料杯、陶瓷杯、玻璃杯、不锈钢杯、木杯。学生分组材料一常见的材料:布料、木材、石材、塑料、金属(铁皮、铜片、铝片J陶瓷、纸、玻璃。学教具具一.在荷叶上滚水滴。2.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一.交流几种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出的。2 .观察并描述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的不同
35、。3 .思考如何想办法弥补固缺点的问题。4 .分析保温杯的各部分是用什么固做的,并辑曾的特点说出选择这些材料的理由。I.观察教室或家里物品的组成材料。2.辨认蒋并给它们归类O妒察文具袋和文具是用什么材料做出的。4.观察鞋子的组成材料并交流选用材料的原因。活实动践2g周二周丁9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第二单元玩磁铁9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8.养蚂蚁7.栽小葱。百利指南针5.磁铁的两极4.磁铁的吸力1111111.知道土壤中生活着蚯蚓、蚂蚁、战鼠、隐翅虫、轮虫、线虫等小动物。1.观察并描述蚂蚁生活环境,知道蚂蚁的生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2能亲自动手养蚂蚁。3.愿意与同堂流蚂蚁的有趣发现。I.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
36、一些基本条件。2 .能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3 .知道大自然中植物生长的需求。1 .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知道指南针的使用方法。2 .能自制指南针,会使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3 .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用现代网络定位系统辨别方向的新方法。1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级相吸。2 .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能标示出磁铁上的S极、N极。3 .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I.知道磁铁能吸铁和银,能隔空、隔物吸铁。2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3.在“玩”中感受科学乐趣。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3.知道-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重点知道土壤里生活着
37、许多小动物。难点:懂得土壤与生命重点观察并描述蚂蚁的生活环境。难点:养好蚂蚁。重点:发现小葱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难点:运用已有知识照料好小葱。重点:自制指南针。难点:用指南针辨别方向。重点: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难点:让悬吊的条形磁铁自由旋转并逐渐静止。重点: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难点:在研究中发现磁铁吸铁的特点。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记录单等。学生分组材料:蚂蚁工坊、蚂蚁、食物、记录单、放大镜等。学生分组材料:小葱、塑料量筒、彩色皮筋、棉球、水等。学生分组材料:指南针、钢珠、磁铁、软木塞、小水盆、记号笔、即时贴等。学生分组材料:各种磁铁、大头针、悬吊支架、没有磁极标志的条形磁铁、轮子、圆棒等
38、。学生分组材料:磁铁、各种物体、钢珠、铁钉、尺、回形针、练习本、装有水的烧杯等。1观察一些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2.观察一种小虫子1 .找蚂蚁、捉蚂蚁。2 .养蚂蚁。1 .比较小葱的生长状况s想原因。2 .观察并记录一棵小葱一天的“喝水”量。1.学习使用指南针。2自制指南针。3.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1 .观察磁铁的形状。2 .用整块磁铁靠近-层大头针。3 .悬吊条形磁铁,观察它静止时磁极的指向。4 .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1.用磁铁吸金属物品。2.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119周2187周LSG周I期末复习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Ia做个小温室11.拧螺丝IOaSS工具1111
39、I.能提出一个自己可以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科学问题,在研究中能寻找证据,在交流中能用证据说话,合理质疑同学的看法。2 .了解科学探究的三个注意环节: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3 .通过阅读沈括研究植物开花的故事以及分享自己的发现,激发科学探究的愿望。1 .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2 .在做小温室的活动中体会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I.知道螺丝有不同的种类。2 .知道拧不同的螺丝要选择不同的螺丝刀。3 .学会使用一些簟的工具。1 .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2 .学会使用一些里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3 .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40、。2.能从生活地点、行为、食性等方面来观察一种土壤中的小动物。重点像沈括那样研究问题,并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难点:提出一个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并寻找证据重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难点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小温室,并绘出简单设计图。重点:认识多种多样的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拧螺丝。难点:制作小板凳。重点:认识工具箱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难点: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息息相关。教师材料:介绍沈括研究植物开花故事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木棒、打包带、双面胶、透明胶、橡皮筋、铁丝、塑料薄膜、订书机、剪刀、尖嘴钳、小盆栽等。学生分组材料:各种各样的螺丝、印泥、一字与十字
41、螺丝刀、小板凳制作材料。学生分组材料工具箱、小铁钉、铅笔、木板、铁丝等。1 .了解沈括及其对植物开花环境的研究。2 .提出并研究问题,分享交流。1.认识温室。2.做个简单的小温室。1.观察螺丝,给螺丝分类。2.做小板凳。1.认识工具箱里的常见工具,说说它们的用途。2.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的生活。A赖鉴意料(2017)IIlH肩修密然料木衣必然料知J喉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XXX-S教学目标(一)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初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并能用于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一)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联想与想象、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及其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能基于经验事实抽象概括出理想模型,具有初步的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能力;能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能对不同观点、结论和方案进行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和方案,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掌握观察、实验、测量、推理、解释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理解科学探究是探
43、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理解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技术与工程涉及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等要素,具有初步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包容不同的观点,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能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尊重科学,反对迷信,遵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