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章句之意,了解孟子“性善论”的要义。2 .理解孟子的“大丈夫概念,涵养“浩然之气”,砥砺独立人格。3 .赏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说语言,探究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学重点:结合孟子有关“仁”“义”的章句,深入理解“性善论”的内涵。教学难点:探究“性善论”的深意。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导入新课、激爱情感,pp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解说】(题目“原道”的意思是探究儒道的本原。)这个道是从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文王、武王、周公
2、,文王、武王、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后,没有继承的人。孟子地位的确立,是自唐大文豪韩愈开始的。韩愈在原道中将孟子列为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认为孟子是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的继承人。他不仅把孟子媲美孔子,而且认为自他之后,道统的传承就中断了。孟子生活的时代,杨墨学说横流(杨:杨朱,战国时哲学家,主张“轻物重生”“为我”,与儒家思想对立。墨:墨翟,战国初年的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薄葬”。),孟子辟邪说,难壬人,奋然以维护儒道为己任,为宣扬圣人之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韩愈认为:“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他称赞孟子“功不在禹下”。时间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
3、,惨烈的兼并战争已经吃掉了各大诸侯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各大国开始短兵相接,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成为战争的普遍形式,其残酷性随之大大增加。由于民众不断减少,不少统治者开始感叹民众数量的不足。然而杀戮并未停止,战争仍在继续,于是蓄养民力、关爱民众生命成了统治者和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孟子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有相当清楚的认识。他笔下的当时社会也就是这副模样:“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周夫子东迁以后,世运衰颓,正道不明,邪伪的学说,暴虐的行为,又再兴起。有:通“又”。滕文公下)在他的看来,社会从来没有这样混乱:“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
4、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圣贤君王未出现,从来没有像这样长久过;百姓在暴虐政治下的折磨生活,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公孙丑上)孟子在总结历史,考察现实的基础上也把目光聚焦在民众身上,他将民众的地位与作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将孔子的“仁学”推向了仁政学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时间教学环节环节二:理解孟子的“性善论”OPPT13“人之初,性本善。”这句三字经的开场白,大家耳熟能详。其实,论语中并没有更多阐释人性的章句,“性善”是孟子明确提出的观点。学习任务1:朗读下面的对话,并概括告子和孟子对“性”不同看法。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5、”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孟子告子上)【白话译文】告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孟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好比一切白色的东西叫做白吗?”告子答道:“正是。”孟子问道:“白羽毛的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吗?”告子答道:“正是。”孟子说:“那么,狗性如牛性,牛性如人性吗?”重点词讲解:(1)生:即是出生之生,是指一个体之有其存在而言。“生之谓性”意即:一个体存在时所本具之种种特性即被名曰性。西汉初年的董仲舒说:“性之名非生与?如其生之自然之质谓之性。”这是“生之谓性”一语之谛解。(2)孟子
6、所说的“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价值意义的性。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告子认为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东西,它是天生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孟子用了归谬法来进行反驳。他先承认“生之谓性”这一命题是正确的,然后他列举了羽毛、雪、玉它们都是白色的,它们的白是相同的。告子说,对。接着孟子以此推论,狗的本性,牛的本性,人的本性,那都是相同的,这样的结论当然是荒谬的。因此就证明了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这一命题是错误的。孟子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着眼于用人的特殊性去认识人的本质。学习任务2:朗读下面的文字,理解孟子“性善论”内涵,并背诵划线部分文字。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
7、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日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锦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第六章)【白话译文】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如今老师说性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孟子说:“人的本来性情,就可以为善,这就是我说性善的意思
8、。至于说有些人做出不善的事,并不是人性本质的过错。怜悯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怜悯心属于仁德,羞耻心属于义行,恭敬心属于守礼,是非心属于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强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具有的,只不过不去思求罢了。所以说:思求就可以得到它们,放弃便会失去它们。”)此段文字是孟子的学生公都子引用当时之三说以质问孟子何以必言性善。告子之说是从人的自然生命(生物本能、生理欲望、心理情绪)来看待人性,这种无所谓善或恶并没有指出人与动物的不同,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可贵之处。第二种说法,认为人性兼有善恶成分,人性可以变善也可以变得不善,为善为恶完全是受环境影
9、响,以此论人性,缺乏人的自主性。第三种说法,有些人生性是善的,有些人生性是不善的,这是倾向于以人的后天表现来论人性。“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这句话是整部孟子谈论“人性善论”关键。“乃若”有两解:一解为发语词,另解“若”为顺也。“情”字亦有三解:指人的真实,指人性的本然;是本性所引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指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里第二解不可取。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性的本然而言,是能够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性善。“银”字有两解:解为销金,引申为陶铸之意;另一解为美,谓饰成我之美者。皆可通。孟子认为人有四种本心:第一种恻隐之心,也就是爱之心。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
10、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Cl)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通“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G。,求)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iI,讨厌)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11、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这段话孟子举了一个例子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是当我们看到小孩子快要跌落到水井里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就会觉得惊恐怜悯,这种恻隐之心并不是因为我们想和小孩子的父母做朋友,也不是因为我们想要在乡党朋友当中求得赞誉,更不是因为我们讨厌小孩子的哭声,我们就是因为对于“孺子将入井”而感到心中不忍,这“不忍”就是孟子对于人性的理解,只要是人,自然就会由内而外地生发这种不忍之心。第二种羞恶之心,知道羞耻。第三种辞让之心,懂得谦让。第四种是非之心,懂得区别是与非对与错。因人有此四心,是道德的开端、萌芽,因此孟子提出与之相应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伦理。孟子认为人有了仁
12、、义、礼、智,就如同我们每个人有身体四肢一样。“心有四端”,是由内而外地产生了向善的力量,仁是内在的品德,义是合宜的行动,礼是习得的定规,智是是非的明辨。朱聂在孟子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人皆有是心,惟君子为能扩而充之。不能然者,皆自弃也。然其充与不充,亦在我而已矣。”这说明孟子是从人的主体性、自觉心、道德心来论人性的,人人都有为善的能力。台湾学者傅佩荣也说:“本心即是向善的力量。”人有“性善”这种天赋道德,有“不忍人之心”,就会实践“不忍人之政”,人心是一切政治作为的基础。所以孟子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可知德性的扩充、实践可以在政治中展现。那么,怎样才能将人的性善扩充、发挥成为仁、义、
13、礼、智呢?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要“养气”,也就是培养“浩然之气”,成为“大丈夫”。时间教学环节环节三:理解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据说“大丈夫”这个词是孟子首先提出的。孟子有大丈夫的勃勃英气、凛凛正气,铮铮硬气。这种阳刚之气、浩然之气是他的个性标签,孟子就如同长在战国时代的一株参天巨树。北宋时期,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写道:“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翻译】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学习任务3:朗读下面的文字,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内涵,并背诵划线部分文字。【原文】
14、孟子公孙丑篇上(公孙丑问日):“敢问夫子恶乎长?”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日:“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寒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燎(qie,快,足)于心,则馁矣。“【译文】(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孟子)说:“其一,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即听到别人说话时就能知道别人的问题在哪里,论语篇曾经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因此知言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了解别人);其二,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
15、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和义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解析】“气”,就是精神品格,用正气去培育,一点儿也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浩然之气,是超越生理的血气,是一种伟大人格在形体上的表现,发挥于外就“至大至刚”。一个人的浩然正气是能让一个人顺应自然而不被人情世故或者外在的权威等各种压力而扭曲的,所以一个拥有浩然正气的人就可以在天地
16、间自由从容而行。孟子认为浩然正气“集义所生”,用一个“集”字强调要从一个人的内心不断地向外勃发而出正气,如此由内而外就像一个人自带着正义的光芒。能集养浩然之气,就心志刚正,于天下之事无所畏惧;能知言就能知心、知人,于天下之人无所疑惑。当这种生命的力量勃发外化,达到中庸所说的“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人的心胸一定是宽广的,内心一定是光明的,如此可谓伟岸形象,怎不可称为“大丈夫”!就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所说:“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学习任务4:根据下列章句,概括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精神特质。(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17、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日:“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参考译文及解说】住在天下最宽广的房子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路上。天下最宽广的房子是什么呢?就是仁。论语里仁篇,开篇是孔子说的“里仁为美”,我住在仁里面,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天下最宽广的房子是仁,天下最正确的位置是礼,天下最广阔的大
18、道是义。所以,朱熹认为这句话包含了仁、礼、义三个概念。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志向能够实现的时候,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志向不能够实现的时候,就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想。“富贵不能淫,不能淫什么呢?现在有一大堆金银财宝、一大群达官贵人在我面前,但我的心不为之所动,再多的金银财宝、再大的达官贵人也不能让我心旌摇荡,这就是“富贵不能淫。我再贫困潦倒、地位卑微,我心里的志向也毫不改变,这就是“贫贱不能移”。别人再有权有势、再威逼利诱,但我始终保持我的气节,绝不动摇我的气节,这就是“威武不能屈”。面对富贵,我的心很坚定;面对贫贱,我的志很坚强;面对威武,我的节很坚硬。这就是大丈
19、夫,这就是大丈夫的精神风貌!孟子在回答齐国一个叫“垫”的王子关于如何提升志向的问题时,这样说:“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居住之处在哪里?就是仁德;行走之路在哪里?就是义行。居住于仁德,顺着义行走,德行完备的人所该做的事就齐全了。尽心下13.33)说(ShUi向进言。):孟子经常与“大人”会面,这里所谓的“大人”,指地位高,年龄高,有权、有势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孟子说:“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孟子教学生,不要把大人看得那么高,他也是人,自己也是人,在精神上、人格上、心理上,都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孟子活
20、着的时候,经常去和齐宣王、梁惠王这些诸侯王会面,(这些诸侯王他们因为从小接受当诸侯王的教育,在言谈举止之间,仪态就与别人不同)。但孟子并不觉得自己比这些人要低一等,他认为自己虽不及这些人爵位高,但依然可以让自己和他们保持精神、人格、心理上的独立平等。所以孟子和君王们在一起时,总是表现得从容、不卑不亢。正因为人格保持了独立,因此才能让“大丈夫精神”的人拥有真正的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无灾无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21、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称王天下不在其中。”这三乐的境界直接与道德精神相联系,其中,第二层境界就是内心坦荡,没有惭愧之心,在天地之间,巍然而立,这“是一种由个体人格的完善而引起的精神愉快。”I这样的一种快乐是“具有审美愉快的性质。总结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精神特质:1.居仁由义(或者“由仁义行”)2.意志坚定3.人格独立4.精神快乐(自由)积累一一居仁由义,成语,意思是用心于仁爱,行事循义理。由:遵循。由仁义行:由仁义之心出发来施行仁义。环节四:总结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从人本性固有的“善”出发,“在孔子之后高扬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充分地肯定了个体具有实现善的伟大的力量。”又以“配义与道
22、”“集义所生”的“浩然之气”去充实、完善、强化人格,最后,提出了个体人格的六层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14.25)1 .善一一人心本具有向善的力量,“可欲”的当符合“仁义”,所以第一层境界是“善”。2 .信一一亲自实践了善行不背离仁义,才可成为真正的人,(信,真也。)所以第二层境界是“信”。3 .美一一“充实”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完完全全都践行了“善”,自然成就了全人格之“美”。此种境界包含了“善”,但又超越了“善”。4 .大个人自身充实后,德行焕发光辉照耀他人,这是第四层境界“大5 .圣一一化民成俗
23、,感化民众的力量是动态的,是予人希望的,这就是第五层境界“圣”。圣人是百代楷模,具有极大的感染化育的力量。6 .神一一天人合德的妙境,此最高境界似乎非人力所为,所以说“不可知之”,但孟子指出此境界是保留可能性,不为人设限。南宋爱国诗人谢协得在与李养吾书所写:“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希望同学们能够秉持着孟子所倡导的“大丈夫精神”,去塑造刚毅的灵魂。环节五:赏析孟子的论说风格。(孟子)“曰:我知言。”“知言”的意思就是辨识言论,也就是对于言论思想的是非、善恶、诚伪、得失,都能精察明辨。论语尧日篇有名言:“不知言,
24、无以知人也。”古人说:“言为心声。”透过知言,我们不仅能懂得孟子“知人之心”“知人之政”的高妙,也能懂得孟子语言的气势之美。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此率兽而食人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1):176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一孟子说:“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曾子的弟子)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民众却脸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是放任野兽去吃人。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
25、言论,这样主张邪说的人就无法兴起。”)孟子对“好辩”的自我说明,不仅展示了他的雄辩之才,也吐露了他“不得己”的苦衷。他是以言语为武器,为烈火,以焚邪说,摒功利,正人心,扬孔道。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引用了尹煌(tun)的话:“学者于是非之原,亳厘有差,则害流于生民,祸及于后世,故孟子辩邪说如是之严,而自以为承三圣之功也。当是时,方且以好辩目之,是以常人之心而度圣贤之心也。”所以,孟子的“好辩”,实际上是他激浊扬清,力挽狂澜的使命担当,正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刘勰)在说明复杂事理时,设警取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读者或对方心领神会。汉代学者赵歧在孟子题词里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中,就有93章总共使用了159种譬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用“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的比喻使精简的文章更富有形象性,再用“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的对比加强了论辩气势和说理力量。气盛言宜,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譬喻对比辞从容,刚柔相济心悦服。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读孟子,推敲孟子之文,愿你在精神补钙的同时,也能逐渐提升把智慧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