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课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管理课程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机电设备的管理作者:院校: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学号:指导老师: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开展的需要,企业装备愈来愈向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电子化等方向开展,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设备事故停车停产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平安,甚至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开展。因此,对企业中的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意义重大。机电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等有效措施,逐步做到对企业设备的设计、制造、选购、安装、使用、维修、改造和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以追求机电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发挥设备综合效能最
2、高为目标。管理是时代的灵魂,我们必须要学会它,掌握它。新世纪的到来,为管理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也对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正是我们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可持续开展、工作内容目录引言2第一章机电设备管理41.1机电设备管理的根本职能41.2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范围41.3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4第二章机电设备管理的分类及介绍62.1 机电设备管理的分类6第三章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内容73.1机电设备凭证管理73.2 机电设备数据管理93.3 机电设备定额管理143.4机电设备档案与资料管理143.5现场平安管理20第四章机电设备管理可持续开展之路21第五章机电设备
3、管理的重要意24参考文献27第一章机电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1.1 机电设备管理的根本职能合理运用设备技术经济方法,综合设备管理、工程技术和财务经营等手段,使设备寿命周期内的费用/效益比(即费效比)到达最正确的程度,即设备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1.2 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范围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
4、作。设备运动过程从物资、资本两个根本面来看,可分为两种根本运动形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和资本运动形态。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是从设备的物质形态的根本面来看,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本运动形态,是从设备资本价值形态来看,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自己的措施和运用等,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是两方面管理的综合和统一,偏重于任何一个层面的管理都不是现代设备管理的最终要求。
5、1.3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的科学管理,即实行从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管理和使用期管理两个阶段。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设备在正式投产运行前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设备在选型购置时,应进行充分的交流、调研、比拟、招标和选型,加强技术经济论证,充分考虑售后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选用综合效率高的技术装备。设备的使用期管理分设备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设备的初期管理一般指设备自验收之日起、使用半年或一年时间内,对设备调整、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以及操作、维修人员培训教育.维修技
6、术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全部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固定资产档案、技术档案和运行维护原始记录。设备的中期管理是设备过保修期后的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中期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维护费用,得到较好的设备投资效果。设备的后期管理指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报废阶段的管理工作。对性能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设备老化、故障不断,需要大量维修费用的设备,应进行改造更新。企业设备管理应当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开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方案检修相结
7、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那么,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平安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为企业的生产开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效劳。第二章机电设备管理的分类及介绍2.1 机电设备管理的分类设备管理分为自有设备管理和租赁设备管理。自有设备按照设备旧、使用台班进行自有机械费的核算;租赁的机械费按照租赁时间和单价核算机械租赁费;自有机械使用费、机械租赁费共同构成工程工程的机械费,进行本钱核算。1 .自有设备管理系统根据设备使用方案进行设备的调配,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合理调配设备
8、资源,保证工程顺利施工,主要处理现场设备的日常管理及机械费的核算业务。主要包括:使用方案、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设备台帐管理、设备使用、设备日常管理、机械费核算等。2 .设备租赁管理根据工程预算和整体进度方案,结合自有设备情况制订设备租赁方案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根据租赁数量、租出时间、退租时间、租赁单价核算租赁费,根据租赁费、赔偿费结合工程工程进行机械料费的核算。主要包括:租赁方案、租赁合同管理、设备进场、机械出场、租赁费用结算等费用结算支付。设备管理根底工作(IS09000验证的设备管理内容)第三章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内容3.1 机电设备凭证管理1 .含义:在设备的技
9、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中,用于记录设备管理和技术活动,以及经济核算,并明确管理各方责任的书面证明,就是设备管理凭证。2 .凭证设定原那么(活动的依据,保证作用)(1)满足需要的原那么(2)简明适用的原那么(3)科学标准的原那么。3,凭证设置要求(1)一般设置成表格形式,一张表格有固定栏目和每次要填写栏目,固定栏目包括标题、表头、各种线格和文字说明等,标题要意思明确,语言简炼;填写栏目,要求数据来源可靠,易于收集,并要考虑最大的可能值,留有足够的空格余地。(2)凭证是随着设备物流和价值流的流向而传递的。传递过程中,有的环节需要保存作为依据,所以凭证的联次设计要合理,并在每一联上注明所缴存的部门。(3)
10、凭证格式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4.凭证的具体管理要求(D明确凭证的管理部门(科、组)(2)明确凭证的设置单位和设置程序(3)明确凭证的启用、检查、监督方法(4)明确凭证的填写,使用部门和人员(5)明确凭证的审核(6)明确凭证的传递和保存方法。5.设备凭证参考1 .设备前期管理凭证(1)设备购置(更新)凭证设备购置(更新)申报表年度设备购置(更新)方案工程明细表(2)设备订购凭证设备订货合同书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单设备入(出)库单(3)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凭证安装调试记录机械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单设备资产转固交接验收单2 .设备使用期管理凭证(1)设备状况交接班记录(2)关键设备点检卡保养检查
11、记录设备一级保养记录卡设备二级保养登记表定期精度、性能测试记录(4)精密封点泄漏检查记录润滑换油记录(6)设备维修管理凭证维修通知单修理记录单设备修复试运转记录单修理质量检验单修理费用核算表(7)设备事故报告单(8)特种设备平安鉴定凭证(一般由劳动局鉴定)压力容器检验产品平安质量监督检验证书特种设备使用证。设备技术改造凭证生产设备封存申请表设备技术改造验收单(10)设备资产管理凭证生产设备封存申请表生产设备启封申请表设备租赁合同书设备报废单32机电设备数据管理1.含义数据管理是指通过对数据收集、处理加工和解释,使其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有的信息仍是以数据表示的)。它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分类
12、、排序、检索、修改、存储、传输、计算、输出(报表或图形)等这一整个过程。设备数据,主要指设备管理与维修领域内所产生的数据。2、设备数据管理的作用(1)通过对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保证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正常进行,保证设备完好,为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供可靠保证。(2)通过对价值流(设备采购、维修等费用)的数据管理,使各级人员及时了解设备各项费用的发生及流向,进行费用控制;同时,通过对凭证上的数据与实物核对,防止资产流失。(3)通过统计与分析,计算和输出各种数据值与目标值对照,采取措施控制超标指标,并为管理部门制定设务管理工作目标、工作方案、维修决策等提供依据。3 .数据管理内容确实定方法(1)用系
13、统思想进行数据管理(2)确定数据的管理范围(3)确定输出数据(4)确定数据处理逻辑(5)优化数据管理系统(6)注重数据的收集管理4 .数据管理程序(1)数据收集(2)数据存储(3)数据传输数据处理(5)数据输出5 .数据汇总一一账、卡、图表、登记册的建立数据汇总是指对设备管理环节发生的数据进行分类累加,求其总数的计算。下面列出常用数据汇总图表和方法。1、设备台账和设备卡片设备验收移交生产后,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均应建立单台设备的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数据主要来源于设备订货合同,使用说明书和安装移交验收单等。(1)设备台账:分主要生产设备(F25)和非主要生产设备(F5)一般设备台账分三种:设
14、备序号账设备分类账分车间(使用单位处事、工段)账(2)设备卡片:设备资产管理除应建立完善的台账外,还需要按使用单位(车间、科室等)的顺序建卡片册。随着设备的调动、转让和报废,卡片位置可在卡片册内调整,转出或撤出注销。为了便于核对,保证账、物相符,设备卡片应一式两套,(设备管理和使用部门各执一套)。设备卡片在账薄商店有售。(格式见表2-28)(3)设备分类与资产编号在填写设备台账和卡片时,均要涉及设备资产编号,而资产编号又与设备分类有关,必须实行统一的划分与编号。另外,为了便于设备管理和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企业应对设备进行科学编码,使其既有识别,又利于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汇总。设备分类(见设备统一
15、分类及编号目录)(用于资产编号前一段)设备资产编号资产设备的编号由三段数字组成,每两段之间为横线。一段表示设备类别;二段表示设备使用单位(包括分厂、车间、科室)代号;三段表示同类设备的顺序号。2.设备运行管理数据汇总主要生产设备润滑卡片不完好设备登记册设备事故登记册3.设备备件台账4,设备资产变动数据汇总设备购置(自制)调入登记册设备封存(启封)登记册闲置设备登记册设备转让登记册设备报废登记册5 .主要生产设备操作证发放登记册6 .数据统计1 .设备资产状况统计,包括以下三方面:(1)设备拥有量及分类拥有量(分三个层次)全部设备:指使用期在一年以上,价值在行业规定限额以上,属于固定资产的所有设
16、备。生产设备: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局部。有关生产设备管理范围和管理目录,由行业主管部门规定。主要生产设备:指设备修理复杂系数在规定限额及以上的生产设备,是生产设备的主要组成局部。全部设备、生产设备和重要生产设备总拥有量和分类拥有量数据,由设备管理部门统计员根据设备台账,按期统计、制表(见表2-40)(2)设备资产原值、净值及新度系数该项统计反映企业每年设备资产规模和老化程度。设备新度系数为设备资产净值与设备资产原值的比,是价值角度,反映报告期内企业设备新旧程度的一个统计指标。通过该指标的统计分析,为企业制订设备更新规划提供依据。设备资产原值、净值数据由企业
17、财务主管部门提供,由设备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统计,填入表格。见表(2-41)(3)固定资产生产设备折旧率及年折旧金额2 .设备技术状况统计(1)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式中,总台数应含企业在用的、备用的、封存的以及正在检修的全部重要生产设备,但不包括尚未安装使用的设备。(2)主要设备泄漏率泄漏点统计不局限于静密接合处,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管是静密封点,或是焊缝裂纹、砂眼以及其它原因的泄漏,均作为泄漏点统计。3 .设备运营状况统计(1)主要生产设备台时利用率该率是反映设备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之一。计算设备台时利用率的依据:报告期内主要生产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由设备制度台时利用情况汇总表(见表2
18、-42)汇总,表中数据由生产运行记录整理得到报告期内主要生产设备制度工作台时,按企业一班、二班、三班制度工时计算得到。(2)实有设备利用率实有设备利用率主要是表示生产设备在数量、时间、能力等方面利用程度。它综合反映了闲置设备,不能使用设备、备用设备及停开设备等方面的潜力,其计算分式为:4 .设备维修状况统计事故(故障)停机率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统计设备大(项)修方案完成率年度维修费用总额。3. 3机电设备定额管理1 .定额管理的含义和根本形式企业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一种数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任务所规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量。企业劳动定额
19、有两种根本形式:工时定额产量定额2.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中,主要定额内容(1)设备日常维护时间定额(2)设备维修时间定额(3)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定额(4)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5)设备维修费用定额(6)设备配件储藏定额(定额内容的计算在设备修理和配件管理中的介绍)。3.4机电设备设备档案与资料管理1 .档案与资料的含义和区分设备技术档案是指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与资料,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的设备档案。设备资料是指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和改造所需的产品样本、图纸、规程、技术标准、技术手
20、册,以及设备管理的法规、方法和工作制度等。设备的档案和资料都是设备制造、使用、修理等项工作的一种信息方式,是管理和修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根本资料。设备档案与资料的区别是:档案具有专有的特征,资料具有通用的特征;档案是从实际工作中积累聚集形成的原始材料,具有丧失不可复得的特征;资料是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的,往往是经正式公布和出版发行的。设备档案也是一种资料,是特殊的资料。设备档案与资料的管理是指设备档案与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放保管、供阅传递、修改更新等环节的管理。2 .档案与资料管理内容(1)设备档案内容设备档案一般包括设备前期与后期两局部。前期档案包括设各订购、随机供给和安装验收的材料:后期档案包括
21、使用后各种管理与修理的材料。设备前期档案明细A.订货合同B.装箱单和说明书及资料、附件、工具明细表(原件)C.出厂合格证书、出厂精度(性能)检验记录(原件)D.开箱验收单E.自制设备的有关说明及图纸、资料F.设备根底及隐蔽工程图纸G.动力管线图纸H.安装、调试验收单I.购入二手设备的有关原始材料。设备后期档案明细,设备使用初期状况记录B.定期维护记录C.定期检查和监测记录D.设备故障分析报告E.设备检修记录F.设备封存(启用)单G.设备润滑卡片H.大修任务书与竣工验收报告I技术改造申请书及工程技术经济论证报告J.技术改造说明书与图纸及试用效果鉴定K.设备事故报告单1.设备报废单。(2)设备资料
22、内容设备管理资料包括为加强设备管理,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及企业所制订或编写的法规、制度、规程、标准等资料。一般包括:设备综合管理资料明细A.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设备管理文件B.企业设备管理方针目标C.年度工作方案与工作总结D.企业设备资产管理规章制度E.设备资产管理状况年报F.专项请示、报告及批文设备资产管理与技术管理资料明细A.设备分类及编号目录B.大型、重型稀有、高精度设备标准C.设备完好标准D.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E.设备润滑手册(含进口油品与国产油品对照表)F.设备修理技术标准G.设备修理复杂系数H.特种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I.机修手册J.电修手册K.机械设备备品配件手册1.通用设备易损
23、件目录M.电气元件手册(含进口设备元件与国产元件对照表)N.机械设计手册0.产品样本P.专业期刊Q.翻译用工具书设备规章制度管理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是指指导、检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规定,是设备管理、使用、修理各项工作实施的依据与检查的标准。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可分为管理和技术两大类。管理类包括管理制度和方法;技术类包括技术标准、工作规程和工作定额。规章制度的管理,是指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与贯彻。1.规章制度的制定(1)制订原那么具备政策性: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方针、政策,符合“条例”要求要有继承性具有先进性具有协调性具有可行性具有标准性(2)规章制度的内容构成适用范围:按照各部门的业务范围,将
24、设备一生进行科学分段,确定每一段的管理范围和管理对象,编写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职能:确定有关的职能部门,如设备、供给、财务等部门在该项管理中的责任和权限。管理业务内容:一般按照设备物流、价值流的流动方向或管理工作程序,规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内容、方法、手段、相应的凭证及凭证的传递路线,应具备的资料等,同时要制订相关部门之间业务上的衔接、协调和制约方式。检查与考核:规定管理业务所应到达的标准、要求,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考核方法及奖惩方法等。(3)制订规章制度的程序确定任务:根据管理工作需要,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制订制度的意见,经主管负责人同意确定起草部门编写草稿:由起草人进行调查
25、研究,收集资料、写出草稿,送交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然后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会签审批:送审稿经有关部门会签,重要制度经会议审议,然后送主管负责人审批,由厂部以文件形式发布实施。2 .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只有在企业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同时,通过贯彻执行也是对规章制度的全面验证,其中不够科学或脱离实际的局部将被发现,经组织修订后,使规童制度更加完善。(1)贯彻规章制度的程序制订贯彻规章制度的措施:.制订贯彻落实方案B、制订检查考核方法。组织宣读和培训。要把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贯彻到涉及设备资产管理的各部门的领导、业务干部和一线工人,组织好学习和讨论。(2)贯彻规章制度的要求做好协调
26、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在贯彻执行中会出现在制订时估计不到的一些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影响规章制度的贯彻。因此,对出现的总是要采取措施,组织协调解决。解决方法是,在试行期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认真记录,主管部门要把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查清楚,如确系规章制度本身的问题,可按规定进行修订。经费保证。贯彻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增印一些表格和文件等;贯彻规章制度的检查考核中要有奖励等,均需要一些费用。因此,在贯彻规章制度的方案中要考虑这方面的费用,并列入企业的财务预算。3 .规章制度的修改(1)各项规章制度,应根据具体情况,事先规定一个试行的期限。试用期满后,根据试行中暴露出的问题,集中研究,综合平衡,统一修订(2)
27、规章制度正式公布执行以后,要在一个阶段保持相对稳定,般当国家或行业的设备管理方针、政策有重大改变,或企业生产规模、管理组织机构有重大变化,原有的规章制度己不适用时,进行修改;如某项制度不适应,也可进行单项修改(3)规章制度的修改要依据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保存那些合用的局部,对新增局部要充分调研和论证,并要征求有关人员意见,其修改程序与制订程序相同(4)规章制度的修改要经审批,审批级别及审批程序同规章制度的制订。4,企业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简介)(1)设备前期管理方法或制度(2)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方法或制度(3)设备润滑管理方法或制度(4)设备检修管理方法或制度(5)设备备件管理方法或制度(6)设
28、备技术改造管理方法或制度(7)设备事故管理方法或制度(8)设备资产处置管理方法或制度(9)设备档案管理方法或制度(IO)设备统计管理方法或制度(11)设备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管理方法或制度(12)设备工作考核与奖惩方法或制度。3. 5现场平安管理加强现场平安管理,继续突出重点,加强以“一通三防”为重中之重的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抓好顶板、机电、运输、防治水,雨季“三防”和治安“三防”工作,加强自制加工和特种设备管理的整治,继续加大对“非标准”问题的整治力度;同时对重大危险源、危险品、要害部门,及交通运输要加强防范,实时监控,消除隐患,不发生事故;继续贯彻学习重大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预案,适时开展防事故
29、演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加强各岗位工种事故预防预案的贯彻学习,做到熟记掌握,应对自如。要有防汛意识,重点加强沉陷区、砰石山、煤堆、铁路沿线、供电线路、公路桥梁、堤坝、危险建筑专项检查和重点防范。一、要注意高温天气对设备的影响,持续高温,设备高效运转,需要注意温度过高的问题,防止设备燃烧和毁坏二、要注意雨水对设备的影响,进入雨季,空气潮湿,雨水多而勤,设备的防雨、防潮要提上日程三、要注意连续工作对设备的影响。野外工程工程,都在抢时间,争速度、连续作战,设备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设备保养、维护一定要跟上。四、要注意设备状况,设备高效运转,难免因“疲劳”出现损
30、坏或不在正常状态工作,切不可“萝卜快了不洗泥”。带病作业,必然造成大的损失。五、要注意对“新手”的培训。生产大忙季节,难免招用一些临时工。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也陆续前来报到,对他们的工作热情应当鼓励,但是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使用的的防护措施,一定要向他们交代清楚,经考核他们确定掌握这些技术后,方可上岗,否那么,决不能开绿灯。六、要注意加强对设备管理制度的学习,设备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经常学习,否那么就是老职工也会淡忘,而不按制度规定领用设备,就难以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造成对设备的损害和对使用者本人的伤害。因此,要经常学习设备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展工作。七、要注意整改设备隐患。“
31、磨刀不误砍柴工”对的各种设备隐患,如钻机防护设备不全、机器漏油漏电、开关不灵活、仪表刻度不准等等,要逐一检查核实,校正完善,确保设备完好率。第四章机电设备管理可持续开展之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械设备事关建筑施工生产的平安、质量、技术、进度和效益,设备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具体表达。因此,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能力,是市场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必须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五大问题困扰设备管理,下面详细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建筑企业全面推行工程法施工,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以行政建制为单位组织施工生产,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趋向淡化,一方面是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弱化,有的施工企业撤消了设
32、备管理的专职部门,或把设备管理归入工程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缺乏专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机械设备的投入更新减少,租赁使用较多,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装备率停留在原有较低水平。使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方面的问题逐渐增多:1 .机械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年龄老化,人员流失严重,自有职工比例下滑加快,导致大量无一定工作经历的农民工上岗操作。2 .设备陈旧、老化加快,不少机械设备已到了甚至超过了报废年限,导致此类机械设备的事故隐患不断和维修本钱增加。3 .机械设备档案不齐全,设备管理者、使用者对设备使用寿命无法控制,平安隐患较多。4 .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现象普遍,不
33、能发挥全部机械设备的效能。5 .管理无序,自有设备与租赁设备并用,存在“谁买谁用,谁用谁管”现象,不讲究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总之,由于施工企业工程管理形式的变化,造成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缺位,“重经营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的思想普遍存在,从而使机械设备故障隐患日益增加,各类事故苗子不断出现。施工企业要彻底改变当前机械设备管理面临的困境,唯有积极探索,从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来寻找突破口。建租赁公司为体制改革破题建筑施工是流动性强、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生产长期性的特点。而机械设备租赁能较好地适应这些特点,所以成立租赁公司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传统
34、的设备管理体制属于分级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常常只管编制设备购置方案,负责设备的购置、验收、分配等,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疏于管理,有工地要用就用,没任务时就把设备堆放在场地上,不进行检查维修,往往重视的是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而无视其价值形态的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利用率和寿命等根本不重视。随着工程法施工的深入,这种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越来越显出其不适应性,因为工程施工是以工程部为单位来组织生产,最终目标是追求最正确的经济效益。工程部随着工程开工而建立,随着工程竣工而解体,这种一次性管理的性质决定了工程部不可能占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必须与租赁公司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发生经济行为,因为设备租赁使用最为经济便利。
35、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工程管理模式的需要,近年来许多施工企业内部设立了租赁公司,但设备管理体制根本上没有变,租赁公司还隶属于设备管理部门,业务也仅限于企业内部,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政干预的现象,致使某些企业的领导会认为租赁公司的收入是左口袋掏往右口袋装钱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有时为照顾工程部的积极性,还会从租赁公司应得效益中任意地砍掉一块,严重挫伤了租赁公司的积极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机械设备实行一级管理,使租赁公司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以机械设备做为其资产的经营对象,注重保值增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由于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自然调节下,
36、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也会直接从经济利益中反映出来,因此也会促使设备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调动起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标准化、制度化,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坚持“四化”实现可持续开展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实行“集中管理,租赁使用”的模式,不但充分地支持和保障建筑主业施工上的开展,而且能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效益。但要真正有效果、出成果,还必须坚持机械设备的管理创新,具体要坚持“四化”:1 .市场化是机械设备管理效益的关键。施工企业中的设备租赁公司对机械设备管理要真正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释放已有的施工装备能力和扩张已有的
37、设备租赁市场。坚持以机械设备为单位,强化各项管理,对机械设备的内部使用,严格按租赁合同办事,条件上可以适当倾斜,但不盲目服从施工企业主业需耍,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设备的租赁效劳能力,从而追求机械设备最正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同时,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租赁要坚持走社会化的路子,因为光靠内部的市场容量有限,必须在社会化的大租赁市场中,寻找效益,寻找自己开展的道路。2 .制度化是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表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对机械设备管理也如此,施工企业要从机械设备租赁的合同签约开始,延伸到机械设备使用方案制订、监督和维修保养,人员的培训教育、持证上岗等方面都制定完整的
38、、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确保机械设备施工有施工方案、作业有操作规程、验收有相关制度。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才有依据,操作才有方向,机械设备的管理成效才能具体工程施工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威力,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得到真正表达,工程施工工期、平安、质量等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有序状态。3 .人本化是机械设备管理平安的保障。机械设备管理说到底是由人来表达的,抓好、抓住人的管理和使用是兑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方面,而且事故统计资料说明,80%以上的事故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因此,机械设备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开展教育、培训、考核等手段,强化技能锻炼,不断提高人的平安意识,不断提高人的操作水平,使机械设备管理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
39、点。并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投入,把机械设备平安责任制落实到人,明确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工程经理、技术负责人、操作人员的相应职责范围。只有人的平安素质明显提高了,施工企业的平安生产也就有了质的保证。4 .专业化是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的根底。机械设备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机械设备技术、操作、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并加强对机械设备主要危险源的控制,从各种因素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使机械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而且要以机械设备为对象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自身素质得到充分利用,不仅保证了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流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也有效地减少了设备故障,同时也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五章
40、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一、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包括企业的方案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理、现场管理等等。人们常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称作练内功。内部管理水平的上下,表达了企业内功的强弱。内功强,企业抗风雨的能力就强,市场竞争力就强,生存和开展的能力就强。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经常开展各项活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千方百计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在各项根底管理工作中,任何一项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内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选择好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切人点和突破口,抓
41、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设备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局部和根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开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表达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正确的物质技术根底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
42、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本钱,进行平安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测,决定进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效劳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表达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为赢得和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本钱,节约资源,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产品,设备管理是保证。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开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耍标志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假设疏于管理,用先进设备生产一般产品,会使生产本钱增加
43、,失去市场竞争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先进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发挥全部设备的效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有的设备损坏,停机停产,企业虽有先进的设备,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沉重的包袱,致使企业债台高筑,生产经营步履维艰。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合同一经签定,即受到法律保护,无特殊情况不能变更,违约将受严厉的经济制裁。如果
44、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失去市场,对企业的开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设备管理是企业平安生产的保证。平安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平安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无不强调平安生产,紧抓常抓平安生产。平安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平安生产的根底之上。根据有关平安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平安事故是设备不平安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那么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平
45、安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平安事故的发生。三、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根底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简单地说,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本钱,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1)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政府屡次提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加强设备管理一定要与企业开展双增
46、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到达提高效益的目的。(2)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3)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本钱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局部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
47、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设备管理不好,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尤其是进口设备,零部件的费用更高。设备运转一定的周期后还要进行大修,大修费在设备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设备管理抓得好,设备大修理周期就可以延长,大修理费用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对生产本钱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就可以下降,从而为降低生产本钱打下根底。参考文献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根底自动化,2006(6).4、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