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做法经验材料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做法经验材料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做法经验材料3篇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做法经验材料一一是完善便民设施,优化服务环境。XX镇按照便利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站)的“三化建设:办事大厅配备温暖舒适的等候椅、便民伞、茶几、急救箱、饮水机等便民设施;设置无障碍通道、手机充电台、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化设施。设置咨询台,安排专人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咨询服务。实现服务群众接地气、为民办事零距离,营造暖心、舒适的整体环境。二是梳理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XX镇建立“镇村半小时”便民服务圈,积极争创“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和“市级示范便民服务站”。认真归纳梳理服务事项,整理出政务服务事项215件,村级
2、代办服务事项80件,“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36件,高频服务事项52件。对便民事项进行大力宣传,向群众提供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等,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办事效率。三是建立代办服务,促进作风转变。构建“1+23”服务体系,即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2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梳理老、弱、病、残等代办服务重点人群名单,建好台账,强化动态管理,主动服务,灵活代办方式,探索“定点办”预约办“上门办”“掌上办”等特色服务,为群众代办医保社保、困难救助、涉农补贴等村级代办事项,共代办各类服务事项IoooO余件,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XX镇已完成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三化”建设项目,并以100分的
3、好成绩顺利通过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的验收。其中以XX村等17个村(社区)打造的“市级示范便民服务站”,也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做法经验材料二XX市坚持把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理顺镇村管理体制、强化镇村服务治理的关键举措来抓,采取四项措施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全力提升镇村便民服务水平,切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体系,实现便民服务网点全域覆盖一是启动了三化建设试点。在两个县(区)10个乡(镇)100个村(社区)开展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省级试点,一个县5个乡(镇)10村(社区)的市级试点工作。二是健全了四级服务阵地。投入资金5.3
4、亿元,建成市、县两级“市民之家”6个、总面积达7.7万平米,新(改、扩)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39个共2.3万平米,建成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点)2654个,在61个被撤乡镇统一设立便民服务分中心、861个撤并村统一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理顺体制,实现便民服务力量全域整合保留的13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按事业单位管理八级(副科级)配备主任,按两种模式设置机构。一是实行人员统一管理模式。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将七站八所派驻窗口的人员划归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二是实行事项统一进驻模式。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兼任或配置专
5、职副科级主任,相关部门派员到大厅窗口坐班,事项在大厅统一办理。被撤并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地址和服务功能不变,更名为“XX乡(镇、街道)XX便民服务站”,全市入驻便民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2000多名。规范管理,实现便民服务标准全域统一按照“统一管理规范、统一经费标准、统一窗口设置、统一办公模式”的要求,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一是规范服务标准。编印XX市乡村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明确便民服务建设“五有”标准(有公开办事服务热线、服务手册、服务台账、服务制度、结果公开栏)。二是规范服务模式。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58个,并按每个乡(镇)35万元的标准预算专项经费,工作日全天为群
6、众办事;乡(镇)便民服务站一般保留服务窗口4个,采取“逢场日全天办、休息日预约办”的方式为群众服务。三是规范印章管理。采取“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方式,对有多个站点的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印章编号管理,解决群众办事“盖章难”的问题。创新机制,实现便民服务事项全域通办一是建立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双向选择、差别化下放”的原则,建立便民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将卫生健康、自然资源、民政、劳动保障、农业综合、医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高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全市乡(镇、街道)能办理25项“一件事”事项、139项依申请服务事项、63项高频服务事项、198项政务服务事项。二是落实
7、干部代跑代办机制。将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部署到所有乡(镇)和社区,由各村(社区)的主任、文书或大学生村官代收代录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务,以“数据跑”“干部跑”代替“群众跑”。恩阳区组建“恩阳跑团”,搭建“一个区级指挥部+19个乡镇分团+N个村(社区)跑手”的三级组织运行体系,分级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平昌县在全县393个村(社区)组建“红色轻骑代办队”,每队人员35名,为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提供下放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政务服务事项全程代办服务,为村(社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提供快递代送、水电气等费用缴纳服务,深受欢迎。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做法经验材料三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
8、整改革后,XX县普遍实现镇村人口、面积“双倍增”,为破解便民服务半径拉长、服务覆盖“缺位”,群众需求增多、服务供给“吃力”的问题,XX县以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服务事项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探索构建顺畅高效的便民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规范设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3个、分中心1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462个,“60分钟服务圈”全面建成。一、立足新需求,织好便民服务“一张网”立足实际合理设置乡镇便民服务机构,规范建设服务阵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便民服务网络。一是优化点位布局。搭建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主
9、,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被撤并村(社区)便民服务点为辅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明确乡镇行政审批承接机构,负责办理县政府委托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形成一体化、多维度的镇村便民服务网络。二是规范服务场所。明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面积不少于100nI2标准,配齐互联网系统、多媒体电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必需设备,设置咨询导引区、综合受理区、自助服务区、办事等候区4个功能分区,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原有窗口为“综合咨询窗口、综合受理窗口、综合审批窗口”3类窗口,在窗口外增设综合咨询岗,为办事群众提供无差别咨询导引服务。对距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较远、交通不便的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在进驻事项、人员力量、场地等
10、方面给予保障;将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与党群服务中心合署办公,通过亲民化改造、特色场所改造等方式,将村级便民服务室打造成综合性服务场所。三是建好服务队伍。采取“减县补乡”办法,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充实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乡镇便民服务工作力量由原来每乡镇平均4.5人增加到9.2人,增长104%,保障了基层事情有人办。选优配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由县政务中心统一指导培训,各站办所人员作为后台给予业务支撑。加快村级民事代办队伍建设,探索采取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补贴等方式建立代办员激励机制。二、探索新路径,规范便民服务“一条线”针对乡镇属地管理事项多、机构编制人员少,“权小责大”堵得乡
11、镇干部窝心、“多头办事”跑得镇村群众烦心的问题,通过明确事项清单、规范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乡镇为民服务的便利性和品质度。一是明确事项清单。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36项、村(社区)代办事项12项、初审转报类事项34项、直接办结类事项46项等128项高频事项下放乡镇,基本实现“群众不出镇村、就能办成事”。110月,全县乡镇累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23.09万件,同比增长62.5%,便民服务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99.78%。二是规范办事流程。制定实施乡、村便民服务工作规范,把各项办事程序、办事须知、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公布于众,做到“告知一口清、一纸明”,提升基层便民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2、效率化水平。逗硬考核便民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接件代办制,细化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群众办事时间缩短45%以上。三是创新服务模式。贯彻“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理念,将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延伸至镇村,拓展网上办事功能,创新搭建基层便民服务“一件事一次力、”网上专区,全面推行基层高频事项“不出村办理”,创新开展“提前办、延时办、预约办”和办事窗口首席代表制,实现群众办事“一次申报、一次办结”“一网通办”,同时为基层群众办事提供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和免费帮代办服务,切实减少群众办事跑腿次数。三、构建新机制,强化制度约束“一把尺”健全完
13、善镇村便民服务监督机制,用好考核评价“一把尺”,打造阳光透明政务。一是以“四个公开”压实责任。实行程序公开、依据公开、时限公开、结果公开,建立主体责任工作台账,实行领导负责和专员跟班制,实时跟踪办理进度,形成“一项具体业务、一名领导负责、一个专人跟进”的无缝责任体系。二是以“七个制度”压紧任务。明确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责任追究制、代办服务制、信息公开制七个日常考核制度,通过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暗访,对日常数据错报、工作逾期等问题开展即时督查并限期整改。三是以“好差评”压严考核。制定日常考核、责任追究等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召开现场会、点评会,组织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群众代表围绕业务办理速度、困难问题解决情况、投诉举报情况等方面进行现场考评,年终全面考核,并将结果作为干部职工个人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