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产业概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蔬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产业概况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果蔬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产业概况分析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加大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力度,建全鲜品清洗、分级、包装、加工、保鲜、冷链运输等全产业链体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形成以楚雄、玉溪、红河、曲靖、大理等州市为重点的果蔬产业集群。一、发展成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比重稳步维持在10.7%12.5%之间,较十二五期间的6.6%-10.6%,实现大幅提升,支柱产业作用进一步凸显,营收规模由2015年的1038.O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517.7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比重由1.0%提升至1.8%o20162020年,全省规
2、模以上食品工业以占全部工业5.9%的资产创造了I1.0%的主营业务收入,完成了12.2%的利润总额,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保持在11%以上。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全省食品工业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基调,坚持去产能、去杠杆、淘汰落后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骨干企业营收能力普遍增强。20162020年,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47.9亿元,占全部食品工业的66.5%,体现产业投资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两大制造行业发展指数呈现上扬势头,主营收入利润率、现价产销率明显提高,占食品工业年度工业销售产值比重提升至45%以上。品牌战略扎实推进,通过连续三届组织开展10强
3、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活动,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53家入选企业占全省规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0.8%,成为全省行业发展的领头雁;41家20佳创新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4%,成为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食品交易会、博览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果展等,不断强化市场拓展。随着育龙头、创品牌措施不断深化,涌现出一批全国性知名品牌,大益牌7542生茶持续多年成为双十一行业线上销售冠军,嘉华鲜花饼成为全国性知名伴手礼,昭通苹果、褚橙等成为全国高端水果的代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省直各部门凝聚共识,强力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绿
4、色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政策措施等政策出台,鼓励支持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新建厂房及购置设施设备,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质量控制投入。建立起金种子企业梯度培育库。聚集效应初步显现,通过政策引导加速优质资源向优势产区和重点产业配置,优化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化,动海工业园区、七甸工业园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成为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型主战场,一县一业有力创建。实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小微企业上规升级、民营小巨人企业动态培育等梯度培育工程,精准招商力度不断加强,蒙牛乳业、今麦郎等一批企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省规上食品企业达到1065家,
5、下关沱茶、宏斌食品、绿A生物等企业进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当前,全省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产业链经济效益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精深加工程度低,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龙头企业引领能力不足,集群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市场拓展能力弱,部分农产品原料工厂、初级加工、就近销售主导格局未得到根本改变;服务保障体系尚需完善,绿色食品产业链供应链总体水平有待提升。二、基本原则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突出发展专业化、绿色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园区,推动食品加工向设施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全产业链构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体系。坚持企业主体,强
6、化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推广先进技术集成应用,提升骨干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发绿色、健康、高附加值产品。坚持品牌引领,强化政企联动、政商协作,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培育发展知名企业和品牌,打造品牌集群,全面提升云南绿色食品美誉度和影响力。坚持创新驱动,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食品产业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赋能,支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食品科学研究,围绕重点产业开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绿色食品,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坚持安全为本,坚持依法治企,质量强企,诚信塑企,创新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机制,强化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推进实施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7、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三、指导思想锚定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落实抓有机、创品牌、育龙头、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六项举措,全力实施一二三行动,以加快重点产业培育为着力点,以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为核心任务,以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大工程为路径,培育一批进入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主体,着力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做优品质,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子,为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四、保障措施(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服务快捷通道,优化审批清单和权力清单。支持产业创新发展,就食品工业重点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等重点发展方向,
8、安排有关资金专项支持,推动重点企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级化发展,支持有发展基础的龙头企业率先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支持重点食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节能改造、污水处理管网和物流网络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食品加工业发展政策措施,支持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新增厂房等建筑物,加大生产设备设施、技术改造设备设施及科研、环保、质量控制设备设施等投入。完善项目促进机制,多部门协同联动促进、靠前服务,做好项目准入、审批工作,加快项目申报和获批速度,推动重点项目产业化进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
9、强引智工作,建设省食品工业咨询智库系统,构建专家咨询机制。优化人才配套政策,结合云南省人才引进计划,推动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实现从单一项目研究向师资力量、实验室共享、人才交流等全方位合作,构建有利于研发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重视高端人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构建面向本地食品工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依托本地院校,加快基础研发人员、工程师、产业工人等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熟悉国家法规、本地资源优势和国内外食品产业发展态势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四)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方式手段招商,发挥好沪滇扶贫协作机制以及滇浙合作机制作用,主动对接长三角、
10、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内重点区域,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落实各项财税、金融和土地支持政策,充分整合发挥创业引导基金和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提高资金投放集中度和使用效益,支持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绿色食品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政策支持、地区布局、要素保障及推进落实等问题。(五)拓宽产业融资渠道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壮大各类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和合作发展基金,吸引现有基金参与股权投资,建立云南省及各州市投资重点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食品产业。丰富各类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金融
11、企业开展股权、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方式,增加食品企业综合授信额度,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引导中小微食品企业以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融资。(六)完善开放融合发展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拓展与东盟、以色列等邻近国家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领先区域的交流合作空间,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组团参加国际化展销活动,开拓产业发展空间。搭建企业与创新主体对接平台,积极举办云南绿色食品、高原特色食品等资源开发相关的创新创业、工业设计、专利发明等各类竞赛,引导高校、协会、团体组队参赛。创新开展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跨地域的大学生食品创意设计交流大会,加强与高校互联互访,助推创新主体及优
12、秀成果对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七)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管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对食品生产实施风险分类和分级管理,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不合规、非法添加、超范围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推动企业建立企业标准公开承诺制度,鼓励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管共治,推进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五、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关系营销更为关注的是维系现有顾客,丧失老主顾无异于失去市场、失去利润的来源。关系营销的重要性就在于争取新顾客的成
13、本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有的企业推行“零顾客叛离”计划,目标是让顾客没有离去的机会。这就要求及时掌握顾客的信息,随时与顾客保持联系,并追踪顾客动态。因此,仅仅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还不够,必须分析顾客产生满意感和忠诚度的根本原因。由于对企业行为绩效的感知和理解不同,表示满意的顾客,原因可能不同,只有找出顾客满意的真实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维系顾客。满意的顾客会对产品、品牌乃至公司保持忠诚,忠诚的顾客会重复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不为其他品牌所动摇,不仅会重复购买已买过的产品,而且会购买企业的其他产品。同时顾客的口头宣传,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此外,满意的顾客还会高度参与和介入
14、企业的营销活动过程,为企业提供广泛的信息、意见和建议。六、市场细分的原则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无论消费者市场还是生产者市场,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意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可实现性可实现性即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易于进入,根据企业目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条件能否通过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例如,通过适当的营销渠道,产品可以进入所选中的目标市场;通过适当的媒体可以将产品信息传达到目标市场,并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适当的方式购买到产品。(二)可营利性可营利性即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具有能够盈利的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值得营销者为之设计
15、一套营销规划方案的尽可能大的同质群体。例如:如果专门为2米以上身高的人生产汽车,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就是不合算的。应当注意的是:需求量是相对于本企业的产品而言,并不是泛指一般的人口和购买力。(三)可衡量性可衡量性表明该细分市场特征的有关数据资料必须能够加以衡量和推算。比如在电冰箱市场上,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更注重价格,有多少人更重视耗电量,有多少人更注重外观,或兼顾几种特性,当然,将这些资料予以量化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运用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四)可区分性可区分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女性化妆品市场可依据年龄层次和肌肤类型等变量加以区
16、分;汽车市场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年龄层次等变量进行区分。七、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管理实质就是品牌资产管理。品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品牌资产投资和利用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企业的品牌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监控品牌运营状况,设计或参与设计品牌,申请注册商标,管理品牌或商标档案,管理商标标签的印制、领用与销毁,处理品牌纠纷、维护商标权,协助打假,品牌全员管理教育等。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反映了在品牌运营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和品牌经理制两种。(一)职能管理制职能管理制是在西方盛行于20世纪20-50年代的品牌管理制度(当然,许多
17、企业至今仍很钟爱)。作为品牌管理制度,其主要做法是,在企业统一领导、组织与协调下,品牌管理的职责主要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亦即,在职能管理制度下,有关品牌的决策与计划都由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分别执行。(二)品牌经理制品牌经理制诞生在美国宝洁(P&G)公司。宝洁产品在全世界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成功的原因除了160多年来一直恪守产品质量原则之外,品牌经理制的灵活而有效运用也是重要成因之一,甚至也可以说,其核心理念“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品牌经理制(管理系统)是宝洁公司品牌运营的重要基石。品牌经理制在20世纪30年代
18、问世于宝洁公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品牌经理制被认为是从事多品种经营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品牌运营的规范组织形式。许多消费品生产企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企业)都学习宝洁公司,纷纷采用品牌经理制。美国庄臣公司、美国家用品公司等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大公司都先后采用了品牌经理制,主要是因为品牌经理制有许多“职能制”所不具备的优点。第一,品牌经理制比职能管理制具有较强的品牌运作协调性。在品牌经理制下,企业委任品牌经理负责某品牌运营全过程,具体负责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协调该品牌产品的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推读,减少因未能考虑整体利
19、益、不熟悉整体情况而产生的盲目性和分散性。第二,品牌经理制有利于达到品牌定位目标,快速实现品牌个性化。在职能制下,常因互相扯皮、办事拖拉而致使品牌运营各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而品牌经理制相当程度地克服了这些弊端。第三,品牌经理制有助于长期维系品牌整体形象。由于品牌经理是专司品牌运营之职,监控品牌运营状况与市场变化是其重要职责,加之品牌经理制下协调性增强,使得品牌运营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加强。品牌经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品牌经理及品牌管理部门与生产、销售和财务等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问题。实践中,由于职权定位不清晰,很多品牌经理对自己的角色比较模糊,进而招致责
20、难,使品牌经理的作用受到限制。此外,对品牌经理的业绩考评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八、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一一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
21、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九、制订计划和实施、控制营销活动对目标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的思考与决策,最后要形成营销计划,作为营销行动的依据。“营销计划”是一个统称,一般分为品牌营销计划,即关于单个品牌的营销计划;产品类别营销计划,关于一类产品、产品线的营销计划,已经完成、认可的品牌计划应纳入其中;新产品计划,在现有产品线增加新产品项目、进行开发和推广活
22、动的营销计划;细分市场计划,面向特定细分市场、顾客群的营销计划;区域市场计划,面向不同国家、地区、城市等的营销计划;客户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主要顾客的营销计划。这些不同层面的营销计划,相互之间需要协调、整合。从时间跨度看,营销计划可分长期的战略性计划和年度营销计划。战略性计划要考虑哪些因素会成为今后驱动市场的力量,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境,企业希望在未来市场占有的地位及应采取的措施。它是一个基本框架,由年度营销计划使之具体化。必要时,企业需要每年对战略性计划进行审计和修订。制订营销计划之后,企业或战略业务单位需组织力量落实,并对营销进程进行控制,以保证达成预定的营销目标。十、品牌更新与品牌扩展(-)品
23、牌更新品牌更新是依据对品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品牌,塑造品牌新形象的过程,其实质是对品牌补充能量。品牌经过更新(品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等),可以赋予它以更富有针对性的消费意愿与消费意境。因此,品牌更新是品牌运营的阶段性调整。品牌没有市场生命周期,但这决不意味着经品牌设计而生成的品牌就一定能持续永久。受竞争者品牌逼近(竞争者品牌与本企业品牌定位接近,侵占了本企业品牌的市场份额)和部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改变对本企业品牌的信任,转购竞争者品牌的商品,使本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等原因的影响,即使某一品牌在市场上的最初定位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也需要重新定位。当然,若品牌最初的
24、定位不理想,就更应该及时进行品牌更新。一个品牌能否久远,不仅仅取决于最初的品牌定位和品牌设计,而且还决定于品牌的阶段性调整。适时、适当做法的品牌阶段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Mar1.boro”正是成功的品牌更新,使其由最初的女性化十足的香烟转变成有“拼搏、挑战、超越自我”的“真男人”形象的香烟,最后成为世界第一烟草大牌。品牌更新也可对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进行更新。联想将“1.egend”改成了“1.enovo”。(二)品牌扩展统一品牌、个别品牌、分类品牌,不管企业选择了哪一种,经过科学而有效的运营实践都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那么,一个品牌获得了较好的市场信誉、赢得了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以
25、后,该品牌是否可用在其他产品上而使该品牌得以拓展或扩展呢?这也是品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品牌扩展,也称品牌扩张或品牌延伸,主要是指企业将某一知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扩用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完全不同的产品上,以凭借现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例如,中国海尔集团成功地推出了海尔冰箱之后,又利用这个品牌及其图样特征,成功地推出了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新产品。1、品牌扩展与品牌增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牌扩展受到西方企业的特别厚爱。许多企业都把品牌扩展看作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许多跨国公司都采用品牌扩展来拓展市场,如“三菱”“惠普”等。在我国,“海尔,,“美的”等一些知名品牌也先
26、后运用品牌扩展策略获得了理想的营销业绩。之所以品牌扩展受到品牌运营企业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是因为品牌扩展可使品牌在利用中获得增值。实践证明,品牌扩展有利于降低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可以使新产品借助成功品牌的市场信誉在节省促销费用的情况下顺利地进占市场。原品牌的良好声誉和影响,可以对扩展产品产生波及效应,从而有助于消费者对扩展产品产生好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某些事物的偏好、好恶具有传递性,即所谓爱屋及乌。对品牌而言,消费者通过对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认可到对品牌产生好感,甚至是忠诚,由此使品牌成为有拉动消费者需求能力的品牌,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这是品牌能成为扩展品牌的重要条件。当某一受消费
27、者欢迎和依赖的、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品牌“放大”或“复制”“克隆”到新产品上,就会使消费者在短期内消除对新产品的排斥、生疏和疑虑心理,进而以较短的时间接受新产品。2、品牌扩展的形式不言而喻,品牌扩展的目的是借势原有品牌实现品牌利益最大化(增值)。如此,品牌扩展有三个维度,一是借助新品类的品牌扩展,二是依赖新市场的品牌扩展,三是通过产品线延伸(副品牌)的品牌扩展。在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产品方面,华为消费者业务将坚持精品战略,以差异化创新,勇敢打破看似不可能的各项技术极限,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喜悦,与全球消费者一起以行践言,实现梦想。其实,产品线延伸,既有可能面对不同的市场(人群、区域等),
28、也可能属于同一类但不同质地不同功能,类似于扩大新品类。至于华为手机从中国扩展到美国则属于第二种品牌扩展形式。同理,三星将手机扩展到中国、美国,苹果手机进入中国、日本都属于依赖新市场的品牌扩展。需说明的是,品牌扩展,无论哪种形式,可以由企业自身努力完成,也可以通过品牌授权、特许经营等形式来实现。(S)品牌授权与特许经营1品牌授权品牌授权是一种契约性书面许可,允许一个品牌用于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的特定产品。也就是说,品牌授权(或称品牌许可),是指品牌的拥有者(授权方)在一些商定的条款(如使用品牌的商品类别、商品销售的地理区域和使用的时间段)的基础上,通过有关协议,允许被授权方使用授权方的品牌生产、销
29、售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并向被授权方收取商定数额权利金的营销方式。当然,授权方要给予人员培训、组织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协助。品牌授权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商品授权、促销授权、主题授权等。被授权商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授权商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获取品牌授权。授权方可以直接与零售商、授权代理商、被授权方或者销售促销机构进行交易。品牌授权有利于扩展营销企业的产品组合,提升品牌影响力。显然,通过品牌授权能够给授权方带来新的收入来源,这是品牌授权的最大益处;其二,品牌授权可以借助被授权方的积极努力,扩大原有产品的市场边界;其三,品牌授权可以扩展到新的业务领域,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此相对应,被授权方也
30、在品牌授权过程中受益:(1)借势授权方品牌(包括声誉、技术体系、渠道关系等)有助于提升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增强市场竞争力;(2)获得零售商(销售渠道)的认可与接纳,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3)最有效地学习知名品牌的经营模式(包括技术、管理等)来带动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2、特许经营(1)特许经营以品牌为核心。特许经营以运营同一品牌为核心,受许人(加盟者)可以在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使用特许人的品牌及维系品牌的各种专有技术、管理方法或体系等。特许经营作为知识产权的总体转让,实质上说就是一种以契约方式构筑的特许人与受许人共同借助同一品牌在同一管理制度体系约束下,实现市场拓展进而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营销方式。品牌
31、是特许经营存在的基础。不可否认,特许经营是以特许人与受许人双赢为必要条件的一种合作方式,而双赢的基础是品牌。试想,如果没有强势品牌,就不可能实现双赢,因为理智的受许人不会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未来发展寄托在不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上。只有存在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品牌,品牌所有者和使用者才可能借助该品牌实现双赢或多赢,也才存在特许人和受许人或加盟者。品牌的增值是特许人与受许人的共同目标。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是特许经营成立的客观基础,特许双方的利益也系在了品牌在市场的表现上。若特许双方共用的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拉动能力,那么特许双方从中获得的收益就多;相反双方的收益则少。可见,品牌的价值提升是特许经营双方共同
32、的期望,也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2)特许经营是品牌扩展的重要方式。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以其优质的服务、整洁明快的用餐环境、可口的快餐口味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他们的成功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都成功地应用了特许经营方式。可以说,没有特许经营,麦当劳和肯德基快餐店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在全世界繁衍,也难以成为全球品牌。对特许方来说,特许经营可谓是一种低风险、低成本的市场拓展模式。一方面,特许人可借助他人的财务资源实现品牌扩展和市场拓展。在特许经营方式下,新开设的每一家特许经营分店加盟店都不需要特许人投资而是由受许人(加盟者)出资,受许人对该加盟店拥有所有权。这就使得特许人能以更快的速度扩展业务、拓展市场而不受资金限制。另一方面,特许经营可使特许人节省人力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不言而喻,企业扩大经营业务、拓展市场需要大量人力,而特许经营方式的人员管理、日常经营管理均由受许人承担,如加盟店的员工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等都由受许人完成。这就使特许人节约了经营管理成本,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声誉提升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