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73631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辨别中西方作家在表现变形时手法和主题上的差异。(重点)2 .分析中西方变形小说差异的文化根源。(难点)课前准备1 .研读文本,寻找两篇小说在表现变形人物、讲述变形故事时运用的不同手法,并思考两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2 .搜寻并阅读其他变形小说,尝试分析中西方变形小说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根据单元导语的提示,找到了两篇小说的共同点:都是讲述底层小人物在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因社会家庭的重压而发生异化的故事;同样都表达了对极度扭曲变形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控诉。但课后有些同学发现这两篇小说在形象、情节、主题等方面各具特色。这

2、节课,我们就针对这些特色,进一步探究两篇变形小说的不同之处。二、不同的变形手法(一)不同的“虫化”形象。梳理课文,思考: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的身体都变成了虫,但他们身体下的灵魂是否也随之发生改变了呢?1 .成名之子:人的“虫”化。(1)比较促织中成名之子变形前后的动作、神态,分析其性格变化。小组合作,完成表格。(2)作者通过对动作和神态的传神刻画,让我们了解到成名之子不仅身体虫化,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说原来的他还是有其父“为人迂讷”的特点,此时的他则更像谁呢?为什么?明确:更像华阴令、里胥等人。小促织闻琴瑟声应节而舞的媚上逢迎姿态,像极了“欲媚上官”的华阴令;它面对“蟹壳青”,甚至公鸡的

3、强势凶悍,恰似对百姓生死熟视无睹,只顾层层压迫、心狠手辣的里胥等人。可见,在极其严酷的社会重压下,即使本该是最淳朴天真的九岁孩童,为了自身及家庭生存,也只能被迫蜕去作为人纯良温和的本性,变得媚上钻营、凶狠无比,身心皆“虫”化。2 .格里高尔:虫的“人”化。(1)格里高尔出场时已是甲虫的身体,细读课文,你能否从文中找到依据,推测他在变形前后性格是否发生了改变。示例:他突然想起,只要有人来帮个忙,事情岂不十分简单。两个身强力壮的人就足够了一一他想到他的父亲和侍女,他俩只要把胳膊伸进他隆起的脊背下面,这样把他从床上慢慢撬起来,尽管他的处境十分窘迫,他还是禁不住微微一笑。明确:从“只要”“只需”“就”

4、等词的反复强调中,可以看出格里高尔明知甲壳虫翻身的方法“十分简单”一一父亲和侍女来帮助他即可,但他非但没有求救,反而“禁不住微微一笑”,彻底否定了之前的设想。这是建立在他对家庭关系极度疏离、扭曲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的,而这也反映出此时他极度的软弱敏感、压抑无奈的性格正是变形前性格的延续和放大。(2)格里高尔变形后身体的变化是否与他作为“人”时的生活状态有关联之处呢?示例1:“脊背坚硬,犹如铁甲”象征他在作为“人”时一人工作,承担一家五口生存压力的艰难。示例2:“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象征他作为“人”时面对忙碌生活时的无奈和悲哀。示例3:“一种来自下面的、无法

5、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使得他的话只是一开始还听得清楚,后面的话就被破坏得不知所云”,说明他作为“人”时一直以来被内心的痛苦深深困扰,始终无法顺利表达心声。小结:这些都说明他变成虫后,每一处身体的变化都与他作为人时的处境、心态息息相关。(3)甲壳虫和格里高尔究竟有何种关系?明确:甲壳虫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是格里高尔作为人时的延续,它的外形则是格里高尔在极度压抑的社会、家庭中生存境况的具象化。可以说,格里高尔甲壳虫的形象更完整生动地表现了“人”的艰难处境。(二)不同的“化虫”情节。有同学提出,两篇小说虽然都有人化虫的情节,但出现的位置不同。它们分别出现在小说的哪一部分,各是怎么发生的?明确:促织

6、中人变为虫的情节出现在小说高潮部分,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适时发生;而变形记的人变成虫的情节则毫无预兆地发生在小说开头,并贯穿整个小说。追问:这样设置有什么作用?明确:促织通过“不得虫欲死一既得虫虫死一儿投井将死一儿化虫成名一连串荒诞的情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深刻揭示了底层百姓走投无路的事实。而变形记以变形开篇,从身体到灵魂都服务于表现人的变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格里高尔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PPT:中国古典小说特别讲究有头有尾、一环扣一环的连锁性情节;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欧洲和北美的小说却不再讲究情节的完整性,而是采用“生活的横断面”和“纵切面”的结构,把短篇小说这一文学艺术形式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

7、段。在这种潮流的推动下,完整的外部事件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片断性的外部事变,外部事件完整链条的瓦解只是为了突出强调内部情感世界的奇异。而这两篇文章即是对此的典型例证。一一孙绍振名作细读一一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三、不同的变形原因两篇小说在表现变形时运用了不同的手法,这和作者意欲表现的主题差异有关。从文中各选取一个具有相似情节的片段,分析两篇小说在表现主题上的差别。1 .两个家庭中作为弱势的孩子一方都陷入了困境,试梳理促织中成名之子因畏惧而投井后夫妻二人的反应,并分析二人对孩子的态度。明确:成名夫妇得知儿子投井的第一反应是“化怒为悲,抢呼欲绝,随即相顾无言,不复聊赖,直至埋葬之前仍“近抚之”,发现孩

8、子仍有气息,狂喜置之于榻上。面对儿子的死后余生,二人的悲痛、喜悦超越了对孩子误伤促织的愤怒,可见在二人心中,亲情胜于生存。追问:成名夫妻的反应对表现主旨有何作用?明确:深化了小说批判社会的主题。成名一家都是善良无辜的,但面对严酷的征收要求,妻子在其子误杀促织时大骂“业根,死期至矣!”;成名发现孩子不见时没有担忧,而是“怒索儿”;夫妻二人在痛定之后,望见空空如也的蟋蟀笼,心中又“不复以儿为念,通过对比反衬,加强了对黑暗压抑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力度。2 .同样是父母家人,格里高尔的家人在发现他到点还没上班的反常情况时,是怎样的反应?PPT:母亲听了他的这句话就放下心来,拖着脚步走了。可是这段简短的对话

9、却引起了其他家人的注意,他们没有想到格里高尔还在家里,于是在一扇侧门上很快听到了父亲的敲门声,敲得很轻,但用的是拳头。“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道,“你怎么啦?”过了片刻,他又压低声音催了一遍:“格里高尔!格里高尔!”这时在另一扇侧门上又听到了妹妹的轻轻的抱怨声:“格里高尔?你不舒服?你需要点儿什么?明确:母亲的从“温柔”到“放心”是建立在听见他回复“马上出门上班”基础上的;父亲的敲门声很轻,“但用的是拳头”,表明他对儿子的“关心”是“喊”,是“压低声音”的催促,是一种压抑着的愤怒;妹妹关切地询问哥哥的身体,还问需要点什么,这些表象究其根本是一种“轻轻的抱怨声”。无论是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客观描

10、述,还是以格里高尔第一人称视角的主观判断,都可以看出家人后期“只见虫身,不见人性”的冷漠与厌弃态度,早已在此埋下了伏笔。追问:作者花费如此多的笔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揭示家庭关系,有何意图呢?示例:结合卡夫卡生平和他的其他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做是为了更充分地呈现小人物在压抑痛苦的生活中内心的煎熬与挣扎,表现了对现代人作为人本身的关切与同情。PPT:社会性与个体性是一个独立的、完全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变形记中的老板、秘书与家人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一个社会的人所应有的对他者的温存与理解;而格里高尔又过于看重人的社会性,忽视了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前提一一自我意识。变形记在对人与人之间

11、的冷漠进行鞭辟入里的挞伐之时,也通过格里高尔的变形以及最后的死亡,揭示了一个忽视了个体性存在的人不可避免的毁灭命运。周丕佳论变形记的潜在主题四、不同主题背后的中西方审美差异(一)尝试从不同的手法运用到不同的主题表达,分析两位作家在变形小说审美取向上的差异。明确:蒲松龄运用浪漫主义笔法观照社会,用变形成就了成名一家,寄寓着对人的美好愿望。卡夫卡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展露人心,通过变形冷峻客观地展现人物心理和人际关系的真实面貌。(二)小组合作,你还能在阅读过的中西方传统小说中,找到与之类似的作品吗?示例:1.与促织类似的有:梁祝窦娥冤牡丹亭等;2.与变形记类似的有:骑桶者城堡审判等。(三)同是变形类小说

12、,两类小说的写作方法和方向却大相径庭。试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明确: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浸润下,中国文人矢志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深厚的家国情怀让作家们关注社会、时代问题,人的“虫”化往往是借助底层小人物的故事揭示社会问题。而西方社会在两次工业革命浪潮之后,生产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变,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让作家们在急剧变形的社会中越来越关注“人”的存在,开始更多地向内追问和探索。虫的“人”化模型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四)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历来所欣赏的美的类型也有所不同。请从中西方审美差异的角度分析形成不同变形类型的原因。明确:中国自古就崇尚“中和”“哀而不伤”“物不可以终难”的美学观,面对人力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中国文人往往会借助浪漫主义手法化人为“虫”,让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好人得到好报。西方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就有着崇尚悲剧的传统,悲剧中,人面临宿命般的灾难感、孤独感、负罪感和绝望感,却依然不懈与之抗争。这正是以卡夫卡为代表的作家们不断把描绘“虫”身上的人性“撕碎给人看”的文化根源。五、课后作业如果两位作家互换身份,由卡夫卡来写促织的故事,他会怎么写?参考变形记里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想象联想的方式,写一段成名之子的人物内心独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