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0884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5年)为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开创学习型城市建设新格局,推动夯实各类学习型城市基础和终身教育事业发展,依据关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意见和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等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习者为中心,自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城市战略定位,立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拓展学习培育与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2、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市民服务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态,推动建设高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终身教育理念,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探索凝聚全民共同学习的新途径,提升全民对学习型城市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实现学习型城市创新力与全民学习力的跃升,让全民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二)坚持开放创新。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拓展学习方法,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学习类型,培育壮大新型学习型队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激发全民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式发展。(三)坚持动态推进。研究并制定

3、全民各类学习标准,推动全民学习阶梯式成长。定期开展监测,通过积累动态性、成长性的资料和数据,不断挖掘典型案例,推动学习型城市健康、长效发展。三、建设目标强化城教融合,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加强学习型城市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水平。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和社会治理创新。到2025年,建成理念先进、体系完备、质量优良、环境优越、保障有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教育事业发达、学习资源丰厚、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条件优越、优势人才集中、充满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的学习型城市,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典范。四.建设任务(一)体现运行特点,完善制度指标体系聚焦学习型城市的

4、制度建设、活动方式、常态化运行机制,围绕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学习力、凝聚力、创新力和提升全民的终身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要素,研制并完善体现学习型城市运行特点、活动模式和发展规律的建设指标体系。(二)促进城教融合,示范城区建设工程1.以学习型城市示范城区建设推动学习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将示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推进区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深化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区域内教育功能全面发挥和特色发展,依学治理、以文化人。十四五期间,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达到10个,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可复制的模式和方案。2、积极推动市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构建多方

5、参与的建设格局,将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创建作为区域发展和治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加强对示范区建设全程的培育和指导,计划认定100个左右示范性学习型组织、10个学习型城区示范项目,以评促管、以评促建。定期发布学习型城市监测报告,对各区创建成效进行评价。举办学习型城市创建展示活动,促进创建过程中经验分享与交流,提炼学习型城市建设模式。(三)服务基层治理,社区教育提质工程1.持续完善社区教育的综合服务功能,统筹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以社区学院或区社教中心为龙头的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社区教育管理和服务支撑体系。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和形式,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纳入全市教育统

6、计监测和教育督导内容,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2、统筹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社区教育传播形式,以建设引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民主与法制、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等方面教育融入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社区员、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培训能力提高,加快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促进社区治理,打造特色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四)助力乡村振兴,乡村头雁培育工程1.提升乡村各领域人才素质,加快推进乡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乡村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继续推进引智帮扶低收入村工作,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发展格局。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科技素养、乡风民俗教育,提

7、高教育供给精准度,满足乡村人才振兴多元化需求,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能力。2、实施乡村头雁培育计划,遴选一批优秀中青年农民,引导一批毕业生、科技人员,挖掘一批乡村工匠和文化能人,发挥增收致富带头作用。建设100所示范性农民田间学校,培育100个现代家庭农场主,打造100个服务乡村振兴能人团队。促进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利用职业院校办学资源,送教下乡、开设田间课堂,建设一批通识课程和三农特色课程,培养100O名大专以上层次的乡村治理人才和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推进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五)建设美丽城市,生态文明教育工程1.加强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全面推进大中小幼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培育青少年生态文明素

8、养;创新生态文明社会教育,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等多维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网络,突出区域推进特色,全面助力建成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2、立足生态校园与文化建设,推动绿色学校建设,鼓励大中小学生参与课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建设100个特色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推进绿色家庭、生态社区、绿色企业建设与评选。研制各级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开展绿色健康、垃圾分类、双碳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利用好环保科技场馆、公共文化服务等设施,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六)推进多元合作,开放学习体验工程1.以

9、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为依托,积极探索互联网+学习型城市,整合各类终身教育优质资源,在线提供精准推荐和预约推送,满足各类优秀学习型组织的学习需求,丰富市民终身学习资源,促进市民智能学习和云上学习,提升市民信息素养,增进信息互通与广泛连接,助力构建学习型智慧城市。2、以学习型城市智慧化发展为引领,形成政府、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鼓励各类学习型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学习资源,协同高精尖企业共建学习资源,认定一批市民智慧学习体验中心,优化多场景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升市民沉浸式学习体验。打造数据驱动、跨界融合的终身学习平台,便捷市民获得线上线下

10、融合的学习资源,形成资源的共建共享、互鉴互通机制,推动各类学习共同成长。(七)激励终身学习,学分银行试点工程1.实施学分银行试点工程,建设市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分中心、联盟成员单位等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研制相关制度和标准,为市民学习成果的存储、认定、积累、转换提供相关服务,助力乡村头雁培育等工程的实施,提质职业教育,赋能终身学习,助力学习型社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2、根据总体计划、试点先行、分期推进的原则,依托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各区管理分中心以及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学分认定与转换的

11、试点业务。设计和开发学分银行系统,打造学认一体的全新服务模式,面向广大市民提供各类学习服务和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服务,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八)创新培训模式,全民技能提升工程1.根据高精尖产业结构、城市运行与发展、高品质民生的需求,形成扶持各类学习型组织成长的长效机制,促进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在校学生、在职职工、再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社区居民、残疾人等群体开展职业培训,建立阶梯式发展的培育通道。2、实施与管理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整合资源,鼓励对不同群体开展针对性、适应性、专业精深的领

12、域培训,强化提升各领域群体服务社会的学习力和职业贡献力,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创新工作过程导向、情景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老字号技艺传承等特色、精品课程,结合市民修身行动,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成果展示或职业技能大赛。推进互联网+技能培训建设,开设企业学区社区学堂云课堂把培训送到企业、田间地头和市民家门口,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提升全体市民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展示学习城市的学习风貌和学习成果。(九)实现老有所学,培育智慧老龄工程1.构建覆盖城市的老年教

13、育服务体系,积极实践共学养老、养教结合、智慧乐学等老年教育新模式。优化扩大资源供给,消除数字鸿沟,不断提升老年教育的服务能力,圆老年人的大学梦。树立和培育积极老龄观,营造老年人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鼓励老年群体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积极推动老年人乐学有为,形成多元合作、有效服务积极推动老龄工作新局面,推动老年群体与城市发展共同成长。2、依托老年开放大学及各区分校,扎实推进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老年教育办学机构标准化。依托互联网汇聚学习资源,培育老年学习示范校或学习中心和老年学习共同体。鼓励大学、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举办老年教育,拓展涉老、养老等社会服务

14、职能。加强思想道德、健康养生、代际沟通、智能设备使用等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十)完善协同育人,家教家风评建工程1.充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升家庭教育高质量服务能力。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促进家庭终身学习,提升整体素养,形成良好家风,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2、依托城市社区教育机构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中心,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社会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设家庭教育市级专家、区级指导师和志愿者队伍,完善指导师和志愿者发展机制。评选一批优质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课程资源,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开设家庭教育大讲堂,利用融媒体和自媒体,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家长学习与家庭

15、教育新模式。丰富家庭教育活动载体,征集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优秀案例,开展学习型家庭书香家庭最美家庭幸福家庭健康家庭评建,形成一批家长孩子切实受益的活动品牌。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构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领导协调机制,把学习型城市建设纳入地区发展规划,纳入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市区各部门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力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过程管理、目标管理、监测评价、督导考核,保障规划有效落实。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对日常活跃度高、表现积极、组织力和创造力突出的学习型组织予以表扬和鼓励。(二)强化队伍建设组建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指导研究专家团队,协同制定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对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机构

16、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实行继续教育制度,落实在待遇、培训、职业保障等方面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的权利。完善社区教育从业人员职称评聘制度,不断开展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职业培训师等人才队伍建设项目,采取项目引领、跨界培训、实践学习、陪伴成长等方式,加快培养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骨干团队。(三)完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层次、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正常开展。政府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经费的投入,纳入本级政府预算。各区政府原则上根据当地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和财力情况动态调整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四)加强理论研究充

17、分发挥高等院校、社会科研机构的智库作用,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加强市区两级学习型城市研究队伍建设,加大建设成果普及与转化,定期举办学习型城市建设研讨交流会,加强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合作与交流;为学习型城市建设贡献方案和智慧。(五)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平台、公共媒体的作用,积极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打造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市民大讲堂等学习品牌。充分发挥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优势,开发利用学习软件和各类宣传渠道,加大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的宣传、普及与转化。让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市民生活,使学习风尚融入城市文化,提升文化特色和城市品位,形成可持续、高品质的发展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