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82253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推进经济发展承压稳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多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的

2、突破。我们迎难而上,交出实力跃升的“蜀山答卷”。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再上百亿台阶、突破1400亿元大关;增速连续7个季度居四城区第一。全国百强区名次进至第14位,稳居全省第1,连续三年获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优秀”等次。我们抢抓机遇,擦亮“全域科创的蜀山品牌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乘“科大硅谷”建设东风,以科技创新拓宽产业创新之路。新增科创载体6.4万平方米,首批8家全球合伙人签约,6支院士人才团队落户,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2%,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为蜀山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我们深入谋划,构建新兴产业的“蜀山体系积极融入市“6+5+

3、X”产业格局,壮大节能环保和数字经济“两主”产业,培育新能源和生命健康“两新”产业,做优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两特”产业。获批全省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环境检测装备产业获评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我们聚力攻坚,谱写招商引资的“蜀山新篇”。全力推进招大引强专项攻坚,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新签约世界500强项目2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招商引资工作全市考核蝉联优秀。我们锐意进取,实现开发区能级的“蜀山跨越”。蜀山经开区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全省开发区考评中位居第8,在国家级经开区亩均效益评选、国家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均排名

4、全省第2,创历史最优。我们打造样板,创出城市更新的“蜀山经验创新推进“科创+城市更新”模式,中国科大科技园项目征迁工作全面启动,大铺头片区城市更新受到住建部肯定并获央视新闻报道,科创驱动城市更新的“蜀山经验”得到各方点赞。我们全力融入,收获一体化发展的“蜀山成果:坚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深度加强与沪苏浙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入长三角县市区1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承办G60科创走廊(合肥)跨境电商发展大会,获评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一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精准施策稳定经济增长坚定不移抓项目、稳投资。建立“管行业必管

5、融资”机制,多措并举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发行专项债券项目8个、到位资金22.8亿元。健全“管行业必管投资”机制,加强项目服务保障,安排重点项目151个,完成投资超300亿元,位居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省第1、全国第23。深化“管行业必管招商”机制,完善“三个圈层”招商体系和项目论证体系,完成市级认定新签约项目90个、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ll%o协同发力促消费、稳外贸。制定首店经济支持政策,71家首店落户。金隅南七天地正式开业,新粮仓文创综合体加快建设,全国第5个银泰in签约落地,万象城、星光荟等改造升级。举办13个主题67场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2238万元,拉动销售额近9亿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

6、总额增长8%,居四城区前列。开通全省首趟跨境电商中欧国际公路卡航,跨境电商清关单量同比增长111%。组织132家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6场外经贸产业对接会,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市场,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o全力以赴优服务、稳主体。坚持全链条、闭环式项目服务,对重点项目实行专班负责、专项协调、专人跟进,全面提速落地进程。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共计退税23.8亿元,兑付惠企政策资金1781万元。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家底。落地实施企业开办集成服务,市场主体总量达25万户,同比增长6.8%。二靶向发力提优产业质效壮大主导产业。一直不间

7、断巩固节能环保产业优势,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实质化运营,生态环境医院实体化运转,“中国环境谷”集聚企业超400家,营收突破45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一直不间断壮大,新建5G基站279座,GPU智能算力中心项目落户,规划算力12000P。安徽智能软件园杭州分园揭牌成立,新增市级大数据产业园区3个,省级大数据企业达130家、增长58%,总数四城区第一。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及后市场服务高地,比亚迪合肥迪空间签约落地,新能源汽车广场即将开业,新能源汽车销售19亿元、同比增长18%o提速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开工建设,金陵天颐聪明才智养老中心加快推进,新签约

8、生物医药企业5家、投资额9.1亿元。做强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建筑业,成立区建筑行业协会,与安徽建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提质发展服务业,“亿元楼宇达15栋,“悦活里”等标志性服务业项目签约落户,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13.3%,入选中国楼宇经济创新生态示范城区、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为全省唯一。三集智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创新生态。充实科创办力量,加强全区科创工作统筹,挂牌科技创新学院,一直不间断健全“大科创”工作体系。加快构建“四链融合”科创生态,200亿合肥高质量发展母基金、120亿安徽环保与新能源母基金落户蜀山,自主设立总规模5

9、0亿元科创母基金及20亿元直投基金,举办成果发布会、项目路演、投融资沙龙等活动近50场,挂牌成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合肥)总部空间,蝉联全省科技创新指数城区第一。强化平台支撑。租改建38所产业园,升级改造百帮产业园,新医学成果转化加速平台主体封顶,科大后街焕发新颜,环境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示范园等加快建设,硅谷大厦投入使用,成为科创“新地标”,签约入驻硬科技企业超30家。新增1家国家级孵化器和4家省级众创空间。大力支持辖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国家通用机械基础件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新增2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力促成果转化。不间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推进高校院所就地转化科

10、技成果397项,新成立企业27家。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发布6项具备引领性的创新成果,3个中国科大赋权项目落地落地实施。有效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27%,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110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8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6家。四融合并进提升城乡品质统筹推进城市规建治。全面完成20个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大硅谷”蜀山园专项规划编制,心湖公园纳入江淮运河百里画廊专项规划。五十中西校、安居苑小学教育集团心湖校区建成投用,高铁西站站房及安置点建设有序推进,全市首个地下空间轨道2号线三里庵站加快打造。改造9个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60台电梯。全年征

11、地2313.7亩、拆迁101.8万平方米,新改建道路22条、25.2公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445个。完成D级危房解危295套、1.6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定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粮食收获面积9.7万亩、总产量4.4万吨。大力落地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完成19个村庄规划编制,小庙镇马岗村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9.3%,小岭南入选“皖美消费新场景”。乐于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生态保护。狠抓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省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按期整改销号,生态环保督察转办件

12、全部办结。全面开展餐饮油烟、生产生活噪声等整治行动,强化施工扬尘和移动源污染管控,一直不间断强抓秸秆禁烧,新建琥珀中学、旺城大厦两处“绿岛”项目。加强入河排污口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市级以上水环境考核断面全面达标。推进“无废城市”建设,1103座垃圾分类投放站点全部建成投用,厨余垃圾日平均处理量达130吨。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初步完成城投公司改革,建立“1+4+N”体系,为全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推进科技企业“贷投批量联动”全省试点工作,深入落地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乐于探索闲置资产和安置房盘活新路径。清理整合小散弱事业单位9家,不间断提升工作效能。加快蜀山经开区“小管委会+大

13、公司”改革,开发区下属平台公司营收实现翻番。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启用“蜀心力、”为企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全区企业数据库。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谋划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启用,着力提升服务质效。深入落地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成功复评“安徽省质量强区“。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痛点难题,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连续3年获评全市优秀。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长三角环境技术产品协同评价模式入选安徽自贸区“十佳案例名企优品长三角行等3个C9联盟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推荐项目分获第二届C9联盟创新创业大赛一、二等奖。蜀山经开区与无锡锡山开发区签约合作,援建寿蜀产业园工作

14、在全省南北合作共建考核中位居第一位。六用心用情发展民生事业民生保障不间断增强。完善“民生呼应”办理机制,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6个,办结12345热线工单15.1万件、满意率达99.3%。全面完成10项暖民心行动年度任务,省定50项民生实事平稳推进。突出强抓稳就业,“三公里”聪明才智就业平台访问量突破1300万次、成功服务就业1万余人,新增参保就业3.6万人。全力保障特定群体权益,残疾人就业、无障碍改造等工作获中国残联调研肯定,全省唯一入选聪明才智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城区。一直不间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发放城区低保等各类救助保障金6000余万元。公共服务一直不间断优化。落地实施校园建设三年滚动

15、发展具体落地实施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增加学位1万余个,招考、引进教师318名,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进区省级督评。启动3所基层医疗机构新址规划建设,招引131名紧缺医疗专业人员,推进省级“两病”一体化试点。新增13项区级非遗项目。新改建12处阅读点,丰富力5分钟阅读圈”。承办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比赛,举办区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端午龙舟赛等体育赛事。建成庐州公园蜀山段一期)、南珊河绿道提升工程,开放拾趣园等6个口袋游园,让群众共享身边的“诗和远方”。社会整治管理全面提效。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6批、1200余人次。聚焦交通、消防等重

16、点领域开展35次安全专项整治,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加强金融、房地产、粮食安全等领域风险管控,常态化开展“六情工作,先后获评“平安安徽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平稳有序完成南岗镇整建制托管高新区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国防动员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步,统计、档案、保密等工作获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等工作实现新发展。一年以来,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来办,对照党中央决策安排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等制度,力保贯彻到位、落地见效。我们把组织开展好政

17、府系统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进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认真配合国务院综合督查、省委巡视、专项审计等督查检查,全力推进反馈问题整改。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不间断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合法性、公平性审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逻辑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百秀商务中心、南新庄城中村改造复建点项目顺利开工,大唐华府骏苑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取得实质性进度。我们坚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真知

18、灼见,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2件、政协委员提案54件;我们坚持自我革命,强化统计监督、审计监督,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落地实施细则精神,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一般性支出压减20%以上。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以往的一年,我们在多重挑战下砥砺奋进、承压前行,在爬坡过坎中接续奋斗、逆势突破,推进蜀山区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要求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领域各战线广大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

19、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蜀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明确的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宏观环境依旧严峻复杂,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财政收支压力增大,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旧存在;乡村振兴工作历史欠账较多,社会整治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期待和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对此我们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我们需要继续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一直不间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加以解决

20、。二、2024年主要工作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落地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十大方面重要要求,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委每一项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直不间断推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蜀山实践。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主要

21、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进出口总额增幅不低于全国平均增幅。重点做好以下七大方面工作:一坚持聚势汇能,推进“全域科创”走深走实做强科创载体。锚定“科大硅谷”蜀山园规划,围绕中国科大、中科院物质研究院,加快“30x30”目标全面推进科创载体建设。对接安大、安医大等高校院所,点状布局众创空间、孵化器;推进新医学成果转化加速平台和环境经济、新智造等产业园区建成投入使用;与长三角C9联盟等城区产业园合作共建“飞地园区工积极发

22、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多元主体投资建设孵化载体。用好“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政策,加强与全国知名产业园区运营单位合作,提升园区、载体运营质效,实现建成之日即开园之时。力争新增国家级科创载体1个、省市级科创载体3个。做深成果转化。优化成果转化专班,全方位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健全科技成果捕捉、对接、转化等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三就地”。逐步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引入有实力的科技中介机构,综合提升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合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合肥智能无人系统等研究院科技研发“沿途下蛋”,一直不间断做好跟踪服务。加强对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招引和培育,力争

23、新增市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个、高新技术企业超16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200家。做细人才引育。一直不间断完善人才招引服务机制,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开展省内外高校招才引智活动,通过合肥专班“高校行”、高校老师和学生“合肥行”,吸引各类人才来肥留蜀就业创业。积极对接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动态分析人才需求与供给情况,依托人才数据库搭建人岗精准匹配模型,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优势,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探索与区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双向挂职机制,加强科创学院专业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五懂”人才。加强人才公寓、学校、医疗等配套服务建设,构

24、建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做优科创生态。组建科创联盟,畅通企业、高校院所、中介机构等对接交流渠道。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增值服务。加快建立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扩大“战新贷”“科创贷”“科大硅谷1蜀山)贷”等授信额度,完善“投贷联动”机制,创新更多金融产品,打造为企服务的“金融超市落实科创安徽试点要求,结合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加强科普工作。做大做强科创集团,完善“房东+股东运作模式,不间断提升载体建设运营、双招双引、基金管理等能力水平,进一步彰显科创先锋军作用。二坚持追新逐绿,推进产业发展提质提效突出项目牵引。紧跟中央和省市政策走向,用好用足政府债

25、券、政策性金融工具,全年安排重点项目超150个,具体落地实施计划投资280亿元。完善重点项目“专班+专员”服务机制,推进中贝通信、盛位电子等签约项目加快开工,阳光电源零碳中心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卓海智能产业园等拟竣工项目加快投产。着力推进“腾笼换鸟L拓展产业载体空间,力争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00亩以上。重点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力争工业互联网线上线下诊断全覆盖,为工业发展提质扩量增效打下坚实基础。聚力招大引强。统筹“区+开发区+专业部门”招商力量,形成招商合力。加强招商人员专业培训L在实战练兵中提升能力水平。创新招商方式,构建“政策+基金+圈层+合作方”的多渠道招商网络,不间断拓展招商信

26、息来源。瞄准旗舰、龙头型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力招引环境产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地标性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合作共建引入沪苏浙等地品牌园区产业资源,提升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狠抓产业提质。聚焦省市重点产业赛道,深入做好“接链入群”文章,推进集群成势,一直不间断提升战新产业占比。聚焦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充分发挥环境研究院创新引领作用,创造更多环境整治管理优质方案,拓宽生态环境医院应用场景,力争“中国环境谷”营收突破550亿元。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快发展软件信息、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安徽智能软件园建设,推行“数字+零售”“数

27、字+园区”等应用模式,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细分产业。做精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三电”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发力建设后市场服务生态体系。强化建筑行业协会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建筑业生产工业化、建造数字化、施工智能化转型。完善商务楼宇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等高端业态。依托新粮仓、庐州公园等重点项目,打造商文旅融合新样板,力争培育2至3家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聚焦“科大硅谷”蜀山园建设,深度谋划布局新材料、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努力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三坚持精建细管,推进城区品质宜居宜业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深入落地实施新时代建设领域“三大工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66套,加快赵小郢村民组等

28、8个城中村改造,平稳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科创+城市更新“,启动大铺头片区、中国科大科技园项目建设,加快科创载体、公服配套落地。落地实施“文创+城市更新”,一直不间断提升天鹅湖文化商务区品质,市场化开发红四方地块,依托优质文化资源,聚力打造创意文化示范区。加快“城市微更新”,统筹推进闲置低效地块盘活和既有建筑改造,着力改善片区城市面貌。新改建市政道路20条、10.2公里,新增、提升绿化32万平方米。全面提质新城建设。高质量建设运河新城,完善医疗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推进邻里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开工,保障市委党校新校区、合肥八中运河新城校区建成投用,深入谋划推进长江西路以北区域9

29、个产业微镇规划开发,着力打造宜居、韧性、聪明才智的现代化新城区。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城,全力支持保障合肥西站建设,结合城中村改造推进圈层式开发,明确管理机制,谋定产业布局,着力打造集商业、商务、科创、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活力核心。全域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数字城管建设,整合市政、园林、环卫力量,优化管理体制,健全监管考评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强化垃圾分类配套设施运转,保持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一直不间断落地实施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常态化整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违法停车等现象。强化文明交通秩序整治,重点整治管理西二环与黄山路交口等3处拥堵点。加强小区物业等矛盾排查化解

30、,全面实行“红黄黑榜”及信用评价制度,健全完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四坚持固本兴新,推进乡村振兴有里有面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卫片执法整改,落地实施3.2万亩“小田并大田”集成改革,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引江济淮工程弃渣场复垦,力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聚焦“三农”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加强与安农大、省农科院校地共建、科教融合。统筹整合乡村资源资产,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零星建设用地,绘制农业项目土地资源图、农业招商项目需求图,做好“三头三尾”增值文章,加快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和美乡村

31、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运河新城和小庙农业区域规划同一张图、基础设施统一标准、产业布局同一体系,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深入落地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推进马岗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一直不间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就近资源化利用。有序落地实施村庄道路绿化、安全提升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足,以生活“便利度”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以生态“含绿量”提升乡村发展“含金量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紧抓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契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特色牌:积极融入江淮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不间断提升曹操河、

32、滁河干渠等自然景观的文化吸附力和对外影响力,推进更多村庄变景区、田园变景观。加快将军岭横竖街建设运营,推进小岭南、大麦季现有住宿、餐饮等业态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示范区串点成线深度策划西部运动休闲组团IP,延伸大岭南运动休闲产业服务链条,建好产品体验中心、农事研学中心,完善配套服务,打造合肥人的城市”后花园工五坚持筑巢引凤,推进优质环境可感可及推进营商环境开放高效。做优“合肥一阿姆斯特丹”国际航线货运和中欧国际公路卡航业务,进一步畅通企业进出口物流通道。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城区交流合作,全力办好C9联盟联席会议。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蜀山区块引领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全方位推进规则、管理、标准等制

33、度型开放。全面启用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有效融合。一直不间断升级“蜀心办”平台,拓宽用户群体,拓展服务功能,增强用户黏性。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企业减负纾困。落实领导包保和服务专员制度,积极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标杆城区。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一直不间断深入打好三大战役”,全面整改环保督察反馈等问题。加强环境信访投诉处置力度,扎实推进董铺水库水源地保护,一直不间断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重拳整治“散乱污”企业。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建立信息化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南珊河、十五里河等重要河道巡检力度,加快落地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强抓道路保洁、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联防联控工作,一直

34、不间断改善空气质量。配合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加快推进小庙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投入运营。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全力营造有益群众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落实“双碳”战略,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平安蜀山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管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突发状况处置能力。力口强“三品一特质量监管和专项检查,让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切实做好信访这一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35、和“浦江经验”,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成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整治管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民防、新闻、档案、保密、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六坚持纾困补短,推进民生事业共建共享兜牢民生底线。一直不间断解决好“民声呼应”交办问题,提升民生问题源头整治管理水平。一直不间断举办专场就业帮扶活动,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做实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服务。聚焦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救助,全面推行居民“一卡通”社

36、会保障应用,落地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创建全国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区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大力发展多形式普惠托育,不间断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加强井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形成“一中心一特色,“一院一品牌,的基层卫生机构错位发展格局。做好民生服务。高质量落地实施50项民生实事,全力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加快难安置问题化解,完成邓店安置点、教育新村二期等4个项目、117万平方米安置房分配。做好危旧房原址改造翻建,

37、推进轴承新村等1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服务,推进菜市场管理升级,推进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感、满意度。积极盘活城市空间,开放共享停车场12处、增加停车位100O余个,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回应民生关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优化教育生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校一策”化解热点区域资源配置供给矛盾,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1所,增加学位22380个,打造家校社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着力创建平安校园,一直不间断擦亮“学在蜀山”教育品牌。积极引入“云展览元宇宙等新型数字文化服务,构建非遗和历史文化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加快推进区

38、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继续办好各类文体赛事,不间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七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政府建设从严从实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一直不间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矢志不渝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落实“四下基层”,从严从实强抓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力保党中央决策安排、省市和区委每一项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坚持不懈强化依法行政。不间断增强法治观念,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公共政策兑现和政

39、府履约践诺,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坚持“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政务公开,始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转。矢志不渝深化体制改革。深入谋划攻坚克难新措施,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加强长三角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以改革促发展、增动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市场化转型,实现多元化开发、资本化运作、品牌化运营。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快队伍重整、力量重塑、布局重构。加强城市运转中心建设,统筹应急、值班值守、12345热线

40、等职能,不间断完善协同高效的整治管理格局。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整合,一直不间断下移重心、下沉资源、下放权限,推进线索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锲而不舍提升干事本领。自觉践行“忠专实”“勤正廉”,聚焦“五大要求和六破六立”,提振争先进位的精气神,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全力以赴推进每一项工作争先进、创一流。通过分类培训、外出招商、跟班学习,不间断拓宽干部队伍的视野、思路和格局。增强对新情况、新课题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注重在项目招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重大任务中锤炼干部,不间断提升谋篇布局、服务群众、综合整治管理、处理矛盾等能力,真正把干

41、部能力转化为攻坚的力量、发展的资源。驰而不息推进正风肃纪。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落地实施细则精神,一直不间断深化纠治“四风”。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四域四化”专项整治成果,严守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生态环保、耕地保护、依法统计、意识形态等各类底线,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头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保证财政资金使用高效精准,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群众“好日子”。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拉高标杆、埋头苦干,在创新中激发活力,在改革中增强动力,在开放中汇聚合力,不间断加快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蜀山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