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根据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集中攻坚、标本兼治、突出治标、持之以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举全力、出重拳、使实招,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一年见成效、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二)基本原则坚持标本兼治。有效推进能源、产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提升重点领域清洁低碳水平,持续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大幅减少重点
2、领域和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坚持协同增效。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突出重点区域、任务、时段,靶向发力,直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推进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坚持分类处置。区分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研究制定针对措施,推动应急减排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做到一企一策,逐个解决。坚持齐抓共管。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和帮扶指导,形成攻坚合力。加强监测、执法和监管联动,夯实能力建设,严管严查严考核,推动责任落实、措施到位、项目见效。(三)攻坚目标通过攻坚行动,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显著提高大气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
3、3年,完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2024年,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2025年,PM2.5浓度稳居城市前列,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二、攻坚任务(一)能源领域1.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严格落实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提高电煤消费占比。限制开发、销售和使用高硫、高灰分煤炭,开展商品煤的煤品煤质抽检,每年不少于两次。多渠道扩展天然气气源,扩大外受电比重,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5%左右,电煤消费占比达到60%o2、推进散煤替代和禁燃区管控。加强煤炭生产、销售和使用监管。巩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成果,细化高污染燃料
4、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要求。年用煤量大于千吨的煤炭使用单位应建立用煤台账,健全煤炭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农村用能低碳化转型,加快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散煤替代。到2025年,农业散煤使用量显著下降。3、提升重点行业能效水平。通过标准倒逼,加强重点行业清理整治,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全面实施节能技改,在建、拟建项目按照国家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加快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到2025年,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5%;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煤/千瓦时以下。(二)工信领域1.优化产业结构
5、和布局。按期完成企业关、改、搬、转工作,对照标准实施回头看。严格项目准入,遏制两高T氐项目盲目发展。落实产业规划及政策,严格执行重点行业产能置换办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成果,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优化产业链布局,开展传统产业集群排查整合,引导工业企业入区入园。到2025年,按照环保标准和相关政策整合关停一批砖瓦企业。2、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实施节能监察执法和诊断服务双轮驱动,推动重点工业行业节能低碳发展,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
6、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建成30家以上绿色园区、300家绿色工厂,重点企业全面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通过企业1000家以上。3、加大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全面总结梳理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相关任务落实情况,积极推进含低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持续推进100家VOCs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VOCs含量等10个关键环节排查整治,督促石化、化工等企业按频次要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并及时向VOCs污染源排查及泄漏检测与修复综合
7、管控平台上传检测数据等信息。(三)交通运输领域1.推动货物运输绿色转型。全面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使用铁路、水路或管道方式,降低铁路、航道货运通行费用,推进多式联运散改集外集内配等运输模式。推动铁路专用线建设,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到2025年,铁路、水路货运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15%和13%,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20%以上。2、推进车船清洁低碳发展。以公共领域用车和中重型货车为重点,推动传统汽车清洁化,制定新能源货车便利通行政策,加快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耗能高排放船舶淘汰力度,限制老旧、特检航运船船舶使用,推广
8、使用清洁能源船舶,加快船舶受电装置改造。到2025年,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达到45%,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完成1000载重吨及以上的干散货船舶、多用途船舶受电设施改造。3、加强机动车上路管控。加强联合监管,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点疏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查、处、治链条,加大对超标排放车辆、冒黑烟车辆以及未经许可的渣土车、闯禁限行货车的查处、整治力度。建立柴油车保有量超过20辆的用车大户清单,加强柴油车大户日常监管,督促指导其建立完善车辆维护、燃料和车用尿素添加使用台账。(四)工业治理领域1.推进重点行业、薄弱领域超低排放与深度治理。钢铁、水泥行业全面开展超低排
9、放改造,推进其他涉气行业实施炉窑深度治理或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开展简易低效处理设施排查与升级改造,关停一批、整治一批砖瓦企业,保留的砖瓦企业全部完成高效脱硫除尘改造。生物质锅炉使用专用炉具和成型燃料,禁止掺烧其他燃料,配套高效治理设施,推动具备条件的生物质锅炉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设施。严厉打击在线及自行监测数据造假、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到2025年,全面完成钢铁行业和重点区域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2、开展涉VOCs重点行业全流程整治。持续开展VOCs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清理整顿简易低效、不合规治理设施,强化无组织排放整治,加强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管控,排查清理非必须保留的废气旁路。规范开展泄漏
10、检测与修复(LDAR),不得将火炬燃烧装置作为日常大气污染处理设施。凡是烟粉尘和VoCS收集处理不彻底、产尘点及车间有可见烟粉尘外逸、无组织排放突出的,实施停产治理,治理完成后,经相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3、加强工业源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确保涉气企业全覆盖,全面推动将应急减排措施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鼓励重点行业外排放量较大的涉气行业企业实施轮流减排或分时段减排。推动应急减排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绩效水平。到2025年,力争B级(含B-)及以上和绩效引领企业数量达到100家,钢铁、水泥企业全部达到B(含B-)级及以上水平。(五)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11、1.强化柴油货车达标监管。加大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破坏、篡改污染控制装置等违法行为。严格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严厉查处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报告、屏蔽车辆环保监控或修改参数等违法行为。臭氧超标城市开展车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检测。结合实际规划绕城通道,制定完善高排放车辆区域限行政策,引导中重型柴油货车在特定时段、重点区域绕行、限行或禁行。到2025年,每年抽查机动车检测机构50%以上;基本消除禁限行区域柴油货车闯禁行为。2、推进老旧机动车淘汰。结合实际制定老旧车淘汰计划,大力推进老旧车淘汰更新,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车牌公告作废,符合强制报废情形的
12、交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按规定回收拆解。做好老旧车报废注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工作。到2025年,力争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6万辆以上。3、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规定。继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排查和编码工作,将相关信息录入国家监管平台,纳入联网管理,对违反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区域内有关要求的予以严肃查处。积极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常态化监督抽测,开展基于电子芯片定位的非道机械信息化管理模式试点工作。4、推进重点用车单位监管。推动重点运输单位在短驳及固定线路使用电动、氢能车辆以及皮带廊道代替柴油货车运输。重点用车单位完善车辆使用台账,
13、加强智能门禁系统建设,签订货运合同时明确日常和重污染期间车辆排放标准要求。(六)成品油流通领域1.强化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推进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开展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专项检查,加强油气回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监管。加油站每年至少开展1次加油枪气液比、系统密闭性及管线液阻检查检测。推进年销售汽油量大于3000吨(含)的加油站开展油气回收在线监测。到2025年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含)的加油站全面完成油气回收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2、加强成品油流通市场综合治理。定期开展成品油流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无证无照经营,非法运输、储存和销售成品油,非法销售国家明令禁
14、止的非标油等行为,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或证照过期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健全非标油品、不达标油品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建立车用油品、尿素、船用燃料油全生命周期监管档案管理制度。到2025年,成品油经营站(点)油品质量抽检覆盖率达到80%o3、推动原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治理。开展原油成品油码头泊位及油船油气回收治理现状排查和设施建设,新建150总吨以上油船必须开展油气回收治理,鼓励现有4000总吨以上油船安装油气收集排放接口。到2025年,5000吨级及以上原油成品油码头泊位全部完成油气回收设施建设。(七)住房城乡建设领域1.加强建筑施工污染治理。落实施工扬尘管控责任制度,全面推行
15、绿色施工,严格落实扬尘防治六个标准化要求。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创建一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整治纳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开展施工工地扬尘及工程机械专项检查,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工程机械管控等要求,加快推广应用互联网+智慧工地监管系统。推动绿色建筑装修,引导新建建筑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等绿色建材产品。2、强化道路及裸土扬尘治理。加强管理调度,及时科学有序开展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喷雾等保洁工作,巩固提升机械化清扫率,适时加大对城市出入口等重要路段的冲洗保洁力度。加强建筑渣土运输管理,优化渣土车运输路线,实行密闭化运输,在车身显著位置悬挂运输路线牌,加大重
16、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执法检查力度,从严查处不冲洗、不遮盖、不密闭、遗洒等违规行为。3、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严格餐饮服务准入。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全流程闭环处置工作体系,依法督促城市建成区餐饮单位规范安装、运行和维护油烟净化设施,严格餐饮单位油烟违规排放、超标排放执法检查,推进重点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在线监测设施。深化露天烧烤和夜市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持续开展老旧居民区油烟控制设施改造。(八)农业农村领域1.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推动农业机械化向秸秆处理等全过程延伸。指导地区结合气象地形条件等科学划定露天禁烧区域,持续深化秸秆露天禁烧网格化监管机制。推进
1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药减量增效,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到2025年,主要秸秆年综合利用率稳定达到90%以上。2、加强农业机械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持续开展拖拉机安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加快耗能高、污染重的老旧农机具报废淘汰。加强部门联动,加大信息互通和联合执法力度。到2025年,变型拖拉机力争全面清零。(九)国有企业领域1.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督促指导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建成一批绿色示范企业,推进企业大宗货物通过清洁方式运输。到2025年,国有企业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力争达到80%。2、推进国有企业深度治理。以钢铁、建材等企业为重点推进NO
18、x深度减排,以工业涂装等企业为重点推进VOCs深度减排。到2025年,钢铁和水泥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有色、化工、制药等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工业涂装企业完成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3、推动国有企业绩效水平提升。全面开展全流程清洁化、低碳化改造,推动通过治理升级、技术改造、清洁运输等提升企业绩效等级。到2025年,全面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绩效水平大幅提升,最低等级绩效水平企业全面清零,力争B(含B-)级及以上企业达到5家。(十)气象领域1.完善基础能力建设,推进精密监测。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建设,强化大气热力、动力垂直组网观测,加强卫星遥感支撑应用,构建环境气象一体化网格监测体系。推
19、进环境气象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建设,强化污染综合监测和成因分析能力。2、提升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测预报水平。健全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体系,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提高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到2025年,未来7天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3、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探索开展重污染天气防治人工增雨科学试验。建立飞机作业和局部地面作业相结合的作业布局,有效开展人工增雨降污协同作业。加强市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基层标准化作业站点和作业队伍建设。三、攻坚工程以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实施结构调整、专项治理和能
20、力提升重点工程,推进攻坚行动任务措施落实。(一)实施结构调整工程1.实施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工程。涵盖煤炭总量控制、电煤消费占比提升、清洁能源发展、煤改气煤改电、散煤综合治理、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改造、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等。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程。涵盖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传统产业集群优化整合、推进清洁生产、绿色园区与绿色工厂创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3、实施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工程。涵盖货运公转铁公转水、多式联运发展、铁路专用线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船舶受电装置改造、高耗能高排放船舶淘汰、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港口码头污染整治等。(二)实施专项治理工程1.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
21、重点工程。涵盖钢铁与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业锅炉和炉窑深度治理、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重点工业行业绩效水平提升等。2、实施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涵盖重点领域和行业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整治及末端治理提升、涉Ve)CS项目建设、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原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治理等。3、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重点工程。涵盖老旧机动车淘汰、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路检路查与入户检查、重点用车单位智能门禁系统建设等。4、实施面源系统整治重点工程。涵盖绿色施工、装配式建筑发展、绿色矿山建设、餐饮单位油烟治理、城市裸土扬尘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
22、肥农药减量增效等。(三)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涵盖空气质量与组分监测、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污染源监测监控、执法监管能力提升、PM2.5与臭氧协同防控科技支撑、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四.攻坚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坚决扛起地区空气质量改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空气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工作导向,结合实际,抓紧组织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并将控制目标和任务分解至各地、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层层传导压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攻坚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组织实施好分管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合力推进落实。工业企业等排污单位应主动肩负起污染治理主体责任z切实承担社会责任,落实项
23、目和资金,积极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二)加强政策支撑。研究启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推动固定源、移动源等地方专项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相关涉气生产企业及运输车辆、非道机械使用单位的法律责任,推进重点区域城市协同立法。各级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攻坚行动专项经费保障,共同保障重点领域、行业污染治理和相关监管能力建设。(三)开展帮扶指导,加强调度督办。针对地方和企业反映的技术困难和政策执行问题,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专家技术团队支撑,推动各项任务措施取得实效。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始终保持强力推进态势,做到以时保天、以天保
24、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列入督察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与交叉检查,全力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污染问题不反弹。(四)强化宣传引导。强化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利用各类报纸、电视及新媒体平台,及时公布空气质量、环境执法、重污染天气应急等权威信息,广泛宣传大气污染攻坚政策要求、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等,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等措施。当预测将出现重污染天气时,通过当地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醒公众做好健康防护;主动向公众介绍重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污染成因,组织各有关部门积极宣传采取的应对措施,维护公众知情权。做好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及时公开涉气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监督重点排污单位按要求公开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数据、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