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友好目标下的街道空间优化策略——以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街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儿童友好目标下的街道空间优化策略——以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街区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刊L友好目桁讦三B三间优儡一以海定区学院路街道街区为例引言:在快速城市化的时间里,我国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方面,无论是何种级别的城市空间和道路,首选多是考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通畅问题,而忽略了交通的可持发展性、行人的出行安全以及儿童与城市空间互动的问题。导致现在我国城市的儿童交通事故频发,缺少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机会。而且我国城市街道空间,尤其是社区公共空间在儿童适用性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活动空间较少。老旧小区这类问题尤其明显。老小区内公共空间小,有限的空间更多解决停车位紧张的问题,能供儿童使用的开敞活动空间较少;(2)缺乏休闲娱乐设施,且趣味性差。目前社区内活动设施采用较多的是健
2、身器材,不符合现在儿童的使用需求;(3)有安全隐患。路面破损、设施陈旧、停车占道、人车混行、尺度不适宜、不区分年龄段等问题都对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给孩子们提供更有趣、安全、便捷的儿童友好街道社区活动空间,是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研究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为研究对象,意在研究以儿童友好目标为导向的街道空间优化策略。1 .研究对象分析1.1 学院路街道空间概况学院路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侧区域内,街道辖区面积8.49平方千米,总人口226315人(2020年),区域内有6所重点大学,1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和1所市级科研院所,29个社区、11所中小学,是深入推
3、进“两区”“三平台”建设的优势区域。但这种“大院式的独立模式,使得各院区之间交流较少,其各自的教学区和家属区在之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也切断了联系,导致众多社区居民无法享用“大院”内的各类公共设施。1.2 学院路街道道路交通现状1.2.1 交通设施现状学院路东临京藏高速,南邻北四环,北邻北五环,对外交通便捷。内部南北向的学清路和东西向的清华东路十字交叉,构成了街道内部的骨干路网,道路总长度44.25km。学院路街道的路网密度为5.24kmkm2,低于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中规定的8kmkm2.主要原因是因为各“大院”的封闭式管理,支路系统不向社会面放开使用,使人们出行不便,增加很多绕行的情
4、况。出现的这种道路的交通功能与生活功能相割裂的问题,不仅导致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大大降低,还因步行范围过长增加安全隐患1。此外街道范围内的人行道普遍较窄,且路面因建设时间长平整度差,导致行人的安全度和舒适度较低。1.2.2 建筑类型学院路街道因其有大量的科研高校和企业,所以建筑类型以科研建筑为主,科研范围浓厚。同时拥有大量相配套的住宅建筑。街道内的住宅类建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高校内的配套家属区,与高校紧密结合;二是区域内的普通住宅,主要分布在街道的外围区域,这两类住宅的建设年代都较早。科研单位和企业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区域内商业类型建筑较少,主要位于中南部的圣熙八号和西南部的五道口地区。其他中小
5、商超业态呈零星分布趋势。此外街道范围内可供休闲的娱乐设施匮乏。1.2.3 学院路街道空间现状在城市用地方面,以科研、居住、商业用地为主,“大院”用地面积占学院路街道总面积42%,院外空间占学院路街道总面积46%。学院路街道各区域之间的隔离性较强,学院路街道内55%的街道界面都是围墙,这种比较强烈的割裂感使得街道内的生活氛围较弱。街道内目前也仅有东南角的近两年新修建的一塔园森林公园,是一处较大型的公园绿地。整体来看街道空间内部儿童活动空间比较匮乏、且位置较偏。校园内部的公共空间虽多于其他普通社区的公共空间,但活动设施单一,多为常见的老幼健身设施,活动空间较小,道路狭窄,导致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较多
6、2。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街道内的居民对休闲娱乐公共空间的需求量较大。1.2.4 学院路街道社区情况及儿童概况解析根据第七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得知,学院路街道的总人口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243307人下降到2020年的226315人。0-14岁年龄段人口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13095人到2020年的18560人,人口比重提升T2.8%o0-14岁男性总数有9578人,0-14岁女性总数有8982人。学院路街道也是我国现阶段最优秀的少年儿童集中地之一。这些孩子接受着最先进的科学和品德教育,享受着最先端的科教环境,并在繁忙的课业学习外,对课余休闲空间的要求更为严苛。研究选择
7、学院路街道及其内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能较大程度的覆盖我国现阶段儿童对目前以及未来对街道空间各方面的需求。同时本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果以儿童易于感知的形式对街道空间进行优化,加强街道空间的文化表征,有助于让儿童在街道的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熏陶。1.2.5 学院路街道研究对象选取根据学院路街道辖区的交通及空间现状分析,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北科大社区和石油大院社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区域内即包含有高校家属区北科大社区,也有以科研单位家属区为主的石油大院。两者包含了学院路街道的主要街道空间形态。2 .主要研究区域现状分析2.1 北科大社区分析北科大社区位于学院路街道南侧,紧邻北四环和学院路,占地面
8、积13万平方米。社区内有老干部活动中心、幼儿园、小学、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小超市、餐厅等公共设施。2.1.1 道路交通现状校内有两条东西向、两条南北向的双向两车道,其余车行道路况较好,但停车占道现象严重。家属区内人行道较窄,且路面平整度较差,铺地凹凸不平、路面砖块破损,造成很多行人只能在车行道上行走的情况,需继续改善。路面的照明系统较差,夜晚的照明亮度不足以保障儿童的街道空间活动。2.1.2 社区空间现状及儿童活动分布情况社区的公共空间品质较一般。楼前绿地养护情况较差且设施陈旧,老人和儿童都较少使用楼前绿地,主要的活动场所集中在两处,一处较小,是明德楼前有健身器材的小广场;另一处为开敞的五
9、环广场。广场南北两侧有树林和休闲绿地,但娱乐设施较少,铺装也较陈旧,台阶也有安全隐患3。2. 2石油大院社区分析石油大院社区占地40万平方米。社区占地面积大,单位人员构成复杂,现有的6个局级单位均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单位,是一个集办公、居住、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是学院路街道建设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较好的区域。2.1.1 道路交通现状2.1.2 社区空间现状及儿童活动分布情况石油大院社区为“门禁型小区”,安全程度较高。社区内的公共绿化空间维护较好,在社区东南部有一处较大的活动场地青年园,是石油大院社区内儿童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园内植被养护良好,动静分区,有健身步道和游乐设施,以硬
10、质铺装为主,场地内各类活动设施尺度适宜,颇受园内儿童和家长的青睐。但因建造年龄稍久,部分娱乐设施维护不及时,有破损显现,威胁儿童的人身安全。社区内另一处颇受儿童和中青年青睐的是占地8700平方米,由2020年重新改造后投入使用的石油共生大院。场地内以硬质铺装为主,有小广场也有休闲空地,尺度宜人,小品形式多样,空间层次丰富,适宜儿童休闲游玩。2.3现状总结经笔者考察,结合调研情况,从儿童友好目标的前提下来看,街道公共空间主要面临如下几个问题:(1)缺乏儿童们可自由活动的公共空间。街道内有针对性的为儿童玩耍设计的公共空间很少,很多是只考虑全年龄阶段休闲娱乐功能,想一次性解决全员的休闲娱乐问题。或者
11、认为只要有一块大空地或者设计成曲径通幽的绿化场地就能解决孩子们对游乐空间的需求,所以缺乏真正适合孩子们活动玩耍的公共空间。(2)儿童游乐设施匮乏。并未考虑到结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来设计建造场地,尤其也未结合儿童对活动空间需求的功能和尺度来设计。旅游公示语翻译的本质是译者在中文认知语境与英文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张志祥,2017:14),而译者的责任就变成了最大限度地寻求最佳关联,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李占喜,何自然,2006:40)(3)缺乏安全性。很多空间设计本身并未考虑儿童自身特性和活动的特点,从而忽略了儿童的安全性,有诸多安全隐患。除了先天设计条件的问题
12、外,公共空间维修养护差的现象也较普遍,很多设施已陈旧或不符合活动条件,但仍继续使用4。从以上共性问题来看,想要以儿童目标为友好的前提来设计街道公共空间,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才能设计出更合理且适合孩子们的公共空间。3.城市儿童与空间需求一一研究主体分析3.1 儿童认知与空间需求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来看,7岁以下儿童的依赖性较强,独立自主性较弱,其思维和行为方式仍受家长控制较多。自主选择性差,其活动区域和范围仍主要是家长来选择,独立在社区和街道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机会少,所以暂不作为本次论文的研究对象。14岁18岁的儿童独立自主性已经很强,且
13、休闲活动范围己基本不在街道公共空间范围,所以本次论文研究暂不考虑这部分儿童。所以选择7-14岁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这部分孩子处于中小学阶段,刚刚开始适应独立自主的生活,但又受家长的管控。根据其日常生活学习的模式,课余时间使用街道公共空间较多,受街道空间环境影响也较大。从具体认知理论来看,“人们对身体的主观感受和身体在活动中的体验为语言和思想部分地提供了基础内容。认知就是身体作用于物理、文化世界时发生的东西”。儿童对于城市环境的认知过程,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环境来获取信息,并在其体验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对环境的认知和了解,并逐渐适应,体现出喜好。儿童在空间认知方面偏好小尺度、短距离的有安全高的空
14、间。并且儿童的方向感尚未发育完全,对方向的感知能力较差。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等都是逐渐发育的,包括对其他环境的诸如颜色、形状的认知也都是逐渐发现的。他们更偏鲜艳的色彩,喜欢具有明显特征的具象的事物。芦原义信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背景法则衍生出的“底图关系”理论,从“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实体的墙与象征性的墙”、“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独特视角分析了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生成所需的“边界”正是使人安心生活,限定领域、生成庇护的存在。儿童在一定空间内的活动是相对集中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7-14岁儿童的出行尺度约为200-400米。并且从亲密关系的角度分析,儿童在交往过程中
15、的安全距离会小于成人,因此也更倾向于小尺度的休闲空间,在“一米儿童高度”寻求儿童最舒适的活动状态。从儿童运动发展情况来看,7-10岁的儿童正处于过渡性机能运动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平时的活动或体育运动中,主要锻炼的是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等能力,可以得到综合运用和发展,使手,眼,脑,四肢,肌肉,神经,心理得到平衡发展。10岁以后,是特殊运动技能发育阶段。他们对活动空间的需求都是希望更有针对性的来适应自己的发展阶段。3 .2儿童街道空间诉求与现状矛盾第一,儿童在出行方面“安全性与连续性”的诉求,与“室内化与消费化”之间的矛盾。受制于现实和家长的压力,现在儿童的街道活动以被压缩到很少的时间
16、,他们的主要课余时间多数都在各种辅导班之间度过。儿童在一个道路与培训班之间穿梭,空间的连续体验性支离破碎,儿童活动空间选择较少的街道现状问题严重,急需提升街道空间的安全性,同时提供可信赖的独立出行选择。第二,儿童对于环境“自然探索与交互体验”的诉求,与“被安排计划”之间的矛盾。儿童因为天性对自然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对植物的花开花落、风霜雨雪的自然现象都充满好奇。但很多家庭在育儿过程中对这类型为都予以制止,只让孩子单纯的欣赏“美景”而剥夺其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机会,减少了与街道自然和空间景观的接触。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天被安排了大量的作业和补习班,能有效使用公共空间的时间也很少,因此就对环境的高效提
17、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儿童对街道作为“释放天性的游戏场所”的诉求,与街道空间使用方式的“规范化”之间的矛盾。儿童视街道空间环境为自己的“后花园”,希望是随意自由释放自己天性的场所。但目前街道的设计和功能都是模式化的形式,缺乏具有儿童关怀、帮助儿童亲近自然和释放自我的现在。4 .基于儿童友好目标的学院路街道空间优化策略建议针对以上对儿童与空间关系与现状的问题分析,现提出以下四点优化策略:4.1 形成联动式的儿童生活空间,打造系统的童玩网络针对缺乏适宜的儿童活动空间问题,重点打造联动式的儿童生活空间。钟文提出人性化的设计便是“人化”与“物化”的统一,提出基本功能、行为心理、文化情感三层次的人性化街
18、道设计要点5。所以依据儿童的日常生活轨迹和活动频率,将不同模块、功能的活动区域通过安全、便捷的交通或儿童友好空间串联起来,给孩子们营造安全、舒适、趣味、自然的适合儿童玩耍的公共空间网络。4.2 塑造寓教于乐的沉浸式“儿童长廊”,协助孩子们全面均衡发展让街道的公共空间不只为儿童提供体育、游戏等简单功能的活动空间,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多元的文化熏陶,让他们玩中学、学中玩。并结合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善用街道的公共元素,从不同空间、高差、小品、景观、铺装、照明等元素设计科技互动装置,打造沉浸式的、寓教于乐的公共活动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街道儿童的生活品质及活动技能,形成区域公共空间创新式的发展
19、路径。4.3 提升街道品质,营造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街道空间街道的安全友好性是整个街道空间设计最重要的保障。只有保证了安全,家长才能放心让孩子在公共空间里玩耍,给予孩子们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所以要从以下三方面注意街道的安全问题:(1)保证儿童安全,提供便捷的步行空间。儿童友好型街道的人行空间宽度应尽可能满足儿童需求,保证两米以上的有效宽度。保证路面平整度,提高维修频率,尤其是老旧小区,要在破损严重的地段提供警示标志。(2)最大化的安排人车分流,划定停车区域,避免机动车占道。多数老旧小区内停车占道显现严重,孩子们不仅失去活动空间还增加了很大的安全隐患。(3)合理设计空间尺度,设计开放和半开放空间
20、,动静结合,减少相互干扰。4.4 协同多部门,共同构建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文化构儿童的友好与其全年龄段群体的友好是紧密相连的。提升儿童的生活空间品质,其实最终提升的是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所以,为了营造高品质的生活街道、提升街道的生活凝聚力、公共性和影响力,可以寻求跨学科、跨部门、跨组织的合作,将儿童友好原则纳入规划政策中来,并制定细致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给儿童自己参与街道优化的机会,打造真正的“儿童视角”下的友好街道空间。结语:儿童友好街道空间其实并没有制式的标准,但需要切实的从儿童自身的需求出发,从安全性、互动性、文化性等多方面着手,提供兼具儿童身心需求的街道公共空间场所,使儿童能够在使用街道公共空间的体验中,建立与周围环境良好的互动关系,获得安全、健康、舒适、便利、具有启发性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