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鑫读书80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鑫读书80问.docx(6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怎么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观点,就是会读书才会学语文,但是还有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读书才会学语文,以及语文这个学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自己是一个语文学习的专业户,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学科就是语文。只不过我学语文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很多人觉得一个人的语文比较好的话,是因为有一些学语文的方法,或者是有一些语文的妙招。这些方法当然是有的,但是没有捷径,只是有一定的规律,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内在的规律。如果要想学好语文,还是要搞清楚语文的内在规律是什么。现在语文的考察已经不是考考背诵,考考阅读,考考作文就完事。现在考语文,所有的考察都围绕核心价值观,围绕着思维,围绕着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去展开。
2、很多人觉得语文容易拉分,变得越来越难。实际上不是语文变难了,而是对语文的考察越来越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当中来了,就是回到对语文核心能力的考察了。2、语文有哪几项核心能力?“启智增慧、培根铸魂”里就讲了几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启智增慧”的表现就是你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人聪明、有能力、有智慧的表现。现在语文的考察越同an:n来越脱离了大家学过的东西,越来越多是在考察底层能力。比如考一篇阅读,这篇阅读你并没有学过,但是要求你使用你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去思考,去解释文章当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你的底层能力。“培根铸魂”的根和魂其实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传统文化
3、在身上的烙印。如果大家真的关心语文的话,其实应该从顶层往下研究,而不是从底层往上去仰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是看着细枝末节去研究,而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往一个更远的方向上去看,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时候会出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3、中国高考报告给家长们的语文学习启示。大家可以认真研究下中国高考报告这本书,可以看到未来选拔人才的方向和标准。我们需要站在选拔者的角度想问题,明白我们国家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的考察方式。在整本中国高考报告当中,提到了三条线,首先说高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后强化关键能力的考察,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4、,选拔和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这是整个中国高考报告核心政策。如果你现在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是让他去刷题,是让他去学套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很难完成。怎么具体落实强化关键能力的考察?要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知识就是你知道,能力就是虽然你可能没学过,但是你也有办法解决它。从解答题目向解决问题转变。解决问题是什么意思?是遇到了问题能够独立分析,独立解决。解答题目是什么意思?是做过这些题,会做题。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这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中核心价值金线是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始终的。核心价值金线就是所有的考试都要围绕着立德树人来考察一个
5、学生的立场、思维观念、世界观、方法论、道德品质。无价值不入题,就是如果出一道题,这道题的背后没有任何价值观的东西,那么这道题是不合格的。能力素养银线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掌握、实践探索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无思维不命题。如果出了一道题,这道题不能够考察你的独立思维水平,那么这道题的命题就是不合格的。情境载体串联线,无情境不成题,我们需要在具体情境当中去解决现实问题,而不仅仅搞毫无现实依据的东西。4、语文学习的三个目标和四个层次。语文要考察的东西,第一个考察你的世界观、价值观,第二个考察你的分析能力,第三个考察你对于现实的关注。学语文就后BK陕书是把这三个点搞懂。抛开高考报告的大方向,语文本身在
6、学四个方面。第一,语言层次,我们学语文首先要掌握一门语言,这门语言就是我们的母语。第二,思维层次,我们能使用这种语言去分析问题,去想问题。第三,审美层次,我们通过学语文培养自己的美感。第四,文化传承层次,我们学语文不仅仅是学文章,我们也是在传承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学语文有三个目标和四个层次,三个目标对应的是我们考试选拔的三个目标,一个是价值观的培养,一个是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三个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真正学习的四个层次是语言层次、思维层次、审美层次和文化层次。怎么能实现对三个目标和四个层次的提高和学习?关键在于你的大量的读书,通过读书去培养你的价值观,提升你的思维能力,提升你的审美,熟悉我们的语言的
7、运用,去传承我们的文化,以及通过读书最后回到自己身上来关注现实问题。5、应该怎样读古文?一是从作品的文学角度,了解文学性和文学价值;二是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中的人发生的事。后Ul快书6、小学学习跟初中学习的特点有很大的差别?在学习上,初一是一个重要的坎。小学学习跟初中学习的特点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初中突然间科目增多;第二,学习难度同时开始翻倍。很多孩子一上初中非常不适应,因为作业量突然起来了,学习的难度也提升了,科目也突然增多了。7初中语文很重要,高中涉及的面更广了,考试的题目基本没有书本上的东西,那么高中的语文该怎么学?首先要知道没有一个说法叫做小学、初中怎么学都行,上
8、高中之后可以通过某一个学法达成一致,这是不可能的,在前面是要积累的。如果想高中学得好,在小学、初中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如果在前面该读的没有读,该花的时间没花,那只能在后面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补,想要短期快速提高很难。其次到了高中之后会建议大家重视读文言作品。因为文言作品对于孩子们的思想塑造,以及语言简练性,语言底蕴都是有提升的。高中表达跟初中表达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高中的表达要求能够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想法、看法、观点、认知。认知一定是建立在之前长期阅读的基础上。初中更多还是在讲生活中的感受、成长的变化。8、古诗词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今天为什么还需要学古诗词?今天很多人读古诗词其实读得很沉重,但事实
9、上读古诗词是很有意思的。第一个,古诗词的背后有一个个的真实历史人物,一个个有趣的灵魂,一个个有趣的诗人,还有一段段有趣的历史。古诗词只是一个契机,它帮助我们打开历史的大门,打开很多历史人物的心扉,我们能够从古诗词当中得到一种快乐。第二种就是彭敏老师所说的,现实有时候很沉重,在现实当中很难找到一个让我们内心感到很完美的、很安慰的场景。但是在古诗词当中我们也许能够找到一个非常美丽的梦幻的世界。古诗词本身就是非常美的,而且我们在读古诗词的时候,也在进行一种自我的文化升级和熏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读古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魅力。除了这几点,还有一个点想补充,我觉得古诗词是特别能见古人精神的一个东西,当然读很
10、多大部头著作也能够看到一些。但我始终觉得古诗词是最能看出诗人词人精神风貌的。比如说我想了解苏轼,去看苏轼的文章当然可以,但是远远不及去读苏轼的一首词或一首诗。有效果,但是效果有限,多背多读对他的积累,对于培养语感都是有好处的。读古诗词的关键是要读精神,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这首诗的美感,诗歌能培养自己的审美。第二个是有一些诗歌是关于情感方面的诗歌,有依依不舍的情感,有遗憾的情感,去感受诗歌里面的情感。第三个是去提高自己的认知,有一些诗背后是有一些道理、认知在里面的,比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真正这样去读的话,就是精读,就是用心思考
11、,用心感受。10高考在朝什么方向变化呢?其实主要是三个方向,也就是三条线。第一是金线,金线是核心价值,我们要培养的人首先是有正确价值观的人。第二是银线,银线是思维能力,以前我们更强调要学知识点,现在我们要锻炼思维;以前要求我们能做题,现在更要求我们要解决问题。第三是串联线,就是把价值观这条线和思维这条线串起来,即实际情景,要求我们解决某些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在各个地方的命题中,我格外关注北京,因为北京是风向标。安排?在安排时间之前,首先要清楚为什么需要做这些事情?这些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孩子对这些事情的态度是什么?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些,所有的安排就是随便安排,没什么逻辑。比如现在孩子的现代文是偏
12、弱的,对古文非常有兴趣,这样的话肯定是把古文往后放。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开始的时候孩子是有精力的,但是学着学着就会有点累,到后面就比较疲了,疲的时候让他学,本来就是件痛苦的事情,肯定学不进去,但是如果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他会期待后面的学习。12、现在孩子在练写字,我和他一起研究字的结构,培养他对字的审美。孩子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也很喜欢写字。但是现在我总是会带着情绪去纠正他写字姿势的问题,很担心孩子本来是热爰的,但是因为我的情绪会让他的热爰消减。不知道怎么去综合调整。首先,情绪是属于自己的,要把它当成是在修炼自己。尽可能让自己化解情绪,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其次,哪怕是有情绪也不要
13、当着孩子去讲这个事情。关于写字姿势的问题,建议您可以找一个比较专业的老师去给孩子指导一下,找专业的人解决专业的问题。另外您可以在孩子写字的时候用手机记录孩子的写字过程,而不是在他的写字过程中不断地批评他。可以既记录他错误的时候,也记录他端正的时候,以此激励他不断地改正。让这件事情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13、都说孩子越早确立目标和方向,或者说是越早确定发展领域是越好的。是这样的吗?树立目标方向千万不要觉得越早越好,一旦陷入越早越好这个想法就会焦虑。志趣不是我们给孩子定的,是孩子天生带来的东西。对小孩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发现他的天赋,不是给他天赋,去发现就一定要给他充分的机会和空间
14、,多让孩子去接触一些不同的东西,看他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然后逐渐地引导他在他的天赋上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精进。14、精读究竟给孩子带来什么?这是我理想当中最好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是通过读书,通过学习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然后用更高级的思维能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不管是现实中的问题,还是学科当中的问题。在社会当中处理很多现实的问题,依据的依然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如果能够通过读书不断地去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其实是方方面面的提升。15、孩子报了课也在学,接下来孩子还应该做什么方面的准备?王阳明有句话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知道而做不到,只是因为不是真正的知道。本质上还是因为心不够明,理解不到
15、很多东西。读书是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东西,会让孩子真正地明理。一个孩子的高度取决于他对于某一个问题精深地研究和思考,所以首先要先做到精。我给您的建议是聚焦,到了一定的时期,一定要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做加法应该是在同样一个事上不断地加,而不是在无数件事情上加给自己无数多的事情。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一个事上,把这一个事弄得透透的,你会发现这个事透了之后一通百通。16、孩子对动笔有点畏难,每次写作需要搜素材,想很久才动笔。我始终觉得输入和输出不应该是分开的,它是一致的,在输入的时候要同时看到输出,输出的时候同时想到输入这才是对的。一个会观察生活的孩子,会思考生活的孩子,会慢慢把生活的一些东西积累
16、到自己心里,这个是真正的内化。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心态一定要摆正,不要让孩子有完美主义。很多小孩不愿意下笔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害怕自己写得不好。所以要破掉她心里面的结,让她知道写作就是表达自己,是把心里边堵着的东西释放出来,是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的东西落到纸上,不要对她有一些过高的期待和要求。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要允许自己有缺点,有不会的东西。测评是为了检测前一段的学习情况,有错误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找到问题之后,用剩下的时间尽快解决问题,要对考试有正确的预期。把注意力往外放,会非常敏锐地感知到周围人的感受,会很在意周围人的感受和评价,这个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我们作为旁观者没有
17、办法感受到孩子交心不交心,知道的信息是非常片面的,以自己知道的很片面的信息去给他下一个论断,然后再去指导他,对孩子来讲是很不好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放手。要引导的主要是做人方面的,比如做人要有原则,要有底线,做人要善良这些大方向上的。孩子的成长家长很大程度上是无法左右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缘分。我们无法决定孩子未来会遇到谁,更无法决定他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把所有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会很累,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要让孩子有充分的空间去成长。家长真正要做的是给孩子内心力量,给孩子指引正确的方向,给他温暖、鼓励和支持。18、怎么给孩子树立目标?目标的确立是非常关键的,这个目标一定要是孩子内
18、心的,而不是家长强压的,孩子有了目标就会去做。怎么去确立目标?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个是榜样,第二个就是通过读书找到,也就是通过读书明理,知道自己未来应该走向何方。对孩子来说,不论是求学之路上,还是人生之路上,都是越早找到自己的目标越好。19、孩子小学阶段一直是老师的小帮手,初中文化课程变多了,害怕耽误文化课,孩子还要不要去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如果有取舍该怎么去跟孩子说?可以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表达出你的忧虑和担心。要学会去示弱,而不是去逞强。把主人翁的地位交给孩子,给孩子当参谋,而不是给孩子当司令。最后不管是参加还是不参加都是他自身决定的,这样不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20、孩子
19、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很长,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很纠结到底应该怎么做。我是想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学会与手机相处,但是又怕影响孩子。有一些事情堵不如疏,就好比大禹治水。接触手机这个事情是无法避免的,既不能完全放手,也不能一味地抵制,对待手机这个事情要学会去引导、疏导。21、中小学生读经典,经典主要指的是哪些作品?一般情况下经典讲的是儒家的经学,另外一个是“十三经”,大家比较熟的可能就是论语。从另一个维度上在讲,经典是穿透了时间沉淀下来的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作品,古诗文、四大名著、世界名著、世界经典。第三个维度,更多的是在讲蒙学。22、13岁之前是读经典的黄金时期,阅读经典会对孩子们在青少年
20、时期产生哪些好的影响?13岁之前其实是我们人这一辈子当中记性最好的时候,有可能有些东西当时没有完全理解,但是先能理解多少理解多少,某一些东西在心里边有个种子,未来说不定就突然间发芽开花了。一个中肯的建议,要有度。这个建议也体现出我们的经典智慧,就是始终保持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我觉得经典推进的过程当中,能够尽可能去吸收,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不要打击他对经典的兴趣和好奇,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23、孩子写完作文让我看,看完之后我评价了一番,就发现他有些失落,我想我是不是不应该给他改,如果我帮他改了,会不会打击他的自信心?他是不是会产生挫败感?我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作为家长的话,需要站在一个家长的
21、角度去发现他的亮点。因为老师会去找缺点,家长不要去找缺点。Ie书家长反而要去找亮点,因为你不是他的老师。你想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就已经找缺点找得够多了,回到家还是缺点,肯定心里是有问题的。家长要拼命去找亮点,而一个孩子一定可以找到亮点的,但不要盲目夸,而是用心去发现他的CHS点这是我给每一个家长的建议,因为每个人都要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家长该干的事绝对不是辅导孩子作业,更不是教孩子怎么写作文。这是老师应该做的,家长该做的事情是让孩子有信心,给他鼓励,给他打气,欣赏他的好。不只要夸赞孩子,还要夸到点上去,这就是家长需要用心的地方,也挺考验家长水平的。当然,老师也不是只找孩子的缺点,但是缺点主要是由老
22、师去找的,家长找缺点会打击孩子,而且站在家长的身份上,孩子是不太会听你找缺点。24、阅读理解和写作是什么关系?阅读和写作是一体两面的,阅读是去理解别人,写作是表达自己让别人理解。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作者背后写作的部分。名家作品当中深度的思想、娴熟的技法、丰富的情感在小作文当中是没有办法体现的。理解力的提高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不仅仅是在语文阅读理解,也体现在其他学科上,体现在生活当中。他一些寄语。1.懒惰是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会有,但是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能够战胜人性弱点的人,要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2.一定要有自己内心当中真正认可的目标,当这个目标足够吸引你的时候,懒惰就会自己消失。26、对
23、于爰玩游戏的孩子,可以怎么说?人生最终追求的是幸福感,长久的快乐一定不是欲望的满足。为了满足欲望而去追求的快乐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也就是哲学当中的钟摆欲望,一头是没有满足欲望的焦虑,一头是满足了欲望之后的空虚。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充实。真正的快乐跟物质条件是没有必然联系的。27、我自己很喜欢阅读,会刻意引导孩子阅读,认为和她们一起阅读的氛围很好,会用各种方式让孩子跟我一起阅读,但孩子过了这一阵兴趣之后就有点勉强。我应不应该让她们休息一会,还是拉着她们天天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陪我一起学习?所有的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中国古代有一个智慧叫“中庸”,就是指所有的事情都不要走极端。把读书变成生活中唯一的事
24、情,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逆反或者厌烦的心理。胡适的希望中写“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早。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讲得很朴素的道理就是静待花开。一定要学会静静地等,要学会交给时间。可以让读书变成一种习惯和一个有仪式感的事情。有时候习惯的建立是需要一点点仪式感的。固定每天的一个时间段为读书时间,不是每时每刻都是读书时间。每时每刻都是读书时间那孩子的人生就会变得非常单调。28、学校老师会推荐一些阅读清单,这些书单是不是所有的都要去读?如果我觉得这个书里的内容不适合我的孩子,我可不可以拒绝去读?拒绝当然是可以的,可以把书单当成是给了你选择的机会,而不要把它当成这就是你的选择。有的
25、文章中涉及一些真实存在但不美好的事物,这些文章不是一点都不能碰的。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有黑暗的一面,但是可以选择离黑暗远一点,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黑暗只有光明。读书过程当中学会去辨别,真实的世界永远是有光也有影的,永远是有亮也有暗的。29、读文章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每篇文章其实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话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史铁生在我的梦想之中写到,自己之前终生的梦想是拥有刘易斯这样一副活力无限的体魄,但是某一天他发现刘易斯也会输,因此他的梦想破灭了。孩子们读这一篇文章绝对不只是读出史铁生在想什么,而是要读出史铁生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是更深的层次。我的梦想这篇文
26、章中,史铁生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自己只是盯着别人有什么而自己没有什么,那自己永远都会在奔跑的路上,内心永远都不会安宁,道家的名言“知足者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30、孩子为什么作文写不好?如何解决?孩子作文写不好,是因为心里没东西。今天的孩子太缺少心灵的开发,他们的心灵是匮乏、苍白的,表现在外面正是缺少相应的思维和感受,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是审题没问题,也写不出内容来。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一种解决方式是通过生活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但是目前孩子还在学习阶段,生活中素材不够怎么办呢?那么孩子就可以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读经典名著,从
27、那些经典中汲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maxt31、精读的思考,老师带着孩子就懂,自己看就不知道怎么做?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孩子目前还不具备独立文本分析透彻的能力,他还处在听我讲的阶段,我讲明白了他就会写了,没讲他就还不太清楚,不过这样的能力会随着阅读慢慢提升的。32、感觉孩子在自主阅读的方面还是太被动,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自己在听,感觉也没有那种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的意识,所以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更加主动一些呢?这个问题会出现是因为孩子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的天性,好奇心需要的不是培养而是呵护,家长要让孩子们保持好奇,不要打压他们的好奇心,只要不是他们不经过大脑就提出的问题,都值得鼓励。
28、一个人一旦不会好奇,那么他一定不会进行深度的思考。除了好奇之外,也要刨根问底,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找答案的决心。33、考试的意义是什么?考试的意义很多人想不明白。其实考试有两种,一种是检测型考试,就类似于去医院里做个体检。还有一种叫选拔型考试,像中考、高考这种属于选拔型考试。所有的考试,除了中考、高考这种选拔型的之外,基本上是检测型考试。孩子要知道每一种考试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是检测考试,一次没考好也没关系,没考好又怎样?越没考好查出来的毛病越多,检查出来的问题越多,对孩子来讲,你只要能够把查出来的问题解决掉,就是本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就像去医院花钱做体检不要紧,查出毛病来治就完了。
29、但是考试比体检还要好一点,体检就是你查出毛病来,还对自己身体有点担忧,但是你去参加考试,可不需要有什么担忧,因为检测考试全都是为了中高考去服务的。考试没考好,你也一定要找原因,没考好说明有些地方出问题了。是我们没学好呢?还是心态不好?如果是学习出了问题,在能力、水平上出了问题,就找自己到底哪错了,哪有问题改哪。对于平时的考试,我一直以来就跟大家讲:考得好证明你前一阶段学得不错,但是也要小心,因为这也证明这次考试白考了,没查出什么毛病来。如果你这次考试考特别好,你一分都没扣,说明你想通过这次考试得到的进步为零。但是如果你这次考试考得比较差,查出一堆毛病来,证明你前一阶段学得有问题,要谨慎了。不过
30、只要你处理得当,就会把这件事变成一件好事。怎么处理?把这次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快地解决掉,你就会是这次考试受益最大的人。道家就讲,所有的事都是两方面,你一定要看到好的一面,也一定要看到有问题的一面,不要担心一次考试考不好的问题。有人问:如果担心中考、高考考不好怎么办?后AMV陆书那个时候就不要担心了。论语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要担心考不好,要担心的是自己学得怎么样。所以每天扎扎实实的,该学啥学啥,学得差不多了,最后上考场的时候听天由命就行了。认真地把自己会做的题做对,别丢分,不会做的题能蒙几个是几个就完事了,很简单。34、读古文/散文感觉枯燥,读不下去怎么办?关于古文的阅读很多人会觉得很
31、枯燥或者读不懂,是因为始终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站得更高,能够跳到文章之外去想一些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为什么要写成这个样子?可能瞬间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还有就是很多人觉得文章就是文章,但其实不是,文章一定是跟我们的人生有关系的,文章绝对不仅仅是一段文字组合起来的字词句段篇。如果能够知道文章一定跟人的生平,跟人的生命有关系,读文章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悟。苏轼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一上来就说“黑云翻墨未遮山”,写天边云彩是黑的,像打翻了的墨,但是遮不住远方的山。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说下的雨像跳动的小珠子一样,乱七八糟地跳到
32、船里去。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突然间就全部卷走了,最后说“望湖楼下水如天”。如果我们只是读到这些的话,这首诗其实没写什么,根本配不上苏轼的地位,也不可能穿透历史。作品之所以能够穿透时间留下来,一定有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宋朝人写诗都具有“理趣”,背后会有一些人生哲理。这首诗是苏轼被贬到杭州时写的,当时是处于新党旧党的斗争,王安石变法时期。所谓的“黑云翻墨”实际上是指小人的谗言,指有人不停写文章攻击他。“浮云”在古代诗歌里常常代表小人,所以这里一上来写雨滴怎么乱跳,黑云怎么样翻墨,但是遮不住远方的山,等到有一天风吹来的时候,这些所有虚伪的东西、虚假的东西都会被卷走,只会留下真相,就像眼前的望湖楼
33、底下的湖一样,湖水无比的澄澈,就像天空一样澄澈。所以我们不管是读古诗,读古文,还是去读现代文,一定都是跟人的生命有关的。散文没有故事性,孩子们认为太过于枯燥而不愿意读。但是真正地读散文是在体会生命当中的悲欢,体会生命当中的离合,然后去感受它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思考生命当中的困惑。读文章从来不只是识字,不只是写好句子,写出一篇作文。真正的读文章是在跟生命打交道,是在不断的丰富心灵。35、考场作文怎么写?考场作文的本质就是在要求的范围内表达自己,要求就是题目,所以要审好题,如果审题审偏了,就不符合别人的要求,写再好都没用。所以首先是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做阅读理解,理后atit书解别人要你干什么
34、。第二步就是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呢?这个叫立意。第三步就是自己想表达什么非常清楚了,那用什么内容去表达,叫做选材问题。很多人认为选材是写作的头号难题,但事实上素材就是平时阅读和生活的心灵感受。为什么很多人没有素材?是因为他在阅读的时候,在生活的时候,没有沉淀下来思考和感受。很多的孩子,背了特别多所谓的作文素材,但那个根本不是他的素材,因为不在他心里,只在他嘴上,让他背,马上能背,让他用,他不会用,因为他没有感受,没有思考,有了思考和感受,才能够跟立意连接起来。孩子写作文想不起素材的根源在于她不知道素材其实就是那些支撑她思考和感受的东西。思考感受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对这个事有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对这个
35、事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在生活当中遇到过,因为在读书的时候读到过。思考和感受怎么生产出来的,把那个生产出来的原材料拿出来就叫素材。“素”就是你平时的东西,“材”就是产生的思考和感受,对世界的认识,对生命问题的体验的材料。“思”跟“感”这两个字共同点是有个“心”,解决素材问题的本质是去做生活的有心人。36、孩子重复看一本书怎么办?能够反复阅读一本书的孩子大多数是有自己想法的,这是应该鼓励、支持的事情。孩子反复就想看那一本,或者就想看几本,这种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有的小孩他们反复看是因为觉得这本书给他提供了非常非常大的心灵满足,单纯地看故事,看完就忘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他在这本书里面会产
36、生很多新的感受和思考,就像我们之所以愿意反复咀嚼同一个东西,是因为越嚼越有味。作为家长,要去判别这两种情况。如果是前者,那我们要控制,但如果是后者,就要鼓励。而且读书不是越多越好,永远是感触越深越好。“多”真正的意义是让接触不同的美好。所以作为家长不要盲目地追求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读书这件事情跟很多事情是一样的,都是一通百通,能够做到把一本好书读透了,证明读书的功力是非常强大的,以这么强大的功力去读其他书也能读透。如果她能够反复阅读一本书,并且这本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你应该惊喜,去支持,让她在这本书上越挖越深,在这本书上得到一般人得不到的思考、体验、收获,最后成为读这一本书特别厉害的人。读
37、一本书特别厉害的人再让她去看别的书的时候,眼界就已经跟当初完全不同了。在读书的时候要把握好精读跟泛读之间的关系。泛读是让我们发现更多值得精读的书,精读才是最后的核心竞争力,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而AH展由37、孩子作文仿写不太好怎么办?一个人在学写作的时候,一开始不要限制他,尽可能培养、发展他的观察力,他的想象力。但是当他自我意识比较强了之后,就需要稍微去看一看别人的东西,更多去接触,去模仿那些名家的语言结构。一开始模仿是纯粹的模仿,就跟写毛笔字的时候,一开始要临字帖一样,临帖的意义在于逐渐让你不仅仅是你自己,让你逐渐有了一个规矩感,先立规矩,再破规矩,到最后层次越来越高的时候,那个规矩已经无
38、须是个规矩了。就有点像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写文章也是这样,刚开始全是自己,然后在中间有一个阶段是不断约束自己、削减自己、规范自己。这个阶段要耐得住心性打磨和锤炼自己。然后第三个阶段就是一个又有章法又有自己的阶段。38、作为一名老师,我怎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您自己是一个专业的人,在指导自己孩子的时候会受到视角的局限和情感的局限。如果是另一个孩子,您能够很清晰地知道应该怎么去指导他,但如果涉及自己的小孩,就可能会受到视角和情感的局限。因为对自己的小孩,你的身份是复杂的。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清晰,越复杂越混乱,当你具有双重身份的时候,就会给有的视角上限制,情感上也会让人产生认知上的
39、偏差。正如苏轼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9、为什么要在小学阶段这么重视阅读?第一点,是对学校的认知,学校是读书的地方。从古至今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助力,但现在有点本末倒置了,很多地方变成了去学校就是去听课的,去做题的。第二点,家庭教育要从阅读开始。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最重要的是陪着孩子去读书,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有功利性。有一本书叫箭术与禅心,是德国哲学家写的,他想要了解东方的“禅”是怎么回事,就去日本学习了射箭,通过射箭就明白了“禅”是怎么回事。在射箭的过程中,拉弓的时候要用力拉弓,但不要想着用力去拉弓,但是又要使上力;在瞄准箭靶的时候,一旦有了一定要射准的念头,就
40、射不准了。不要为了提高成绩而努力学习,不要为了提高成绩而阅读,真正地去享受阅读。第三点,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读书路径。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不懂,家长可以给他读,当他稍微懂一点的时候,可以跟孩子有互动,当孩子能力再强一点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给我们讲,到最后可以和孩子共同读书,一起聊书中的内容,听他的理解和感受。第四点,读书对于孩子和家长之间交流的帮助。如果能够跟孩子一起去读一本书,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交流方式。跟孩子讲大道理他现在这个年龄段是理解不了的,但是如果去跟他聊一本书,就能够非常的自然,能够水到渠成,所以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重视读书。后以院书40读书跟语文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第一个,语
41、文学科的特性是一个基础学科,它更多的是在生活方方面面当中去不断地学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书就是语文的“台下”。第二个,读书一定是帮助孩子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事情,语文之大就大在,它是一个终身的事情,应该把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第三个“言传身教”。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注重品格和习惯的培养。朱德,朱总司令的母亲不识字,全家被地主欺负,省吃俭用供朱德读书。朱德在回忆他母亲的时候,他说我所有的习惯、品格都是我妈妈教给我的,我看见我妈妈是怎么做人的,看见我妈妈是怎么做事的。想到一个词叫“不教之教”,就是很多时候的教不是在旁边说,不是有意识地去教,而是把自己做好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对孩子的教育
42、。第四个是着重培养孩子的习惯。结合孩子的时期去想,如果是在青春期之前,可以有一些原则性的、底线性的要求,但是如果是青春期到来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孩子自我的感受。在孩子的青春期到来之前,努力地培养他的专注力,引导他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自己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让孩子跟你走得更近,让你们之间的心灵能够达到同频沟通,等到他青春期来了的时候未必会叛逆。41、中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意义?第一个点是从短期来看,哪怕是那些最功利的家长,你会发现不读书短期你也学不好。我们今天更多的在讲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在讲跨学科、跨单元,更多的在讲思维、讲理解、讲感受。如果一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差,他的体现不仅仅是语文学不
43、好,他理解其他科目的题目都可能会出问题。第二点是从中学生的学习阶段上来说,中学生其实是一个孩子培养品格、树立理想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真正的理想、目标、品格都是他自己从心里面生发出来的,而这个心里目标的生发,理想的生发,品格的生发,更重要的是去读书、去立事、去见人。读书对一个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可以锻造他一生的基石。第三我们还是要面向未来去培养今天的孩子,要去传承过往的智慧。未来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感受能力,有自己的丰富的心灵,有良好的表达的孩子,要培养这样的孩子是不能不读书的。42、中学要面临考试,还要读书,这个中间能达成一种平衡吗?怎么去平衡?第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方向,我们在做
44、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去寻找好方向,如果你自己对这个事的认知是有偏差的,那么跑得越快距离真正的目标只会越远。第二个我觉得对我自己也很有启发的一个点,就是读书这件事情不是帮你耗时间的事情,是帮你省时间的事情。我们平时做的很多事,有的事是浪费时间的,是耗时间的,但是有的事其实是在帮你省时间。有一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砍柴的刀是钝的,现在花时间磨刀,磨刀就是帮你节省时间的一件事情。如果把磨刀的时间省出来了,在砍柴的时候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真正的读书是帮人开启智慧,去节省在学习当中的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是因为学习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认知能力是受到局限的。通过读书去开启智慧,学会举一反三
45、,就能真正节省时间。第三个对于孩子们的成绩,或者学习的结果来说,有下限也有上限,下限是你的教材,是你的课堂,上限是你的读书。上限是由你的阅读决定的。高尔基有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每个孩子来讲,每一个人来讲也是这样的,书是每一个人进步的阶梯,能看到多远,取决于你脚下踩的书有多深、多厚、多高,读过的书越多,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第四个就是作为家长一定要摆正家长的身份,要学会借力,要学会判断。家长要重视自己的认知,然后学会借助外界的力量,没有任何人是万能的,家长最需要干好的事是孩子习惯的培养、品格的养成,以及尽自己所能给他提供一个相对好的环境。长们需要注意些什么?第一个就让我想到很多父母其实
46、对孩子有一个不太恰当的预期。很多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他们所希望的那样的人,因为他们自己这辈子没有实现,就希望孩子能实现。正确管理自己的预期是一个家长应该做好的事情。很多时候你的问题矛盾就出现在对孩子的预期不当,而且事实上很多家长对于自己所预期的那个事情根本没有什么深刻的认知。一方面害怕孩子吃苦,一方面想让孩子成大事。第二个就是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就是什么样子的,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全都出在父母身上,我认为是非常准确的。为什么你会指责孩子的作文写得不好?因为你看中的就是他的分数,就是他的成绩,你根本不看重他的品质和习惯。那么他看重的将也是成绩和分数。一个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他的
47、父母在做什么样的事情。家长真正能够影响、决定孩子的是对他习惯和品格的影响。一个家长是否优秀的评价标准,绝对不是这个家长会不会解奥数题,薪资高不高,真正的优秀家长评价的标准是自己的品格、自己的生活习惯。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要去做最好的自己,都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让自己变得更满意一些。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感激孩子的到来,不是仅仅给他提要求。应该感激因为他的存在,让自己拥有了变得更好的机会,而不是因为他的存在把自己做不到的事请让他来做。用爱去教育孩子,以身作则去影响他。44、给上中学的家长们、孩子们提一些读书方面、成长方面的建议。在教育这个事上,涉及家长、学校和孩子三方面,所以是三向奔赴,
48、老师也好,孩子也好,家长也好,其实都是要找一个共同的结果,这个共同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努力变得更好。互相成就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只是成就了孩子,真正培养孩子一定是成就了每一个人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是这样的,我们的目标只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但是我们的方法和手段其实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了。具体来讲,六条很有实操性的内容。第一条是说要有目标、有计划、有仪式感。第二条是要学会分享,跟你的孩子相互分享你的人生,共享你们的人生。第三条就是双向奔赴。第四条是更多的付出。第五条就是读书,读书能够拉近跟孩子之间关系。最后一个提到的是同伴,同伴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跟什么样的人相处是很重要的。的效果?孩子的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其实就是一个怎么读书的问题。没有非怎么读的阅读方式,首先她要有信心,读的每一遍书一定会带来一些收获。如果真的说读书方法的话,我觉得先要明白的是方向,就是先明白读书到底是为了干什么,明白了方向才知道什么方法是对,什么方法是错。读书思考和感受是特别重要的东西,然后再去致用。孩子现在思考和感受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的建议就是他可以把他读书的所有的想法随时写一写,多动笔。多动笔的意思是自己真心在动笔,自己有想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