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73529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及其限度InfluenceontheLargeSystemofChineseNewLiteratureandItsLimitation作者:左安秋作者简介:左安秋,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071)o原文出处:江汉论坛(武汉)2020年第20207期第62-67页内容提要:中国新文学大系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收获,它巩固了新文学的发展成果,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为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畅销书,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不惜成本,邀请当时最有名的学者,采用最精美的工艺,并在各大报刊登广告,印宣传册,为其出版发行宣传造势。然而,成本增加的直接结果是图书售价高昂,使它几成奢侈品,既增加购买

2、者负担,又限制了普通民众接触。此外,通过宣示版权,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靠同业公会几乎杜绝翻印和盗版,但也导致更廉价的版本并未出现。原来试图保证中国新文学大系顺利出版,扩大新文学影响的措施,最终却成了阻碍传播的重重障碍,该书并未到达新文学作家试图启蒙的对象手里。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0年11期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图书出版/社会影响/限度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7-0062-06对于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研究者都给出极高评价。他们或根据赵家璧等人的回忆,对大系的历史地位给予肯定;或从大系的导言出发,阐述各导

3、言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对于认识大系的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不容忽视的史实是,作为一项文化事业,大系的出版传播不仅是新文学作家和启蒙者的事业,也是新文化运动主将、新文学对立阵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辑赵家璧、各类读者等多方博弈的产物。出于不同目的,为了各自利益,原本关联不大的机构和个人奇妙结合在一起,共创了大系这一经典样本。究竟有哪些力量参与这项复杂的文化事业?各种力量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作为新文学运动乃至新文化运动的物质载体,大系的读者究竟是谁?它在多大程度上到达了启蒙思想家想要启蒙的对象手里?影响的深广度又是如何?这是以往研究者较少关注的。在大系说了什么之外,我们更关心新文学

4、作家的声音究竟被多少人听到并接受。聚焦于新文学运动的物质层面,梳理大系的出版过程,从图书这一物质载体的角度,可以重新认识大系在当时的影响及其限度。一、大系出版前良友的经营状况与危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它以专业彩印起家,后来逐渐涉及图书出版。较有知名度的是它出版的良友画报和赵家璧主编的“一角丛书,此外林语堂主编的人间世等刊物,也由良友图书公司印刷发行。借此,大系出版前后,赵家璧在人间世刊登诸多广告,为之做宣传。从总体上说,作为一家中型印刷企业,良友的营业额比不上商务印书馆等大型企业,企业的知名度比商务印书馆等也相差甚远。因而在官方备案中,良友不过是一家印刷公司,而不是图书出版机构。抗

5、战前的调杳资料显示:本埠印刷事业之盛,为全国之冠。工商业之商标、广告、账册、簿据以及大小学校每年所用之书籍、报章等均需印刷出版事业为之供给。该业因其效用之不同,又可分为彩印与出版两项。后者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前者如良友、徐胜记等。两者虽属同业,但其营业情形则颇有不同。之后,该调查列出战前印刷业范围较大者19家,其中并无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这说明在出版印刷事业兴盛的上海,良友的营业范围并不是很大。然而,与商务印书馆等大型出版印刷企业相比,民营中型企业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出版业常受政局之影响而荣枯,而彩印业则随工商业之盛衰而进退。在战事爆发之前,该业之从事于彩印者因工商繁

6、荣情形尚属良好。至出版事业则因教科书屡须修改,境遇仅属平平。商务印书馆等大型企业,由于处在严格限制下,受政局影响较大,因而通常情况下出版策略中规中矩,甚至偏于保守。在这个层面,中型印刷企业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良友是一家民营企业,因而受政局影响较小;它的营业额度不算大,影响也不是太大,在众多出版印刷企业当中并不那么耀眼,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少,出版策略相对灵活,出版图书也相对自由。这就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大系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这毕竟只是相对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是一家经营多年的企业,良友画报、一角丛书,以及人间世的印刷业务,都为良友带来不少利润。作为一家正在盈利的公司,良友又不可

7、能像许多刚成立的小出版印刷公司一样孤注一掷,要么大赚一笔,要么关门倒闭。从长远利益来看,这也为良友在出版大系时所采取的出版策略埋下伏笔。大系出版前,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已面临严重危机,这是因丁玲被捕后,由鲁迅建议,良友于1933年出版丁玲的自传体小说母亲,并且大力宣传,引起暴徒注意。不久,良友门市部的一块大玻璃窗被击破,作为对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警告。良友大玻璃窗被暴徒击破后,已逐渐成为经常被国民党反动派注意的书店之一。不仅如此,击毁大玻璃窗后,文化特务头子(名义上是上海市教育局局长)潘公展还亲笔写信给良友经理,召见谈话,施加压力,要把赵解雇”良友的图书出版事业已受到诸多限制,面临重重危机。为了留住

8、图书编辑赵家璧,武联德、余汉生两先生主持正义,不为所屈,并请甘乃光先生转请南京粤籍国民党左派人士,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潘公展见风转舵,不了了之。当然,事情也并非不了了之,为了改正赵家璧和马国亮的错误,潘公展要求赵家璧和马国亮用真实姓名在他主持的晨报副刊晨曦上写些有民族意识的题材”。为避免失业,赵家璧和马国亮接受了条件,作为收场,赵家璧写了谈邓南遮,马国亮写了谈马赛曲的杂文。至此,经过一系列博弈,大系的主编赵家璧终于保住了编辑的地位。为保证大系的出版发行,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也颇费心思。不仅调整了大系部分编选者的人选,还以作者鲸人的名义出版了一本精装的几万字的短篇小说集三百八十个,并送了五百大洋的稿

9、酬。由此可见,借助大系出版之机,良友利用自身优势,与各方力量进行了博弈。这次博弈不仅给大系出版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以后的出版事业铺好道路。此后,一九三五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和良友文学丛书等等都顺利出版,未受干扰。良友不再是处处受限的出版印刷机构,大系的出版也已J顺理成章。二、大系的出版成本核算与定价策略在大系的版权页,有导言版权所有不准翻印字样。赵家璧是编辑,同时也是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一名员工。作为公司的职员,赵家璧必须为良友盈利,否则就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同时,为了保护良友的利益,大系必须面对同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其他书商,尤其是小作坊的盗版和翻印。因此,大系必须寻求同业公会的保

10、护,而其首要条件,是自己必须先遵守同业公会的法则,注意版权问题。因为如果侵权,良友就可能被其他图书出版公司告发,大系就可能摊上版权官司,面临禁售和被没收的风险。为此,大系不收任何涉及版权的作品,向培良的作品就是一例。鲁迅在给赵家璧的信中表达了对版权问题的担忧:向培良的我离开十字街头,是他那时的代表作,应该选入。但这一篇是单行本(光华书局出版),不知会不会发生版权问题。我离开十字街头最终因版权问题没有被收入大系。与作品文学价值无关的版权问题,也成为作品编选的标准之-,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大系收录作品的客观公正和代表性。另一方面,大系还要防止非法书商翻印和盗版,因而申请版权保护是必需的程序。有了版权,

11、就意味着得到同业公会的保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翻印和盗版,保证了图书出版发行方的利益。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图书出版公司盈利的方式当然是多卖书。书卖得多,读者自然就多,读者多,自然影响就大。大系的发行量大,影响范围广,自然就意味着新文学的影响扩大,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在80多年前,赵家璧就学会了利用广告扩大大系的影响,算盘不可谓不精。为此,赵家璧请来当时文坛大家撰写导言,刊发推荐语和书评,靠名人效应做宣传;印精装本,将图书做成工艺品,吸引眼球,并在各种杂志上广登广告,还专门印刷了大系样本,其手段不可谓不高超。但也应看到,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大系的出版成本。虽没得到大系准确的成本预算表,我们通过

12、当时的材料和编辑赵家璧的回忆录,大致可进行推算。下面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为例,估算大系一册的出版成本。赵家璧在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一文中明确说明:我在编辑计划略有头绪之后,就同管理印刷、纸张、成本会计的同事进行出版业务方面的估价工作。预计布面精装,三十二开本,印进口米色毛道林,每集五十万字,包括略高的稿酬、编辑费和规模较大的广告费用(印送样本等)。那么,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首印2000册,成本究竟有多少呢?1930年,沪上诸多书店发布通告,说是因成本的关系,不得不把书报的价格暂时增高,一位读者非常气愤,发表了出版家的趁火打劫一文:“现在把书报初版的成本公开的宣告一下,可以明白出版家在普通的

13、书上要得多少利润。作者以一本32开100页左右的图书为例,展示了2000册图书出版发售时的具体成本和利润(见表D:买实字稿四万,计连标点空白四万五千左右,每千字以支出很高的价3元买来,支大洋120元;纸用60磅道林,每令约12元,需3令半,计支大洋42元;排工每千字0.75元,计支大洋33.75元;印工每令2.2元,计支大洋7.70元;订工每万字080元,计支大洋10元;纸板计支12元;封面约计支15元;书价每本0.35元,2000本计700.00元;发行费是广告、开支、批扣等都在内,以书价之四成计。由于没有其他具体精确的调查统计数据,大多数据无法印证是否完全属实,只有道林纸的价格有据可查。统

14、计资料显示,1936年江苏省南京市60磅道林纸批发价为每百张2.40-2.67元(11),计每令约为12-13.35元,这和出版月刊的数据是一致的。以出版月刊提供的数据为依据,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印刷2000册的成本计算如下:大系约编辑十人,每人编辑费三百,序文每千字十元(12)。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一万字,计支100元,加上编辑费300元,计支400元;大系印三十二开本,用进口米色毛道林。从纸张使用上来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共用纸约60令。每令12元,计支720元;排工每千字0.75元,中国新文学大系每集50万字左右,计支375元;印工每令2.2元,计支132元;订工每万字0.8

15、0元,计支40元;纸板计支12元;封面约计支30元(精装书以普通书籍双倍计)。经以上统计,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出版成本共计1709元。由于鲁迅的导言较短,只有一万字左右,其余导言大都在两万字左右,洪深的戏剧导言甚至写了六万字。平均下来,大系每册导言两万多字,序文稿酬还要增加100元。另外,为了使读者了解大系的基本内容,赵家璧至少还编印了两种大系样本。1935年大系发售预约时的样本厚40余页,不仅印上了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缘起,介绍了十大卷的内容,还加上了十位编选者的编选感言;在发售纸面精装普及本时,又印刷了大系三版本样本,这个厚六十页的样本中,除分别介绍十个集子的内容外,又加了舆论界之好评摘

16、录(13),还将9卷的全部目录(除史料索引)编入。仅印刷两种大系样本一项,支出就颇为可观。再加上刊登广告、请名人写感言、帮助出版书籍和支付稿酬、编辑的工资、邮寄费用等,大系一册的发行成本肯定要远超2000元,甚至可能接近2500元。这就意味着,如果大系首印2000册,每册实际收益1元都是亏本的买卖。如果想要大系出版不亏本,每本的实际收益肯定要在1.5元左右。如果是读者直接预订,还要给予7折折扣,这样算下来,大系定价2元,才能保证不亏本。实际结果确实如此,大系”全书十大部售大洋二十元定价每册二元,十卷一套二十元。估计能销二干部可不亏本,再版即有盈余。(14)从图书出版印刷公司的经济利益考虑,布面

17、精装版的大系每册售价二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出版社无奈的选择。三、图书售价对大系发行传播的影响大系的版权页明确标示全书十大部售大洋二十元,即每部售价大洋二元。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售价,对于上海市民乃至全国的市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大部头的大系究竟到了哪些人的手中?大系的读者究竟又有哪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1930年代上海市民的工资收入水平有所了解。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并没有各种具体翔实的普查统计资料,我们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收入数据,因而只能从经济学家和当时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大致了解当时的情形。1947年,著名经济学家巫宝三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探讨国民所得的专著中国国民所得,利用公私各方发表

18、的调查及统计Q5),对1931-1936年各年的国民所得进行了估算,这批数据中,尤以1933年资料最为翔实可靠。在此基础上,李敦瑞、朱华对1936年上海人均GDP做了推算,通过对1936年上海工业、手工业、营造业、农业、商业、金融业、住宅业、公共行政、交通运输、邮电、文化产业、自由职业者等总产值的统计,他们估算1936年上海人均GDP是408.7元(16)。若以这个估算结果作为1936年上海人均收入,大系全套20元,占上海人均GDP的4.9%。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这恐怕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当年,全国人均量是60.1元(17),购买全套大系,要花费一个成年劳动力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恐怕

19、已经是奢侈品了。大系由于出版成本高,因而定价过高,这肯定影响了书籍的销量和传播。数据是冰冷的,我们可能感受不到2元在1930年代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作用。通过相对真实的报告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得到对2元价值的直观感受。1936年,茅盾主编了大型报告文学集中国的一日,记录1936年5月21日这天全国各地人民的真实感受,其中的内容可以与经济学家的数据进行对照,说明大系价格的昂贵。在灶披间嫂嫂一文中,丈夫在银行工作,银行停业后,今天那边已经送来六块钱,总算是银行停业了后,六个月的看门工钱!(18)6个月的工钱,原本该有的60元,变成了6元钱,而这6元钱最终还被房东拿走,交了两个月房租。上海普通市民每个月房

20、租3元,而大系一本的售价,足足可以支付20天的房租!大系全套十本的价钱,足够支付一个上海普通家庭半年的房租!或许有人会怀疑,认为这是报告文学作者为了体现劳动大众生活的艰辛,有意地夸张。然而,调查统计数据却完美地支持了这一结论。从1929年4月开始,到1930年3月止,上海市社会调查局对上海市305户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在这一年中,305户家庭平均每家的生活费支出为454.38元(19),这基本是上海平均工资水平。其中,房租37.83元,占8.3%”,计算下来,上海普通市民每月房租3.2元左右,这基本与报告文学作品中每月房租3元的叙述相一致。另一篇一个纱厂工人的话中,工人每天

21、工作16小时,但是国内纱厂依然由于竞争不过日纱而破产。当工友们反对关厂的要求失败而要求给点解散费时,厂方还说:我们关厂,你们工人不过每月损失十余元,我们每月要损失好几万呢!”(20)上海纱厂工人每月只有十余元的工资,这和经济学家陈达对1930-1936年上海各行业工人每月实际收入状况的推测是一致的。(21)但是这样的情况,仍然不能代表1936年上海经济的全部,因为以人均收入作为指标,忽略了上海市民收入的差异性,实际上仍然不能回答大系的读者问题。大系首印2000部,在全书没有出齐时,因预约户超过初版印数,又把精装本再版两千部。1935年9月,为适应学生读者,加印白报纸纸面精装普及本二干部(22)

22、,前后有6000部的销量,每部10册,实际印刷了60000册之多。虽然无法确定加印的2000部和纸面精装普及本是否全部售出,但是从这三个印次来看,这样大部头的图书,其销量还不算差。那么,究竟是哪些人购买了大系,成为了其忠实读者?这些读者又从大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可以找到1935年和1936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预约名单,对这些预约者的职业和个人收入进行分析,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遗憾的是,我们同样没有发现这些档案材料。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上海经历战火,“良友图书公司因地处战区,损失惨重,随即宣告破产(23)。据赵家璧回忆,日军曾经到企业大楼查抄,将赵家璧等人装订

23、好的十五卷良友画报,下令捆成一束,说明次日来车时连同其他应没收的抗日读物一并拿去(24),最终还是一个年轻同事冒险在当天半夜设法偷了出来才得以保全如此珍贵的纪念品,可见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材料曾经遭受洗劫。再加上良友图书公司经历上海重组,接着又先迁桂林,后搬重庆。即使这些档案材料曾经存在,在战火中几经辗转,它们恐怕也早已随着历史灰飞烟灭。良友图书公司当时负责大系出版营销工作的编辑赵家璧业已仙逝多年,在他留下来的诸多忆旧文章中,多篇提及大系及其出版发行,但是我们在其中只能发现少数订购者的名字,如今天查阅日记,鲁迅曾把这套书分送给黄源、李霁野、台静农等;还代台静农、增田涉各预定大系一部。他又送了一部

24、大系给王冶秋(25)。但是,与大系前后总计6000部的销量相比,这毕竟只是九牛一毛。大系预订者的名字,除了少数人之外,恐怕成了永久的谜团。档案不存,斯人已去,这给了解大系的读者带来了困难。面对历史的迷雾,我们是否真的束手无策?当然不是。虽然无法得知大系的读者究竟是谁,但是,借助经济学家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推测究竟是哪部分人拥有购买大系的经济能力,最有可能成为大系的忠实读者。经济学家杜恂诚对1933年上海各阶层的人数和收入比做了一个大致的推算,将1933年上海市社会阶层分为五类,经过统计和计算,各等级人均收入及倍数(如表2):表2各等级人均收入及倍数(1933年)(26)一二四五人均年收入(

25、元)68,4392,0094002021011倍数(第五等为1)677.619.94.02.01.0我们可以看到,在1933年的上海,社会贫富分化之大。1933年到1936年间,上海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物价总体波动不大。我们有理由相信,1933年的经济状况,基本代表了19331936年几年间的基本状况。处于第四和第五阶层的上海市民,每月收入只有8.4-16.8元,他们一个月的工资甚至不足以购买一套大系!这些为温饱问题奔波的底层民众,他们自然不会购买大系。第三阶层每月收入333元,这只够一个普通家庭的开支,显然他们也没有剩余的收入用来购买书籍。有足够经济能力购买大系的上海市民,大概只有经济收入较为

26、宽裕的第一和第二阶层。第一阶层和第二阶层有哪些人呢?第一阶层主要是特权官僚与上层工商业者,他们属于社会上层。特权官僚主要是政府高官,而上层工商业者主要是指大中型企业的创办者,这些人占据着大量社会财富。一般工商业者、一般政府职员和中高级专业人员作为第二等级,属于社会中上层,他们收入较高,工作也比较稳定,属于高收入群体。办事员和低级职员是第三等级,属于中下层。收入最低的工人和城市贫民分列第四层和第五层,都属于社会下层。各阶层人数和收入占比(如表3所示):表3上海城市职业居民序列的收入分配(1933年)(27)人数(万人)人数占(%)收入总数(万元)收入占(%)第一阶层0.90.4861,59543

27、.33第二阶层23.312.3446,80032.93第三阶层33.317.6413,3209.37第四阶层7037.0814,22810.01第五阶层61.332.476,1974.36总计188.8100.00142,140100.00在整个上海市民当中,具有经济实力购买大系的总人数只有24.2万人左右,占整个上海市民人数的12.82%。广大的普通市民,即使识字,具有阅读能力,想要阅读大系恐怕也是奢望。在这具有购买能力的24万多人当中,恐怕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大系感兴趣,这是因为大系不符合一个猎奇的市民社会的审美趣味。首先,大系是一套资料合集,只有导言是拥有版权的作品,除此之外没有新的内容,然

28、而其定价却奇高。大系所选的文章,都是曾经在各大杂志公开发表过的作品,读者想要阅读这些作品,大可订购价格更为低廉的报刊杂志。此外,与同类图书相比,大系的价格也是昂贵的。1936年生活书店出版的中国的一日,皇皇巨著,全书80多万字,总页数是大系一册的两倍,每册实价也才一元六角;文学月刊全年定价是三元五角,还赠送一本中国的一日。大系售价奇高,连鲁迅在给王冶秋的信中都要特别强调:新文学大系是我送的,不要还钱,因为几张国币,在我尚无影响,你若拿出,则冤矣。(28)其次,比纯文字书籍更加直观有趣的画报大量出现,更能吸引读者购买。良友画报热销,即是一例。另外,电影这一比书籍更加直观的艺术形式已经出现,并且在

29、中上层市民社会中颇为流行。而大系显然是与市民生活追求感官刺激的审美趣味格格不入的。大系有些“曲高和寡”。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大系在上海市民社会中恐怕缺乏吸引力。在所有有能力购买大系的人群中,工商业者恐怕对大系的内容不感兴趣。愿意为大系破费的,应该只有某些政府职员和中高级专业人员。这些人中,政府文化机关的职员、大学教授和新文学作者应该占据了大部分。大系的购买者,就是鲁迅和他在信中提到的台静农、增田涉等人。然而,这些人毕竟人数有限,并且许多人都是大系所选文章的作者,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参与者,他们是启蒙者,而不是新文学运动试图启蒙的对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那些原本试图保护大系,扩大其影响的措施,最

30、终却成为了阻碍大系传播的重重障碍,这恐怕是新文学运动的主将和大系的主编赵家璧所始料未及的。为了保证大系的顺利出版,良友公司和赵家璧进行了一系列妥协,但是这不仅增加了大系的出版成本,而且减弱了大系在一个猎奇的市民社会中的吸引力。为了使大系成为当之无愧的畅销书,良友不惜花费巨额稿酬,邀请最有名的文学家,采用最精美的工艺,并不惜成本,在各大报刊刊登广告,印刷宣传册,但是成本的增加,其直接结果是图书售价的增加,最终为这些宣传广告买单的,不是良友和赵家璧,而是大系的实际读者。为了宣传而额外增加的成本,最终平摊到了每本书上,成为了购买者的负担。为了保证良友和诸位作者的利益,大系宣示了版权,这导致大系编选者

31、在选择作品时不得不考虑文学本身价值之外的问题一版权问题,间接影响了大系编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引来了一些批评。此外,通过宣示版权,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依靠同业公会的力量,几乎杜绝了非法的翻印和盗版。大系昂贵的价格,成为无可奈何的事实,并且没有回旋的余地。向民众传播启蒙思想是如此艰巨的任务。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即使阿Q们接受教育,能够识字,大系也没有到达阿Q们的手中,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购买大系的经济能力;大系也没有摆到赵太爷们的书架上,尽管大系印刷精美,堪称艺术,但是他们对此毫无兴趣。中国新文学作家千辛万苦写出的伟大作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装订、广告,又以高昂的价格销售,转了一个圈,最终又以大系的形

32、式回到了他们自己的手上。在知识分子的启蒙对象中间,大系甚至没有激起任何涟漪。郑成林选编:民国时期经济调查资料汇编第1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第522、522页。(13)(14)(22)(23)赵家璧: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编辑忆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13、112、128、112.128、130页。赵家璧:编辑生涯自述,马国亮与赵家璧,青岛出版社2014年版,第21、21页。赵家璧:追怀良友创办人伍联德先生,书比人长寿:编辑忆旧集外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9页。鲁迅:致赵家璧,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元功:出版家的趁火打劫,

33、出版月刊1930年第7期。QI)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物价局编:抗战前价格参考资料第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219页。(12)(28)鲁迅:致王冶秋,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7、597页。(15)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页。(16)(17)李敦瑞、朱华:抗战前夕上海GDP及结构探析以1936年为例,史林2011年第3期。(18)雁云:灶披间嫂嫂,中国的一日(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80页。(19)上海市政府社会局: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近代中国物价、工资和生活水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20)方根宝:一个纱厂工人的话,中国的一日(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10页。(21)陈达:上海工人的工资与实在收入(1930-1946年),教学与研究1957年第4期。(24)赵家璧:重印全份旧版良友画报引言,书比人长寿:编辑忆旧集外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8页。(25)赵家璧:鲁迅怎样编选小说二集,编辑忆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8页。(26)(27)杜恂诚:1933年上海城市阶层收入分配的一个估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