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4321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单元宇宙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球、太阳、月球等天体的一定认知基础上的再次拓展,通过对太阳系、星座和宇宙的逐步认识,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有一定系统的宇宙认识观。本单元共7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第13课“太阳系大家”“八颗行星”与“日食”,从学生最熟悉的太阳系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太阳系的基本结构,掌握收集资料、处理数据、建立模型、做模拟实验等研究宇宙的方法,并在探究太阳系的过程中初步建构宇宙空间的概念。第45课“认识星座”和“夏季星空”,引导学生学习观星、认星。通过学习星座图、制作星座模型、借助模型推理,从而理解星座实际上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图像。

2、通过观察夏季星空,掌握利用典型星座辨认方向、利用活动观星盘观察星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第67课“浩瀚的宇宙”和“探索宇宙”,通过“侧视图”“结构图”与建立模型的方法认识银河系,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更加浩瀚的宇宙。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深化对宇宙的认识。二、学情分析神秘浩瀚的宇宙是学生的兴趣点。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地球、太阳、月球和其他星球的知识,有的甚至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但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对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有限,缺乏对信息的加工整合,对部分信息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一知半解。因此,本单

3、元的教学不能忽略学生的前概念,需要通过谈话、问卷、画图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然后展开教学。三、教学策略1 .重视建模并结合想象推理。建模和推理是认识宇宙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意识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模拟实验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观察者置身于实验之中,也就是说观察者除了观察实验现象之外,同时也是模拟实验中的元素之一,如模拟月球挡住太阳产生日食的实验就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是观察者置身于实验之外,如“八颗行星”一课中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实验。上述两种情况需要学生有位置感,明确自己是站在哪个角度进行观察的。2 .强调查阅资料并结合持续观测。查阅资料与持续观测相结合是学习宇

4、宙知识的重要方法,阅读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宇宙体系或结构模型,持续而有效的观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本单元课程在开展教学时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科学课与信息课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室展开科学宇宙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建构宇宙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教案(教材P4042)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太阳系大家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探究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科学

5、态度目标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资料了解太阳系中太阳的特点和其他天体。难点: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比较,修正、完善自己原有的太阳系知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太阳系的基本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 .引入:(教学提示:播放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运动视频。)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预设:太阳会发光发热,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月球是地球的卫

6、星,围绕着地球转动。)2 .提问: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你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预设:太阳系中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天体)3 .揭题:看样子,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天体等待我们去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系大家庭”。(板书:太阳系大家庭)【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日、地、月三者的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唤起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的思考,从而顺势揭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我们知道的太阳系1.过渡: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自己知道的太阳系中的天体,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这些天体的知识,把它们添加到我

7、们刚探索2.提问:在绘制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预设:天体的大小、距离等信息可模糊处理,用等大的圆表示同一类型的天体;最好画在它们对应的位置上,天体旁要用文字标注名称等重要信息。)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按要求完成活动表。探索二:了解太阳1.过渡:我们已经通过画图展示了太阳系的大致结构,太阳作为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运行轨道之间的小行星集中区域,呈环带状。与研讨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预设:太阳是巨大的;太阳能够发光发热;)2,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有关太阳质量、大小、构造、活动等基本信息的资料。)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并完成活动表。恒星:由炽热气

8、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刚画的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图上。刚画的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图上。探索与研讨探索三: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1 .过渡:在太阳系中,有一些天体可以直接观察到。还有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大家知道太阳系中的这些天体都属于什么类型?(预设:有的是行星,有的是卫星。)2 .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图片、视频或文字资料,补充各类天体的特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并完成活动表。探索与研讨3.交流:指导学生对探索二和探索三的活动内容进行交流讨论。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 .小结:太阳和围绕它运

9、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2 .拓展:(教学提示:出示彗星的相关资料,展示彗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大多数彗星和行星一样,也沿着闭合轨道绕太阳公转,彗星出现时,往往拖着长长的尾巴,形状很特殊。如著名的哈雷彗星约76年出现一次。板书设计3.1太阳系大家庭恒星:太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他天体:卫星彗星流星小行星矮行星教学反思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日、地、月系统,所以本课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研究太阳系这个“大家庭”。在探索一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添加除了太阳、地球、月球以外自己所知道的天体,最

10、后进行全班的交流,师生共同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信息。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促进他们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探索二、三主要是了解太阳和其他天体的详细信息。通过探索活动,学生在收集、整理、汇报、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对太阳系有了更科学、系统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如果学校有足够的条件,可以利用计算机或平板,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信息,提升个人信息处理能力。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研讨情况,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取关键材料来建构太阳系的概,念。第2课八颗行星教案(教材P4344)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八颗形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11、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科学探究目标能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科学态度目标1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纸带建立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模型。难点:建模前对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L引入:(教学提示:出示太阳系图片。)我们生活的地

12、球是自太阳由内向外数的第三颗行星。太阳系中一共有几颗行星?分别是什么?(预设:太阳系中一共有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 .提问:那么,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呢?(预设: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 .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太阳系,一起来认识太阳系大家庭的八颗行星。(板书:八颗行星)【设计意图】通过对太阳系中行星数量和名称的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各行星,再引发学生对天体相对距离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对学生关于八颗行星的原认知进行调查。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了解八颗行星的基本信息1.谈话:我们可

13、以借助一些数据来了解八颗行星。(教学提示:出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引导学生阅读表格。)从这张表中大家能知道什么?(预设:知道了八颗行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和各探索与研讨赤道直径的大小也相差比较大;根据八颗行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我们可以知道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序;根据赤道直径,可以给八颗行星的体积大小进行排序。)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基本数据表,利用数据给八颗行星排序,并完成活动表。探索二: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1 .过渡:刚刚我们给八颗行星进行了排序。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制作一个表示八颗行星位置关系的模型呢?可以怎么制作?(预设:用橡皮泥、牙签和米尺制作,将代表不同行星

14、的橡皮泥球用牙签和多余的橡皮泥固定在米尺的不同位置上,表示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2 .讲解:(教学提示:播放视频,展示模型制作过程。)我们制作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时,最关键、最应该准确体现的是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而其他的信息我们可以适当简略。各行星均可用圆圈或圆点表示,再写上名称,行星赤道直径的数据也无须处理。3 .提问: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怎样才能保证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预设:为了保证八颗行星都出现在纸带上,要先量取纸带长度,在处理数据时,不能让最远的海王星的距离长于纸带长度。)4 .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制作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并完成活动表。个行星的赤道直径;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

15、离相差很大,个行星的赤道直径;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相差很大,拓展与小结L小结: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和赤道直径的大小是不相同的,但都在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2 .拓展:(教学提示:出示木星的相关资料。)因为木星相当巨大而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木星看起来像小圆盘,还有可能看到它的四颗最亮的卫星。3 .布置任务:观察木星,如果有条件的同学可借助双筒望远镜来观察。板书设计3.2八颗行星排序:近T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T大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教学建立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是本课的重要活动。学反思生对提供的八颗行星与太阳的

16、平均距离数据进行处理,建立行星相对位置模型,从而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本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建构宇宙空间的概念也十分有益。课后拓展活动布置观察木星的任务,是因为木星巨大而又明亮,很容易被认出来。持续而有效的课外观测活动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欲望,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而借助工具观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工具的进步,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逐渐深化。第3课日食教案(教材P4546)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日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

17、探究目标1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2 .能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3 .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4 .保持关注典型天文现象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模拟日、地、月三球运动及日食现象。难点: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有逻辑地猜测、推理和解释。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手电筒、地球仪(或大球)、乒乓球(或小球)、三张颜色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支架、双面胶、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

18、: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中的天体都是怎样运行的吗?(预设: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还有一些卫星围绕着行星转动。)2 .过渡:(教学提示:播放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的视频。)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在运行过程中,天体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比如日食。大家观察过日食吗?知道日食是怎么发生的吗?(预设:观察过,日食现象就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3 .揭题:看样子,同学们对日食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抱有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日食。(板书:日食)【设计意图】通过对天体运

19、动状态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太阳系中天体运行的知识。通过播放视频和进行提问,将话题聚焦到日食现象,对于是否观察过日食、日食原理的提问可以一定程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调查学生的前概念。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模拟三球运动1.过渡:刚刚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日、地、月的运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一下这一运动。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手电筒、大球和小球。)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物体来模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呢?(预设:手电筒模拟太阳光,大球模拟地球,围绕着手电筒运动,同时手电筒的光也要跟随地球照射;小球模拟月球,在围绕大球运动的同时,还要跟随大球绕手电筒转动。)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模拟三

20、球运动,并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教学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运动方向。)探索二:模拟日食1.过渡:刚刚有同学提出,日食现象就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那是否真的如此?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小组进行模拟日食的实验,并完成实验表。拓展与小结1 .小结:太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天体系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其他天体都在围绕太阳有秩序地运动。行星围绕着太阳运动,卫星围绕着行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天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2 .拓展:(教学提示:出示“金星凌日”的图片或视频资料。)金星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进入,最

21、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那么“金星凌日”是如何发生的?(预设:金星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金星凌日现象。)3 .追问: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为什么金星看上去那么小?(预设:因为与月球相比,金星离我们的距离更远,离太阳更近,所以金星看上去像一个小黑点。)4 .布置任务: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系天体运动产生的天文现象,并探寻它们的成因。板书设计3.3日食月球距地球距离日食现象近日全食O远日环食O教学反思第一个活动是模拟日、地、月三球的运动,利用本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日、地、月三球的相对位置。该活动中可利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大球(或地球仪)模拟地球,小

22、球(或乒乓球)模拟月球。用这些物品模拟三球运动时会发现,日、地、月三个天体在某一个特殊时刻有可能会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对模拟日食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本课的重点活动是模拟日食的实脸,引导学生画出当月球处于远近不同的位置时所观察到的日食现象,然后对日食现象进行解释。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第4课认识星座教案(教材P4748)授课时间:累计课时课题认识星座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科学探究目标能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科学态度目标

23、1 .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 .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星座模型,理解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难点:用不同材料构建北斗七星模型,理解观察角度不同,图形也不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纸板、打孔机、细线、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 .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星空图片。)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上台指一下。)(预设:看到了很多星星,它们亮度不同;我看到了北斗七星。)2 .讲解: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

24、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像刚刚同学指出的北斗七星,就位于大熊星座。3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座的知识?是如何知道它们的?(预设:知道十二星座,例如白羊星座、射手星座等,通过网络途径了解;从课本上知道大熊星座。)4 .揭题:星河璀璨,我们在接下来的两节课中会对星座展开探究。现在,让我们先来认识星座。(板书:认识星座)【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星空图片,直观引入本课主角一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简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和原认知,顺势引出星座概念,再次提问“还知道哪些星座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星座的欲望。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初步了解星

25、座1 .介绍:(教学提示:播放介绍星座的视频。)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不同的国家一开始对星座的划分有所不同,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2 .讲解:由此可见,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并非神话造就,也和人们的命运没有联系。不同时刻,不同地区,我们观察到的星座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季节,天空中也会出现不同的星座,我们现在看的是全天春夏星图(统一的星座图)。(教学提示:出示统一的星座图。)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

26、动,初步了解星座。探索二:建一个星座模型1.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辨认星座图,对星座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天空中的星星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星座模型,帮助我们认识星座。(教学提示:播放视频,展示制作、实验方法。)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 .小结:人们为了方便认星,把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然后命名,这些被划分的不同区域就是星座。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实际上,星座是由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组成的视觉图像。2 .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进一步认识星座。(教学提示:出示北斗

27、七星的详细资料。)3 .讲解:(教学提示:播放视频,展示光年概念和宇宙空间的大小。)北斗七星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组成斗状的北斗七星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相同,我们抬头所见的星座其实是从地球角度看到的一些恒星组成的图像。光年:长度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1光年相当于94607亿千3.4认识星座米。板书设计星座的由来:方便认星;恒星;88个星座常见的星座: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狮子星座、巨蟹星座观察星座模型: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形成的视觉图像不同角度.图像不同通过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可以发现学生对占星学上的十二星座稍有了解,但对于星座的由来、含义及特征知之甚少。引导

28、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本课先通教学过介绍星座的由来和观察统一的星座图,引导学生对星座有一个反思初步的了解。再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当学生使用投影机(或手电筒)的光来照射星座模型时,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来的影子会较大,难以直接画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先用白纸做纸屏,直接在白纸上画出七个橡皮泥小球的影子,然后缩小并画在活动表中。拓展部分,通过向学生出示北斗七星的详细资料,并结合视频认识光年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的恢宏庞大。第5课夏季星空教案(教材

29、P4950)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夏季星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2.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科学态度目标培养观星等天文活动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空活动的意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意识到星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意识到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更好地认识宇宙。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难点:制作活动观星盘,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教学为学生准备:全天星图、圆形硬纸板、纸、剪刀、胶水。准备教师准备:观星软件、教学课

30、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 .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星座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分别是什么星座吗?(预设: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狮子星座、巨蟹星座)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根据星星排列的形状推测的。)2 .提问: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那么,认识星座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可以帮助我们在夜晚辨别方向。)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天空中的星座呢?(预设: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形状去认识、记忆星座。)3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了解星座,一起去看看夏季星空。(板书:夏季星空)【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前一节课了解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星座的作用和如

31、何认识星座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对夏季星空的探究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利用星座找方向1.提问:北极星始终在北方,能帮助我们在夜间辨别方向。但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要在星空中找到它相对比较困难,那么,我们要如何找到北极星呢?(预设:找到北极星附近的一些星座或者典型的亮星,再根据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去寻找北极星。)探索与研讨2 .引导:(教学提示:出示统一的星座图,请学生演示如何找到大熊星座,并在其附近指出北极星。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我们已经知道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找到北斗七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仔细观察,我们如何利用大熊星座找到北极星?(预设:根据

32、大熊星座和北斗七星的关系,找到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勺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就能找到北极星。)3 .追问:准确地看,延长多远的距离?(教学提示:可以请学生上台拿尺大致测量。)(预设:约5倍处可找到北极星。)4,小结: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在北半球,人们通常使用北斗七星来寻找北极星,从而确定方向。由北斗七星勺子前端(勺口)的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处,就能找到北极星。探索二:认识夏季星座1.过渡: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北极星,还有其他璀璨闪耀的星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季星空图。怎么去认识这些夏季星座呢?(预设:对照着星座图片找到天空中的星座。)2 .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认识星座的方法。3

33、.提问,根据以上资料,你们能总结出辨识星座的方法吗?(预设:根据季节和星图定方向;找明显特征;找亮星,定星座。)4.追问:看看资料中三个星座的图片,可以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征?(预设:天鹅座像天鹅,天琴座像四边形的琴,天鹰座像鹰展翅,它们的亮星组成了银河上的三角形。)5 .讲解:这些星座与中国古代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有关,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河”东是牛郎,“河”西是织女,“河”中是天津四。织女星旁的四颗不太亮的星,是押送织女的天兵;牛郎星旁的两颗星,是他担筐中的两个子女;而银河就是阻隔他们的一条河流。探索与研讨探索三: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1 .过渡:如果我们想在夜晚观星时

34、认识更多的星座,可以制作简易的活动观星盘,在夜晚观星时,对照观星盘来认识更多的星座。现在我们就来尝试自己制作一个活动观星盘。(教学提示:播放视频,介绍活动观星盘的制作和使用方法。)2 .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制作活动观星盘,并学会使用。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星座相当于夜空中星星的平面坐标,通过辨识星座我们可以在夜晚辨别方向。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我们可以通过定方向、找明显特征、找亮星的方法认识星座。夜晚观星时,我们可以借助活动观星盘,更准确地认星。拓展与小结2.拓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邀请父母陪伴观星,找到夜空中的夏季大三角和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同时可以在手机上安装有关识别

35、星座的软件,利用手机软件辨认星座。板书设计3.5夏季星空星座的作用:夜晚辨认方向认识星座的方法:(1)定方向;找明显特征;找亮星.定星座(2)利用活动观星盘教学反思本课先通过寻找北极星,让学生产生观星兴趣,后通过介绍认识星座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夏季大三角”。在了解“夏季大三角”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来帮助学生认识星座的主要特征,一方面可以形象地说明星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与天文之间的巧妙联系,利用民间故事进一步提升学生观星的兴趣。引导学生制作和使用活动观星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星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由不同星座的位置关系来认识星座。第6课浩瀚的宇宙教案(教材

36、P5155)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浩瀚的宇宙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 .知道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科学探究目标1.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3 .根据模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1 .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 .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银河系模型,对银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难点:提出关于银河系或者河外星系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陀螺、纸片、米粒、胶水、学生活动手

37、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L引入:在观看夏季星空时,我们看到由众多恒星组成的银河。银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它与太阳系是什么关系?(预设:银河系像一个盘子一样,其中还有很多的像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2 .提问:如果说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一小部分,那么宇宙中还有类似的星系吗?(预设:宇宙中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宇宙有多大?(预设:宇宙非常大,人类至今还没有探寻到它的边界。)3 .揭题:我们今天一起来探索浩瀚的宇宙吧!(板书:浩瀚的宇宙)通过联系之前学习的太阳系和夏季星空的相关知识引出银河系,让学生自然地将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及更广袤的宇宙中,并对其

38、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银河系:由恒星和其他各种天体组成的巨大天体集团,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星系:由无数的恒星系、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包含恒星、气体、宇宙尘埃和暗物质,且受重力束缚。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认识银河系1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但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通过阅读资料,让我们初步了解一下这个庞大浩渺的银河系。2 .活动:课件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3 .提问:你们能描述一下银河系的形状特点吗?(预设:银河系像一个盘子,又像一个旋涡,有多条旋臂。).追问:你们知道太阳处于银河系的什么位置吗?(教学提示:可以请学生上台指出。)你们有什么感受?(

39、预设:银河系非常浩大。)探索二:建立银河系模型1.过渡:初步认识了银河系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对银河系的了解建立一个银河系模型。4 .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建立银河系模型。探索与研讨探索三:河外星系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二2.交流:根据资料,说一说河外星系有什么特点?(预设:河外星系往往大小不一,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它们形状各异,有椭圆的,有旋涡状的,有不规则的;这些星系都在高速运动着。)你们了解哪些河外星系?(预设:遥远的大犬星座有

40、两个螺旋形星系相互碰撞;距地球约2800万光年的旋涡星系M104,其侧面轮廓好像一顶宽边帽。)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 .小结:宇宙的结构浩大而有序。第一级是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第二级是包含太阳系在内的银河系,以及银河系外和银河系一样大的星系集合一一河外星系;最后一级是宇宙,包含已知和未知的星系。2 .拓展: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充满活力的宇宙”,观看介绍恒星的一生的视频并说说自己的新感受。(预设: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宇宙充满着活力,组成宇宙的主要天体在不断地高速运动着。)板书设计3.6浩瀚的宇宙恒星(太阳)太阳系L白也-日F仃星、矮仃星、卫银河系星、小行星

41、、彗星等由约2000亿4000亿颗恒星组成一击J其他众多恒星系于由-1不断膨胀、运动、河外星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教学反思本课先引导学生通过整理归纳资料来描述银河系,并通过观察太阳在银河系中所处的位置,感性认识银河系之大,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再通过建立银河系模型,引导学生根据模型展开想象和推理,从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在了解完河外星系以后,通过交流分享,及时整合宇宙的概念,进行本课时的归纳与梳理,有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第7课探索宇宙教案(教材P5456)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探索宇宙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

42、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2.知道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科学态度目标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类通过改进技术与工具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难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梳理和提炼。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教师准备:宇宙知识相关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L引入: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

43、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教学提示:出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一一登封观星台的图片。)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端,那么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2 .提问: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一步步探索宇宙的吗?科技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预设:一开始通过肉眼观测天象,到后来通过望远镜等仪器进行观察;科技发展到后期,人们通过发射火箭,离开地球进入太空观察宇宙。)3 .揭题:没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类是如何一步步探索宇宙的。(板书:探索宇宙)【设计意图】从古老的天文台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人

44、类观察宇宙的历史之悠久。对人类如何探索宇宙,科技怎样发挥作用进行提问,调查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了解人类探究宇宙进程的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或提供拓展资料及相关网站。)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时间点和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尝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寻找答案。2.提问:如果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对资料进行梳理,你们能想到哪些表现方法?(预设:列表格;画时间轴。)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结合课前从不同途径收集到的资料与课本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按一定的表现方式清晰地展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探索二:了解我国在

45、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1.过渡: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我国的太空探索成就进行梳理。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对我国的太空探索成就进行梳理。拓展与小结1 .提问:回顾本单元我们认识的“宇宙”,你们有了哪些新的感受?(预设:宇宙是运动变化且不断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是可以被人类逐渐认识和了解的。)2 .小结:宇宙浩瀚而神秘,从古至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天象、研究天体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不断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宇宙。3.布置任务

46、:观看一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如宇宙时空之旅太阳系的奇迹旅行到宇宙边缘或科幻片星际迷航等,写一篇观后感或有关宇宙的科幻小短文。板书设计3.7探索宇宙f肉眼观测天文台我国人类探在太索宇宙借助工具望远镜为矣的历史安看航天时代人造卫星航天员射电望远镜空间站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教学反思本课课前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提升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中,将教材提供的资料与学生收集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梳理和提炼,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上,激励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处理所得信息并合理地展示自己的发现。另外,本课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激励着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可以通过播放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视频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