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TRI: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学员姓名:年级:课时数:辅导科目: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同步知识主题)C专题方法主题T学法与能力主题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jI%I1反IL一、同步引入:知识点1:从前,有一位阔少爷,总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I1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二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快乐。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知识点2:断句的方法:根本方法:读全文,通文意,确
2、定文体。1、表达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根本情节;假设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2、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说明了怎样的观点。例如: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二、同步题型分析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索爱人,广故数言欲亡”,有时还会承前省略主语。常用名词和代词名词有: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予、
3、尔、汝(女)公、卿、君、假设(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他们)例: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指导:找出句中几个名词、代词,句子根本就断开了。)看虚词,找位置,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常用虚词: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假设、假设夫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2、句中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那么、然那么、或、况、而况、且、假设夫、至于、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3、句尾语气词:也
4、、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慨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奚、焉、孰等词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穿上下文意,就可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少顷”“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可以断句。例: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教师指导:找出虚词,就根本可以断句了)看对话,找标志,定句读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
5、鹄之志哉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教师指导:找到人物对话的标志,可以断句)看语法,找句式,定句读。常用典型句式有:判断句式:“者也”,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也)、孰与乎、岂哉、奈何乎等。如何,奈何,假设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假设。例: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一一买鸭捉兔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教师指导:找出语气词、代词、反问句式即可)明修辞,定句读。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
6、了方便。例:1、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2、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思考:以上句子都有什么共同之处?答:运用了修辞。分别运用了1、顶针、2、对偶、3、排比三、课堂达标检测随堂练习:1、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2、少顷但闻屏隙中抚尺一下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日我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日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5、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6、陈胜者阳城人也加粗局部的字是什么词
7、:“如何”是反问句式,”者也”是判断句式一、专题精讲例1:片段断句例如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日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日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日事不谐矣(宋弘传)第一步,反复通读,先抓住主要之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看人物。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有“帝姊”),帝(刘秀),宋公弘(因有“弘日”,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再看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看办事的
8、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看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日:“事不谐矣。”“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这样,就根本上了解了本文的大意,便可断句了。第二步,要确定词的句中意义、注意语序、分析句式。反复研究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还是读。“湖阳其意”之间,“湖阳公主”是专名,其间决不能断;“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应当断;“朝臣”是“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做“观”的主语,决不能属下;至“其意”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它为“读”。文中“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容易把“之”和“后”连起来读。
9、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一定要属上,不能属下与“后”连用。第三步,找出整齐对称的上下句。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作“贵易交,富易妻”,不能断为“贵易交富”,而使“易妻”属下。这里的“易”是更换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易”。又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能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四步,找到对话的标志。文中的“主日”“帝日”“弘日”“谚言”等。但这时要注意“日”后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谚言”后的文字,只能是“贵易交,富易妻”六字,“人情乎”是帝的问话,不是谚语。因而“乎”后加
10、双引号,六字谚语加单引号。第五步,找虚词。文中的“方且图之”的“之”,“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都可作断句时的参考。这样得出如下句读: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日:“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日:“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糖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日:“事不谐矣!”二、专题过关:检测题1:给以下句子断句。1、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信之矣。2、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
11、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飨得士二人。”3、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4、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假设以与我皆丧宝也不假设人有其宝。三、学法提炼1、文言断句的方法: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2、找虚词,定句读。3、对话、引文定句读。4、据修辞,定句断。5、依总分,定句读。6、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及能力一、能力培养综合题1(一)山东人娶蒲州女,多患瘦,其妻母项瘦甚大。成婚数月,妇家疑婿不慧,妇翁置酒盛会亲戚,欲以试之。
12、问曰:“某郎在山东读书,应识道理。鸿鹤能鸣,何意?”日:“天使其然。”又曰:“松柏冬青,何意?”日:“天使其然。”又日:“道边树有骨觎,何意?”日:“天使其然。”妇翁曰:“某郎全不识道理,何因浪住山东?”因以戏之曰:“鸿鹤能鸣者颈项长,松柏冬青者心中强,道边树有骨髓者车拨伤,岂是天使其然?”婿日:“虾蟆能鸣岂是颈项长竹亦冬青岂是心中强夫人项下瘦如许大岂是车拨伤?”妇翁羞愧,无以对之。注解瘦:长在脖子上的囊状瘤.骨1:指树上长的井。浪:空,白白地01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2分)(1)欲以试之()(2)因以戏之曰()2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虾
13、蟆能鸣岂是颈项长竹亦冬青岂是心中强夫人项下瘦如许大岂是车拨伤?3 .有关“傻女婿”的笑话,是传统笑话中久传不衰的话题,请问本文中的“傻女婿”真傻吗?(3分)答:4 .鲁迅在评价这那么笑话时说“事多浮浅,又好以鄙言调谑人,徘谐太过,时复流于轻薄矣。”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二)郑板桥开仓济民郑板桥曾任范县令,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日:”此何时假设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迁:指调动官职。谴:责问、责备。1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我任之()
14、去任之日()2 .文中画线局部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此何时假设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避我任之3 .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答复)(3分)答:4 .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课后作业作业1: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日:“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日:“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日:“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日:“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日:“假设然,那么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日:“我也不能与诸君厮争得,我假设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炜醉翁谈录
15、【注释】神:灵性。厮:相互。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毕有神也()(2)假设然,那么眉有何能()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线标出来。(2分)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3、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答复眼睛认为应该居于鼻子之上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答:作业2: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日:“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益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
16、泣下,政日:“夫人何故泣?”妻日:“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日:“天下人齿,尽政假设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日:“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注解学涂:学习涂抹、修理。箭:翻越。内:通“纳”,放入。1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2分)(1)政父为韩王治剑()(2)学鼓琴()2 .用现代汉语翻释以下句子。(3分)天下人齿,尽政假设耳。译文:3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4 .聂政为了到达亲报父仇的目的,在第一次刺杀韩王失败后又做了哪些艰辛的准备工作?(3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