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学1级.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7574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1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事学1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农事学1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农事学1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农事学1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农事学1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事学1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事学1级.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史1 .夏、商、周时期农具的种类包括那些?2 .无土栽培的方式有那些?第二章农事与节气1 .公历的主要内容2 .农历为什么要置闰?3 .二十四节气内容。第三章作物的播种1 .先播种后覆膜方式的优缺点。2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播种期、播种量。第四章作物的田间管理1 .地老虎的防治方法有那些?2 .棉花的整枝措施有哪些?3 .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要点有哪些?第一章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史第一节中国农具发展史一、原始农业时期在原始农业时期,已发明了整地、收获、加工脱粒等三类农具,尚未发明播种、中耕和灌溉农具。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

2、1.农耕类农耕类有耒、耙、铲、锄等。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它是从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在尖木根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使之容易入土,这便是单尖耒。后来衍生出双尖耒,提高了挖土的功效。单尖耒的刃部又发展成为扁平的板状宽刃,形似铲子,就成为木耙,其功效更为提高。由于木耙容易磨损,人们将其刃部改为用蚌、骨、石等材料制成,然后绑上木柄使用,成了复合农具。各地考古发掘所出土的蚌铲、骨铲和石铲,大多数都是耙的刃部。因此,也有人把这一阶段的农业叫作耙耕农业。在原始农业的后期,挖士农具还有石锄、鹿角锄,可能还有木锄。2.收割类主要有用蚌、石、陶等材料制用的刀(钱)和用蚌、石制作的镰。3加工类主要是石磨盘和

3、磨棒。加工农具还有木杵臼。二、夏、商、西周时期商周时期,中国己进入奴隶社会,也是从原始农业向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已进入青铜时代,但农具仍然继承原始农具的传统,形制变化也不大。农具材料以木、石、骨等为主,到西周末年,用青铜制作的仅有一些中耕农具和收割农具等。这个时期农具的种类虽增加不多,效率也不高,但为后来铁制农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具的种类包括:1 .整地工具有耒、耙、铲、铺、甯、穆等农具,主要是木耒、木粗、石铲(相)、骨铲(耙)等,也有铜铲、铜插和铜15。楼是一个木制的榔头,是翻地以后用来碎土平田用的。2 .中耕除草工具商周时期出现了用于中耕的青铜农具钱和铺

4、。钱是除草的小铲子,类似于今天的锹。镇是除草用的小锄,类似于今天的锄。3 .收获工具变化不大,包括镰、锂等。4 .加工工具主要是杵、臼等。穆、钱、樗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农具。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体系开始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农具史上的飞跃发展时期,其中尤为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与推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铁器比青铜坚韧、锋利,又价廉易得,所以在中原地区取代了青铜农具和石农具,除了加工和灌溉农具外,所有的整地、中耕、收获的农具,主要部件都是铁制的。这一时期制造出土的铁农具有:铁犁、铁锹、铁镐、铁锄、铁铲、铁镰等。战国的铁农具主要有耒、镭、锌、,漫、铲

5、、锄、多齿锄、镰、锋、樨等。耒、锚、钟都是在刃部前端安装铁套刃。型、铲、锄则是整个控土部件都是铁制的。锌(犁)、长条形铁缠、六角形铁锄和多齿锄,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整地和中耕农具。战国时期新出现的农具还有灌溉工具桔椽和加工农具石磨。铁犁的出现是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革新。铁犁出现前的作业方法是由上而下、间断式作业,铁犁出现后的作业方法变为由后向前、连续式作业。牛耕的使用将畜力引入农业生产中来,是动力的一次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四、秦、汉由于冶铁业的发展,木心铁刃农具已被全铁农具所代替,而且铁制农具更加普及。随着牛耕的推广,耕犁除犁锌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西汉赵过推行代

6、田法时,在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基础上创制耦犁。耦犁是在犁锌的后端上方,安装个略呈长方形并带一定孤度的犁壁,以便开沟起垄;这种犁要用两头牛牵引。同时还发明了播种机械一楼犁。这两种机械,保证了代田法的推行。汉代创造的辘艳或称滑车,使汲水效率大为提高。五、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农具有:耙、钞、碌磕、楼车。耙、钞、糖可碎土保墉、平整土地;碌磕用于把碎土压实;楼车下端有3个楼脚,中间装有盛贮种子的漏斗,播种时用牛拉车,边开沟边播种,速度既快,质量也好。六、唐、五代发明的用于深井取水立井水车主要是利用齿轮原理。高转筒车则是用许多竹筒连接、借助水力转动轮轴汲水入筒提至高处的装置,主要应用于长江流域。此外

7、,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如风车的利用,春米工具由柞臼到脚踏碓到水力碓的进步,特别是多个齿轮连带转动的连磨的利用等,都较过去大大提高了效率。七、宋、元时期耕犁的结构更加轻巧灵活,短曲辕犁取代了直辕犁和长曲辕犁,并且普遍采用挂钩和软套,将犁身和服牛的工具分隔开来。这样,牛耕不但可以大量使用于大田、平地,而且也可以推广到山区,甚至是梯田上使用。绳套把“一条杠”分解为两条绳索,可使牛耕的牵引力加大。挂钩将动力机和工作机分开。在水田生产中,则有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农具耘荡的应用。宋代秧马的发明,则可减轻稻田生产中拔秧的劳动强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高效率的联合作业农具如播种和施肥相结合的下粪楼种、与楼车结合可以在

8、播种后压实土壤的钝。农业动力方面较多地使用风力、水力来进行灌溉、排水和农产品加工。在金代出现的S型挂钩,是改进了农具的动力机构和工作机的连接装置,改进了农业各工序上的农具如犁、楼、耙、钝、耘锄等以及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的联系,提高了效率。第二节栽培耕作技术的发展史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石器时期,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将某些种子栽种,便开始了原始的种植业。我国在距今IOoOO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创始了农业,成为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一、古代播荒耕作制古代的摺荒耕作制大致经历了生荒制和熟荒制两阶段。原始杜会,由于生荒地多,土地无主,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人们在村落附近或稍远的地方拣选土

9、地,先用火将地里的杂草、小树等烧光,或者用石斧等工具把树木砍倒、哂干,然后放火烧掉,利用灰烬提供养分,用石刀或尖头木棒刺土挖穴播种,不加管理,等到成熟就用石镰收割。这一时期实行的是生荒耕作制,人们不知道养地,土地连种几年,地力下降,杂草侵袭,收成减少,待不能再种就弃耕另辟新的生荒地.生荒耕作时期栽培技术极为落后,只有掘土、播种、收割等环节,没有中耕除草和施肥灌溉。进入夏、商、西周奴隶社会后,人类定居,土地私有,任意开垦生荒地受到限制。当时虽已出现青铜农具,但很简单,大量使用的仍是木、石、骨、等材料制成的农具。由于耕作粗放,土地连续耕种3年以上,地力下降,不能再种,人们便弃耕摆荒。又因当时土地私

10、有,不能随意开垦,只能重新耕垦经过推荒长草恢复了地力的熟荒地。熟荒耕作制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中耕除草。二、古代的休闲耕作制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人口增加,土地世袭,长期摆荒己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时由于个体小农经济发展,生产力有很大进步,使用了铁制农具和畜力耕作,耕作效率大大提高,促使我国耕作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把摆荒的年限逐渐缩短到12年,由熟荒制进入休闲耕作制。这时,总耕地中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种植作物,其它地块则实行休闲,以便恢复地力。自然养地己经开始转向人工养地。已经开始灌溉和施肥,大面积土地上主要还是利用休闲长草和耕作来养地。三、古代轮作耕作制汉代由于人口激增,而土地有限,休闲制己满

11、足不了社会需要,于是耕作制度由休闲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轮作制为主。轮种耕作制是在土地连续种植基础上实行作物与作物,特别是豆类与其他作物轮换种植为主要特征的耕作制。轮种耕作制盛行于汉代至隋唐,随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形成了我国的传统耕作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发展了禾豆轮作和绿肥轮作,并初步确立了复种轮作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我国轮作换茬的理论基础;在土壤耕作上形成一套防旱保墙的耕作体系;肥料种类有所扩大。四、古代的传统集约耕作制中国古代传统集约耕作制是以复种轮作、间作套种、精耕细作、有机培肥、劳力密集型等为重要特点,在轮种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用地程度进一步提高,养地手段大大加强,而且以人工施肥为

12、主,保持地力常新。我国传统集约制始于汉代,真正进入传统集约耕作制阶段是在南宋时期。因为南宋时南方人口激增,而人地比例缩小,北人南迁,习惯吃面食,社会上对麦的需要量增加。宋朝政府提倡在南方种麦、粟、豆。在当时稻田种麦不收田租,刺激了农民利用冬闲田种麦。因此,麦稻两熟制便在长江流域发展起来。我国的复种始于汉代,在北方己有谷子、小麦、大豆二年三熟制栽培,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初步发展。当时南方双季稻乃至三熟制己经萌芽,水稻与绿肥复种己见记载。我国间作套作始于西汉,到后魏己初步奠定了间混套作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明清时期我国复种轮作有了全面发展。南方发展了以水稻为主的多种水旱轮作制,普遍实行一年两熟,部分

13、地区推行了一年三熟制:北方旱地复种轮作和间混套作有较大发展,广泛实行两年三熟,部分地区实行了一年两熟,加上间作套种大发展,用地程度更高。在养地方面加强了人工施肥养地。在土壤耕作方面,北方早地也总结了、“秋耕为主,春耕为辅”;“秋耕宜早,春耕宜迟”的新经验。五、现代集约耕作制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化肥的突起,进入现代集约耕作阶段。其特点是在单位土地上密集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以较多的物质能量投入获得较多的农产品,人工施肥、灌溉代替自然养地。大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装置,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提供化肥和农药,推进了农业化学化进程;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也有了进步,提高了农业

14、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20世纪30年代培育了杂交玉米,从此大量杂交良种的出现,开始了农业史上的绿色革命。目前我国玉米杂交种广泛应用于生产中。下面列举部分目前可在山西种植的玉米杂交种:适宜山西北部高寒冷凉山区种植的普通玉米品种:极早单2号、忻黄单78、晋单43号、晋单44号、利玛28、并单6号等。适宜山西北部平川区、中部丘陵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并单5号、忻抗14号、强盛12号、屯玉8号、同单34号、忻黄单84等。适宜山西中部平川区春播种植的玉米品种:屯玉42号、大丰5号、潞玉13、强盛1号、农大84、大丰2号、潞玉13、泽玉2号等第三节当代高科技栽培技术一、无土栽培凡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

15、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不用基质而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统称为无土栽培。(一)无土栽培的优点有:1、可以在大型工矿区、海滩、沙漠、盐碱地、严重退化土壤地区等一切不宜农业耕作、无产低产地区和太空农业、海上及水下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2、生产蔬菜、花卉和高档瓜果供应特需,反季节栽培,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无土栽培的方式有:1 .水培又称水耕栽培,其显著特征是能够稳定地供给植物根系充足的养分,并能很好地支持、固定根系。2 .基质培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岩棉培现在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无土栽培用岩棉作为基质培育或固定植株。但由于岩棉在自然环境中不易降解,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多采用轻石取代岩棉作

16、为基质。(2)沙培河沙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用洗净的砂作为基质,这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的无土栽培形式。(3)混合基质培根据当地基质的资源选择物理性状不同的基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综合各自的优点,为作物根系提供一个营养充分、水分适中、空气持有量充足的生态环境。3 .气翁培无土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它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直接喷洒施于植物根系的一种无土栽培形式。气雾培是将作物系悬在栽培床部,周围空间封闭,使根系生长在充满营养液的气雾环境里,解决了根系从溶液中吸收营养与氧气供应的矛盾。4 .立体栽培无土栽培因其基质轻,营养液供应系统易实现自动化而最适宜进行立体栽培。近年,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立体

17、栽培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袋式:将塑料薄膜做成一个桶形,用热合机封严,装入岩棉,吊挂在温室或大栩内,定植上果菜幼苗。(2)吊槽式:在温室空间顺畦方向挂木栽培槽种植作物。(3)三层槽式:将三层木槽按一定距离架于空中,营养液顺槽的方向逆水层流动。(4)立柱式:固定很多立柱,蔬菜围绕着立柱栽培,营养液顺槽从上往下渗透或流动。5 .有机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河沙、煤渣、菇渣和作物秸秆作为栽培基质,利用各地易得到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肥料。二、简化栽培技术简化栽培是在协调作物生育和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充分综合运用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如化除、化控、机械化、综合防治等措施,而形成的一种栽培技术新体系。其目标是立足

18、现有生产条件,以高产优质为前提,以农艺措施为突破口,以降低物化成本、减少活化劳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为途径,以增加作物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1.减少土壤耕作少耕法是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强度的一类土壤耕作体系。在一季作物生长期间,机具进地次数常减为46次。免耕法是免除土壤耕作直接播种农作物,既不进行播前土壤耕作,也不进行播后土壤管理。在一季作物生长期间,机具仅进地34次,从事播种、喷药、收获等作业。少、免耕法无论在节水节能、省时省工方面,还是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效果。不仅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旱坡地能发挥优越的作用,而且在其它地区也有明显的效益。6 .简化施肥简

19、化施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简化施肥次数,二是提高肥效。作物栽培常规施肥名目繁多,多次施肥不仅花工多,而且对作物高产、优质不利。在棉花上,改过去“少吃多餐”施肥法为“一底一追后喷补”施肥法;在玉米生产上,已使用“一炮轰”施肥方法。改变传统的施肥方法,采用分层施肥方法、氮肥深施、使用各种作物专用复合肥,是提高肥效的有效途径。7 .简化防治病虫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使人们能够将其他生物甚至是徽生物、动物或异源物种中控制抗病虫物质合成的基因(如BI基因)分离出来,并转入植株体中,使作物自身能够合成该类抗病虫物质,从而达到抗病虫的目的。目前,在棉花生产上我国审定的中棉所29,中棉所30等多个转基因

20、抗虫棉品种,为我国棉铃虫的有效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类似于棉花,其它的作物在育种时,选育高抗某些病虫的品种,在种植这些品种时,就可以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从而减少生产成本。8 .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是实现种植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与传统除草作业相比具有效果好、节省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对作物的机械损伤等优点。从而提高种植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9 .精量播种在提高种子质量、做好种子处理、防治好地下害虫、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小麦可精量播种或半精量播种,可以节约种子,更好的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玉米、棉花、大豆采用精量点播既可以节省种子,又可以减少间苗、定苗的田间操作。10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机

21、械化作业是以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以技术、资金集约化为目标的较高层次的精耕细作。机械化作业不仅比人工作业省工、效益高,对于小麦、玉米、棉花等要求精细管理的作物,也能创造人工作业不能比拟的农艺质量。如机械耕耙能耙透整细,地面喷除草剂后,耙地拌土覆盖时既混土均匀,又有一定的深度。机械抛洒碳钱随撒随耕,布肥均匀挥发少。播种落子均匀,开沟、下种、覆土一条龙。机械深松在不打乱土层的状况下打破梨底层,改变土壤透性,是畜力或手工作业很难做到的。三、工厂化育苗工厂化育苗是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快速而又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作物幼苗的一种育苗技术。其用种量少,育苗期短,

22、能源热效率较高,设备利用率高,幼苗素质好,生产量稳定。目前作物工厂化育苗已经在棉花、烟草等作物上应用。棉花工厂化育苗,由于技术的可控性和规模性,既可实现棉花的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极大地提高皮棉的均一性和一致性,又可解决棉花的一播全苗等技术难题。四、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又称植物克隆,是指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体的各类结构材料,即外植体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的一套技术与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有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培养、茎尖培养、花药培养、细胞培养等。五、设施农业具有一定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候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

23、。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课后作业1 .耒耙是我国最古老的什么农具?2 .奴隶社会的中期除草农具有什么?3 .穆是什么形状,在古代农业生产中用来作什么?4 .为什么铁犁的出现是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5 .楼车是什么农具?6 .简化栽培目标是什么?7 .简化栽培的措施有哪些?第二章农事与节气第一节历法历法概念: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日历概念:用表格形式表示星期和每月、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特殊纪念节日,尤其是那些不同年份有不同日期的节日所在日期的一览表。定出年、月、日的长度,是制定历法的主要环节;确定年首、月首、节气以及比年更长的时间单

24、位,也是制定历法的内容。历法分类:1)阳历,如公历、儒略历等;2)阴历,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3)阴阳历,如我国现在还有采用的农历、藏历等。一、公历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称为公历,它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原始的阳历是古埃及人创立的,最初取一年为365日。为了协调历法年与回归年的长度,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对阳历作了修改,制定儒略历。儒略历分一年为十二个月,平年365日;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共366日。这样,儒略历历年平均长度便是365.25日,同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0.0078日,400年约差3日。从实施儒略历到十六世纪末期,累差约为10日。为了消除了这个差数,教皇格里高利

25、十二世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10月15日,中间消去10天;同时还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能被4除尽的年份仍然为闰年,但对世纪年($01600,1700,1800),只有能被400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400年中只有97个闺年,比原来减少三个,使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更接近于回归年的长度。经过这样修改的儒略历叫格里高利历,亦称格里历。格里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采用,所以又叫公历。中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纪年。二、阴历阴历是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又称回历。它纯粹以朔望月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奇数的月份为30日.偶数的月份为29日,十二个月为

26、一年,共354日。十二个朔望月实际上约有354.3671日。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娥眉月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回历采用如下置闰法:每3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设11个闺日。其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为闰年。闰年的12月为30日,共355日。回历的起始历元定在穆罕穆德从麦加迁到麦地拿的一天,即公元622年7月16日。三、农历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

27、,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H,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加以协调。农历如何置闰呢?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闺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第二节农事活动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一、二

28、十四节气(一)二十四节气由来及内容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二十四节气是按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由来。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表2一1二十四节气(The24SolarTerms)表(按公元月日计算)季节节气英译法时间季节节气英译法时间春立春Springbegins2月3日-5日秋立秋Autumnbegins8月7日-9日雨水Therains2月

29、180-20日处暑Stoppingtheheat8月220-24B惊蛰Insectsawaken3月5日-7日白露Whitedews9月7日-9日春分VemalEquinox3月200-21日秋分AutumnEquinox9月22日-24日清明Clearandbright4月4日-6日寒露Colddews10月8日-9日谷雨Grainrain4月19日-21日霜降Hoar-frostfalls10月23B-24日夏立夏Summerbegins5月5日-7日冬立冬Winterbegins11月7日-8日小满Grainbuds5月20日-22日小雪Lightsnow11月220-23日芒种Grai

30、ninear6月5日-7日大雪Heavysnow12月6日一8日夏至Summersolstice6月21B-22日冬至WinterSolstice12月21日-23日小暑Slightheat7月6日-8日小寒Slightcold1月5日-7日大暑Greatheat7月22日-24日大寒Greatcold1月20日-21日(二)二十四节气含义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

31、增多。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天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没有热到极点。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立

32、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处署: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大气转凉开始的意思。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己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霜降:开始下霜。作物可能遭遇短时间的低温危害。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

33、有积雪。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地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二、二十四节气歌与诗二十四节气歌冬雪雪冬大小寒。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紧相连。下半年逢八、廿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这些就是交节日,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五月立夏和小满, 九月白露接秋分, 抓紧季节忙生产,有差不过一两天

34、。二月立春雨水连;六月芒种夏至连;二十四节有先后, 惊蛰春分在三月, 七月大暑和小暑,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 种收及时保丰年。下列口诀记心间: 清明谷雨四月天; 立秋处暑八月间; 大雪冬至迎新年。三、二十四节气农事历(一)编制二十四节气农事历的原因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生产而制订的,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以不变的节气、节令应用于全国各地就会出现节气与农时不协调的现象。因此,各地应根据当地积累的气候资料、科研成果及生产状况,编制农事月历,来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二)晋中地区种植业农事历表22晋中地区种植业农事历(参考)节气主要农事活动立春(1)制定全年生产计划;(

35、2)春播地播前准备、耙粉保摘:(3)检修农机具。雨水(1)准备播种春小麦、大麦、春油菜、豌豆、蚕豆等;(2)冬小麦旺苗镇压。惊蛰(1)冬小麦根据苗情、墙情,适时浇返青水和追肥;(2)种好大麦、豌豆、蚕豆;(3)兴修水利,耙耕整平春播由,埔情差的地块要浇水造墙;(4)玉米、棉花、大豆种子准备。春分(1)小麦起身,抓紧追肥、浇水、浅锄;(2)继续整平土地,搞好春灌、春耕,耙耕保墙。清明(1)麦田追肥、浇水、及时查治病虫害;(2)开始播种地膜覆盖棉花、玉米。谷雨(1)高粱、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播种:(2)防治地下害虫,抓紧地膜棉花查补苗。立夏(1)春播作物相继出苗,要及时查补,抓紧间定苗,中

36、耕松土,防治病虫害:(2)冬小麦抽穗开花,麦IB浇水,防治病虫害:(3)种好芝麻、中熟豆类、谷子等。小满(1)小麦进入灌浆、乳熟阶段,应浇麦黄水,预防干热风,防治白粉病、锈病、蚓虫等:(2)花生苗期清棵,防治棉花、谷子病虫害。芒种(1)麦田选种,抓紧收割,注意防风、位等自然灾害;(2)加强麦田套种作物的管理;(3)棉田适时追肥、浇水、松土、治虫、修棉。夏至(1)春播粮食作物及时追肥、浇水、松土、除草、治虫等:(2)夏播玉米、大豆、谷子播种、查、补、间、定苗;(3)加强棉花田间管理。小暑(1)加强棉田管理;(2)晚秋作物定苗、松土、追肥、浇水、治虫。大暑(1)防洪排涝抗旱;(2)雨后锄地,消灭草

37、荒,防治病虫;(3)棉花中耕、追肥、治虫、整枝。立秋(1)加强棉花中后期管理,分期打边心,去空枝,酌情疏老叶,防烂铃:(2)加强晚秋粮食作物的管理。处暑(1)高粱、春玉米、谷子等早秋作物成熟,应搞好选种,及时收获:(2)加强棉花的后期管理,棉花开始吐絮,要及时采摘;(3)加强粮食作物的后期管理,运地头肥,早倒茬耕翻,做好秋种准备。白露(1)棉花进入吐絮盛期,及时摘花、继续修棉;(2)粮食作物成熟后及时灭茬、运肥、浇水、耕翻、以备播种冬小麦:(3)选换小麦良种,备足农药、化肥,检修机具。秋分(1)晚秋作物开始收割;(2)保质保量地种好小麦;(3)及时采摘棉花,晚熟地块还要修棉,九月底十月初喷洒乙

38、烯利促熟。寒露(1)继续收获夏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等作物;(2)及时摘收棉花。霜降(1)抓紧查补小麦苗,防治地F害虫;(2)抓紧棉花摘收出售。立冬(1)浇好小麦封冻水,结合浇水追肥、松;(2)拔棉柴,抓紧冬耕。小雪(1)继续冬灌小爰,灌后松土。(2)抓紧拔棉柴、冬耕:(3)开展冬季积肥。大雪(1)继续划锄小麦,特别是冬灌麦田,以保墙增温防冻裂;(2)趁地封冻末牢,抓紧冬耕。冬至打井、深挖沟渠。小寒 大寒防止牲畜啃青。防止牲都哨青。课后作业1 .农历的概念。2 .二十四节气具体内容。3 .农历为什么要置闰?4 .农历怎样置闰?5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与七言诗。6 .从现在开始,到某个县农村调查农

39、事活动,开始编制当地农事月历(从4月10月)。第三章作物的播种第一节作物播种前整地技术整地的概念: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是作物栽培的最基础的环节。整地的目的:利用犁、耙、耕、盖、碱等农具,通过机械作用,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达到“平、净、松、碎”,使水、肥、气、热状况互相协调,提高土壤有效肥力,为作物播种和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一、土壤耕作的作用1 .松碎土壤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逐渐下沉,耕层变紧,总孔隙减少,特别是大孔隙所占比例降低,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也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和活动。所以,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和不同作物,以及耕层土壤

40、的紧实状况,每隔一定时期,需要进行土壤耕作,使土壤疏松而多孔隙,以增强土壤通透性。2 .翻转耕层,混拌土壤,土肥相融将耕作层上下翻转,改变土层位置,改善耕层理化及生物学状况,翻埋肥料、残茬、秸秆和绿肥,调整耕层养分垂直分布,培肥地力。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质。还可以混拌土壤,将肥料均匀地分布在耕层中,使土肥相融,使肥土与瘦土混合,成为一体,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耕层均匀一致。3 .平整地面通过耕作,可以整平地面,减少耕层表面积,减少土壤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护墙情。地面平整便于播种机作业,提高播种质量,使出苗整齐;提高浇水效率,节约用水;对盐碱地,可减轻返盐,有利于

41、播种保苗。4 .压紧土壤当土壤经过耕作、切碎翻转耕层后,可能造成土壤过于疏松,甚至堡块架空,耕层中出现大孔洞。就要采用镇压的措施,将耕层土壤压紧,使大孔隙减少,增加毛细管孔隙,抑制气态水的扩散,减少水分蒸发,还可以使耕层以下的土壤水分通过毛管孔隙上升(提墙),积集到耕层之内,为作物的种子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二、基本耕作措施基本耕作,又称初级耕作,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1 .翻耕翻耕的主要工具有锌犁,有时也用圆盘犁。先由犁锌平切土堡,再沿犁壁将土堡抬起上升,进而随犁壁形状使堡片逐渐破碎翻转抛到右侧犁沟中去。翻耕的作用主要

42、在于翻土、松土、碎土。耕翻后的土壤水分易于挥发。2 .深松耕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田的或间隔的深位松土。耕深可达2530cm,最深为50cm,此法分层松耕,不乱土层。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丘陵地区,以及耕层土壤为盐碱土地区。3 .旋耕采用旋耕机进行。旋耕机上安装犁刀,旋转过程中起切割、打碎、掺和土壤的作用。一次旋耕既能松,又能碎土,土块下多上少。水田、旱田整地都可用旋耕机,一次作业就可以进行旱田播种或水田放水插秧,省工省时,降低成本。旋耕机在实际运用中常只耕深1012cm,应作为翻耕的补充作业。三、表土耕作又称次级耕作,是在基本耕作基础上采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

43、块,平整地,消灭杂草,为播种出苗和植株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表土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包括耙地、耕地、镇压、起垄、开沟、作畦等作业。1、耙地通常采用圆盘耙、钉齿耙、弹簧耙等,通过一定间距的耙齿或耙片插入土中,拨动土壤,有破碎土堡,平整地面,混拌肥料,耙碎根茬杂草,减少蒸发,抗旱保墙等作用。耙地除在耕翻后使用外,还用于收获后灭茬,播种前后和某些作物的苗期,生产上应用极为普遍。2、耕地(德地)粉地工具由柳条等编织而成。耙地以后的地表常有耙齿形成的细沟,对保墙不利,耙地后耕地可把耙沟耕平,兼有平土、碎土和轻压的作用,在地表构成厚约2cm的疏松层,下面形成较实的耕层,这是北方干旱地

44、区或轻质土壤常用的保墙措施。3、镇压镇压是利用重力作用于土壤表层的耕作措施。除了压实土壤外,还可以压碎土块,平整地面。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减少因水分扩散或空气对流作用而造成水分损失。在播种后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促进发芽和扎根。此外,镇压也常用于冬作物的田间管理,防止作物徒长和弥合田间裂隙。第二节作物播前试验设计及区划技术一、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要求(一)田间试验的主要任务是在大田环境下研究新的品种和新的生产技术。其主要特点有:1 .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体本身,试验材料具有试验误差。2 .在大田环境下进行,试验环境能够导致试验误差,(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45、1 .试验目的要明确明确选题,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一是要抓住当时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要照顾到长远和不久的将来可能突出的问题。2 .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试验条件应能代表将来准备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种类、地势、土壤肥力、气象条件等)与农业条件(如轮作制度、农业结构、施肥水平等)。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3 .试验结果要可靠试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主要用准确度与精确度进行描述。准确度指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由于真值是未知数,准确度不容易确定,故常设置对照处理,通过与对照相比以了解结果的相对准确程度。精确度是指试验中同一性状的重复观察值彼此接近的程度,即试验误差的大小

46、,它是可以计算的。试验误差越小,处理间的比较越精确。4 .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指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试验或实验,应能获得与原试验相同的结果。注意保持试验条件的一致性。由于生物学试验的条件可控性差,其试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一般用结果的可重演性来描述。因此,重要的试验都必须进行两次以上的重复试验。二、试验方案(一)试验因素与水平进行科学试验时,必须在固定大多数因素的条件下才能研究一个或几个因素的作用,从变动着一个或几个因子的不同处理中比较鉴别出最佳的一个或几个处理。这里被固定的因素在全试验中保持一致;组成了相对一致的试验条件;被变动并设有待比较的一组处理的因子称为试验因素,简称因素或因子(factor

47、),试验因素的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IeVe1)。水平分为质量水平和数量水平。数量水平不同级别间的差异可以等间距,也可以不等间距。所以试验方案是由试验因素与其相应的水平组成的,其中包括有比较的标准水平。试验水平的确定应掌握好居中性、可比性和等距性三个原则。居中性就是水平上下限之间应包括某研究因素的最佳点,因而水平的确定要适中。要达到这一要求,需了解原引新技术的推荐参数,又要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分析判断。例如,一个玉米新品种的播种密度、育种单位要求在高肥地定植4000株,开发试验应将试验水平设在3000、3500、4000、4500和5000株(把握性较大时也应设3800、4000和4200株3个水平)。通常做法是在原有基础上向上下适当伸延,伸延幅度过小很可能找不到最佳点,过大势必拉大两个水平间的间距,这样最佳点虽落在上下水平之间,但仍难确定最适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