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范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校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范文高校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范文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纪委十届三次全会“八个聚焦”“十个围绕”重要部署。坚决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学校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学校“双
2、高”建设和“升本”攻坚开展“护航工程”,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重点工作任务:(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落地落实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深刻领会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突出抓好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化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继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2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意识形态监督。围绕新
3、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形势、警惕四种社会思潮所带来的风险,加强课堂管理、科研和理论宣传管理,做好舆情监控,严格把好教学主题、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政治关”“质量关”,增强师生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3 .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一流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4 .突出强化政治监督。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坚决维护党章权威,确保学校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在政
4、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保障学校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按照学校党委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重点对基建工程招标与验收、重大物资采购、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招生就业工作、学生奖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学生评优评先以及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等多方面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三)健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提高管党治校能力水平5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一是进一步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使各项制度真正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二是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6 .强化责任协同
5、联动,扎实推进“大监督”工作格局。一是坚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职能处室与系部院的联动合作,完善职能监督体系。二是执行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洁建设考核评价办法,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细落实。(四)深化作风建设,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持续向好7 .坚决捍卫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个铁规矩、硬杠杠,完善常态长效机制。一是严肃纪律,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决防止走形式、搞变通。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二是严格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精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庸懒散
6、等不良风气,抓典型案例核查通报,紧盯不放督促开展整改。引导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心系学校发展,力戒庸、懒、散。三是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准则。把廉洁自律准则作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标准,入脑入心,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礼品登记制度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8,深入整治师生身边不正之风。深入整治损害学校干部职工形象、师生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点监督利用侵犯学生权益行为;重点查处学生入党、评优等工作中向学生吃拿卡要问题;坚决处置因违纪违规决策给学校带来重大损失等方面的问题。(五)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不断巩固干事创业良
7、好氛围9 .深入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一是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项学习,在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上持续用力,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二是加强纪法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必修课,促进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三是注重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将新提拔干部和年轻干部作为教育重点对象,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学风校风、家教家风教育,在传承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中涵养清风正气,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思想理念蔚然成风。(六)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反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想腐、
8、不想腐10 .一刻不停正风肃纪。坚持从政治上看待腐败违纪问题,持续盯住“七个有之”问题,紧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学校投入资金密集、资源权力集中的领域和环节,重点查处在基建项目建设、招投标采购、招生考试、后勤维修、食堂餐饮等方面的存在的廉洁问题,深入整治违反师德师风、侵害师生利益、损害学校办学形象和声誉等问题。IL推动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把严惩违纪、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贯通起来,积极探索“三不”一体推进的有效载体。建立和完善案件“查、剖、改”工作机制,用好纪检监察提醒函、整改通知书、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相关责任主体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提升治理水平。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案说纪、以案释纪
9、,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12 .高质量做好问题线索处置和执纪问责。把关心爱护干部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坚持将“四种形态”贯穿至执纪问责全过程,用好用足“第一、二种形态”,加大对苗头性倾向性及轻微问题的谈话教育和提醒预防,准确区分违纪违规问题的态度、事实和情形,把好宽严尺度,做到依规依纪依法、情理贯通融合。(七)发挥日常监督实效,推动各项工作行稳致远13 .重点深入开展权利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一是着重抓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要确保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运转起来,充分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坚决杜绝有章不依、制度虚设等现象。二是强力推进学校校务公开工作。
10、通过校园网、官微、电子显示屏、公开栏等多种载体,把我校各项工作及其进展情况对社会、学生、教职工进行公开,确保我校各项工作在阳光下开展。三是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能。加大工作规范力度,把权力关到笼子里。要求学校各部门、岗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并成文上墙公开。明晰工作岗位权责,到岗到人,促进工作效能提高。14 .完善校内监督联动工作格局。加强纪委与相关部门的监督联动,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监管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共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加强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办法,督促指导基层纪检委员发挥日常监督作用,破解基层日常监督难题。(八)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坚决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行1
11、5 .畅通信访渠道,充分利用举报信箱、网上举报留言、来信来访、公示等多种形式受理师生举报。注意从信访中发现线索、查找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特别是在工程建设、招投标、物资采购、招生考试、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等方面出现的腐败行为要严肃查处。(九)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课堂工作,打造学生廉洁素质培养平台16 .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廉洁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洁氛围。一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丰富校园廉洁元素,利用党团日、讲党课、比赛活动等方式促进廉洁建设落实落地。二是积极推动学生廉洁教育社团尚廉学社(2023年成立)的发
12、展,举办形式多样的廉洁活动,培养大学生廉洁思维和廉洁素养。三是推动学校马克思学院建立“学生廉洁素质培养”研究组织,着力推进廉洁知识进课堂工作,探索廉洁文化教育与思政课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实现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十)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提高政治业务素质17 .积极推进纪委委员、纪检委员以及纪检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打造成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善于监督敢于斗争的高素质的纪检干部队伍。2024年学校工作要点范文2024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盯“十四五”发展
13、规划目标,聚焦“双高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主要任务,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关键,以推进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金”建设为主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和标志性成果水平,着力提高省级年度绩效考核等级,力争入选新一轮“双高计划”行列,积极申办本科医学院校,奋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创学校建设的新局面。一、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1.加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的重要学习内容。
14、开展二级党组织学习巡听旁听,定期督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落实情况。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采取“理论宣讲+专题辅导+集中研讨+基层调研+互动交流”模式,完善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五种学习方式”制度化机制。制定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月计划,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引导全校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 .加强思想引领,抓实师生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会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定期通报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制度,开展
15、二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加强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内容建设和阵地管理,构建协同联动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宣传矩阵,建设以网宣员为主力的高素质信息员队伍。创新“微党课”“微视频”等学习形式,开展系列读书、征文活动,打造大讲堂等学习阵地。市级及以上媒体报道不少于20篇。3 .加强组织引领,全面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学校“标杆系部”“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联创活动。出台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做好基层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基层党建督查考核和“两个议事规则”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扎实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务骨干
16、队伍培训班。培育一批专题示范微党课、精品党课。深化“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争创全国、全省样板党支部1-2个,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4 .加强能力提升,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实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分层、分批培训各级党员干部,实现党员培训全覆盖。按照“两优一先”工作要求,培养、选拔、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示范引领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坚持好干部标准,着力选用政治过硬、具备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能力的优秀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力度。完成科级干部的选任和调整工作,适时开展中层干部调整,优化干部结构,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开展“身边榜样
17、”学习活动,发现身边爱岗敬业、为民服务、创新创效、廉洁守纪等各类榜样,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营造学做榜样、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5 .加强作风养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机关作风建设,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开展机关作风网上评议,教职工满意度达95%以上。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深化治理维护师生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健全廉政风险的防控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不少于2次,提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法律意识。涵养廉洁文化,组织开展学校廉洁文化活动,注重宣扬勤廉典范,营造祟尚廉洁的校园氛围。6 .加强品牌创建,
18、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共促,使党建品牌建设过程成为解决问题、提升质量、推动发展的过程。结合“双高计划”“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和“升本”等关切的重点问题,搭一建活动载体,资助一批“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党建品牌,重点打造2-3个“党建创新案例”、2-3个“书记创新项目”,在服务党建发展、推动业务落实上展现积极作为,形成抓党建、促业务、创品牌的强大合力,推动学校新时代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二、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培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积极争创国家级“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制定2024年“三全育人”任务清单,研究出台“三全育人”实施细则和考核办
19、法,开展校级“三全育人”教学系培育,构建五育并举、德技并修,全员协同、全程覆盖、全方位渗透育人工作格局。紧密结合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环节,培育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做出亮点,推出一批有突破、有创新、有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培育全国“三全育人”典型案例2个。2 .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思政“金课”。持续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常态化长效化,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实施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专职思政课教师、党务及管理队伍
20、培训和学历提升。打造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培育省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1个、思政课示范课堂1-2个、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1-2个;力争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校和课程思政研究中心。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召开全校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近年来的教学工作成绩,科学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课堂革命”,加强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研究,重点培育5门线上核心课程建设;3门线下核心课程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新型教学模式,达到95%以上。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鼓励申报省级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做好各类各级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成果展示活动,
21、推动教研室达标创优。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培育质量文化。加强现代化教学场景建设,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提升教师智慧教学能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4 .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健全完善学校教材规划建设机制,加快建设养老、托育、健康服务等领域专业课程教材。以项目、任务、活动、案例等为载体的教材编写方式,编写新形态教材5-8本,实现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依据“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方案,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建设,结合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完成5门职业教育优质
22、教材年度建设任务。5 .加强专业(群)内涵建设。对接卫生健康行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基础、急需、新兴专业建设。组织校内专业评价,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加大对国家、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投入。护理、药学2个专业群要将组群逻辑和核心专业研究透彻,做到组群逻辑清晰,人才培养面向准确,找准专业群定位,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对专业群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梳理,积极申报入选国家新一轮“双高计划”。6 .增强学生工作实效。组织、举办辅导员专项培训班,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培育选树最美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力争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奖项1个;入选国家级最美高校辅导员或辅导员年度人物1
23、人。完善学生荣誉和奖助学金评定体系,树立三好学生等优秀典型;完善校系两级学生干部选拔标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做好日常心理咨询和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建立以经济资助、学业指导就业帮扶、精神资助、心理关怀为一体的精准资助育人体系,落实“一生一策”精准帮扶,争取获全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美育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做好大学生征兵宣传动员和国防教育工作。7 .做好招生和就业创业工作。减少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强化招生宣传创新性、常态化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围绕访企拓岗、基层就业、政策岗位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就业竞争力
24、培训6大专项行动,完善“全员化指导、分类化服务、精准化帮扶”的就业工作机制,提升学生就创业能力,争创全省、全国就业工作典型高校。加强创新创业工作队伍、平台、课程、项目等建设,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力争在“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国(省)赛获奖。发挥双创平台示范引领作用,拓展众创空间。8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重建新校史馆,丰富史料和展陈手段,通过图文、视频、实物、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景式地展现了学校66年来的厚重历史、办学成就和高质量崛起的发展前景。提升文化育人实效,持续打造周末LESGO、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合唱团等重点文化品牌,培育“一系一品”特色文化。以节庆日、国家或地方重
25、大活动为契机,开展党建引领、宿舍文化、朋辈互助、优良学风等主题宣传展示活动。发掘校友故事,凝聚校友力量,打造校友文化。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升级,提升学生社区育人实效。三、促进科教融汇,推动科技水平提升1 .推进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制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策略,建立成果培育团队。立足于教学中的真问题,通过顶层设计、过程性实施以及可行性推广应用等一系列培育过程,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从实践到推广应用的辐射,力争培育出高质量的国家级教学成果。2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聚焦服务地方发展,积极培育高水平科研服务队伍,通过前沿科技进课堂、学生进科研实验室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力
26、学生成长成才。在课程创新中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成果反馈教学,实现产教、教科、科产的闭环。3 .发挥科研平台带动作用。推进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加大两个省级研发平台建设力度,保障平台考核顺利通过,力争国家级科研平台培育工作取得突破。加强市级科研平台培育,提供资源保障,力争申报省级技术研发平台2个。4 .创新科研体系。充分挖掘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以“组团队、建平台、申项目、出成果,校企融、促转化、育人才、谋发展”为发展思路,建立产、学、研、创、服一体化科研创新体系,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力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篇以上。5 .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博士学历教师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组织、领军作用,完
27、善学校科研经费使用、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政策,激发博士学历教师科研动力,力争省级及纵向科研项目数量及经费到账情况实现突破。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会,主办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会议1-2次。6 .加强技术服务。探索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收益用于人员奖励部分,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实行单列管理。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5万元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3项。7 .加强科研考核。加强科研人员及教学科研实体单位科研考核,提升教学科研实体科研工作管理水平和成效,激发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教学科研实体单位科研专项考核成绩正式纳入学校教学单位年度考核。四、推进
28、分类培养,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1.造就“四有”好教师,争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坚持“四有”好教师标准,组织对全校教师师德现状和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1次。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办法,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师德档案,编制师德师风手册,与教师个人签订师德承诺书。推荐评选校级及以上师德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围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指标,召开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指导交流会1-2次,培育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争取早日成功申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 .完善“引培用管留”体系,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根据升本需要,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管理、服务举措,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
29、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加强科研启动资金、安家补贴、办公设备等全方位支持,引进、培养和共享柔性引进博士5-8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达3%以上。积极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力争入选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等高层次人才,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2人。培养3-5名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带头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以上。3 .完善双师队伍结构体系,强化“双师”师资培养。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学科等各个维度,优化完善双师队伍结构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标准,将教师为院企开展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等
30、列入“双师”评定的重要内容,指引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方向。完善平台支撑的“双师素质”提升机制,依托行企业教师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教师发展平台,激励引导专业教师参与院企培训、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校院(企)合作项目,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教师团队研修和校际合作,提高教师协同创新能力。分层次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好建强1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新增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团队2-3个。支持兼职教师参与“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产学研合作研究等,指导现有1个省级、2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开展建设,新增名师工作室2-3
31、个。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的双师能力。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到85%以上。持续做好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工作。力争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或教师院企实践基地1个。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教师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国(省)赛获奖25项。4 .推进考评体系改革,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健全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贡献、能力与实绩为导向的多元教师评价标准,完善由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聘期考核、职称评聘、双师双能认定等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年度贡献奖分配办法,设立特殊贡献奖,鼓励教师为学校升本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做好
32、第一轮岗位聘期年度考核,制定年度岗位聘任方案。五、推进多元协作,提升产教融合发展水平1.建立联动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研究、部署“1+1+N”医教联合体工作,深化共建机制,构建“教学双主体、责任双主体”新型合作关系机制。建立“平台+项目”产教融合互融共生机制,发挥实训基地的基础性和牵引性作用,完成2个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2个省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心)年度建设任务。探索建立学校、院企、行业组织或专业咨询公司“三方参与”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增效。2 .加强共同体建设,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推进全国康养行业、全国美容行业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重点围绕实体
33、化运行机制、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工作。创建示范性卫生健康职教集团,重视创新模式和机制,召开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讨并形成具体方案,设立奖学金制度,积极吸纳优质院企加入理事会。落实落细X临港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工作任务,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契合度,实现更加紧密的产教互动。3 .共建产业学院,多方协同育人。推进6个产业学院实体化建设工作,争创国家级或省级产业学院1个,建设省级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1个。建立系产教融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构建学校与院企、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教学与工作的对接;院企发展需求、行业标准、岗
34、位技能要求、真实项目融入学校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过程的“四对接、四融入”的产教融合体系。六、增强服务本领,提升服务发展水平1.提升服务区域能力。做好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全年就业率不低于98%,对口率不低于90临服务区域毕业生不低于60%。提升应用技术服务行业能力,发挥科技实验中心功能,积极开展对内对外服务;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2 .扩大社会培训范围。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培训项目。发挥“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作用,开展应
35、急救护技能培训;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高质量技能人才培训,拓展职业培训项目数,扩大培训人次;承接卫生、教育、人社等部门及合作院企委托的各类培训;面向周边社区居民开展培训。年培训总量达到22000人次,培训服务收入达100万元以上。3 .拓展社会服务面。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继续发挥学校健康教育公益平台作用,全年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不少于5次。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义诊等活动,为城乡百姓健康贡献力量。4 .推进继续教育规模与特色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由规模性发展逐步转变为“规模+精准”的发展模式,对标社会健康需求,增加岗位要求高、专业技术强的教育培训项目。推进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和继续教
36、育课程建设。5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质量提升行动”。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实现继续教育招生500人/年。建好市老年与社区健康教育实验基地。组织开展“青春风华”优秀毕业生校园分享等活动。七、建设数字医专,提升智慧校园水平1.创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依据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指南,加强校本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数据,围绕“丰富拓展应用场景、扩大优质资源供给、赋能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高数字化管理能力”的任务要求,制定2024年行动计划和绩效指标,打造区域性信息化标杆学校,争创全国性信息化标杆学校,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6 .深化流程
37、再造,精细化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评价标准,建成各类学习资源集聚云平台,联通校内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后勤等应用系统,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构建一流的师生服务模式。通过标准化服务、一站式办理、事务化协同、多终端结合,以创新融合,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绩效,实现信息联动、数据共享,推动信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管理全过程,提高管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7 .加快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增强师生信息化素养。制定师生信息化应用素养培训计划,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全面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确保所有教师具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
38、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学习的能力;制定信息化应用评价标准,在数据资源、平台建设、业务应用、运行保障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8 .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制定2024年度推进计划和验收指标,推进药学专业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个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落实好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相关建设。推进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5门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在线)建设;推进康养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妇产科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建设20门左右校级在线课程。建成校园移动学习平台,打造医专特色“移动互联网+教育”。八、加快
39、国际化进程,提升交流合作水平1.提升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积极与国(境)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围绕中加、中德、中日合作办学项目,深化教学质量保障、中外课程融合、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积极推动合作办学项目高质量发展。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2个,力争与德国、韩国等国外高校,开展口腔医学、医学美容、眼视光技术等专业的办学合作。继续推动中泰、中巴国际学院“扁鹊学院”建设,打造以养老护理为特色的国际化培训项目,力争招收20名留学生来华学习。2 .开发并输出专业标准。积极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和标准,依托中医药鲁班工坊共同体,牵头开发中文+中医专业培训课程,开发制定中英双语的专业标准、实训课程标准,
40、建设中医药实训双语教材1-2门,力争完成落地国的专业认证。开发内科护士5级和中医养生保健师4级的标准文件,将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注册认证纳入乍得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证和管理。3 .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拟选派10-15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境)外进修、培训;邀请国外专家1-2名来校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九、激发办学活力,持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1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管理运行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完善的学术体系,加强民主建设,深化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层次合理、简洁明确、协调一致的制度体系,加强内部
41、控制体系建设。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提升学校依法治理水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开展工程建设、设备采购、专项资金、科研经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工作。加强审计整改,提高审计效益,促进审计结果运用。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筹备召开2024年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维护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 .深化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学校宏观管理、职能部门分工协调、系(部、院)成为管理实体的办学新模式。进一步理顺学校与系(部、院)的关系,按照权利与责任相一致、放权与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扩大系(部、院)办学自主权,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赋予系(部、院)更多的人事权、财
42、务权、资源配置权和管理权,增强系(部、院)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激发办学活力。改善职能部门管理方式,简政放权,优化管理服务程序,加强部门协调,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3 .推进高质量发展考评工作。用好“高质量发展考核”标尺,深化学校内涵建设。对照河北省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完善考核工作运行机制。围绕年度工作要点,强化目标、问题、结果三个导向,全面检验各部门发展任务完成情况。4,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基础、专项数据等填报任务。完成2024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的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协作联动、科学编制,严把内容关,明确重点、凸显特色、规范报送,
43、年报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做法、可参考、可推广。与麦克思公司合作开展第三方评价,系统梳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制定具体可行、针对性强的措施,努力提升教学成效。十、增强保障能力,大力提高服务水平1.提升财务保障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科学编制年度预算,优化支出结构,突出保障重点,做到专款专用。积极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配置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务制度,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坚持开源节流,争取市政府支持学校发展专项资金。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正确处理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做好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工
44、作,提升财务服务水平。2 .强化资产和招投标管理。高效完成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规范资产账实登记,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全面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清理处置符合规定的超年限固定资产。启用资产管理系统,对接财政资产云平台,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规范资产采购,加强采购预算管理,提高集中采购效率,节约采购成本。严格执行招投标工作程序,加强过程监督管理,提高项目执行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3 .提高后勤综合服务能力。深化后勤服务改革,完善后勤各类服务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健全后勤人员管理、安全运行制度,抓好日常修缮、环境卫生、餐饮质量等工作。深入开展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食品安全工
45、作,落实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加强采购验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全过程管控,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定期监督检测电气线路、水暖器材、通讯器材等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安全状况,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合理有序开展校园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和维修。4 .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推进校园安防系统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完成监控设备的维修及更新,提升校园监控技术水平。常态化开展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排查,全面加强治安、消防、交通、网络安全、食品卫生、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防范网络诈骗和校园贷、套路贷,抵御校园传教,做好重大活动、重要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深化安
46、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素养,筑牢安全防范思想基础。做好重要敏感节点和重要保障期校园安全管理。5 .做好图书和档案工作。高质量完成新图书馆装修布展工程建设,优化校园功能布局。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完善文献资源结构,搭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开展学科情报服务,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建设书香校园,加强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彰显办刊特色。做好档案收集、管理、编研工作。6 .推进民生改善工作。启动学生公寓(41972m2)及第二餐厅(12541m2)等项目建设。做好健康体检、节日慰问品发放工作,积极开展送温暖、困难帮扶、金秋助学工作,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工作。十一、完成双
47、高验收,力争进入下一轮聚力“双高计划”验收。增强信心,明确目标,全力攻坚,争优保良,做好首轮“双高”终期绩效评价工作。把握验收要求和验收标准,认真总结“双高”建设任务的总体完成度、建设成效和标志性成果达成度、发展贡献度、经验和特色。强化数据支撑,梳理标志性成果,在案例、绩效报告、佐证材料上精心打磨,保质保量通过本轮“双高”工作验收。争取进入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遴选名单。在申报工作上做到谋定而动,优化方案,学校、专业群层面要认真准备材料,做好申报筹备工作。十二、夯实升本基础,全力争取升本建院坚持高点站位、高标谋划,对标对表、做强优势,申建一体、统筹推进升本工作。对照升本相关硬性要求,列出“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时间清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分析主要考察指标,坚持“一等奖”导向,做好项目培育工作,在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学生技能竞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方面争取多拿国家级奖项。全力做好“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中期调整申报材料的准备和升本转设后续工作,积极向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系统化制定具体方案,解决短板问题,尽快达到升本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