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三位霸主“晋国”所有君王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第三位霸主“晋国”所有君王盘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齐春秋第三位霸主晋国所有君王盘首发2024-02-1805:30落花千重雪引言历史上的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形同虚设;其中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五位诸侯霸主,史称春秋五霸,按着产生的时间顺序分别:齐桓公(齐国)、宋襄公(宋国)、晋文公(晋国)、秦穆公(秦国)和楚庄王(楚国)。春秋五霸此文章分五篇,此为第三篇,盘点“春秋五霸的第三位霸主”产生的诸侯国的“晋国”所有君王,欢迎各位阅读与纠错。春秋五霸第三位霸主-晋国建立晋国为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朝初年被周天子封为候爵;公元前1033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儿子“唐叔虞(姬虞)”于唐地,所以国号最
2、初为“唐”,后来唐叔虞之子“姬燮”即位后改为国号为“晋”,则唐叔虞为晋国的始祖;春秋的第三位霸主晋文公就出于晋国。唐叔虞(姬虞)晋国于公元前1033年建国,定国都于唐,后又多次迁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时期),周威烈王册封赵、魏、韩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于公元前376年(周赧王时期)被末任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晋国M式消亡,享国约657年,传四十位君主。晋国被左传、国语、史记等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晋国最大疆域为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认为“齐一而晋四也”,即晋国占四席分别为晋文公、晋襄公
3、、晋景公、晋悼公。春秋五霸第三位霸主-晋国君主晋国国祚约657年,传40位君主,其中统一时期晋国为35位君主,分裂时期为5位君主;因为是周王室子孙,所以国君为姬姓晋氏;下面为晋国国君王的名字及在位时间:最初统一时期12位君主的名字及在位时间:晋侯姬虞:晋国第一位君主,约公元前1033年(一说1042年),目前无法确定具体在位时间;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母亲为姜子牙之女邑姜。姬虞字子于,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因为封地为唐,所以又称唐叔虞;唐叔虞为晋国始祖、三晋文化的创始人。后世为纪念唐叔虞,建有晋祠(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相关典故”取名为虞、嘉禾献王、桐叶封唐、剪桐封弟、唐地所
4、在”等等。晋侯姬燮:晋国第二位君主,目前无法确定具体在位时间;唐叔虞之子,周武王之孙,弟弟贾共公为贾国始封君。继位后,将国号“唐”改为“晋”,国号一直延续至灭国。晋侯姬燮晋武侯姬宁族:晋国第三位君主,目前无法确定具体在位时间;晋侯姬燮之子;铭文记载为曼期、曼旗。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晋成侯姬服人:晋国第四位君主,目前无法确定具体在位时间;晋武侯之子。晋厉侯姬福:晋国第五位君主,目前无法确定具体在位时间;晋成侯之子。别名焚马,死后葬于邑(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西南)。晋靖侯姬宜臼:晋国第六位君主,约公元前859年一公元前841年,在位约18年;晋厉侯之子。统治期间昏庸无道、残暴
5、不仁;于公元前842年(周厉王时期),被国人赶出镉京(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周天子让周公和召公共同当国,史称“共和”。晋釐侯姬司徒:晋国第七位君主,约公元前841年一公元前823年,在位约18年;晋靖侯之子;又称晋僖侯。因为名字避讳废掉“司徒”官职,晋文公时期此官职称为“中军”;公元前827年周宣王继位,此时为晋釐侯在位十四年。晋献侯姬籍:晋国第八位君主,约公元前823年一公元前812年,在位约11年;晋僖侯之子;又名姬苏。晋穆侯姬费王:晋国第九位君主,约公元前812年一公元前785年,在位约27年;晋献侯之子,妻子为齐国宗室之女齐姜,弟弟为晋胡叔,孙子“韩万”为战国七雄的韩国的先祖。在位期
6、间,受周宣王之命讨伐条戎战败,为铭记条戎之耻,为儿子起名“仇”,并立为太子;后来再次讨伐条绒,于千亩(今山西安泽北)大败条绒,为纪念此战胜利为儿子起名“成师”。在位晚年将国都迁于绛。千亩之战晋穆侯晋殛叔:晋国第十位君主,约公元前785年一公元前781年,在位约4年;晋献侯之子,晋穆侯之弟,侄子为晋文侯;因谥号殄,故称扬叔。晋穆侯去世后,篡位夺取太子姬仇的君位,自立为君;第一次打破晋国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晋文侯姬仇:晋国第十一位君主,约公元前781年一公元前746年,在位约35年;晋穆侯之子,妻子为晋姜,曲沃桓叔之兄;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公元前781年(周宣王时期),太子姬仇
7、从叔叔手里夺回属于自己的君位。在位期间辅佐周平王东迁,诛杀周携王,为东周初年的局势稳定作出很大贡献,因此深得周平王的倚重;晋文侯为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为日后晋国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后代常以“晋文侯”自勉。晋文侯晋昭侯姬伯:晋国第十二位君主,约公元前746年一公元前739年,在位约6年;晋文侯之子,叔父为曲沃桓叔。公元前739年(周平王时期),晋昭侯被大臣潘父所杀;在位期间,把曲沃封给普文侯的弟弟桓叔,至此晋国一分为二,分别是翼和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晋国一分为二后“翼”的5位君主的名字及在位时间:晋孝侯姬平:晋国第十三位君主,约公元前739年一公元前724年,在位约15年;晋昭侯之子。
8、公元前前724年(周平王时期)被曲沃庄伯所杀。曲沃晋鄂侯姬却:晋国第十四位君主,约公元前724年一公元前718年,在位约6年;晋昭侯之子,晋文侯之孙,晋孝侯之弟;又名姬郤、姬都。晋鄂侯在位两年后(周平王时期),鲁国鲁隐公继位。晋哀侯姬光:晋国第十五位君主,约公元前718年一公元前709年,在位约9年;晋鄂侯之子。公元前708年,曲沃武公派自己的叔父韩万杀了晋哀侯。晋小子侯姬校:晋国第十六位君主,约公元前709年一公元前706年,在位约4年;晋哀侯之子。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诱杀了晋小子侯。晋侯缗姬缗:晋国第十七位君主,约公元前706年一公元前679年,在位约27年;晋鄂侯之子,晋哀侯之弟。据左
9、传记载,曲沃武公杀了晋小子侯后,次年周桓王出兵击败曲沃武公,立姬缗为晋侯。晋侯缗为侯姓的始祖。晋国一分为二后“曲沃”的4位统治者的名字及在位时间:曲沃桓叔姬成师:曲沃晋国第一位君主,约公元前745年一公元前731年,在位约14年;晋穆侯二子,晋文侯之弟。晋昭侯在期间将晋文侯的弟弟姬成师封曲沃,所以称曲沃桓叔;姬成师德行才能兼备,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有志之士便纷纷投奔与他。曲沃桓叔姬成师曲沃庄伯姬鲤:曲沃晋国第二位君主,约公元前731年一公元前716年,在位约15年;曲沃桓叔姬成师之子,母亲为齐姜,晋穆侯之孙。曲沃武公姬称:曲沃晋国第三位君主,约公元前716年一公元前679年,在位约37年;曲沃
10、庄伯姬1之子,曲沃桓叔姬成师之孙,晋穆侯曾孙。公元前678年杀死晋侯缗,并以珍宝贿赂周釐王,周釐土便封其为晋国国君,统一晋国。曲沃代翼再次统一时期23位君主的名字及在位时间:晋武公姬称:晋国第十八位君主,约公元前679年一公元前677年,在位约2年;曲沃庄伯姬之子,曲沃桓叔姬成师之孙,晋穆侯曾孙。统一晋国后,改曲沃武公为晋武公;为晋国的第二次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后世晋国君主常以“晋武公”自勉,与其先祖晋文侯为后世晋君“继文绍武”自勉。晋献公姬诡诸:晋国第十九位君主,约公元前677年一公元前651年,在位约26年;晋武公之子,女儿穆姬为秦穆公夫人。在位期间,政治上奉行“尊周”政策、任人唯贤,并彻
11、底地解决了“公子作乱”的问题,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军事上攻灭骊戎(今陕西华县)、耿国(今河津市东南)、霍国(今霍州市西南)、魏国(今芮城县中部和东部)、杨国(今洪洞县南),击败狄戎(即东山皋落,今垣曲县境),采用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国、虢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与齐国、楚国、秦国成为当时四强。相关成语典故“唇亡齿寒、假道伐虢”。晋侯姬奚齐:晋国第二十位君主,约公元前650年,在位约10个月;晋献公之子,母亲为骊姬、兄长为晋惠公、晋文公;葬于曲沃,后迁于曲阜。晋侯姬奚齐被大夫荀息立为国君,被晋国卿大夫里克与丕郑所杀。晋侯姬卓:晋国第二十一位君主,约公元前65
12、0年,在位约1个月;晋献公之子,姨母骊姬。曲阜古城晋惠公姬夷吾:晋国第二十二位君主,约公元前650年一公元前637年,在位约14年;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母亲戎国之女小戎子。公元前651年(周惠王时期)在秦国的帮助下继位,是为晋惠公;继位后,背信弃义,诛杀大臣,晋怀公姬圉:晋国第二十三位君主,约公元前637年一公元前636年,在位约1年;晋惠公之子,妻子为秦穆公女儿嬴氏(即怀嬴)。晋文公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杀死晋怀公,然后自立为君。晋文公姬重耳:晋国第二十四位君主,约公元前636年一公元前628年,在位约9年;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卫庄镇下村西南20米。公元
13、前636年(周襄王时期),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即位为晋君。在位期间,政治上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创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军事上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并受到周襄王赏赐,城濮之战打败楚军;举行践上会盟,被周襄王策命为诸侯之伯,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三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是春秋五霸中第三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或“桓文”。相关典故“退避三舍、志在四方、贪天之功、兵不厌诈、竭泽而渔、行将就木、艰难险阻”。晋襄公姬欢:晋国第二十五位君主,约公元前628年一公元前621年,在位约7年;晋文公之子,妻子为穆嬴,母亲为逼姑,六弟为晋成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勤政爱
14、民、君臣和谐,继续保持着晋文公创建的霸业。军事上在靖山之战中,尽灭秦三军,西进取邦和新城削耻之举,使秦师三百年不能东进。晋灵公姬夷皋:晋国第二十六位君主,约公元前621年一公元前607年,在位约14年;晋襄公之子。统治期间喜好声色,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后被赵盾、赵穿兄弟杀害。相关典故“晋灵公好狗”。晋成公姬黑臀:晋国第二十七位君主,约公元前607年一公元前600年,在位约7年;晋文公之子,母亲为周王室之女,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晋灵公被杀死后,晋成公被从东周王国接回继位晋国君主。在期间与郑国结盟,联合白狄打败秦国,并俘虏秦国将领。晋景公姬据:晋国
15、第二十八位君主,约公元前599年一公元前582年,在位约19年;晋成公之子,晋文公之孙。统治期间,在柳葬之战和颖北之战击败楚军;公元前597年邓之战败于楚军,使楚庄王成为霸主;公元前583年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使楚国霸业结束。晚年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今山西侯马),并改称新绛;历史上如厕调入厕所死的就是晋景公。相关成语典故“病入膏肓”。晋厉公姬寿曼:晋国第二十九位君主,约公元前581年一公元前573年,在位约8年;晋景公之子。在位期间与秦桓公订立盟约,但是秦桓公欲东出,便背弃盟约联合狄攻打晋国;公元前578年(周简王时期),晋厉公派吕相与秦国绝交,并率诸侯联军讨伐秦国,并在麻隧(
16、今陕西泾阳西南)大败秦军,俘虏秦军大将成差。晋悼公姬周:晋国第三十位君主,约公元前573年一公元前558年,在位约15年;惠伯谈(姬谈)次子,晋襄公曾孙。继位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整顿吏治、大力改革,从而增强了晋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实现汴国的中兴;九合诸侯恢复了晋国的霸业,并将晋国的霸业推至顶峰。在一些的改革下,晋国出现了“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君明、臣忠、上让、下竞”的良好局面。晋平公姬彪:晋国第三十一位君主,约公元前557年一公元前533年,在位约26年;晋悼公之子。在位早期尊敬老者、重用贤士、虚心纳谏,使晋国国力富强;晚年因没有遏制住自己享受的欲望,导致大权旁落,国势衰微。相关典故“秉
17、烛而学、祁黄羊荐贤、师旷撞平公、询问君道”。祁黄羊晋昭公姬夷:晋国第三十二位君主,约公元前532年一公元前527年,在位约6年;晋平公之子。统治期间,为恢复晋国霸业,召开平丘之会,会上齐国宰相晏婴提出“盟无常主,惟有德者居焉”,而晋将羊舌胖说“德虽不足,而众可用也”;晋昭公期间晋国逐渐失去霸主地位。晋顷公姬弃疾:晋国第三十三位君主,约公元前526年一公元前512年,在位约14年;晋昭公之子。统治期间,六卿权力逐渐变大,而王室权力逐渐缩小。公元前513年,赵简子、范献子收全国生铁铸鼎,并将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铸于鼎上,成为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铸刑鼎”。晋定公姬午:晋国第三十四位君主,约公
18、元前512年一公元前475年,在位约37年;晋顷公之子。公元前482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争当盟主,赵鞅以战威胁,于是以晋定公为长,吴王夫差次之;此后晋国丧失了霸主地位。黄池遗址晋出公姬凿:晋国第三十五位君主,约公元前474年一公元前452年,在位约23年;晋定公之子。公元前453年,国内赵魏韩三卿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完全架空国君之位;晋出公不满三卿过度僭越,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三卿,于是赵魏韩三卿联合攻打晋出公,晋出公无力抵抗被迫流亡于楚国,客死他乡。晋哀公姬骄:晋国第三十六位君主,约公元前451年一公元前434年,在位约18年;忌生之子,晋昭公的曾孙;又称晋懿公、晋敬
19、公。公元前453年(周贞定王时期),韩赵魏联合灭了权势最强的智伯瑶,平分其地,并赶走晋出公,立姬骄为君,是为晋哀公;此时晋国的权力已经被韩、赵、魏三家掌握,晋君成为了傀儡,由此开启了“三家分晋”的序幕。从此晋国国君沦为傀儡,再无半点权威,从此历史由春秋时代逐渐过渡到了不以仁义为重的战国时代。晋幽公姬柳:晋国第三十七位君主,约公元前433年一公元前416年,在位约17年;晋哀公之子。在位期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的一些土地,晋幽公畏惧三家,反而朝见赵魏韩:家;晋幽公死后,魏文侯平定晋国内乱,立晋幽公的儿子姬止为国君,是为晋烈公。晋烈公姬止:晋国第三十八位君主,约公元前416年一公元前389年,在
20、位约18年;晋幽公之子。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时期)赵魏韩被周天子封为诸侯,建立了魏国、赵国、韩国,史称“三家分晋”;魏国控制晋国。晋孝公姬顽:晋国第三十九位君主,约公元前388年一公元前377年,在位约12年;晋烈公之子;古本竹书称作晋桓公。晋静公姬俱酒:晋国第四十位君主,约公元前377年一公元前376年,在位约2年;晋孝公之子;又称晋靖公、晋后悼公。晋静公为晋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76年(周安王时期),赵魏韩三国瓜分了晋国公室仅有的土地,将晋静公废为庶人,并将晋静公和晋国公室迁于端氏,后又迁到屯留;至此晋国灭亡。春秋五霸第三位霸主-晋国名人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
21、晋国人。主要成就辅佐重耳回国继承晋国国君,而后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后世为纪念创造了“寒食节(三月五日)”,后人建立了“介子推庙,又称英毅圣王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以供祭祀。相关故事“割股啖君、抱树而死、辞官不言禄”。绵山介子推石像师旷: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为乐圣,古传太极拳开创者,教育家,思想家;春秋时期晋国晋悼公和晋平公时大臣,太宰,宫廷掌乐太师;最早提出“民贵君轻”;善卜卦推演,被尊崇为算命先生的祖师爷。著名琴曲阳春、白雪与鸟类记录书籍禽经。相关典故“师旷论学、师旷论卫人逐君、师旷撞晋平公”,相关传说故事“顺风耳、制止亡国音”。乐圣师旷先轸:晋国原邑(今河南省
22、济源市)人,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优秀的军事统帅;辅佐晋文公成春秋霸主;后世建有“先轸祠(位于陕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城南1公里的庄子村)”以供祭祀,著有兵书孙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并有着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相关故事“城濮之战败楚、峰山之战全歼秦军”。赵鞅:原名赵鞅,又志父,亦称赵孟,春秋晋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其改革为后世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引言晋国的农业制度“井田制”,三十余种的手工业种类,先进的商业管理制度与货币使用;丰富的文字使用,记录晋国的史书乘;音乐的深度发达,有乐圣师旷,乐器种类繁多,并按种类分为八音;数学方面对“筹”的广发使用等等,都对中国后世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