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22803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摘要:扇面文化既包含物质属性,又具有精神内涵。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有一种处处留墨的雅好,他们经常以诗画入扇,在扇面上表现出的是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社会特征,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由此,构成了华夏民族灿烂、内涵丰厚的扇面文化。扇面作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特殊表现,清代的仕女扇面绘画更接近于真实生活,而且从数量上来说,是其他朝代仕女扇面绘画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本文以研究清代扇面绘画作品作为切入点,以现存部分清代画师绘制的仕女扇面绘画为依据,对消代仕女扇面绘画进行研究和评述。关键词: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清代仕女扇面绘画在中国扇面绘画史上占据有重要的一

2、席之地,它的兴盛,在清代绘画史上是一个社会现象的表现。清代仕女扇是文人墨客闲暇之余把玩的随身之物,也是商贾富甲标榜自己身份的标志物件,更是画家以佳人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清代是仕女画鹊起的鼎盛时期,焦秉贞、冷枚、钱慧安、费丹旭、改琦等一代名流画家的出现,显示着这一时期仕女图的娱乐性得到了加强。从最初的劝告式仕女图到清代以娱乐为代表的仕女形象,其艺术形式变迁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中西方交往的频繁,产生了中西融合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仕女绘画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文以清代仕女扇面绘画作为切入点,将其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独有的艺术形态加以梳理与分析,以期对它在艺术上的应用进

3、行初步的探索。一、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的艺术特征扇面书画是形制独特、别具一格的中国书画艺术形式。自明清折扇流行以来,众多的文人墨客、书画名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扇面,题材包括山水花鸟、人物走兽、诗文歌赋等。仕女扇则是以女性形象题材的扇子,其人物形象各异、颇为生动。而在这些作品中,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从贵族妇女到清代无数“无名”的佳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技法上看,几乎包容了中国画所有的传统手段,同时由于扇面独有的弧形平面,且其上有凹凸的折痕,给书画创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但也激发了艺术家们极大的热情,他们以笔墨情趣为创作核心,突出自身个性,使原先作为实用品的扇面产生了独特的魅力。二、清代仕女扇面绘画代表

4、性画家研究(一)宫廷职业画家1 .焦秉贞焦秉贞生平仅有几张扇面画作,他是继曾鲸后运用西方绘画技巧的宫廷画师,所以他的作品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精确度。焦秉贞以仕女图为主要创作对象,他的画风在当时的画坛中也是独树一帜,在人物关系和明暗对比上表现得尤其突出。焦秉贞的作品是将中西方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作迎合了帝王的需要,因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这种画法在当时的宫廷里很快便普及开来。清代仕女画的取材较为广泛,却很难见到普通的民间女子,大都以社会地位较高的妇女为主。而这样的单一主题,却反映出了帝王权贵对身份地位高贵女性的偏爱,而宫廷画师们往往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取悦帝王权贵。焦秉贞身为宫廷画师,其作

5、品亦有类似之处,往往采用工笔画的方式,使用浓淡的手法来进行描绘。仕女图(图1)所绘的两个女子,一个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吟诵诗词;一个正坐在一张椅子上,顾盼微笑。她们圆润的脸庞、细细的眉毛、修长的身材,给人以一种“弱柳扶风”的感觉。其笔法精巧圆滑、色彩鲜艳,作品中的布置运用了圆弧,使得画中的景色随着扇形的曲线缓缓展开。画面的布置简洁,运用欧洲为焦的透视手法,以及近大远小的作画法则,对构图的深度和对景物、人物的描绘都进行了完美的渲染。虽然只是一幅很小的画卷,但焦秉贞还是做出了大片留白,将中西方的绘画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总而言之,焦秉贞的画作总是流露出一种中国风,他大部

6、分的画作,除对建筑略有透视之外,全幅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用留白,表现出“写意”的传统,令人浮想联翩。2 .冷枚冷枚是焦秉贞的徒弟,在仕女图绘画上也颇有造诣。他的仕女画在继承了清代宫廷工笔浓墨重彩的特点外,还继承了其老师的绘画技巧。但是他的画作不喜欢大片留白,般会描绘亭台楼榭之类的建筑物,或者桌椅盆景之类的装饰。无论是建筑还是人物,都会按照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方式来进行描绘,而在整个场景中也会利用透视原理来增强空间的效果。如仕女图(图2)所示,这幅画整体被分成了两个焦点,每个焦点中都有三位大家闺秀。她们衣着光鲜、神情慵懒,像是在低磬交谈。画像上的女子,瓜子脸、宽额头、八字眉,细眼、细颈、削肩,这些

7、特点都是冷枚的经典人物特色。装饰上,她们头戴点翠发簪,领口和胸口的图案,更是精致繁复、尽显尊贵。冷枚的女性面孔都采用了明暗的手法,他的作品保持了淡淡的光影,让画中仕女的五官显得更加立体、更加丰润。冷枚是一名将中西方绘画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家,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在宽大的画卷上,或是在折扇上,都显得格外秀美,而那些画中的景象,更是别具一格。他在画中会使用颜色的深度来呈现立体感,桌子、茶几等则会使用透视法,但在桌子上摆放的某些物件仍然是运用中国的传统散点透视法。(二)民间职业画家作为一名民间职业画家,钱慧安的扇面画造型颇具特色,女子大多是细长的眼睛、弯弯的眉毛,面带微笑,额头、下颌较窄,

8、中部较宽阔,看起来给人一种慈祥之感,取景也是民间常用的题材。钱慧安将西方的艺术手法融合到了自己的画作之中,但总体不会偏离传统。在可怜最是牵衣女(图3)中,一农妇肩担耕锄正欲去劳作,却被身后的孩儿紧紧拽住衣襟。人物神情生动,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孩儿的依依不舍之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身后高树枝叶萧瑟,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屋舍一角,愈加映衬出这份悲凉之感。在这幅画作上,作者运用不同的手法来勾勒人物的脸部细微变化,不同的衣纹、石台墙壁的纹理,以及景物的处理,呈现出来的都是不同的风格,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日常琐碎的人生细节的深刻洞察。作为专业画师,钱慧安的作品虽然褒贬不一,但他的画技却是毋庸置疑的。他用的是雅俗

9、共赏的画法,而他的创作主题也来自民间,力求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迎合他们的审美,因而成为艺术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三)文人职业画家1 .费丹旭在费丹旭的作品中,仕女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女性。费丹旭选择的角色并不是什么温文尔雅的宫中贵妇,都是普通的女子。费丹旭画中的女性都是清丽脱俗、身材曼妙、气质妩媚的,他用线条勾勒,画面素净、取材巧妙、布局巧思,构成了一种新的画风,被称为“费派工仕女出游图(图4)为费丹旭绘制的一件扇面,画上有两名少女,她们并肩而立,后面是一匹白色骏马,一名少女正恭敬地搀扶着另一名少女。马上的这名少女,生得秀美,圆脸,细细的眉毛,身材窈窕,颇有几分“病态美人”的味道,与清代士大

10、夫心目中的“美人”形象非常吻合。不过,从她们的动作、神态和衣着上,就能轻易地判断出这两名女子的身份地位。在这张仕女出游图里,费丹旭没有受到折扇扇面的限制,相反,他将自己的构图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景越藏,境越深”,画里的景物虽少,但却不显得单调枯燥,虽然内容不完整,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费派”是当时社会对费丹旭的尊称,费丹旭的仕女画在清代绘画历史上独树一帜。他在折扇方面也颇有造诣,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都融入画笔中,而且折扇的形状也很精致。2 .改琦改琦是清代有名的仕女题材画师,他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在红楼梦图咏上创作许多年,甚至连红楼梦的插画都受他的影响。他喜欢用兰叶描,和费丹旭一起合称“改费”。改

11、琦的仕女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己经成为满族的美学范例,其作品中的仕女吸取了历代仕女图的画风,并将唐寅“雅韵婉丽”与仇英的“工细秀逸”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用笔。他用笔细腻、用墨写意,塑造出一种纤细清瘦、体态婀娜的女子形象。改琦的扇面画,延续了清代常见的“病弱”仕女特征,而他的人物则褪去了庸俗的妆容,更多的是重视表现内心的情绪,而“秀雅清逸”的女性形态特征则成为清中期之后的理想创作范例。三、结语本文以宫廷职业画家、民间职业画家和文人职业画家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他们在清代仕女扇绘画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这三类具有代表意义的画师,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也都并非以往的

12、传统女性形象,而是回归现实,以现实中的女性作为入画的对象,再融入自己的想象,使其画作能够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画师所创作的仕女扇,在其艺术上既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又善于利用和吸收其他艺术的优势,从而使得其作品更为精美。参考文献:秦欣欣.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清代仕女画J文艺生活(上旬刊),2021(06):52-55.2文烁.清代仕女画中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J.收藏与投资,2021,12(02):125-127.3周昊.浅论清代宫廷仕女画的新特点J.大众文艺,2019(23):122-123.4翟海月.费丹旭:仕女画“时尚坐标”5.理财,2020(04):69-71.5冯维,张倩.冷枚仕女画艺术风格研究J东方收藏,2020(01):58-61.网金影村.清宫艺术中的美人论焦秉贞仕女图册(英文)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19,2(02):246-261.7李新生,田薇沦.论改琦仕女画中的忧郁主题及其艺术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1):132-1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