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八下第一单元教案第4课 灯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八下第一单元教案第4课 灯笼.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题4.灯笼课型自读课学习目标反复朗读课文,争取成诵,在此过程中1 .把握文脉。2 .理解排比反复等修辞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3 .体会抒情与描写在表现生命律动力量的作用。学习重点理解文中排比反复等修辞的运用,体会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律动的力量。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说明:课本的阅读提示非常精彩。不妨让学生默读课文,诵读“提示”,再据提示细读课文,又诵读“提示”,往复体会提示的点评之功。老师可尝试不作任何分析,让学生静静读,老师只适时回应学生的疑惑。字词的积累在学生反复阅读文章
2、后进行。以下设计,供参考。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萧的灯笼。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此环节要灵活处理,随文教字词。提供参考内容,老师们根据需要取用)1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磬旋(w6)幽旭(qido)霍季姚(PiGO)怅州(ChangWdng)2 .词语解释斡旋:调停,调解。家来:方言,即回家来。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幽悄:幽深寂静。3.走近作者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
3、,散文家,教育家。(背景资料宜在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呈现,如理解结尾部分的内容,学生可能有障碍,此时再提供,还要适当补充20世纪30年代国弱背景,帮助理解“我愿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应该数火反,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由此,体会文章的大气。)(二)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1 .指名读,思考: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不散”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着这个线索作者写了哪些事?体会“形散”特点。2 .明确:线索:灯笼以灯笼为线索,作者写了以下这些事:(1)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2)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4、;(3)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4)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5)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6)在纱灯上描红;(7)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8)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圈点勾划,选择你认为写得最有画面感的,或最美的,或最聚情感的细节作旁批,从选词、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体会灯笼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1)学生自由品读。(2)交流阅读感受。如: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赏析:“活活”“皎洁”“如沸”让人浮想,将“灯笼”的光与
5、“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又如: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赏析:“挤着”,化无形为有形,用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显得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2.朗读“阅读提示”第二段内容,从文中的描写或叙事中体会灯笼寄托的情感。理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赏析以下句子:(1)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3)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
6、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4)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5)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明确: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灯笼激发着爱国热情,四、联系背景,体会家国情怀。1.朗读“阅读提示”第3段,联系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最后两段,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交流点拨】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板书设计灯笼吴伯箫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文章线索:灯笼忆灯笼:忆祖父、母亲念乡情、民俗爱灯笼:指夜路、暖人心凭今吊古爱国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