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9396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4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学城南路及立交改造二期及高新区市政排水管网改造(虎溪街道)EPC项目第一卷大学城南二路5号、7号节点立交改造工程第二册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 工程范围及规模本次改造项目涉及1条道路,包含2个立交节点。大学城南二路改造范围西起纵五路,东至大学城东路,与正在设计的横四路相接,改造范围全长3.4km,道路红线宽54m,本次南二路分两期设计,设计起点至K1+740,主线双六,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60kmh;辅路双四,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K3+200至设计终点,主线双六+辅路双四,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kmh,辅路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5号节点与7号节点只修大

2、学城南二路下穿道,大学城西路、大学城东路分别与大学城南二路辅道平交形成平交口,预留远期大学城西路与大学城东路上跨大学城南二路条件,根据未来交通情况决定是否实施上跨桥。1.2 设计依据(1)中标通知书及设计合同(2)重庆科学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3)重庆科学城路网图(4)重庆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9-2035年)(5)轨道17号线、27号线、15号线设计资料(6)大学城横四路三期工程初步设计,重庆市政设计院,2021.05(7)重庆市大学城虎曾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林同楼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04.02(8)实测地形图及管线资料(1:500),2021.03.29(9)高新区北区大

3、学城南路及立交改造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报告),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1.08.20(10)其他相关资料1.3 上阶段意见的批复及执行情况1.3.1 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暂无)。由于本项目暂无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Pl复及执行情况在完成初步设计审查后补充。1.3.2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安全论证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本项目前期已进行了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1地质勘察报告已通过有审查资质的质量审查中心审查,质量合格,可作为边坡支护设计的依据。2提供的设计资料齐全可靠,符合建设程序规定。主要设计人员具备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规定的注册

4、资格。3基坑逆作法开挖,宜明确每次开挖允许深度,完善开挖、支撑实施步序要求。隧道编号起终点里程隧道氏度纵坡基坑支护形式5#节点下穿道大学城南二路:K1+113.602K1+214.442100.84mV字坡,纵坡-4%,+4%排桩+内支撑、锚拉桩7#节点下穿道大学城南二路:K3+647.272K3+748.137100.865mV字坡,纵坡-4乐+4%锚拉桩2)支挡工程根据道路设计确定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支挡工程结构形式主要为地通道进出口挡墙,主线低于辅路,高差最大103m,为保证临时交通,故设置垂直支挡结构进行支护。据地质勘察资料,采用形式主要包含重力式挡墙(路肩墙)、桩板挡墙、桩板挡墙

5、+锚杆挡墙。各段支挡工程的位置、形式、高度及长度如下表:编号桩号挡墙形式长度(m)1#挡墙主线K0+943.310-K1+113.602左侧桩板挡墙+路肩墙169.842#挡墙主线K0+943.310K1+U3.602右侧桩板挡墙+路肩墙169.843#挡墙主线K1+214.442K1+553.490左侧桩板挡墙+路肩墙339.054#挡墙主线K1+214.442K1+553.490右侧桩板挡墙+路肩墙339.055#挡墙主线K3+350,110-K3+647.270左侧桩板挡墙+排桩锚杆挡墙+路肩墙297.166#挡墙主线K3+350,110-K3+647.270右侧桩板挡墙+排桩锚杆挡墙+

6、路肩墙297.167#挡墙主线K3+748.290K3+99L800左侧桩板挡墙+路肩墙243.5188挡墙主线K3+748.290K3+991.800右侧桩板挡墙+路肩墙243.51执行情况,根据意见在设计说明中补充开挖允许深度、开挖、支撑实施步序要求。4进一步细化基坑挡、截、排水设计和要求,以及基坑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围挡等要求,明确允许车辆通行范围,并据通行范围进行基坑的加载验算。执行情况:根据意见在设计说明中补充基坑挡、截、排水设计以及基坑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围挡等要求,基坑加载验算考虑为满载。5补充基坑的破坏模式分析、稳定分析及支护结构的计算,给出主要计算结果。执行情况:根据意见补充基坑的破

7、坏模式分析、稳定分析及支护结构的计算。6基坑开挖将阻断现状道路,需结合交通组织情况,对基坑是否分部开挖及如何分部分段进行明确。执行情况:根据意见在设计说明中补充基坑开挖顺序。7既有道路下管网较多,应补充管网迁改保护措施,确保方案可行,降低社会影响。执行情况:根据意见在设计说明中补充管网迁改保护措施。8建议进一步调查基坑两侧管网及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情况,有条件时可改桩撑为锚拉桩,以方便施工作业,减少施工中因机械对横撑的碰撞带来的安全风险。执行情况:根据意见结合地质情况,5#节点下穿道土层较厚部分采用桩+内支撑,土层较薄部分采用锚拉桩。1.4 工程规模和主要工程内容根据道路设计确定的平面、纵断面及

8、横断面,结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车行地通道车行地通道2座:1.1 3地形地貌场地原始地貌属于低山剥蚀丘陵地貌,经过道路及房屋建设,目前已变为建成区,形成市政道路、边坡、挡墙、房屋建筑等人工地貌。现状地面坡角一般15,局部坡角可达3050。场地总体地形较为平缓,起伏小,现状道路纵坡0.5%3%左右,横坡1.0%2%,大学城南二路地面高程一般289.89306.42m,大学城中路地面高程一般296.92313.62m,最高点位于大学城中路及南二路相交十字路口南东侧小山头,高程约324.45m,最低点位于虎溪河,高程约287.18m,相对高差约37m。既有南二路及大学城中路两侧多为既有挖填方边

9、坡,高度I-IOm,部分与相邻小区采用绿化或路面顺接,其余多采用格构护坡处理及挡墙进行支档,未见变形迹象,现状运行良好。2.4 地质构造勘察区场地位于北硝向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104150、倾角10。27。,层面结合较差差,属于软弱结构面。岩体裂隙发育变化较大,沿线主要发育2组裂隙:裂除I倾向265-292、倾角52-79,优势倾向275倾角70。,状间距L56.0m,宽3mm5cm,延伸3.Om10.0m,裂隙面较平整,少量泥质充填,结构面结合一般好,为硬性结构面:裂隙II倾向5。27。、倾角6088,优势倾向10倾角65,间距2.0-5.0m,裂隙宽3mm2cm,延伸3.08

10、.0m,裂隙面平整,大量泥质充填,结构面结合一般,为硬性结构面。区内未发现断层及次级褶皱,地质构造简单。2.5 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示,场区主要岩土层有全新统的人工素填土(Q)、残坡积粉质粘土(Q严Cn)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将地层岩性由2地质水文资料(本节内容摘于地质勘查报告)2.1 气象拟建场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的特点,绝大部分热带作物均可以生长。年平均气温17.6,最高20.4C,最低16.7C,多数年份极端高温38C,最低(TC。

11、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6小时,最多年为1495.7小时,最少年为883.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09Ll亳米,最多年为1508.0亳米,最少年为740.7毫米。分布特点:集中在夏季,春秋接近,冬季最小。日降水量最大为206.1亳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77.5亳米。其中西部日降雨量达248.0亳米,一年最多降水雨次数(=50亳米),为7次,最多大暴雨(=100,亳米)为2次,特大暴雨0=200亳米)为1次,汛期最多降雨量为1330.7亳米,最少为503.2毫米。年最多风向为NNW(西北偏北风),出现频率为13%,次多风向NW(西北风),出现频率为1%。年平均风速L4米/秒,历年瞬间极大风速

12、33.0米/秒。C(静风)出现频率22%。2.2 水文据现场调查访问及收集资料,在现状大学城南二路K0+900处采用桥梁跨越现状虎溪河,此段河道弯曲呈反“S”型,流向总体为南西一北东,该溪沟纵坡2%左右,切割深度3-5m,勘察期间该溪沟水位线在286.30In左右,溪沟水面宽15-20m,水深约3.5-5.Om,流速缓,周围未见污染源,水质较好。据调查访问,该溪沟在雨季最大流量可达25(Ws,最高洪水水位线在288.6Om左右(1998年)。该段河流已进行护岸整治,两侧采用防洪墙支档。此外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其它地表水体。场地水文条件总体为简单。部可达2050,基岩面起伏总体与原始地形基本一致,

13、局部受人工开挖影响存在变陡的情况。基岩强风化带厚度L03.Om,强风化带底面随基岩面起伏而变化。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强度低。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段受裂隙切割岩芯呈碎块状、片状。2.7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2.7.1 地表水场地现状为市政道路,地面坡角一般15,局部坡角可达30-50,在现状大学城南二路K0+900处采用桥梁跨越现状虎溪河,此段河道弯曲呈反“S”型,流向总体为南西一北东,该溪沟纵坡2%左右,切割深度3-5m,勘察期间该溪沟水位线在286.3Onl左右,溪沟水面宽15-20m,水深约3.5-5.Om,流速缓,周围未见污染源

14、,水质较好。场地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多沿现状路面及边坡面径流,向市政管网或河流排泄。2.7.2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沿填土间空隙径流入渗,赋存于土体空隙内形成土体孔隙水。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层中的裂隙水及浅层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裂隙水的埋薇条件受基岩面形态、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富水性不均一。现状条件下场地分析无大量富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本此勘察对所有钻孔在抽干钻孔循环液24小时后进行地下水位观测,根据钻上至下分述如下:图2.5.1

15、地质构造纲要图2.5.1全新统(Q4)素填土(Q,):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岩、泥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多呈不规则棱角状,硬质物含量约2560粒径一般20330mm,最大可达500mm。分布不均匀,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大部分区域为机械堆填、分层碾压形成,填龄时间约810年。该层主要分布于既有大学城南二路及大学城中路范围,钻探揭示厚度0.6013.IOrn0既有道路路面表层沥青厚度10-15cm,下部水稳层层厚度60-80cmo粉质粘土(QJ黄褐色,由粉粒、粘粒及粘土矿物组成,成份均匀,残坡积成因,上部夹少量植物根系,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呈可塑硬塑状,局部原始地形低洼处厚度较大,呈软塑

16、状可塑状。该层分布于填土与基岩交界面位置,厚度0.3-1.4m,平均厚度约1.8m。2.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Ms):暗红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偶夹灰绿色砂质条带。强风化层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采取率一般60%-80%,岩质极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中等风化基岩,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岩质软,采取率一般80%-99%,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为场地内主要岩性,钻探揭露层厚0.6-20.Onu砂岩(Ss):浅黄色灰白色,由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细中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层岩芯较破碎,

17、呈碎块状、短柱状采取率一般60%-80%,岩质极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Y级;中等风化基岩,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岩质较软,采取率一般80%-99%,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为场地内主要岩性,钻探揭露层厚0.6T5.0m。2.6基岩面起伏及基岩风化特征据钻探揭示,第四系覆盖层厚0.29.0m,基岩面倾角一般为510,局切波速取500800ms,为软质岩:中等风化基岩翦切波速取800ms,为岩石。根据设计方案对场地进行整体地震效应评价,详见下表:各路段场地类别一览表位置桩号最大覆盖以厚度根盖层类别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类别建筑地段拓宽路基K0+657.191-K1+20010.5索填土、粉质

18、粘土160H类一般地段拓宽及挖方路基K1+200K1+4701.5素填土1553类有利地段拓宽路基K1+470K1+7407.4素填土155Il类般地段拓宽路基、挖方路堂K3+200K4+038.3957.5素填土154Il类般地段2.9 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及收集资料,场地内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地质灾害、活动断裂等不良自然地质致灾体。场地内未见人防嗣室、沟浜、墓地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总体上稳定性良好。2.10 特殊岩土评价根据现行勘察规范和钻探成果资料,拟建场地内特殊性岩土主要为己回填的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和风化岩。素填土: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岩、泥

19、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多呈不规则棱角状,硬质物含量约2560%,粒径一般20330mm,最大可达500-600m.,既有路基车行道段大部分为机械分层回填碾压形成,分布较均匀,结构中密-密实,干稍湿,局部因管网沟槽开挖为人工回填,简单夯实,密实程度稍差,填龄时间约810年。既有人行道及绿化带以及弃土区素填土均匀性较差,未经严格压实,呈松散至稍密状,压缩性较大,含植物根系,混凝土等,建议进行换填处理,回填时间7-10年。孔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在填土层厚度较大的地势低洼段存在少量潜水,其余覆盖层厚度小及基岩地段,勘探深度范围内均未见稳定地下水位,场区地下水总体较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拟建场地条件、

20、类似工程经验及重庆市地方经验,场地内素填土渗透系数1.O5.010%111/$,粉质粘土渗透系数5乂IOSCms,泥岩渗透系数5X105cms,砂岩渗透系数建议取3.510Wso2.7.3水、土腐蚀性评价腐蚀性本次利用2020年11月由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大学城横四路三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钻孔LZY32取水测试水质分析成果,试验报告检测单位为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结合工程经验及地区经验,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II类环境判定,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腐蚀性本次利用临近场地即本工程高新区

21、北区大学城南路及立交改造二期工程(2号、4号、6号节点)中取填土样CK31-1腐蚀分析成果,根据工程经验及地区经验,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Il类环境判定评价,综合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2.8地震效应评价根据设计意图,场内覆盖层由素填土、粉质粘土组成,下伏基岩为泥岩及砂岩。根据剪切波速试验:场地素填土的剪切波速151158ms,平均值155ms,为中软土;粉质粘土剪切波速取经验值160180ms,中软土;下覆强风化基岩剪程、手册等综合分析,合理选用。1粉质粘土层的相关设计参数结合本工程的特征和地区经验采用

22、。2素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均为经验数据,桩侧负摩阻力系数取0.25,压实后的承载力建议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取值。3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岩体物性指标使用岩石相应指标的统计平均值;岩体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由岩石的室内测试平均值的0.7倍,泊松比取试验平均值;岩体抗剪强度由岩石室内抗剪强度折减而成,折减系数为:内摩擦角取0.90,内聚力C取0.3;岩体抗拉强度按岩石试验标准值折减而成,折减系数取0.4:裂隙面抗剪强度标由裂隙的基本性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及结合本工程特点、地区经验提供。4地基承载力岩质地基浅基础(条形基础、整体板筏基础和独立柱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人按

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口叼50-047-2016第4.2.6条确定。g厂式中几为地基承载力极限标准值,由岩石抗压强度乘以地基条件系数1.1,涉水时取饱和抗压强度,施工及使用期间不受水浸泡时采用天然抗压强度,为折减系数,对土质地基取0.50,岩石地基取0.33。5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基底摩擦系数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2.3-2、表8.2.3-3和表11.2.3确定。6岩土层水平抗力系数、水平抗力比例系数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7其它参数根据试验成果或地区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征确定。粉质粘土:在原始地貌水田、沟谷及鱼塘区域

24、,软塑至流塑状,力学性质差,不可作为路基及结构持力层,如遇该地层,建议进行换填或桩基穿越处理。风化岩:强风化的砂泥岩,主要表现为裂隙较发育,岩体呈块状,与完整基岩性状相差较大,结构松散,均匀性差,不同岩性间存在差异风化,承载力变化较大,建议可作为一般建构筑物基础,边坡开挖过程中对强风化层加强监测。强风化岩层裂隙发育,遇水极易软化,建议基槽开挖后注意防水并及时浇筑,防止软化基底。2.1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11.1 岩土体参数建议值与设计采用规范协调,参数取值原则按照相关规范规定进行确定,规范无规定时参照其他规范及地区经验确定。表示岩土性状的物理性质指标,一般采用平均值,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

25、算强度或稳定的力学指标,一般采用标准值。本次统计单元主要以岩土力学性质差异、工程点位置不同进行划分。场地泥岩力学指标变异性较小,划分1个统计单元,场地砂岩力学性质变异性较大,划分为K0+657.191Kl+740、K3+200K3+698.068和K3+698.068K4+038.395两个地质单元统计。因对各岩土层采用了多种勘探、测试、试验手段,同一岩土层采用不同的勘探、测试、试验手段所取得的结果不尽相同;岩土介质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以及由地下水等地质环境改变引起的岩土性质变化,导致J同一勘探、测试、试验手段对每岩土层的测试、试验结果的差异性;同一勘探、测试、试验手段对同一“理想的、均质的”

26、岩土介质的测试、试验,受测试、试验设备、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测试、试验结果也具不稳定性、离散性。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的选取以本次勘察的勘探、测试、试验资料为主,结合重庆地区类似工程经验、相关规范、规表2.11-1岩土体设计参数建议一览表工点岩性重度(kNmi)地产承我力特征值(kPa)岩石抗压强度(MPa)岩(土)体抗剪强度岩体抗拉强度(kPa)弹性模量(MPa)泊松比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岩体的水平抗力系数MNZm3锚固体与岩石的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kPa)基底摩擦系数U天然饱和天然饱和(0)C(kPa)0(。)C(kPa)天然饱和标准值范围值标准值范围值全线未质实填(QF)20.0

27、*21.0*6080*/28*0*25*0*/3*/0.30压实填土(车行道)(Q,)20.5*21.512030*0*26*0*8*/0.35粉质粘土(Q严19.5*20.0120*/9.2421.637.1419.31/5*!/0.25强风化泥岩(Ls-Ms)24.0*24.5*300*/10*/0.35中风化泥岩Chs-Ms)25.325.418477.393.8-13.65.092.31-9.0333.8519/16818200.30/90*4400.45K0+657.191-K1+740SK3+200-K3+698.068强风化砂岩(Jas-Ss)24.5*24.6500*/15*6

28、0*/0.40中风化砂岩5sTs)24.824.9949930.5323.6-48.726.1718.7-45.238.31734/64888200.15/420*12000.55K3+698.068K4+038.395强风化砂岩(工S-SS)24.5*25*500*/10*/0.40中风化砂岩CLs-Ss)25.0*25.1396416.3413.91-20.9210.929.4-14.0034*500*/200*2400*0.20*/180*7600.50备注:1)、带为经验值:2)、边坡岩体破碎或结构面起控制作用时,边坡稳定性验算或挡护结构计算时,应重点考虑危险不利结构及K组合,不应以岩

29、石或岩体的抗剪、抗拉指标作为计算依据;3)、工程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受场地条件影响,施工扰动、开挖暴露、连续降雨等都可能造成部分岩土参数发生变化。建议采用信息法施工,动态法设计,必要时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或修正;4)、压实后的填土承载力建议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取值:5)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中结构面类型及结合程度,岩层层面取值为:C=30kPa,6=15;岩体裂隙面取值:C=50kPa,=180:弱土层处理及填方边坡处理稳定后地基稳定,适宜本次拟建物的建设。2.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2.12.1 场地稳定性及建设适宜性评价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测绘,拟建线路内未

30、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地下洞室。场地内的现状斜边坡现状稳定。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出连续稳定。场地现状整体基本稳定,场地内岩土体基本稳定,当对场地软2.12.2 主线工程地质评述1)K(H657.191K1+74O段根据设计方案,该段现有南二路路基两侧拓宽,K1+164.709位置下穿大学城西路,采用下穿道型式。该段沿现状地面标高289.888-302.926m,设计高程与现状车行道路面保持一致,路基开挖0.2In左右。根据钻探及既有勘察设计资料,既有道路车行道为沥青泥岩及砂岩中,岩石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可直接选作下穿道持力层。K1+090位置为岩土交界位置,岩土压缩

31、性差异较大,容易产生差异沉降,建议在该段做好路基衔接,土层段适当增强补压,基岩段适当超挖,防治后期开裂。K0+900-K1+090段下穿道开挖后将两侧形成深5.6m土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上部为约04m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下部主要由素填土组成,该段地下水埋藏较深,边坡破坏模式为沿着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该段坡顶为既有南二路道路,无放坡条件,建议采用桩板墙逆作法施工,确保道路安全。K0+090K1+620段下穿道开挖后,将在两侧形成最深约9.Om的岩土质、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左侧边坡坡向180,右侧边坡坡向0。左侧边坡现状为南二路车行道,边坡开挖高度最大为8.8m

32、,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上部约0.6m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中部0.8m-5.6为素填土层,下部2-7.Om为砂岩及泥岩,强风化层厚度1-3%岩土界面平缓,土层沿着岩土界面滑动可能性不大,土质边坡直立开挖不稳定,可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根据边坡坡面与岩体结构面组合关系,边坡为切向坡。裂隙Ll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裂隙L2倾向坡内,会发生掉块。YLl交线倾向与坡向相近,倾角小于坡角,为外倾结构面,边坡可能沿其发生楔形体掉块。YL2交线与边坡斜交。L1-L2交线与边坡斜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岩体破裂角取61.9。受裂隙及层面切割,会发生局部崩塌、坡面掉块现象,边坡强风化岩体类型为I

33、V类,等效内摩擦角取45。,边坡中风化岩体类型为W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6。建议采用桩板墙支档,逆作法施工。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有序进行,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稳定,弃土、弃渣的堆填不应引起边坡附加变形或破坏。雨季施工时应做好水的排导及防护工作。路面及水稳层覆盖,厚度0.8-1.Om左右,绿化带表层为绿化种植土,厚度0.5-1.5m不等,人行道为大理石地破、透水石专等覆盖,下伏素填土及粉质黏土,厚度0.5ToIn左右,素填土主要为泥岩砂岩碎块石夹粉质黏土成,以紫红色为主,碎块石粒径20mm-500,含量25%-70%,碎块石呈强风化至中风化状态,填土中上部干至稍湿,低洼段底部呈湿至很湿,含水,车行

34、道下l-3m范围多呈稍密至中密状,下部密实度稍差,绿化带及人行道范围上部1.0-2.Om范围呈松散至稍密状,总体密实度较差。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强风化层厚度1.0-3.0m,岩层产状10778/18-20。该段跨越虎溪河,河流两侧20-5Om范围地下水较发育,与河水位基本一致,地下水埋藏深度5-7m,其余段地势较高,地下水较贫乏,主要以裂隙水为主,不具统一水位。(1)拓宽路基评价根据设计方案,沿既有车行道向外侧拓宽6-8m左右,既有绿化带及人行道相应宽度缩小,人行道外侧保持现状不变,不存在挖填方边坡,拓宽路基段皆位于绿化带及人行道位置,现状种植土及素填土含植物根系,密实度差

35、,不能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建议进行换填及翻挖碾压处理,压实度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建议对新老路基衔接部位铺设加筋材料等措施,保证路基接触面的良好结合,减小后期差异变形引起路基沉降开裂。由于拓宽路基段现存市政管网,既有路基施工可能对其造成破坏,建议施工前进行迁改或保护。必要时对路基采用钢筋混凝土垫层,加强基层刚度,减小对下部管网的不利影响。(2)K0+900K1+620下穿道评价根据设计方案,下穿道为设计为双向6车道,宽27m,最大开挖深度位于K1+164.709,深约9.Onu下穿道沿既有道路开挖,K0+9001+090段下穿道底板位于现状素填土中,现状填土呈稍密状,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道路路基压实

36、要求,建议对其进行翻挖碾压处理,压实度需满足路基要求。K0+090-K1+620段下穿道位于强至中风化有勘察设计资料,既有车行道为沥青路面覆盖,厚度06m左右,绿化带表层为绿化种植土,厚度0.5T.5m不等,人行道为大理石地砖、透水砖等覆盖,下伏素填土及粉质黏土,厚度1.5-7m左右,素填土主要为泥岩砂岩碎块石夹粉质落土成,以紫红色为主,碎块石粒径20m11L600mm,含量20%-65%,呈强风化至中风化状态,填士总体呈干至稍湿,局部稍湿,车行道下1-3m范围多呈稍密至中密状,下部密实度稍差,绿化带及人行道范围上部L0-2.Om范围呈松散至稍密状,总体密实度较差。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37、泥岩及砂岩,强风化层厚度1.0-3.Om,岩层产状123ZlOo-12。该段地势较高,地下水较贫乏,主要以裂隙水为主,不具统一水位。K3+698.068-K4+038.395为弃土区,地面略有起伏,地面标高292.00-301.25m,土层为松散填土,表层含少量生活垃圾,厚度0.6-11.5m,下伏基岩为砂岩及泥岩,强风化层厚度0.5-3.5m,该段地势较低,存在局部汇水区,地下水较丰富。(1)拓宽路基评价根据设计方案,K3+200K3+698.068沿既有车行道向外侧拓宽6-8m左右,既有绿化带及人行道相应宽度缩小,人行道外侧保持现状不变,不存在挖填方边坡。K3+698.068-K4+038

38、.395与横四路三期路基一并修建,外侧边坡属于横四路三期工程范围,不在本次勘察范围。K3+200K3+698.068拓宽路基段皆位于绿化带及人行道位置,现状种植土及素填土含植物根系,密实度差,不能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建议进行换填及翻挖碾压处理,压实度满足路基设计要求。由于拓宽路基段现存市政管网,既有路基施工可能对其造成破坏,建议施工前进行迁改或采取保护措施。必要时对路基采用钢筋混凝土垫层,加强基层刚度,减小对下部管网的不利影响。(2)K3+280K4+038.395下穿道评价根据设计方案,下穿道为设计为双向6车道,宽27m,最大开挖深度位于K3+698.068,深约8.8u图2.12.1下穿道左

39、侧及右侧边坡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右侧边坡与左侧岩土情况类似,边坡开挖高度最大为9.Om,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上部约0.6m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中部0.8-5.6为素填土层,下部2-7.Om为砂岩及泥岩,强风化层厚度l-311o岩土界面平缓,土层沿着岩土界面滑动可能性不大,土质边坡直立开挖不稳定,可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根据边坡坡面与岩体结构面组合关系,边坡为切向坡。裂隙LI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裂隙L2倾向与坡向相近,倾角小于坡角,可能沿裂隙L2发生滑动破坏。Y-Ll交线倾向坡内。YL2交线与边坡斜交。L1-L2交线与边坡斜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及裂隙L2控制。岩体破裂角取61.9。

40、受裂隙及层面切割,会发生局部崩塌、坡面掉块现象,边坡强风化岩体类型为IV类,等效内摩擦角取45,边坡中风化岩体类型为In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6。建议采用桩板墙支档,逆作法施工。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有序进行,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稳定,弃土、弃渣的堆填不应引起边坡附加变形或破坏。雨季施工时应做好水的排导及防护工作。2)K3+200K4+038.395段根据设计方案,该段K3+200-K3+698.068沿现有南二路路基两侧拓宽,K3698.068位置采用下穿道型式下穿大学城西路,K3+698.068K4+038.395段现状为弃土区,属于横四路三期工程范围,目前已招标,本次只涉及下穿道部分的勘察设

41、计内容。K3+200K3+698.068现状地面标高303.528295.350m,地形坡度平缓。拓宽设计高程与现状车行道路面保持一致,现状路基开挖02m左右。根据钻探及既45,边坡中风化岩体类型为11I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6。建议采用桩板墙支档,逆作法施工。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有序进行,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稳定,弃土、弃渣的堆填不应引起边坡附加变形或破坏。雨季施工时应做好水的排导及防护工作。边坡开挖时需加强结构面复核查验,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图2.12.2下穿道左侧及右侧边坡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右侧边坡与左侧岩土情况类似,边坡开挖高度最大为8.8m,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上部约O.6m为沥青混凝土

42、路面层,中部0.8m-5.6为素填土层,下部2-7.Om为砂岩及泥岩,强风化层厚度l-3m1.35,但结构面强度是受施工扰动及地下水影响大,施工过程中裂隙强度可能降低而引起边坡失稳,建议减小施工扰动,控制边坡变形,确保边坡稳定。YLl交线倾向坡内。YL2交线与边坡斜交。Ll-L2交线与边坡斜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岩体破裂角取61.9。受裂隙及层面切割,下穿道沿既有道路开挖,K3+280K3+495段下穿道底板位于现状素填土中,现状填土呈稍密-中密状,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道路路基压实要求,建议对其进行翻挖碾压,压实度需满足路基要求。K3+495K3+813段下穿道位于强至中风化泥

43、岩及砂岩中,岩石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可直接选作下穿道持力层。K3+813K4038.395下穿道底板位于现状素填土中,现状填土呈松散状,压缩性高,无法满足道路路基压实要求,建议对其进行强夯或翻挖碾压,压实度需满足路基要求。岩土交界位置,岩土压缩性差异较大,容易产生差异沉降,建议在岩土组合路基段做好衔接,土层段适当增强补压,基岩段适当超挖,防止后期路面开裂。K3+280K3+495段下穿道开挖后将两侧形成深2.6m土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上部为约08T.Om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下部主要由素填土组成,该段地下水埋藏较深,边坡破坏模式为沿着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该段坡顶为既有南二

44、路道路,边坡高度不大,建议根据施工交通组织情况,建议采用桩板墙逆作法施工或放坡开挖施工,放坡开挖时,应采取可靠的临时支护措施并预留足够安全距离,确保道路安全。K3+495K3+813段下穿道开挖后,将在两侧形成最深约8.8m的岩土质、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左侧边坡坡向180,右侧边坡坡向0。左侧边坡现状为南二路车行道,边坡开挖高度最大为8.6%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上部约0.6m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中部0.8m-1.2为素填土层,下部5.07.Om为砂岩及泥岩,强风化层厚度1-3叽岩土界面平缓,层沿着岩土界面滑动可能性不大,土质边坡直立开挖不稳定,可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根据边

45、坡坡面与岩体结构面组合关系,边坡为切向坡。裂隙Ll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裂隙L2倾向坡内,会发生掉块。YLl交线倾向与坡向相近,倾角小于坡角,为外倾结构面,边坡可能沿其发生楔形体掉块。YL2交线与边坡斜交。L1-L2交线与边坡斜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岩体破裂角取61.9。受裂隙及层面切割,会发生局部崩塌、坡面掉块现象,边坡强风化岩体类型为IV类,等效内摩擦角取3设计技术标准3.1 设计规范3.1.1 国家标准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6)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R50204-201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