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试题2.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57466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性测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阶段性测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阶段性测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阶段性测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阶段性测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性测试题2.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阶段性测试题二(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1.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以下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解析: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揣摩兴亡更替、荣辱盛衰的规律。历史既有着惊人的相似和轮回,也有着新的变化和开展。不知道历史,不明白客观规律要不得,但是完全相信故去的经验和方法,也不见得行得通,应选D项。A项错在“历史可以重演“,B项错在“不能以史为鉴,C项错在“无

2、须学习古人”,因此排除。答案:D2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土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那么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县的地位比郡高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县的出现比郡早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A.B.C.D.解析:根据材料中“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知,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并且县的地位比郡高。县的出现比郡早,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此题选A项。答案:A3 .商鞅变法以农求富,以增强经济实力,以下与之相关的措施不包括()解析:B项反映的内容是军事方面的改革,与增强经济实力、以农求富无

3、关。答案:B4 .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开!(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D.保护私有财产解析:根据题中“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可知,商鞅变法严禁私自移动田界,这就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所有权,表达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所以此题选D项。答案:D5.1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秦国的法律。从材料可知,

4、秦国的法律规定: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与父母分居,否那么就要受到“倍其赋”分割财产”等处分,这与传统宗法制下由嫡长子继承家庭中的政治地位和主要财产相悖,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分析选项,A项与题干无关,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而材料表达的是家庭问题;B项与史实不符;D项君主专制是秦统一后出现的,故排除。所以应选C项。答案:C6./国时期,最能表达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D.封建城市的兴起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与分析。解题关键是理解战国时期改革的本质特点是确立封建制度,新兴地主夺取统治权,其在政治

5、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君臣位置的更替,据此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应选B项。答案:B7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那么出分,家贫子壮那么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8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解析: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这些措施进一步开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应选C项。答案:C8.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起云涌,管仲、商鞅、吴

6、起等改革者的变法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富国强兵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C.开展封建经济D.推动社会转型解析:B项表述错误,管仲改革只是维持原统治阶级的统治;C项与D项只是客观效果,错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是有很强实力的诸侯国,管仲、商鞅、吴起等改革者的改革,主要目的就是富国强兵。所以A项正确。答案:A9. 盛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途径。以下改革实现解放生产力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的有()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A.B.C.D.解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该题中的关键要求是“解放生产力或推

7、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所以根据史实,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是封建化改革,俄国与日本的改革属于近代化改革,四项都是,故D项正确。答案:D10.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此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这一记载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当时土地可以买卖B.在当时土地禁止买卖C.在当时土地私有出现D.在当时农业水平提高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在公元前569年,土地可以买卖。这一时期正是春秋时期。因此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土地私有的出现。其他三项只是外表现象。答案:

8、C11.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理解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牛田”水通粮令严政行可看出,A、B、D三项都是秦国强大的原因。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因此选C项。答案:C12. 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A.是否加速井田制

9、瓦解B.是否涉及赋税制度C.是否涉及军事制度D.是否触及上层建筑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春秋时期的改革有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等,与此相比拟,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实行军功爵制,废分封,行县制,触及了上层建筑,答案为D项。答案:D13商鞅在被人诬告后,携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呼!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A.推行县制B.法律严酷C.奖励军功D.燃烧诗书解析:旅店拒绝商鞅投宿,是因为害怕被牵连而受到严酷法律的惩治。答案:B14 .限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

10、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汆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以下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时,成为盗贼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解析:C项和D项不符合材料及李悝变法的史实,战国处于封建社会形成、各国竭力通过变法加强地主阶级专政和中央集权时期,所以A项不正确,B项正确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及生产关系巨变下的社会震荡一一由重视血缘氏族

11、保护的奴隶变为受封建地主剥削的农民,社会下层的失势,导致社会的动乱。答案:B15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厚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燃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此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分”的意思,”生分的意思是指冷淡疏远,根据选项只可能是由于连坐制度和告密制度的缘故,所以综上所述此题答案只能是D项。答案:D16 .启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

12、身的落后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D.东方六国的经济开展程度不及秦国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依据所学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地方进行严格管理,故出现题干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当时的秦国实际情况不符;C项说法错误,普遍实行的是法家思想;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答案:A17 .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管仲”利出一

13、孔者,其国无敌”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等可知材料主旨,即在强调“一孔的重要性。结合管仲代表的是法家思想,“一孔,即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深刻反思”,明显错误;B、C两项属于无关项。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此题正确答案选D项。答案:D18 .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和齐国“相地而衰征的共同影响是()增加了国家收入成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确实立A.B.C.D.解析:“初税亩”和“相地而衰征,都在咸认私田合法的根底上,实行按土地的实有数目纳税,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收入,另一方面咸认了土地私有,从而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确实立。答案:C19 .先秦诸子中有人

14、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 “弱者,道之用C.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解析:材料的大意是:伏羲、神农实施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据此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此题正确选项为D项。答案:D20. ?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与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A

15、.齐国的管仲改革B.鲁国的“初税亩C.魏国的李悝变法D.楚国的吴起变法解析:注意题目中的“管子”这一关键信息,材料反映了管仲改革提高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使齐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答案:A二、1选择题(40分)21. (20分)历史图片表达出鲜明的历史史实。材料一:材料二:请答复:(1)材料一揭示了商鞅变法得以推行和成功的原因,请结合材料信息加以归纳。(9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各有何作用?(11分)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支持,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南门徙木”反映商鞅老实守信取信于民;改革前与反对派论战为改革统一思想,并坚决统治者的决心。(2)措施及作用:废井田,

16、确立土地私有制,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开展农业生产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有利于农业生产开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取消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2. (20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未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一一?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

17、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一一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那么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人民版教材材料四: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

18、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请答复:(1)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材料一中是如何表达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4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各适应了哪个阶级或阶层的政治需要?(4分)(3)根据材料一、三,比拟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内容中经济政策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对本国经济开展和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4)材料四中对梭伦的不同评价主要围绕哪一问题?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评价?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6分)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商

19、鞅变法的政治方面的内容及实现这一内容的措施。答复时,首先要梳理商鞅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内容,然后结合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及所学分析解答此间。(2)此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中划分等级的主要依据及结果。答复时,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归纳出其标准,然后联系两次改革的背景阶级结构的变化和材料分析谁是受益者。同时注意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的提示。(3)答复时要联系两次改革的背景、两国的经济开展特点及材料“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

20、徭役)、”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鼓励橄榄油出口解答政策。分析影响,要结合改革的背景、改革内容及以后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及材料综合分析答复。(4)此题主要考查对梭伦改革的评价问题。答复时要紧密结合材料。如材料“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这样关键的提示语评价的问题。联系材料“因为这些人借了钱,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及所学相关内容答复原因。对于启示,只要自圆其说即可,符合改革的实际情况即可,不可面面俱到。答案:(1)表达: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2)标准:军功大小;财产多少。有利:新兴地主阶级;工商业奴隶主。(3)政策:重农抑商;鼓励开展工商业。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开展,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根底;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开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问题:借债购地的人因解负令而成为富翁。原因:奴隶主贵族利益受损害,必然不满和毁谤;平民获得一些权益,拥护梭伦。启示: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有人得益,有人受损并带来不同的议论。要重视措施出台保密工作,防止少数人提前谋取私利。(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