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二):北方园林皇家园林之圆明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建筑(二):北方园林皇家园林之圆明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园林建筑(二):北方园林,皇家园林之圆明r原创2024-01-1620:50独乐文化中国古代园林起源很早,据文献记载,商代就有了苑。苑,是选择一块山林地,在里面放养一些野兽供皇帝行猎作乐。汉朝时建造的上林苑,长达300里,其中畜养百兽,采种各地花木,建造宫殿和一些可供观赏游乐的建筑,是一座专供帝王娱乐休息用的园林。颐和园唐朝时期是山水园林全面发展的时期。到了宋朝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园林建造更加普遍。从帝王到平民,造园的地区和规模都得到扩大。明、清时期的园林在唐宋园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园林最后的兴盛时期。园林景观如今我们见到的皇家与私家园林,绝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清朝大规模的皇家
2、园林建设是从康熙开始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圆明园和颐和园。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时期,完成于乾隆时期,由一座圆明园发展为由圆明、绮春、长春三园组成的圆明园,位于北京城西北的海定区。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最大的特点是平地造园,以水为主。园内大小水面占全园面积350公顷的一半。其中最大者是圆明园中心的福海,宽达600米。圆明园遗址(图片来自网络,侵联系删)福海之中的蓬莱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1。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
3、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圆明园遗址湖中还建有三座小岛,中型水面有圆明园的后湖等,长宽约2、3百米。小型水面和房前屋后的一塘清池更是无数。还有回流不断地小溪河如同园内流动的纽带,将这些大小水面联为一个完整水系,构成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水景园林。特点二是园中有园。圆明园的占地面积很大,虽然没有北海琼华岛和万寿山那样的山峰,但它有一组又一组的小型园林布满全园。他们或以建筑为中心,配以山水植物;或者山水之中,点缀亭台楼阁;利用山丘或墙垣形成一个又一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园,组成无数各具特点
4、的景观。圆明园遗址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圆明园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FtJ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缀若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圆明园的特点之三是园中建筑不但类型多而且形式多样,极富
5、变化建筑平面除惯用的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工字、田字、中字、Ifi字、曲尺、扇面等多种形式;屋顶也随不同的平面而采用虎殿、歇山、山、硬山、卷棚等单一或者复合的形式;光园内的亭子就有四角、六角、八角、圆形、十字形,还有特殊的流水亭;廊子也分直廊、曲廊、爬山廊和高低跌落廊等。乾隆时期还在长春园的北部集中建造了一批群形式的石头建筑,由当时在清朝廷做事的意大利教士、画家郎世宁设计,采用的是充满繁琐石雕装饰的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形式,建筑四周也布置着欧洲园林式的整齐花木和喷水泉,这是西方建筑形式第一次集中地出现在中国。圆明园前后建设近40年,共100多处不同的景点,并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